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文档资料.ppt
《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文档资料.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简介,该项目于2001年被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研究课题,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负责,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参与,三个研究中心共同对踝三针镇痛作用进行评价。按照任务书及课题组制定的研究手册要求,制定详细研究流程,使整个研究严谨、规范。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04年5月完成了全部临床病例观察工作,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于2004年10月完成临床研究工作、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于于2004年11月完成了临床病例的研究,其间课题组对研究资料进行总结,所有数据录入及数据分析于2004年11月全部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 由于腰椎间盘纤维环退变或外
2、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使髓核等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进一步导致神经根炎症、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特性损害,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流行病学,全国腰腿痛患者约34千万人,每年新增数以百万计患者,椎间盘突出使患者生活质量 工作能力都显著下降给患者与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致,肾精不足,劳损,感受外邪,发病机制-中医,发病机制现代医学退行性改变是椎间盘突出根本病理基础,发病机制现代医学椎间盘突出退变的分子生物学结果,椎间盘突出与根性痛机制,椎间盘突出临床分型,国内外椎间盘突出研究背景资料,椎间盘突出根性痛目前针灸治疗主要方法,研究工
3、作基础,本课题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根性神经痛,在临床上常见L3.4、L4.5、L5./S1突出,L3.4突出主要表现为大腿前侧痛及小腿前外侧痛,相当于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及足阳明胃经皮部分布。L4.5突出主要是大腿及小腿外侧面痛,相当于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及皮部分布。L5./S1突出主要表现大腿及小腿的后外侧痛,与膀胱经脉循行线及皮部相吻合。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经脉皮部而致脉络瘀阻,出现腰腿部疼痛。,本课题研究思路及理论依据,依据经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通督化瘀”的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结合临床疗效,反复实践,筛选出一组最佳治疗腰椎间盘突
4、出症根性痛的穴位:根痛1、根痛2、根痛3及最恰当的操作方法。,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本课题根据病例数估算实际研究病例应为314例,按20%可能的脱落率,设计观察病例384例,按3个中心随机分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应观察192例,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应观察病例96例,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应观察病例96例。3个中心实际完成380例: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完成188例,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完成96例,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96例。每个中心随机将患者分为三个组,分别是踝三针组(A组)、正常体针对照组(B组)、药物对照组(组)。试验入组380例,脱落70例,脱落率18.4%,剔除0
5、例,剔除率0%。符合方案集310例,达到设计实际研究病例标准。全分析集380例,安全集310例。,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各组基线指标分析,为了解各实验组人口学和其他资料基线特征,本课题对以下资料进行了采集和处理:性别、年龄、脉搏、呼吸、血压、疼痛积分、直腿抬高度数、病程、手术史、疼痛部位、椎旁N根压痛、叩击痛,以上资料除直腿抬高以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法,疾病诊断标准西医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主要症状的量化标准禁忌症 技术操作方法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西医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6、常发生于青壮年。(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3)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 动受限。(4)下肢受累神经分部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 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5)X线摄片检查: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 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腰间盘突出根性痛的诊断标准(1)脊髓后根受压或受损后,出现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2)腰痛伴发坐骨神经痛,直腿抬举受限。(3)椎旁压痛常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4)坐骨神经支配的肌力,
7、反射和知觉改变。(5)椎管内压力或张力的增高试验,可激发腰腿痛的再现。,主要症状的量化标准,疼痛程度评分标准:按国际上通行的最灵敏的方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临床疼痛治疗学修订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0分:无痛 10分:最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该方法采用1条10cm长的直线或直尺,两端标明0和10的字样。0端代表无痛,10端代表剧烈的疼痛。让病人在直线或尺上标出自己疼痛的相应位置,然后用尺子测量出疼痛强度的数值或评分。本科室按照VAS评分法的要求,自制了VAS游动标尺,尺子正面有010游动标尺,背面有0到10数字(精确到毫米),患者移动标尺
8、,大夫即迅速从尺子背面读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主要症状的量化标准,镇痛效果评价标准(参照VAS评分法)(治疗前疼痛评分-治疗后疼痛评分)镇痛评分计算公式=100%治疗前疼痛评分显效:镇痛评分60%有效:镇痛评分30%60%无效:镇痛评分30%,技术操作方法,操作步骤 体位 侧卧位。取穴 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四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碘氟穴位消毒碘氟手指消毒进针 医生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拇指拉
9、紧皮肤),右手拇指在下,食、中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15角,快速进入皮下,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体沿皮下浅表刺入,针刺深度为2.5寸,针刺方向朝上。行针 快速捻转200300次分,不进行提插,幅度360720,每次连续捻转3min 留针 每10min行针一次,留针30min,每48小时针刺一次。出针 留30分钟后,将针缓慢退到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操作方法,结果,本课题重点观察指标是:踝三针镇痛的起效时间、镇痛的维持时间、及各时点疼痛评分及镇痛评价。以下对这些指标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踝三针、正常体针、药物来比林三种治疗方法起效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6min(0.10h)、27min(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椎间盘突出 针灸 治疗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