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安全保证计划样本.doc
《[解决方案]安全保证计划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方案]安全保证计划样本.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安全生产保证计划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XXXXXXX工程安全生产保证计划(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计划)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版 本 号: 修改状态: 分 发 号: XXXXXXXX项目部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01标题目录要素编号内容页码第1页 共1页目 录一、说明二、安全生产保证计划审批表三、发布令四、项目管理部承诺书五、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计划1 工程概况2 引用标准3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 3.1总要求 3.2策划 3.2.1安全目标3.2.2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3.2.3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
2、求3.2.4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3实施3.3.1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3.3.2安全教育培训3.3.3文件控制3.3.4安全物资采购与进场验收3.3.5分包控制3.3.6施工过程控制3.3.7事故的应急救援3.4检查和改进3.4.1安全检查3.4.2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3.4.3内部审核3.4.4安全评估3.4.5安全记录附件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02标题发布令要素编号内容页码第1页 共1页发布令为使我项目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本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遵守国家、地方以及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规章要求,依据上
3、海市DGJ08-903-200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规范,结合我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经我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编写了安全生产保证计划(第一版)该计划已经通过公司领导审批通过,是指导本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为体系审核认证提供依据,现予以发布,项目部全体员工及本工程项目合作的分包商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本计划从 年 月 日起开始实施。 XXXXXXXX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03标题项目部承诺要素编号内容页码第1页 共1页项目管理部承诺根据公司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要求,本项目部对社会、业主及全体员工承诺:1、
4、识别和评价重大不利环境因素,在生产全过程贯彻以人为本,实施全面控制,尽可能的减少或预防不利环境因素给社会、员工造成影响。2、识别和评价重大危险源,在生产全过程贯彻安全第一,实施全面控制,杜绝死亡、减少负伤,不给企业和职工生命安全造成损失。3、严格遵守国家、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4、确保安全资源的落实,保证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实现,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1标题工程概况要素编号内容页码第1页 共1页1. 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请插入附件1表格1):本工程建筑(用文字说
5、明:面积XXX平方xxxxx)。1.2机械设备:结合本工程实际,使用XXXX机械一台,XXXX机械运输;其他施工机械详见请插入机械一览表附件2;1.3脚手架(有就写没有就不写):根据本工程层高五层的特点,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1.4特殊工艺:因施工位置临近XX路及xx路,为防止XXXXXXXXXXXXXXXXXXX采用土XX施工管理(有就写没有就不写);1.5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1.5.1工程特点、难点分析(请根据本工程特点进行分析):1.5.1.1 本工程位处新村路边,基坑开挖中应考虑开挖过程中对新村路面的影响;1.5.1.2塔吊作业自由幅度可扩展至工区外的新村路上,高空作业危险性大,防
6、范措施要及时,控制塔吊旋转幅度;XX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1标题工程概况要素编号内容页码第2页 共2页1.3.3加大本工程垂直运输和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检查力度;1.3.4场区南面与北面外均临近高压线,防护应到位;1.3.5本工程车辆进出要经过新村路,由于新村路对进出车辆进行管制,影响工地土方车及泵车等运输车辆的进出。 1.5.2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清单:(就是:重大/一般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清单)1.5.3不利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清单 本工程重大环境因素:(重大/一般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清单)1.6本工程重点部位:(根据本工程特点请自行编制)1.6.1 塔吊、施工升降机搭、拆;升
7、节过程;1.6.2 悬挑钢平台安装;1.6.3 脚手架搭、拆、维护;1.6.4 施工用电 ;1.6.5 施工模板、搭设排架;1.6.6 场区西面外临近高压线防护。xxxxx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2标题引用标准要素编号内容页码第1页 共1页二、安全保证计划引用的安全标准文件、适用范围及有效期2.1引用标准文件(详见文件目录清单)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自1998年3月1日起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4、上海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
8、GJ59-99)6、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7、上海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办法(沪建管2006第025号文)8、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管理体系程度文件9、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0、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法律、法规、文件选编(2003年上海市建筑业联合会工程建设监督委员会) 2.2管理资料标准文件外增设的安全记录 2.3本计划适用范围 2.3.1本计划仅用于 XXXXXXX 项目部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管理与控制。 2.3.2本计划安全、环境管理和控制的对象为人、物及环境与自然。 2.4安全保证计划的管理 2.4.1本计划的有效期从 年 月 日
9、起到工程结束止。 2.4.2本安全、环境管理计划编制完毕后,需项目部各部门进行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报上级公司审批。2.4.3安全、环境保护管理计划,由上级机构批准后,即成为有效版本,不准随意复印机分发,应加以控制。本管理计划样本由项目资料员负责保管,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员各执一份。其他管理人员复印相关程序内容。2.4.4本管理计划因设计变更、施工方法、程序的变化需作修改时,应将修改内容在实施前,上报上级机构进行审核及备案。 X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3标题安保体系要求要素编号内容页码第1页 共1页三、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要求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10、应符合公司管理方针及本公司内部的特点,并形成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人员的配备、岗位的设置应符合本工程的特点而定,做到相对固定。不得随意变动;配备必要的设施,装备和专业人员,确定控制和检查手段、措施;确定整个施工过程中重点内容,关键点、危险部位的控制手段和措施,以确保安全保证计划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严密性、可行性。3.1总要求本项目部建立和实施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旨在通过体系所提供的结构化和系统化的运行机制,运用PDCA循环的管理体系模式,有策划、有实施、有检查并不断保持体系持续改进的机制,能够有效地自我控制本项目施工活动中可能对安全、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各种危害和环境因素,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1、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本项目部建立和实施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DGJ08-903-2003上海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规范相符合,与公司建立和实施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基本一致,侧重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及重大的影响安全生产环境因素的管理,与公司目前实施的“二级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相适应,是公司“二级管理”管理体系的补充和支持。 X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3.2标题策 划要素编号3.2.1内容安全目标页码第1页 共2页1、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明确“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的领导责任,要求对从事与安全有关的管理、执行和
12、检查人员,都明确其具体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以使所有有关人员能够按照其规定的职责、权限开展工作和及时有效地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消除事故隐患和防止事故的发生。2、职责1、项目经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公司的相关的要求,在开工之前,组织相关人员制定本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2、项目经理应组织人员做好对目标分解考核,项目经理由公司对其考核,项目部各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考核。3、各管理人员、班组长及职工均有宣传并贯彻实施本目标的权利和义务。3、安全管理目标(1)杜绝重大事故,控制一般伤亡事故为零;(2)业主、社会、员工及相关方无重大投诉;(3)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达到JGJ59-99合格以上标准;(4)通过DGJ
13、08-903-2003规范的审核认证。4、环境管理目标、指标(1) 噪声排放达标:场界噪声限值(昼间)70dB、场界噪声限值(夜间)55dB(2)基本控制扬尘:主要运输道路100%硬化、目测无较大扬尘(3)废水排放达标:符合当地规定污水排放标准5、创优目标(1)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地 (2)创区(市)级文明工地 (做文明工地就写) 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3.2标题策 划要素编号3.2.1内容安全目标页码第2页 共2页6、控制要点(1)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各岗位职能人员确定安全管理目标、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及创优目标。(2)确定的目标不一定量化,但应可考核,指标应尽可能量化,且
14、与地方上的有关规定相符合。(3)安全管理目标应分解到项目部各职能部门(人员),确定岗位的工作目标,以岗位责任制形式由项目经理等领导层定期实施考核,一般每月一次。(4)对项目经理的工作目标或责任考核,由公司安全科实施,每月一次。(5)项目部确定的安全管理目标、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及创优目标,由项目经理审批、发布,方式为发布令、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并组织目标及责任制学习,保持记录。(6)基层操作人员由班组长负责传达、宣传。(7)项目部安全目标应报公司备案,不得擅自变更;目标指标的变更应重新评价,并得到公司主管领导确认。7、相关记录安全目标发布令目标责任制考核记录安全目标学习记录 XXXXXXXX工程
15、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3.2标题策 划要素编号3.2.2内容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页码第1页 共3页1、目的项目部通过识别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管理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事故和污染。2、职责(1)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识别各领域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2)安全员负责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汇总。(3)各岗位职能部门负责重大危险源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控制。3、工作程序(1)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1)项目经理组织所有管理人员(包括分包单位)以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活动(正常、周期性、临时的;紧急情况下的活动;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活动;进入施工现场所有的物料、设施、设备),进行危
16、险源分析和环境因素的分析,填写环境因素评价及控制措施表和危险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2)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识别从以下各方面考虑:a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b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c按照施工部位、设施、设备、作业环境、交通运输等分类识别。(2)安全风险和重要不利环境影响评价1)安全风险评价风险分级:重大和一般两级定性评价法评价准则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3.2标题策 划要素编号3.2.2内容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页码第2页 共3页专家评价法项目部组织熟悉本项目生产经营活动、工程产品和服务过程的专业技术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利用他们的经验进行分析和评价,必要时可
17、寻求公司相关部门和社会帮助。打分法a对污染物(粉尘、废气、废弃物、废水、噪声等)排放废物处置,从法规符合性、发生频次、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社区关注度5个方面(3)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1)对未列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的,可由项目经理部相关责任部门或人员,按现有的运行控制措施加强管理。2)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应由项目经理组织各相关部门或人员,制定具体的技术和管理方案,制定、改善计划及资金计划。3)由项目安全员负责填写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4)可考虑的控制措施有 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3.2标题策 划要素
18、编号3.2.2内容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页码第3页 共3页制定目标、指标和专项技术及管理方案制定管理程序、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和教育制定应急预案改进现有控制措施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和监测5)针对不利环境影响的指标控制,必要时可寻求公司和社会的帮助。(4)对以下情况,需要时对安2-1/T重大/一般危险源控制措施清单和安2-2/T重大/一般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清单予以更新: 法律、法规有变化涉及时; 设备、设施新增及改造时; 安全检查中发现未识别的问题时; 施工方案改变和相关方另作要求时; 自然灾害等无法预计事故发生时。(5)重要部位控制及主要因素变更后,项目部应重新制定或修
19、改相关管理方案及作业指导书,予以控制。 4、相关记录安2-1/T重大/一般危险源控制措施清单安2-2-1/T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安2-2/T重大/一般环境因素控制措施清单安2-2-1/T重大不利环境因素控制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xxxxxxxx工程安全保证计划章节号3.2标题策 划要素编号3.2.3内容适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页码第1页 共2页1、目的通过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的识别获取相关管理内容,使体系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2、职责(1)项目副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适用本项目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收集、识别。(2)安全员负责将其识别出的有关法律、法规列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决方案 安全 保证 计划 样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6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