[计算机硬件及网络]多功能一体化监控单元 用户安装指导手册.doc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多功能一体化监控单元 用户安装指导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硬件及网络]多功能一体化监控单元 用户安装指导手册.doc(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功能一体化监控单元用户手册1. 系统概述1.1 基站监控的内容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各大运营商通信基站以每年 10%20%的比例激增,至2009年年底,全国通讯运营商共有170万个基站。为确保通信网络的畅通,实现无人值守和对基站/机房的集中化管理,运营商对于通信网络中各类辅助系统和工具的需求就变得日益迫切。目前基站功能需求主要有:代维管理、防盗监控、能耗管理、发电管理、空调控制、动环监控、BTS重启控制、2M远程环回控制。监控对象主要有:通信电源、智能设备和多种环境量。相应的监控量有:交流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开关电源系统状态;智能空调系统状态;蓄电池总电压;温度、湿度、烟感、门磁
2、、水浸、红外、图像。针对以上需求,基站综合运维管理系统,为基站管理提供了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监控管理平台。1.2 典型系统构成 2. 多功能一体化监控单元介绍2.1 工作原理基站综合运维管理系统由现场监控单元、监控平台组成,现场监控单元完成原始数据的采集和发送,通讯方式包括:2M、IP、无线方式,根据具体使用环境选择。其中现场监控单元又由以下部分组成:多功能一体化监控单元、图像监控模块、电能采集模块、发电管理模块、2M远程环回控制器、BTS重启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烟感探测器、水浸传感器、门磁开关、直流电压变送器、空调控制器。系统模块化设计,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配;监控平台完成数据的保存、查
3、询、统计、分析、管理、报表及相关控制功能;监控平台基于B/S架构,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平台,查看基站各种详细信息,并可下载打印各种分析结果;平台将各种告警信息通过短信、彩信及时发送至维护人员手机,实现告警联动。2.2 主要功能多功能一体化监控单元功能表动环板通信方式RS485/RS232/RS422采集内容支持交流电压、蓄电池总电压、温湿度、烟感、门磁、水浸采集交流电流、48V配电屏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单体蓄电池电压(可选)空调机故障代码,回风温度,空调室温设定(可选)空调机开关量:空调机工作状态(开机、关机);风门叶片状态(静止、扫描);空调机工作模式(制 热、制冷、风扇、除湿、自动);
4、空调机风扇转速( 大风、小风);开关量、模拟量采集扩展接口采集间隔默认10分钟,可本地设置和服务器远程设置远程控制门禁(带有蜂鸣器),远程开门、现场刷卡开门远程调节空调机的温度设定值、工作方式(制热、制冷、风扇、除湿、自动)及室内机风扇的速度本地显示状态灯:电源指示 通信指示 开关量状态指示告警内容交流过压/欠压,直流欠压/恢复,市电启/停时刻,断相开始/恢复,并上传服务器高温,烟感,水浸,异常开门数据保存本地1M FLASH参数设置本地串口设置和服务器远程设置/配置(扩展采集接口的配置)通讯机制通讯故障定时重连和自动复位功能设备ID号所有设备ID号唯一设备自检支持设备自检,并能将状态发送至服
5、务器图像板 通信方式RS485/RS422采集内容图片(VGA/QVGA/CIF) 图片右下端带时间标签水印,全天候使用,带红外夜视功能采集速度最高:VGA 2张/秒 QVGA CIF 8张/秒触发方式移动侦测+红外探头/移动侦测/命令(支持本地手动拍照、远程拍照和短信拍照功能)参数设置图片尺寸(VGA/QVGA/CIF)、图片压缩率、抓拍张数、抓拍间隔可本地和远程设置触发方式可本地和远程设置拍摄方式(图片/视频)可本地和远程设置设备维护支持设置参数和图片数据的现场转移数据保存本地32M FLASH远程喊话支持远程喊话,支持现场安装中声音可调节广角镜头支持广角镜头参数设置本地串口设置和服务器远
6、程设置/配置通讯机制通讯故障定时重连和自动复位功能设备ID号所有设备ID号唯一设备自检支持设备自检,并能将状态发送至主机通信主机通信方式支持GPRS/短信/2M/IP通信方式设备连接支持总线方式,总线方式连接智能设备远程升级支持程序远程升级,支持参数远程设定状态信息自动服务器校时,定时自检上报(自身硬件信息、外围设备硬件信息、与外围设备通讯状态信息、通信状态信息)数据保存网络故障时,本地数据保存功能,网路故障恢复后数据自动发送功能声光报警语音报警电路,音量可现场调节,警灯控制电路通讯机制网络故障自动重连机制参数设置本地调试串口参数、设备信息输入、输出功能支持现场布防、撤防、签到支持遥控器接收布
7、防、撤防、开门等远程控制支持服务器命令下发,包括:撤防、布防、BTS电源重启、2M环回2.3 技术指标2.3.1技术指标 体积:270mm x 188mm x 60mm; 重量:2.8g; 功耗:P35W; 瞬间工作电流:7A。2.3.2 性能指标 设备寿命:4年;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20000小时; 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200000小时; 告警准确率:100%; 输入检测准确率:100%; 输出控制准确率:100%; 模拟量采样精度:0.5%; 其他电量采样精度:2%; 其他非电量采样精度:5%; 系统响应时间:优于10s。2.3.3 环境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20 +70
8、; 环境湿度: 95 %RH; 正常工作海拔高度:5000米; 工作电压:DC:36V72V AC: 220V20%(可选)。2.3.4电磁兼容指标表2-2 环境和电磁兼容指标序号检 验 项 目技 术 要 求单位1环境适应性低温储存温度:-30时间:2h恢复2h后,应能正常工作。低温工作温度:-20时间:2h试验期间加电运行,应能正常工作。高温储存温度:70时间:2h恢复1h后,应能正常工作。高温工作温度:50时间:2h试验期间加电运行,应能正常工作。恒定湿热按GB/T 2423.3-2006第3章的规定,系统中各模块取严酷等级为2级进行恒定湿热试验,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振 动按GB/T 24
9、23.10-2008第3章的规定,系统中各模块取严酷等级为1级进行振动试验,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冲 击按GB/T 2423.5-1995第3章的规定,系统中各模块取严酷等级为1级进行冲击试验,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老 化系统中各模块应经过24h、55及8h常温上电老化,老化后系统中各模块外观、结构应符合标准第5.2条要求,功能应符合标准第5.3条要求,性能应符合标准第5.4条要求。2电磁兼容性静电放电抗扰度符合标准:GB/T 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其中接触放电的严酷等级符合标准中5 试验等级的表1 试验等级3级要求,试验电压6kV;空气放电的严酷等级符
10、合标准中5 试验等级的表1 试验等级3级要求,试验电压8kV。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符合标准:GB/T 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1、 对于由电网直接供电的设备、安装在室外或电力机房的设备、或附近有大功率开关电源的设备,它们的供电电源端口、保护接地的电快速脉冲群抗扰性试验的严酷等级符合标准中5 试验等级的表1 试验等级3级要求,电压峰值2kV,试验频率5kHz,I/O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的电快速脉冲群抗扰性试验的严酷等级符合标准中5 试验等级的表1 试验等级3级要求,电压峰值1kV,试验频率5kHz;浪涌(冲击)抗扰度符合标准:GB/T 1762
11、6.5-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对于在中心机房的设备和在基站的设备的冲击抗扰度如下:设备位置端口类型共模差模等级开路试验电压(kV)在中心机房的设备直流电源端口共模21.0交流电源端口共模21.0差模10.5其余信号端口共模21.0在基站的设备直流电源端口共模32.0交流电源端口共模32.0差模21.0其余信号端口共模32.0防雷试验端口全部IO口DC电源口串口E1接口网口冲击电流8/20us正负级各5次差模2KA差模5KA差模2KA差模2KA差模2KA共模3KA共模5KA共模3KA共模3KA共模3KA试验设备为8/20us冲击电流发生器,在试验过程中可能需要调
12、整其电路参数以确保流过受试样品的电流为标准的8/20us冲击电流,应模拟典型运行情况来进行试验接线。- 66 -3. 安装操作3.1 安装操作内部包含通信板(GPRS板或IP板)、智能接口板、动环采控板和图像采控板,通过现场安装各类传感器、变送器并接入动环采控板实现对动力及环境数据的采集及空调控制等功能,通过安装摄像机并接入图像采控板实现对现场图像的采集,通过智能接口板实现智能设备数据的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通信板完成与服务器的通信。1. 冲击钻采用8毫米钻花,钻孔深度40毫米,安装固定螺钉采用M8*40塑料膨胀螺丝。2. 安装高度在1.6m-1.7m的可操作范围内,可根据现场低压配电箱安装的情
13、况而定,原则上安装在与配电箱平行即可,根据整体布局的协调性确立具体位置。3.2 接口说明表3-1 图像采控板接口定义表标号用途引脚定义【1】摄像机1接口-X2上至下:I1+ I1- O1+ O1- GND 12V【2】摄像机2接口-X3上至下:I2+ I2- O2+ O2- GND 12V【3】摄像机3接口-X1上至下:I3+ I3- O3+ O3- GND 12V【4】摄像机4接口-X4上至下:I4+ I4- O4+ O4- GND 12V【5】红外探头1-X5左至右:TMP_1 ALR_1 GND 12V【6】红外探头2-X6左至右:TMP_2 ALR_2 GND 12V【7】红外探头3-
14、X8左至右:TMP_3 ALR_3 GND 12V【8】红外探头4-X10左至右: TMP_4 ALR_4 GND 12V【9】警灯喇叭接口-X14左至右: SPK- SPK+ JD- JD+& 注意:为保证图像的正常拍摄,摄像机需要与红外微波传感器配对,即摄像机1与红外微波传感器1配对,以此类推,配对如下:X2-X5;X3-X6;X1-X8;X4-X10。表3-2 图像采控板配置表序号接口类型配置说明1摄像机接口4默认摄像机1安装室内,摄像机2安装室外2红外微波传感器4室内使用LH-914-ZD,室外使用LH-934-IC。3警示灯接口1默认为室外摄像机配置4高音喇叭接口1默认为室外摄像机配
15、置图像采控板的外围模块配置,室内图像监控模块包含摄像机和室内红外微波传感器,室外图像监控模块包含摄像机、室外红外微波传感器、警示灯、高音喇叭、室外保温罩、外置红外灯。3.2.2 动环板接口表3-3 动环采控板接口定义表标号用途引脚定义【1】12V电源接口-X4左至右:12V 12V 12GND 12GND【2】模拟量输入接口1-X6上至下/左至右: AI_1 AI_2 AI_3 AI_4AI_5 AI_6 AI_7 AI_8【3】模拟量输入接口2-X10上至下/左至右: AI_9 AI_10 AI_11 AI_12AI_13 AI_14 AI_15 AI_16【4】状态量输入接口-X19/X1
16、8上至下:DI_1 DI_2 DI_3 DI_4DI_5 DI_6 DI_7 DI_8【5】12V电源接口-X28/X21左至右:X28:12V 12V 12GND 12GND X21:12V 12V 12GND 12GND【6】DO输出接口-X22/X23/X24/X25左至右:X22:DO_1C DO_1N DO_2C DO_2NX23:DO_3C DO_3N DO_4C DO_4NX24:DO_5C DO_5N DO_6C DO_6NX25:DO_7C DO_7N DO_8C DO_8N【7】12V电源接口-X26/X27左至右:X26:12V 12V 12GND 12GND X27:1
17、2V 12V 12GND 12GND【8】RS485接口-X20上至下:485_B2 485_A2 485_B1 485_A1【9】12V电源接口-X16上至下:12GND 12GND 12V 12V【10】RS422接口-X14上至下:422_R- 422_R+ 422_T- 422_T+【11】RS232接口-X8上至下:232_TX1 232_RX1 232_TX2 232_RX2【12】I2C接口-X2左至右:I2C_SCL I2C_SDA GND 5V表3-4 动环采控板配置表序号接口类型配置说明1AI 16AI_9:直流电压变送器;AI_10:温湿度传感器(温度)或温度传感器;AI
18、_11:温湿度传感器(湿度)或湿度传感器;AI_12:空调启动检测用霍尔电流传感器;2DI 8DI_1:门磁开关信号;DI_2:烟感传感器报警信号;DI_3:水浸传感器报警信号;DI_4:BTS电源控制器动作反馈信号;3DO 84RS485 2485_1:BTS电源控制器;E1通道环回切换设备;门禁模块485_2:电量采集模块;5RS422 1备用6RS232 1备用712V 12X28:烟感传感器电源X21:水浸传感器电源X4:直流电压变送器辅助电源X4:温湿度传感器电源X4:空调启动检测用霍尔电流传感器电源8I2C 1备用动环采控板的外围模块配置见,包含直流电压变送器、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
19、感器、门磁开关、水浸传感器、空调控制模块、电量采集模块、BTS电源控制器、E1通道环回切换设备、门禁模块。3.2.3 GPRS板接口【1】SIM卡接口【2】调试串口图3-6 GPRS板接口图表3-5 GPRS板接口定义表标号用途引脚定义【1】SIM卡接口自弹式SIM卡接口【2】调试串口上至下:VCC5 GND TX RX3.2.4 智能板接口表3-6 智能接口板接口定义表标号用途引脚定义【1】电源接口-X10上至下:12V 12GND GND 5V【21】备用电源端口-X8左至右:12GND 5V 5V 12GND【25】备用电源端口-X1左至右:12GND 12V 12V 12GND【11】
20、RS485接口-X26左至右:485_A1 485_B1 GND 5V【12】RS485接口- X23上至下:5V GND 485_B2 485_A2【13】RS232接口-X19上至下:5V GND RS232_R1 RS232_T1【14】RS232接口-X15上至下:5V GND RS232_R2 RS232_T2【15】RS232接口-X13上至下:5V GND RS232_R3 RS232_T3【16】RS232接口-X11上至下:5V GND RS232_R4 RS232_T4【17】RS232接口-X9上至下:5V GND RS232_R5 RS232_T5【18】RS232接口
21、-X4上至下:5V GND RS232_R6 RS232_T6【22】RS232接口-X6左至右:5V GND RS232_R7 RS232_T7【23】RS232接口-X2左至右:5V GND RS232_R8 RS232_T8【10】RS422接口-X25左至右:422_R1+ 422_R1- 422_T1+ 422_T1- GND 5V【19】RS422接口-X7左至右:5V GND 422_T2- 422_T2+ 422_R2- 422_R2+【24】RS422接口-X5左至右:5V GND 422_T3- 422_T3+ 422_R3- 422_R3+表3-7 智能接口板配置表序号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多功能一体化监控单元 用户安装指导手册 计算机硬件 网络 多功能 一体化 监控 单元 用户 安装 指导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6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