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论文4.doc
《[社会学]论文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论文4.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基于PLC植物温室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共40页 课 题:基于PLC植物温室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专 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班 级:电气0821班 学 号:08395052119 姓 名:许前彪 指导老师: 聂 毅 职 称: 教授 成绩评分: 基于PLC植物温室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0821班许前彪 内容摘要: 讨论了在植物温室控制系统中引入PLC技术构成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特点、组成、硬件设计、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及通信问题。分布式的控制结构,使各子系统相对独立,管理与控制功能分开,易于实现群控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且易于扩展。该
2、系统实现了室内温湿度的自动测量和调节 ,还有光照与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与调节,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系统成本低廉,性能稳定,通用性好,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温室 PLC技术 传感器 自动控制 Title PLC based control system for greenhouse plants Research and Design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Electric 0821 Class xuqianbiao Abstract:Gr
3、eenhouse plants are discusse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PLC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approach constitutes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etai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components, hardware design, real-tim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problems. Distributed control structu
4、re, so that relatively independent subsystems,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unctions to separate management group control is easy to implement and improve the system reliability and easy expansion. The system realizes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indo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adjust, as well as light a
5、nd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n the control and regulation, greatly reducing the operators labor intensity, low system cost, performance, stability, common good,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broadly Application prospectsKey words: greenhouse control plants;PLC technology;Automatic con
6、trol;Sensors 一、引 言 1.研究背景我国的设施园艺绝大部分用于蔬菜生产。年代以来,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连年增加。目前的栽培设施中,有国家标准的装配式钢管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仅占设施栽培面积的少部分,大多数的农村仍然采用自行建造的简单低廉的竹木大小棚,只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根本谈不上对温光水气养分等环境条件的调控,抗自然环境的能力极差。即使那些数量不多的装配式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也缺乏配套的调控设备和仪器,主要依靠经验和单因子定性调控,设施栽培的智能化程度非常低。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以超时令、反季节生产的设施园艺作物的发展为主,且发展迅猛。1997年设施园艺作物栽培面积达86.7
7、万公顷,较80年代初期的栽培面积增长了128 倍,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19961997年为33公斤,较19801981年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增长了近164倍。2001年,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将突破100万公顷,全国设施蔬菜人均占有量将达到40公斤。塑料大棚、中棚及日光温室为我国主要的设施结构类型。其中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热资源、节约燃煤、减少环境污染的日光温室为我国所特有。1997年我国日光温室面 积已超过近16.7万公顷。由农业部联合有关部门试验推广的新一代节能型日光温室,每年每亩可节约燃煤约20吨。采用单层薄膜或双层冲气薄膜、PC板、玻璃为覆盖材料 的大型现代化连栋温室,具有土地利用率高、环境控制自动
8、化程度高和便于机械化操作等特点,自1995年以来,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目前全国共有大型温室面积200 公顷,其中自日本、荷兰、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引进的温室面积达140公顷。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着诸如土地利用率低、盲目引进温室、设施结构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运营管理费用高、管理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及单位面积产量低 等诸多问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将向着地域化、节能化、专业化发展,向着高科技、自动化、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工厂型农业 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健康食品。 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温室的作用是用来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 ,避免外界四
9、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良好条件。温室一般以采光和覆盖材料作为主要结构材料 ,它可以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植物露地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 ,从而达到对农作物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产量的目的。温室环境指的是作物在地面上的生长空间 ,它是由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构成的。温室控制主要是控制温室内的温度、湿度、通风与光照。虽然有些温室也安装有各种加热、加湿、通风和降温的设备 ,但其主要操作大多仍是由人工来完成的当温室面积较大或数量较多时 ,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 ,而且也无法达到对温湿度的准确控制。本文介绍一种基于PLC和各种控制对象的传感器
10、的温室控制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的自动测量和调节 ,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温室市场现状与技术发展形势 2.1 温室产业的现状2.1.1发达国家温室产业的现状 设施农业历史久远,早在l516世纪,英格兰、荷兰、法国、日本等国家就开始建造简易的温室,栽培时令蔬菜或小水果。进入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向农业的渗透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设施农业在全球迅速崛起,特别是在美国、荷兰、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设施农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支柱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工业向农业的渗透和现代工业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工程
11、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设施农业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雨鸟公司、摩托罗拉等几家公司就合作开发了智能中央计算机灌溉控制系统,开始将计算机应用于温室控制和管理,此后温室计算机控制及管理技术便先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后来各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引进、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系统。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发的温室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温室作物的特点和要求,对温室内光照、温度、水、气、肥等诸多因子进行自动调控,还可利用差温管理技术实现对花卉、果蔬等产品的开花和成熟期进行控制,以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目前,美国已将全球定位系统、电脑和遥感遥测等
12、高新技术应用于温室生产,有82的温室使用计算机进行控制,有67的农户使用计算机,其中27的农户还运用了网络技术。 以园艺业著称的荷兰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全面开发温室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并不断开发模拟控制软件。到80年代中期,已有5 000多台计算机应用于温室,目前荷兰拥有玻璃温室12万多hm2,占世界的14以上,有85的温室种植者使用环境控制计算机,种植者只需从软件公司购买温室控制软件,从化学公司购买营养液后,即可按照不同作物的特点进行自动控制,从而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最适要求。目前,荷兰全国建有12万hm2现代化自动控制温室,在生产观叶园艺植物的现代化大型自控温室中,盆观植物均置放在栽
13、培床上,从基质搅拌、装钵、定植、栽培、施肥、灌溉、钵体移动全部实现机械运作,室内温度、光照、湿度、作物生长情况、环境等全部由计算机监控,在计算机智能化、温室环境调控方面也居世界领先地位。 英国的智能温室系统、西班牙和奥地利的遥控温室系统都是计算机控制与管理在温室中的成功应用。另外,德国已经把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应用于温室。与此同时,温室计算机控制和管理技术在亚洲同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于温室中的计算机就达到1 000多台,到1995年达6 000多台,目前农业生产部门中计算机的普及率高达92。日本还建造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
14、植物工厂,采用完全封闭生产、人工补充光照,全部由计算机控制。日本的甜瓜农场应用一种新型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对7个温室群进行管理,实现最佳控制。近年来日本还研制了一种遥感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将分散的温度群与计算机控制中心连接,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温室自动化管理。 以色列用光热资源的优势和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生产花卉和高档蔬菜,采用大型塑料温室,在作物附近都安装了传感器以测定水、肥状况,利用办公室里的中心计算机通过田间的控制器收集和储存全天温室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和湿度数据,通过程序进行数据分析,并可通过引入新数据来改变操作程序,很方便地遥控灌溉和施肥,系统还可自动控制卷帘、热屏遮阴系统、加热系统以及灌溉区的
15、流量控制系统,精确可靠,节省人力,原本资源匮乏的以色列现已成为沙漠上的蔬菜出口国。2.1.2 国内温室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温室发展现状如下: 1.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园艺生产,特别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是近20年来我国农业种植中效益最大的产业。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达300多万hm2,总面积占世界首位。其中日光温室面积约60余万hm2,占温室和大棚等大型设施总面积的50%以上,北方地区约占整个温室大棚面积的80%以上。设施蔬菜面积占设施园艺总面积的95%以上,设施蔬菜生产总量已超亿吨。我国北方地区的日光温室经过对其建筑结构、环境调控技术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不断改进,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16、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节能型日光温室配套栽培技术。在40N的高寒地区可实现冬季不加温生产蔬菜,基本消除了冬春蔬菜淡季,该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南方地区则大力推广塑料大棚和遮阳网栽培,解决了夏季防雨降温的问题。 2.近年来,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设施类型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主,逐步向大型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地方各级政府将设施园艺工程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切入点,纷纷建立了现代化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据专家分析,在我国300多万hm2的设施园艺生产中,代表设施园艺最高水平的大型连栋温室在我国仅有400多hm2,仅占总面积的0.013%左右。随着我国现代温室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温室产
17、业的运营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1.科技含量低。中国的设施园艺无论是在温室设施本身还是在栽培管理方面,大多数设施结构简单,栽培管理以传统的经验为主,距离数量化和指标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温室市场上目前使用的不少产品,在高品质领域主要以国外产品为主。遮阴网的生产上以瑞典、以色列的高品质产品为主,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领域上国内的产品同样与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国内现有的一些科研成果与真正地推广应用之间还有一段差距。2.环境调控技术与设备落后,缺乏理论基础与量化指标。由于绝大多数园艺设施类型过于简易,因此对环境的调节和控制十分有限。张福墁教授认为,塑料大棚往常在遇到灾害性天气时受损,无法生产。即使
18、在正常天气,大部分塑料大棚所能进行的环境调控手段也仅限于通风和避风。日光温室遇到寒流或连阴(雪)天,光照不足失去热源和光源时,室内光照、温度、湿度都会出现不适合植物生长的逆境,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如从2008年1月10开始的长达1月之久的连续降雪天气),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3.缺乏与我国相适应的温室优化控制软件。目前,我国引进温室的控制系统大多运行费用过高,而自行研制的控制系统又缺乏相应的优化软件,多数仍使用单因子开关量进行环境因子的调节。而实际上温室内的光照、气温、地温、湿度及CO2浓度等环境要素是在彼此关联着的环境中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的,而且环境要素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都很复杂,当改
19、变某一环境因子时常会把其他环境因子变到一个不适宜的水平上。因此,结合温室内的物理模型、作物的生长模型和温室生产的经济模型,开发出一套与我国温室生产现状相适应的环境控制优化软件是非常重要和十分迫切的。4.中国的温室建设上盲目性很大。大量的项目在相应的配套设备、人才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地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盲目地低水平仿制国外产品。温室种植管理上,产品种植前经过市场考察的很少,往往造成产品积压,带来不应有的损失。相关的种植管理方面的研究距离理论化、科学化、系统化地指导生产实践还有不少差距。温室企业在产品的售后配套服务方面尚不够完善,企业的品牌意识、诚信意识不够,相当温室控制软件的研究上与国外企业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学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