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校本教材教案新部编本.doc
《小学音乐校本教材教案新部编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校本教材教案新部编本.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 第_学期 任教学科:_任教年级:_任教老师:_xx市实验学校滘头小学校歌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教唱校歌,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2. 学生能够用中速稍快的速度,准确自信的演唱歌曲。3. 通过学习校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立志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中速稍快的速度准确的演唱歌曲,表达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掌握歌曲中的弱起小节以及延音、连音、附点记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为有自己国家的国歌而感到自豪和骄傲,那么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校歌,我们也同样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就让
2、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校歌。二、聆听歌曲情感体验(一)聆听歌曲,回答问题:(1)歌曲的速度? 答:中速稍快。(2)歌曲是什么拍子的? 答:2/4拍。(3)歌曲要表现的情感? 答:朝气蓬勃、催人奋进、向上的。(二)学习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整体感受(2)看歌词,讲解难点(三)学唱歌曲教师教唱或录音范唱,教师纠正。(四)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不易把握的节奏,不易唱准的地方。三、合作探究 巩固训练1分组讨论,设计演唱形式并演唱,教师进行评比。2全体用中速稍快的速度,自信的情绪准确的演唱歌曲。四、知识拓展 情感升华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立志成为一名有用的人。五、回顾展望 课堂小结
3、国歌是激励人民奋进的,也表达着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校歌也是代表着学校的历史、精神面貌,我们要充满激情的学习、演唱我们的校歌。通过学习校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立志成才的精神,树立远大理想。教学反思:彩云追月教学内容:1.听: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2.唱:歌曲彩云追月教学目标:1.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2.学生能用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3.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唤起对浩瀚夜空的无限遐想.教学重点:能掌握切分音节奏,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能按要求处理、表现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4、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引入1学生在彩云追月声中走进教室。2师:月亮象征着和谐、宁静和温馨、团圆,看见月亮会使你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3师:“那你知道关于月亮的歌曲和乐曲吗?”(如:月亮之上、弯弯的月亮、月亮代表我的心、十五的月亮、月亮走我也走、等)。师:今天我们就要共同来学习一首也是有关月的歌曲彩云追月,浩瀚的夜空,景色迷人。月亮时儿牵引着云朵,时儿破云而出,高高悬挂。彩云前追后赶,上下翻滚”(放月亮图片)听:二、学习歌曲,深入感受1播放歌曲彩云追月,学生带着思考听歌曲(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歌曲的情绪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皎洁明月动,彩云紧相随2播放音乐,请学生用“lU”哼唱旋律并找出歌曲中
5、你认为有特点的,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节奏和唱法。(如: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3把切分节奏、附点节奏、波音记号等拎出来单独练习。教师简单讲解什么是切分节奏。4让学生为歌曲标上合适的力度记号。5跟录音哼唱并用手势划出旋律线。6请学生加入歌词演唱,并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比较合适?(深情、优美)7艺术处理教者神情并茂的讲述:(每当中秋月圆时,我们站在白沙滩,遥望日月潭,月光照着宝岛,我的情思也随着月光漂向远方,泪水不自然地流了下来,亲人呀,你听见了我的呼喊声吗,什么时候我才能与你相聚呀。)所以在演唱时我们要唱出对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盼望亲人重归的期望之情。引导
6、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师弹琴,学生伴奏演唱)8完整演唱。三、教学延伸1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乐曲的节奏、情绪和速度有哪些特点。节奏平稳的情绪抒情的速度稍慢的2介绍作曲家任光及音乐背景。彩云追月是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年轻作曲家任光早期的代表作。在这里老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曲作家任光。(电脑出示任光照片简介)任光(19001941),生于浙江越剧之乡嵊县。1919年,赴法国留学作曲。归国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音乐活动中,创作了一批极有影响的抗日救亡歌曲与电影歌曲,代表作有月亮月光光渔光曲等40余首著名歌曲。1940年,任光跟随叶挺将军从重
7、庆赴皖南参加新四军,在一次行军途中遭国民党伏击,任光胸部中弹倒下,当敌军指挥官追问奄奄一息的任光:“你是谁?”任光说:“我是电影渔光曲主题歌的作者任光。”说完就闭上了眼睛。敌军万万没想到在这样悲惨的场面见到令人尊敬的天才音乐家,追悔莫及。任光牺牲时年仅40岁。3介绍乐曲。任光的这首彩云追月是1932年他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任节目部主任时,同聂耳一起,为百代国乐队定了一批民族管弦乐曲并灌制唱片,彩云追月就是其中一首,乐曲既古典又通俗,几十年来深受听众的喜爱。师: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么伟大的作曲家创作的这首歌曲吧。神情演唱,结束本节课教学。教学反思:鼓浪屿之波教学目标:1.通过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
8、歌曲鼓浪屿之波,让学生感受深切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深化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的理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2.通过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增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提高学生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学难点:1、正确的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准确地表现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期盼之情2、自然准确的表现出歌曲中的切分音、弱起、前半拍的休止节奏构成的旋律。教具:钢琴,录音机教学方法:听唱法、欣赏法、示范法、情景感染法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片段,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师生问好2.引子:通过讨论前不久全国人民最关注
9、的钓鱼岛事件得出人民的心愿是领土完整。二、感受学习歌曲,表现情感(一)学习歌曲1.教师范唱歌曲鼓浪屿之波,比较两者的共同点:希望祖国统一!(讨论后请找到歌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歌名)2.初听全曲,交流问题。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学唱乐谱:请一位会弹琴的同学弹钢琴,让学生唱乐谱。(集体或个人的形式学谱。完整识普后,要求全班同学识谱两遍)让学生自行找出曲谱中的难点,解决难点:提问:你觉得歌曲中哪一乐句比较难唱?(解决问题)4.学唱歌词:带着思念期盼的情感演唱歌曲,唱的同时体会歌词的意蕴。(二)歌曲分析1 .歌曲中有哪些地名?鼓浪屿:厦门的一个岛,“海上花园”日光岩:郑成功操练水兵的地方台湾岛基
10、隆港:台湾的港口与鼓浪屿遥遥相对2.通过歌曲学习,请同学上黑板写出调性及节拍:F大调 4/4拍通过讨论得出段落:二段体(4=4)AB形式。一乐段(四乐句组成)结构方整,音区较低,旋律微微高低起伏,自然,朴实而流畅。二乐段(四乐句组成)旋律上扬,表现了一种激动急切的心情,然后又回落。3.歌曲的情绪情感处理: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演唱,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应该倾注一种什么情绪?体验到了一种什么情感?师生讨论后,师分析总结:这首歌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站在与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出来(三
11、)再次感受歌曲1.放录音,感受音乐及演唱者声情并茂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思乡之情。2.让学生跟着钢琴伴奏带着期盼思念的情感深情的演唱全曲歌词。师生共同演唱,提醒学生刚才训练过的难点之处要唱准确到位。情绪情感合二为一。三、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鼓浪屿之波(同学回答歌名),深切感受到了台湾同胞渴望海峡两岸早日实现统一的美好愿望。我相信眼下的全国人民最希望得是看到钓鱼岛早日重回祖国的怀抱,最后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以同样的心情演唱鼓浪屿之波教学反思:在希望的田野上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歌曲范唱,学生能够运用轻快流畅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2运用合作学习法,掌握xxx与xxx节奏正确演唱方法,
12、运用对比听辨掌握五度、八度音程大跳的音准。3通过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到了校园多姿多彩的风貌,体会到了校园歌曲重要性。在不同时代中,以同样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增加学生对自己校园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校园的变化,学生当导游介绍最喜欢在校园里的什么地方活动,交流他们快乐的心情。二、音乐导入:分别聆听三段音乐片段,想一想在校园里的什么场合下你听到的,会不会唱?国歌、队歌、运动员进行曲三、新歌教学1介绍曲作者施光南及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2、欣赏关牧村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的情绪怎样?描写了校园的什么季节?3复听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中描写了校园的春天的什么情景
13、?4下面我们欣赏儿童版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你听一下与歌唱家的演唱方法、演唱方式有何区别?5学唱歌曲,采用听唱法,教师慢速弹奏两小节反复学唱前8小节。学生自学歌曲的第二部分。6分组学唱歌曲第二段词的一二部分,并接唱。7通过歌词处理歌曲中的情绪、力度分析处理,以及波音、倚音的正确演唱。8你认为歌曲的高潮部分应在哪里?“待到明朝百花吐艳,风光更妖娆”引导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四、音乐拓展校园歌曲接龙: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演唱不同时期的校园歌曲,娃哈哈让我们当起双桨在希望的田野上同一首歌等等,领略不同时代的校园歌曲的风貌。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自己是跨世纪新一代,和对自己未来的期望。总结出了
14、校园歌曲的特点: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用自己不悔的童年为学校争光、添彩。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教学重点:二声部的合唱处理。教学难点: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歌声与微笑是一首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青少年歌曲。歌曲的两个部分都运用了复乐段结构,形成并置式对比。尤其是在高音区节奏重复多次运用了同音反复,使得歌曲形成了一种动力感,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音乐 校本 教材 教案 新部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