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五全方位突破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型课件3105(共75张PPT).ppt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五全方位突破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型课件3105(共75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五全方位突破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型课件3105(共75张PPT).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热点题型五全方位突破基因分离定律相关题型,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人类遗传病,一、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例1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组。(2)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茎色隐性性状为_,判断依据是_组。,答案,A,白色,紫茎,D、E,【审题关键】(1)由题干A组实验所显示的信息为“红花杂交的后代分离出白花现象”,由此可判断白花为隐性性状。(2)由题干信息可
2、知在第二组实验中只取了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可判定D组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又由E组结果可知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归纳总结,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例2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两个家系中不同遗传病的表现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可知,致病基因为_性基因,判断依据是_。(2)由图乙可知,致病基因为_性基因,判断依据是_。,
3、答案,体均为患者,而其子代9号个体表现正常,显,5号个体和6号个,隐,体均为正常,而其子代11号个体表现为患者(其他答案合理也可),7号个体和8号个,【审题关键】(1)图甲中5号个体和6号个体均为患者,而其子代9号个体表现正常,则致病基因为显性。(2)图乙中7号个体和8号个体均为正常,而其子代11号个体表现为患者,则致病基因为隐性。,归纳总结,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系谱图中“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
4、指是显性性状。,例3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答案,答案不能确定。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
5、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理论值。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答案,答案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
6、性。或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无角牛与无角牛杂交(无角牛无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审题关键】(1)题干“随机选出的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的结果是3头有角和3头无角,由此只能推知亲本一方为杂合子,一方为纯合子。但无法确定显隐性关系。(2)由题干可知第(2)问中的实验材料为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该牛群中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隐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若Aa和Aa个体杂交则子代会出现aa个体,而aa个体杂交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3)由题干信息“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因此若要观察杂交子代
7、性状表现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必须要进行多对杂交实验。,归纳总结,合理设计杂交实验判断,1.(2018深圳中学模拟)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黑色马棕色马1匹黑色马黑色马黑色马2匹黑色马棕色马棕色马3匹棕色马黑色马棕色马1匹黑色马1匹棕色马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B.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C.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D.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色马和棕色马肯定都是纯合子,答案,解析,1,2,3,4,5,6,解析四种不同的杂交组合都无法确定显隐性,但可以确定在黑色马棕色马1匹黑色马1匹棕色马
8、的杂交组合中,肯定有杂合子。,1,2,3,4,5,6,2.下列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子与杂合子判断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B.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C.甲乙甲乙11甲为显性性状D.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有两种花粉杂合子,解析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这是显性性状的概念,A项正确;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用性状分离的概念判断显隐性,B项正确;测交实验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项错误;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有两种花粉杂合子,用配子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项正确。,答案,解析,1,2,3,4,5,6,3.(2017河南月考)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从系谱图分
9、析可得出A.母亲的致病基因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B.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C.男女均可患病,人群中女患者多于男患者D.致病基因为隐性,因为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答案,解析,1,2,3,4,5,6,解析如该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则母亲的致病基因既可传给儿子也可传给女儿,A项错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家族中代代有患病者,很可能是显性遗传病。由于第代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有正常个体,所以致病基因最可能为显性并且在常染色体上,B项正确;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则后代男女发病率相等,C项错误;因家族中每代都有患者,所以致病基因为显性的可能性大,D项错误。,1,2,3,4,5,6,
10、4.如图是某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据图分析,甲病是位于_上的_遗传病;乙病是位于_上的_遗传病。,答案,解析,常染色体,隐性,显性,常染色体,1,2,3,4,5,6,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号和2号均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个正常的女儿(5号),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无乙病,但他们有个患乙病的女儿(4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2,3,4,5,6,5.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
11、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1,2,3,4,5,6,(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_,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_性基因突变为_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_。,答案,解析,11,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
12、果,隐,显,只有,解析若为基因突变,又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要想表现毛色异常,则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即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设相关基因为A、a,突变体基因型为Aa,正常雌鼠基因型为aa,所以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1,2,3,4,5,6,(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_,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_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答案,解析,11,毛色正常,解析采用逆推法,先假设为亲本中隐性基因的携带者之间交配导致的异常性状,则此毛色异常的雄鼠(基因型为aa)与同一
13、窝的多只正常雌鼠(基因型为AA或Aa)交配后,不同窝的子代表现型不同,若雌鼠基因型为AA,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若雌鼠基因型为Aa,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是11。,1,2,3,4,5,6,6.小鼠的正常尾与弯曲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发育良好的纯合正常尾雌、雄小鼠各一只,纯合弯曲尾雌、雄小鼠各一只,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假设子代个体足够多)实验思路:_。结果与结论预测:_。,若子代只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亲代中雌性小鼠为,任取两只不同表现型的雌雄小鼠交配,观察子代表现型,显性,雄性小鼠为隐性;若子
14、代雌雄小鼠各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亲代中雄性小鼠为显性,雌性小鼠为隐性,答案,解析,1,2,3,4,5,6,解析任取两只不同表现型的雌雄小鼠交配,若子代只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亲代中雌性小鼠为显性,雄性小鼠为隐性,即XaYXAXAXAY和XAXa;若子代雌雄小鼠各表现出一种表现型,则亲代中雄性小鼠为显性,雌性小鼠为隐性,即XAYXaXaXaY和XAXa。,1,2,3,4,5,6,二、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例4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三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实验1:_;实验2:_;实验3:_。,
15、答案,Aaaa,AaAa,AAaa,(2)实验2的F1中红果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为_,实验3的后代中红果的基因型为_。,红果黄果31,AA或Aa,【审题关键】(1)由实验2和3都能独立判断红果为显性,黄果为隐性。(2)因红果为显性而黄果为隐性,则可推知实验1、2、3中亲本的基因型通式分别为A_aa,A_aa,A_A_;又因实验1和3的子代中都有黄果个体,而实验2中的子代都是红果,则实验1、2、3中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AAaa,AaAa;实验3的后代中红果的基因型为AA或Aa,实验2的F1中红果的基因型为Aa,则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为红果黄果31。(3)推断实验1和2的基因型
16、也可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如实验1中子代红果黄果11,则可推知亲本一定为Aaaa,而实验3中子代红果黄果31,则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归纳总结,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1)基因填充法: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用A_表示)根据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若亲代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能是aa。(2)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亲代基因型中必定含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作出进一步判断。,(3)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直接判断(用基因B、b表示),7.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
17、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是红色的。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红色的。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A.雄性或雌性,aa B.雄性,AaC.雌性,Aa D.雌性,aa或Aa,解析,答案,解析由于基因型为AA的雌牛是红褐色的,基因型为Aa和aa的雌牛是红色的,所以一头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AA。它与一头雄牛杂交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_。由于基因型为aa的雄牛和基因型为Aa、aa的雌牛都是红色的,所以生出的这头红色小牛的基因型必定是Aa,其性别为雌性。,7,8,9,8.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隐性性
18、状(两种植物均为矮茎)植株所结种子发育成的F1,其表现型的情况是A.豌豆和玉米均有高茎和矮茎个体B.玉米均为矮茎个体,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个体C.豌豆和玉米的性状分离比均是31D.豌豆均为矮茎个体,玉米有高茎和矮茎个体,解析,答案,7,8,9,解析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不会杂交,只能自交,所以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仍然是矮茎;玉米自然状态下既有杂交也有自交,玉米的花粉可自由掉落到别的玉米植株上,如果玉米自交,则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矮茎;如果是杂交,则高茎的花粉落在矮茎植株以后获得F1的性状是高茎。,7,8,9,9.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热点 题型 全方位 突破 基因 分离 定律 相关 课件 3105 75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