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完整版电子教案.doc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完整版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完整版电子教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和2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宇宙的另一边通过对宇宙另一边的“我”、另一边的生活与这一边的世界的想象对比,表现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变成了一棵树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写出了想象的有趣。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要点宇宙的另一边21.会认13个生字,会写23个字,正确读写24个词语。2.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神奇。3.能和同学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我变成了一棵树2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想象的神奇与丰
2、富。习作例文:尾巴它有一只猫1奇妙的想象21.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2.能欣赏同伴的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16 宇宙的另一边教学目标1.会认“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3.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篇章页插图、课文插图、田字格中的范字等。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淌、秘”等6
3、个生字,会写“淌、秘、密、栋、梯、铃、绪”7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教学过程板块一 明确目标,预测内容1.聚焦单元导语。(1)课件出示篇章页插图,引导: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2)教师引读:美国爱因斯坦说学生接读: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课件出示单元导语)(3)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教师引导: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主要学习任务是(学生齐读本单元语文要素)课件出示: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2.聚焦课题。(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
4、读课文题目。(2)质疑:读了课文题目,同学们有什么要问的吗?(3)预测:请猜一猜课文会写些什么。(4)过渡: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一起去看一看。【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聚焦单元导语,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特殊性,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提出质疑,并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预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板块二 初读课文,感知“秘密”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2.学习反馈。(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一栋房子 一篇习作 一座城市 一条街道 流淌 秘密 思绪 气喘
5、吁吁教师指名认读,相机提示:“气喘吁吁”的“吁”不能读成y。(2)识记生字。换偏旁识记:躺淌;都绪;冻栋;偏篇。动作演示辅助识记:通过演一演“气喘吁吁”的样子加深印象。组词识记:秘密、秘书、秘诀、秘方。(3)指导书写“秘密”。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教师引导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预设:读音相同,都有“必”字。一个是左右结构,一个是上中下结构。教师引导观察:要写好这两个字,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秘”左窄右宽,“必”要写得稍大,最后一笔要穿插到禾字旁下;在“密”中,“必”相对要小,最后一笔要舒展,能包住下面的“山”。学生练写,全班展评。(4)默读课文,感知“
6、秘密”。教师提问:宇宙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这个秘密?(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教师引导理解“倒影”:你们见过倒影吗?它是怎样的?(倒立的影子)从哪些地方看出“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指名读)课件出示: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教师点拨:四个“一样”具体写出了“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并相机指导书写“秘密”一词。通过找中心句的方
7、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板块三 品读课文,感受“想象”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39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倒影”,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2.教师引导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预设1:“我”的倒影。(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当我”,学生读“他”。预设2:大自然的“倒影”。(1)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在这两个自然段中发现了哪些秘密?(季节特征相反、日出方位相反、生命状态相反)(3)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这一边”的句子,女生读“另一边”的句子。预设3:第一节课的“倒影”。(1)课件出示第79自然段。(
8、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这3个自然段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学生交流)(3)教师提问: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是什么样的?(小组轮流读第89自然段)(4)教师启发:你喜欢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吗?为什么?(优美的风景、快乐的游戏)3.引导发现表达方法。(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引导:作者把宇宙的另一边想象得很有趣,也很好玩。你发现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了吗?(2)教师指名交流,归纳: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的这一边恰恰相反,即反着想。(3)教师引导朗读:你觉得哪些想象特别有意思,请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指名朗读,相机提问:你为什么觉得这里有意思?(生交流)【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课后思考题的内容,引
9、导学生品读课文重点语段,探究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进而发现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秘诀,落实了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为“交流平台”的教学做了铺垫。板块四 归类指导,练习写字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淌、栋、梯、铃、绪。教师指名认读。2.教师引导观察:这5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窄右宽)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示大家。3.指导书写“绪”。教师范写,提示:右边“者”第四笔撇要写得舒展,穿插到“纟”下面。学生练写,同桌互评。4.学生自主临写其他4个字,全班展评。【设计意图】虽然是习作单元,但写字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根据本课“会写字”的特点,采用归类指导的方式,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10、由教师指导写一个字,到学生自主练写一批字,提升了学生的写字能力,也提升了写字教学效率。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乘、篇、越”3个字,正确读写“星空、流淌”等9个词语。2.能仿照课文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教学过程板块一 朗读课文,感受想象1.回顾: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陈诗哥走进了想象的世界,学习了课文第19自然段,了解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了想象的奇妙。2.教师出示课文插图,配上音乐,指名轮流读课文第19自然段。3.小结:作者的想象有的幽默,有的特别,有的优美。在作者的想象中,宇宙的另一边特别有趣。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课文还写了宇宙另一边的什么
11、秘密?(1)学生交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2)教师指名朗读,提问:宇宙的另一边的习作秘密是什么?(3)仿照课文,拓展想象:课件出示: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云的习作,就得_5.学生默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我”的想象?(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课件出示: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我有些尴尬。下课了,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设计意图】用情
12、境朗读的方式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朗读中温故知新,自然而然地走进本节课,走进想象的世界,进一步感受作者想象的奇妙、有趣,发现课文字里行间隐含的表达方法的秘诀。板块二 运用方法,展开想象1.教师引导想象:是呀,关于宇宙的另一边,我们都想知道更多。请同学们像作者这样想象一下: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2.学生交流。(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师生评议:谁的想象更奇妙?为什么?3.语言训练。课件出示: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宇宙的这一边,雪是白色的;那么,宇宙的另一边,_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宇宙的另一边,_宇宙的这一边,_,但宇宙的另一边,
13、_教师根据提示写句子,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宇宙的另一边发生的事和这边相反,要反着想。预设:宇宙的这一边,鱼在水里游;那么,宇宙的另一边,鱼在天上飞吗?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是女孩吗?【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借鉴课文反着想的表达方法,开启想象之旅;提供典型句式,为学生的规范表达搭建支架,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板块三 加强示范,指导写字1.练写汉字。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乘、篇、越。(1)指导书写“乘”。动画演示“乘”的笔顺。教师范写,提示: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两笔撇、捺要写得舒展。(2)指导书写“篇”
14、。观察:注意字形特点。教师范写,提示:“篇”上小下大,要注意把“竹”的竖和竖钩变成点。(3)指导书写“越”。观察:写好“越”字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提示:“越”是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最后一笔捺要写长一些,能托住右边的部分,右上部分的撇要注意穿插到竖提下面。(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全班展评。2.学生抄写词语:星空、流淌、秘密、楼梯、相遇、铃声、万物、乘法、思绪。【设计意图】在归类指导写字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难写字、易错字。“乘、篇、越”三个字字形结构各异,教师逐一指导范写,引导学生从字形结构、部件组合、笔画穿插等方面观察,通过多个回合的练写、展评,切实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教
15、学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让课文学习与“交流平台”巧妙融合,做到了主线清晰,板块分明。以课文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学方法,明方法,用方法,有层次地完成了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1.入情入境,体验想象之奇趣。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重在表达方法的学习。围绕“想象”这一语文要素,结合课后思考题“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抓住课文重点自然段,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的想象内容,自主交流有意思的地方,感受想象的奇趣,体会特定故事情境中想象带来的表达效果,学习想象的方法。2.顺应思路,激发想象之潜能。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表达的“秘诀”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这一边的恰
16、恰相反,即反着想。然后,挖掘文本空白,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呢?利用课文的句式,搭建想象的支架,启发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多角度想象,大胆交流,在头脑风暴中激发想象的潜能,习得想象的方法。3.拓展阅读,创新想象之视角。本课采用“1+X”的教学思路,立足表达方法的学习,拓宽学生的想象视角,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进一步为学生提供想象角度、方法上的借鉴,切实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
17、感受想象的神奇。3.指导学生借助关键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4.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变化后又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教学重点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痒、鳄、零”;借助生字组词的方法,在语境中识记“希”;识记独体字“丁”;利用字形特点识记“肠”,月字旁说明与身体有关。写字:按照结构特点来写字。“状、狐、狸、巧、肠、继、续、抬、烦”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和占位;“零、克”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上下部分的松紧和占位;“麻”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独体字“丁”要写舒展。重点指导“狐
18、、狸”两字的书写,认识反犬旁。2.朗读教学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提示语进行人物语言的朗读,读出层次,借助语气词、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3.语言运用故事情节想象有趣,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想象: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先让学生说一说,再仿照课文写一写。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希、痒”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字,正确读写“形状、狐狸”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中想象的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教学过程板块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你们知
19、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吗?(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他最擅长什么?(七十二变)(3)说说如果你拥有这个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2.板书课文题目,猜测情节。(1)教师板书:我变成了_(2)补充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教师引导: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3)自主质疑,激起欲望。3.教师导语:今天,作家顾鹰给我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故事讲的是英英的妈妈喊她回家吃饭,可是英英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不想吃饭,她很想变成一棵树,后来她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想一想,接下来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
20、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板块二 通读课文,随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课件出示:l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l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自由读课文。(2)边读边标出生字词,将它们摘抄下来。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课文。(课件出示生词)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学生齐读。(3)检查自读情况。2.集中识字,读好长句。(1)课件出示鳄鱼图片,引导学习生字“鳄”,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帮助理解记忆。(2)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在文中识字,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
21、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3)归类学习生字“肠”,拓展延伸“场、杨、畅、汤”,帮助记忆。创编儿歌,区分形近字。(课件出示儿歌)课件出示:杨树魔法师,手法不寻常。换成土字旁,建成大广场。换成提手旁,彩旗迎风扬。换成申字旁,人人心欢畅。加上三点水,做成鲜鱼汤。变回月字旁,助人好心肠。结合图片识记:香肠。练习读句子。课件出示第4、6、12、14自然段。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课件出示:l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l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
22、、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l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l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4)学习生字“丁、零”,象声词“丁零丁零”,拓展其他象声词。根据学生的回答,积累象声词:潺潺、轰隆、啾啾、淅淅沥沥等。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在文中识字,并指导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单元 部编版 小学 三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五 单元 完整版 电子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