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三一轮复习 物质的制备教学课件46张.ppt
《苏教版高三一轮复习 物质的制备教学课件46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三一轮复习 物质的制备教学课件46张.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质的制备,考点再现,考点1物质制备的原理,主干梳理,1.气体制备原理,说明:(1)常见的防倒吸装置:,(2)常见干燥剂的分类:酸性:浓硫酸、P2O5;中性:无水CaCl2;碱性:碱石灰、固体NaOH、生石灰。,2.晶(固)体制备原理(1)利用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小的从溶液中析出。例如,摩尔盐的制备就是利用同温度下,摩尔盐晶体溶解度比硫酸铵和硫酸亚铁都小,从而通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减压过滤得到浅绿色的摩尔盐晶体。(2)利用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需要制取的目标产物,再分离得到。例如,利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反应制备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就是这一原理。3.晶(固)体制备中的保护晶(固)体制备中可能
2、会有很多副反应,或者是晶(固)体会被水解、分解、氧化、还原等。此时需要对晶(固)体进行保护。(1)酸或碱的强弱或量进行控制。例如,实验室制氢氧化铝,可以用铝盐与弱碱反应,也可以用偏铝酸盐与弱酸反应,还可以用铝盐与偏铝酸盐反应。,(2)需要隔绝空气,防止氧化、还原或水解、潮解等。例如,实验室制氢氧化亚铁,不仅要隔绝空气,还要排除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氧。(3)晶(固)体析出时的保护与控制。例如,反应得到CuCl2溶液,若要从溶液中得到CuCl22H2O,还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不仅要滴加盐酸防止水解,还要控制好浓缩到晶膜出现,防止失水得不到需要的晶体。,例题选讲,【例1】某化学兴趣
3、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实验。,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1)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2)若对调B和C装置的位置,(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钾的产率。(3)写出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1)过滤需要漏斗、玻璃棒、烧杯等仪器,而洗涤沉淀也需要漏斗、烧杯、玻璃棒等仪器。(2)若对调B和C装置,可以通过水先把Cl2中的HCl除去,可提高KClO3的产率。,解析:(1)反应加入的镁条应用砂纸打磨干净的原因是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物。,(1)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加入的镁条应用砂纸打磨干净的原因是。,答案:(1
4、)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物,(2)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乙酸中和至中性,即有反式偶氮苯粗产品析出,抽滤,滤渣用95%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为了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加入乙酸时需要(填“缓慢加入”或“快速加入”)。烧杯中的反式偶氮苯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A.冰水 B.饱和NaCl溶液C.95%乙醇水溶液 D.滤液抽滤完毕,应先断开处的橡皮管,以防倒吸。重结晶操作包括“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解析:(2)结晶速度越慢可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故
5、应缓慢加入乙酸;将烧杯中的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目的是减少晶体的损失,所以选择冲洗的液体应该是不会使晶体溶解损失,又不会带入杂质的液体,选择用滤液来冲洗是最好的,这是因为滤液是饱和溶液,冲洗时不会使晶体溶解,同时又不会带入杂质;抽滤完毕,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安全瓶之间的橡皮管;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其中趁热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冷却结晶,抽滤可以除去可溶性杂质;,答案:(2)缓慢加入D2趁热过滤,解析:(3)极性弱的物质,在溶剂中扩散更快,根据图可知展开后顺式偶氮苯较多,扩散较慢,则反式偶氮苯比顺
6、式偶氮苯的分子极性弱。,答案:(3)弱,(3)薄层色谱分析中,极性弱的物质,在溶剂中扩散更快。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分析所得偶氮苯,实验开始时和展开后的斑点如图所示,则反式偶氮苯比顺式偶氮苯的分子极性(填“强”或“弱”)。,题组训练,1.如图所示仪器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无水FeCl3,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abcdefghB.aedcbhigC.adecbhigD.acbdehif,B,解析:Cl2发生装置中出来的Cl2中混有HCl气体和H2O,而FeCl3易水解,且Fe与HCl反应得不到FeCl3,所以在Fe与Cl2反应前要除去HCl和H2O,由于Cl2有毒,所以还需要用碱液进行吸收。故正
7、确的顺序为aedcbh(i)i(h)g。,答案:(1)防止倒吸降低NaClO2的溶解度;减少H2O2的分解;增加ClO2的溶解度;减少ClO2的分解(2)空气流速过慢时,ClO2不能及时被移走,浓度过高导致分解;空气流速过快时,ClO2不能被充分吸收,(4)H2O2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影响。通过图2所示装置将少量30%H2O2溶液浓缩至40%,B处应增加一个设备。该设备的作用是,馏出物是。(5)抽滤法分离NaClO2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滤纸被腐蚀,用玻璃纤维代替滤纸进行抽滤B.先转移溶液至漏斗,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C.洗涤沉淀时,应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D.抽滤完毕,断开水泵
8、与吸滤瓶间的橡皮管后,关闭水龙头,答案:(4)减压H2O(5)C,实验步骤: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20.0 mL苯和适量无水AlCl3,由滴液漏斗滴加10.7 mL 1,2-二氯乙烷,控制反应温度在6065,反应约60 min。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依次用稀盐酸、2%Na2CO3溶液和H2O洗涤分离,在所得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过滤,先常压蒸馏,再减压蒸馏收集 170172 的馏分,得联苄18.2 g。相关物理常数和物理性质如下表,(1)仪器a的名称为,和普通分液漏斗相比,使用滴液漏斗的优点是。(2)洗涤操作中,水洗的目的是;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3)常压蒸馏时,最低控制温度是。,解析
9、:(1)由装置图分析仪器a为球形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可以平衡漏斗内液体和下面的三颈烧瓶中的压强,便于漏斗内液体流下。(2)用水洗涤是为了洗掉氯化铝、盐酸和碳酸钠等可溶性无机物;无水硫酸镁可吸收少量水,作干燥剂。(3)常压蒸馏时,主要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未反应的苯及1,2-二氯乙烷,因为1,2-二氯乙烷的沸点比苯高且为83.5,所以常压蒸馏时,最低控制温度是83.5。,答案:(1)球形冷凝管可以使液体顺利滴下(2)洗掉Na2CO3(或洗掉可溶性无机物)吸水剂(干燥剂)(3)83.5,(4)该实验的产率约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4)72.85%,小结归纳,1.气体的制备方式不是唯一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高三 一轮 复习 物质 制备 教学 课件 4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