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 第3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40张PPT).pptx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 第3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40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 第3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40张PPT).ppt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自主学习:,1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A法家思想的兴衰B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C统治者个人喜好D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答案】B,2秦代设立的全国最高监察长官御史大夫一职,银印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汉初仍然沿用。到了汉成帝时,金印紫绶,史称“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这反映出()A御史大夫权势日重B汉代君权有所削弱C宰相制度日益完善D御史
2、大夫职权未变【答案】A,3.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B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答案】B,4.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 82%。这反映出当时()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答案】D,课程标准:1、列举从汉到元政
3、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概念解释:,材料一: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某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权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材料一中的“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的是什么制度?原因?结果如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制度:郡国并行制;原因:加强对地方管理,巩固统治;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和中央集权。,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吸取秦亡
4、教训,体验高考:(2018海南高考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郡县制)【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C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故D项错误。【答案】C,1、汉初政治制度:“汉承秦制”及“郡国并立”。,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
5、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贾谊治安策,推恩令前,诸侯王封地,嫡长子继承,推恩令后,封地,诸侯王死后,“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2、唐朝节度使和藩镇割据:,唐朝藩镇的分布和中央与藩镇力量对比图,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的根源是什么?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军事上收归兵权,强干弱枝(收其兵)政治上文官掌任,通判监督(夺其权)财政上设转运使,中央掌控(制其谷),3、宋朝过度的中央集权:,(赵匡胤)问赵普曰:“天下自唐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 第3课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共40张PPT 历史 人教版 必修 同步 课件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40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