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金融学浙大级金融学培养方案.doc
《[经济学]金融学浙大级金融学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金融学浙大级金融学培养方案.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011A0030计量经济学3必修课程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二春夏页码011A0050金融学3必修课程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二秋冬1011A0060中级微观经济学 3必修课程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二春夏7201A0030会计学3必修课程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一春夏11061B0190微积分1.50必修课程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一夏061B909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0必修课程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二秋冬061B0010常微分方程1必修课程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二春01189010毕业论文8必修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四冬,春夏01189020社会调查3必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二短01188070专
2、业实习3必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三短01120400金融工程学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春夏1701120421金融市场营销学2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秋1901120730证券投资学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秋冬2101120940公司理财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二春夏2301120970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秋冬2501121020中级计量经济学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秋冬2901121070国际财务管理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春夏3301121090国际贸易学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秋冬3501121110国际投资学2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冬3701121130金融经济学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四秋冬4001121210
3、公司金融研究2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冬4401121220行为金融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春夏4601120391金融法2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四秋4801192340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春夏5001120010保险学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三春夏5201120260国际金融学3必修课程专业课程二春夏5601192071国际结算2选修课程个性课程四冬5801192281风险管理2选修课程个性课程四春6001196140比较金融制度2选修课程个性课程三冬6201192381银行会计学2选修课程个性课程四秋6401192391中国金融问题研究2选修课程个性课程四冬6701192371信托与租赁2选修
4、课程个性课程三夏707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且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本课程首先介绍计量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计量经济模型的重要性和如何学好计量经济学;适当介绍计量经济学中必须具备的数学知识如高等代数中矩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假设检验、大样本与极限理论等。经典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和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方法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最后介绍一些单方程计量经济学的应用模型。一、学习目标本课程为已具备经济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以及初级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开设的。目的是为他
5、们今后在经济和金融领域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调查提供坚实的统计与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与技巧。二、可测量结果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1.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原则;2.计量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统计推断知识,方法与技巧;3.各种模型需要的条件与模型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与要求教师讲课,课堂讨论,课后分组作业与课堂展示(二)考试评分与建议闭卷考试,期末考试占75%,平时与大型作业25%四、教学安排(一)引言 3学时1.计量经济学概念2.为什么学计量经济学3.计量经济学模型4.数学知识与经济条件5.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二)计量经济学的预备
6、知识 3学时1.矩阵的概念与运算2.矩阵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3.矩阵的二次型与二项式4.矩阵的微分5.随机变量与概率6.分布函数与中心极限定理 7.二元态分布与多元正态分布8.样本与样本的分布函数9.统计量及其分布10.点估计11.有效估计12.一致估计13.区间估计14.假设检验(三)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9学时1.回归分析基本概念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3.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4.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预测问题5.实例(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3学时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检验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5.可以化为线性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
7、型6.受约束回归(五)异方差性 3学时1.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异方差性及其后果2.异方差性的检验3.异方差的解决方法4.案例 (六)序列相关性 3学时1.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序列相关性及其后果2.序列相关性的检验3.序列相关的补救4.案例(七)多重共线性 3学时1.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多重共线性及其后果2.多重共线性的检验3.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4.案例(八)随机解释变量问题 3学时1.实际经济问题中的随机解释变量问题及其后果2.工具变量法3.案例(九)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几个专门问题 6学时1.虚拟变量模型2.滞后变量模型(十)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6学时1.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提出2.联立方
8、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若干基本概念3.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识别4.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单方程估计方法5.简单宏观经济模型实例(十一)单方程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3学时1.生产函数模型2.需求函数模型实习课: 上机实习 6学时五、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William H. Greene,Econometrics Analysis, fourth edition, Presentice Hall.3.Learning and Practicing Econometrics by W.E. Griffiths, R.C. Hill and G
9、.G. Judge (1993). 4.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 by G.S. Maddala (1992). 5.Statistical Inference George Casella, Roger L. Berger, (the second Edition), Duxbury, Wadsworth Group 2002.6.Robert. V. Hogg, Allen T. Craig,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econd Edition),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10、 York,1965.7.Yuexiang Jiang, Modern Regression Notebook 2000.金融学金融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金融工具,主要包括货币、票据和资本证券等;第二部分为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第三部分为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第四部分为金融管理,主要包括宏观金融调控与宏观金融监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为从事金融实际操作和进行现代化金融管理奠定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导论:金融与国民经济运行 3学时第一章
11、金融工具 12学时第一节 金融工具概述 2学时第二节 货币性金融工具 4学时第三节 非货币性金融工具(1):票据 3学时第四节 非货币性金融工具(2):有价证券 3学时第二章 金融机构 15学时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3学时第二节 中央银行 3学时第三节 商业银行 6学时第四节 其他金融机构 3学时第三章 金融市场 9学时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3学时第二节 货币市场 3学时第三节 资本市场 3学时第四章 金融管理 12学时第一节 金融管理概述 3学时第二节 金融调控(货币政策) 6学时第三节 金融监管 3学时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2二次课堂讨论考试方式及要求:1全校实行统一试
12、卷,采用闭卷考试; 2考试成绩按照正态分布。推荐教材或参考书:教材:现代金融学 王维安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参考书:1(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美)博迪、莫顿,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江凌怀,金融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彭兴韵,金融学原理,三联书店,2003中级微观经济学一、本课程是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升级版,着重介绍中级微观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包括预算约束、偏好与效用、选择与需求、厂商供给、市场与均衡、竞争与垄断、交换与生产、市场失灵等众多方面,是一个逻辑严密且较初级微观经济学更加深入的微观
13、经济学体系。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本课程为已具备微观经济学和高等数学基础的本科生开设的经济学类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为他们在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训练,同时也为其今后在经济领域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调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1)能掌握经济学主要命题和理论之间的逻辑关系。(2)能用规范的逻辑阐述经济学的现象。(3)能比较全面的理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体系。(4)能根据实际研究需要构建简单的微观经济模型。(二)可测量目标1、能描述微观经济学的供需两条逻辑链和整个框架,包括偏好、需求、消费者选择、不确定性选
14、择、跨期选择、技术、生产、厂商选择、市场竞争、市场势力和垄断竞争、市场失灵等。2、能准确描述个微观经济学主要概念3、能用最优化方法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选择进行计算。4、能用数学方法进行均衡分析、边际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5、能在给定参数下,定量计算模型。6、能用经济学的思维简单分析现象。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与要求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为主,灵活辅之以课堂讨论和习题讲解。教学环节建议:1、课堂上除老师讲授每章的主要理论外,进行一定的案例讨论,以活跃气氛和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2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各章后的复习题及教师课堂布置的练习题与思考题,每个学生应于期中和期末上交两次作业。3课件、课
15、程作业等通过课程邮箱(授课教师ftp)和“本科教学课程中心”上传与下载。(二)考试评分建议1.本课程的成绩由两个部分组成:平时作业占20,期末考试成绩80。2.期末实行闭卷考试,试题以计算题、分析题和计算兼分析题为主,具有一定灵活性,成绩呈正态分布。本课程考试要求学生掌握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把握微观经济学各章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学会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一些现实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四、教学安排1导论、市场与预算约束 3学时经济学基本概念回顾与讨论;保留价格;消费束;预算约束2偏好、效用与选择 3学时从偏好到效用;边际替代率;边际效用;最优选择3需求与显示偏好 3学时
16、需求曲线;收入提供曲线;显示偏好的概念;显示偏好弱公理4斯勒茨基方程 3学时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斯勒茨基分解;斯勒茨基恒等式5购买与销售、跨时期选择 3学时修正的斯勒茨基方程;禀赋收入效应;提供曲线6消费者剩余、市场需求 3学时离散商品的消费者剩余;补偿变化与等价变化;反需求函数;弹性与边际收益7期中习题课 3学时课后习题;补充习题8技术与利润最大化 3学时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与欧拉定理;利润最大化9成本最小化与成本曲线 3学时成本最小化;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10厂商供给与行业供给 3学时厂商供给;行业供给11垄断与垄断行为 3学时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价格歧视12寡头垄断、博弈论及其应用 3学时古
17、诺模型;伯川德模型;斯达克尔伯格模型;领导价格模型;博弈均衡13交换、生产与福利 3学时帕累托最优;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14外部效应 3学时污染的外部性;科斯定理;交易费用与制度演化15公共物品与信息不对称 3学时公地悲剧;公共物品的供给决策;搭便车16期末习题课 3学时课后习题;补充习题;总复习三、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课堂上除老师讲授每章的主要理论外,进行一定的案例讨论,以活跃气氛和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2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各章后的复习题及教师课堂布置的练习题与思考题,每个学生应于期中和期末上交两次作业。3课件、课程作业等通过课程邮箱(授课教师ftp)和“本科教学课程中心
18、”上传与下载。五、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美)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六、相关教学网站通过“精品课程”网站链接会计学(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要素的经济意义及相互关系;(2)会计循环;(3)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与规范;(4)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各项要素的具体确认和计量的方法与程序;(5)财务报告及其分析。本课程主要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及其他对会计感兴趣的学生。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金融学 浙大 培养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6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