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6讲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共51张PPT).ppt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6讲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共51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6讲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共51张PPT).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6 讲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6年4考,一、质量守恒定律,二、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的关系,辨一辨 1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25g冰融化后得到5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煤在空气中燃烧后成为煤灰,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小,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5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考点2 化学方程式 6年5考,一、化学方程式,用_化学式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辨
2、一辨 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由化学方程式能判断反应的快慢。()4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的信息。(),考点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6年4考,特别提醒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步骤:(1)将含杂质的已知物质量换算为纯物质质量,其关系式为纯度含杂质物质质量(纯物质质量)100%,纯物质质量_含杂质物质质量纯度_;(2)将纯物质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3)将计算得到的纯物质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质量:含杂质物质质量_纯度(纯物质质量)_。,想一想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设未知量时不能带单位;写准物质化学式;
3、化学方程要配平;相对分子质量写在反应物的正下方,计算中需要的才写,不需要的不写;已知量、未知量的单位要统一;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正比,解设比答要完整。,典型例题运用,类型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1】2016兰州中考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AX0.4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解题方法解此类题目可分三步第一步:未知物质质量的测定。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列出等式,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第二步:反应物、
4、生成物、催化剂的判定。反应后质量增加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第三步: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反应特点判断反应类型等其他信息的正误。,变式运用1.2016怀化中考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和b是反应物 Bx3.2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d一定是催化剂,C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a的质量增加了10g6.4g3.6g,是生成物,b的质量减少了14g7.2g6.8g,是反应物,A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4143.21107.2x1,故
5、x6.4,B错误;反应后c的质量增加了6.4g3.2g3.2g,为生成物,所以此反应中反应物是b,生成物是a、c,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C正确;d质量不变,作催化剂或者是杂质,D错误。,2.2017呼和浩特中考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由图知,甲为SiCl4,乙为H2,丙为Si,丁为HCl,即该反应为SiCl42H2一定条件(=)Si4HCl。甲物质由SiCl4分子构成,每个SiC
6、l4分子由1个Si原子和4个Cl原子构成,A错误;在该反应前后,Si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B错误;由化学反应中的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氯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C正确;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D错误。,类型2 化学方程式,【例2】2016济宁中考根据下面实验内容书写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D)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B铝片放入稀硫酸中AlH2SO4=AlSO4H2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2NaOHBaCl2=Ba(OH)22NaClD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Na2CO32AgNO3=Ag2CO32NaNO3,技法点拨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
7、抓住“四查”:一查化学式,即该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二查配平,即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三查反应条件,除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反应不需要注明条件外,其余的反应应该注明反应条件;四查箭头,即检查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变式运用3.2016泸州中考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石灰水长期存放后产生的白膜用硝酸清洗:Ca(OH)2HNO3=CaNO32H2OB硫酸铵与烧碱混合:NH4SO4NaOH=NaSO4H2ONH3C制取铝:3ZnAl2(SO4)3=3ZnSO42AlD铜表面的铜绿Cu2(OH)2CO3用盐酸除去: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D硝酸
8、钙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OH)22HNO3=Ca(NO3)22H2O,故A错误;硫酸铵、硫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故B错误;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弱,不能与硫酸铝发生置换反应,故C错误;D选项中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类型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例3】2016天津中考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g,加入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71.7g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损失)。计算:(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2)
9、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15g180g100g271.7g23.3g设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SO4BaCl2=BaSO42NaCl142 233 117x 23.3g y,(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5g(14.2g)100%94.7%(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g(15g14.2g)12.5g,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1.7g(12.5g)100%4.6%答:(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94.7%;(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6%。解题方法对于利用化
10、学方程式计算的试题,首先进行信息梳理:(1)明确需要求的量;(2)分析、选用计算公式;(3)确定需要知道的量;(4)根据未知量设未知数,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关系列比例求解即可。注意事项计算反应后溶质的质量时一定要确定杂质是否已经转化成了溶质;计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时要确定杂质是否已经溶解。,变式运用4.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C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生成CO2的质量为25g100g110.8g227g8.8g
11、设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CaCl2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11 44x y 8.8g,(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g(20g)100%80%(2)C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g100g110.8g8.8g(22.2g)100%10%答:(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2)C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实验聚焦突破,实验4: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特别提醒白磷燃烧实验中气球形状变化的原因:由于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所以气球_鼓起来_;又因为白磷燃烧消耗_氧气_,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
12、压强减小,所以气球变小,冷却后,瓶内压强_小于_大气压强,所以气球变得比白磷燃烧前更瘪。气球的作用:一是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缓冲作用;二是起_密封_作用,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发生气体交换。,典例分析,【例】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实验: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实验: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再称量,数据如表:,(1)在
13、实验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请用质量守恒定律加以解释_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应,因此,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了;(2)这三个实验中,实验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请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改变;(3)实验、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选一例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并提出改进思路实验应将镁条放在密闭的金属容器中引燃,再称量。,分析(1)找准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用质量总和进行解释。(2)化学反应的过程实
14、质是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3)实验、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是因为反应中有气体参与或生成,在实验时没有把这些气体称量在内,改进时,可以选择无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也可将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命题挖掘,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_(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或“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2)实验步骤如下: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
15、记录称量数据。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此刻,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_(填序号)。A.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1)反应前、后(2)有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C解析:(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测定反应前、后物
16、质的总质量;(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A错误;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B错误;空气的浮力作用使装置受到向上的浮力,干扰了实验结果,C正确;生成气体的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错误。,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 质量守恒定律,试题常以图表数据的形式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化学式;利用微观图示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通常以选择题或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对探究方案的选择或评价,综合性较强。,12013泰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6讲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共51张PPT 中考 化学 第一轮 复习 定量 研究 化学反应 51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