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诊断内镜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消化诊断内镜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诊断内镜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化诊断内镜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二节胶囊内镜检查.第三节乙状结肠镜检查第四节结肠镜检查.第五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第六节超声内镜检查第七节胆道镜检查.一、经口子母胆道镜检查.二、胆道镜检查.第八节经口胰管镜检查第九节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第十节急诊内镜检查第十一节术中内镜检查.第十二节色素内镜检查.第十三节老年人内镜检查第十四节推进式小肠镜检查.第一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能清晰地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壶腹至降段的黏膜形态及病变,如有病变可作活体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确定诊断。【适应证】1.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胀、痛、烧心及反酸、吞咽不适、梗噎、暧气
2、、呃逆及不明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等。2 .上消化道钢餐造影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或症状与铁餐检查结果不符者。3 .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或须做内镜止血治疗者。4 .须随访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5 .高危人群(食管癌、胃癌高发医)的普查。6 .须做内镜治疗者。【禁忌证】1.食管、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7 .严重心、肺、肾、脑功能不全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8 .精神病及意识明显障碍不能合作者.【术前准备】1.器材内镜、光源主机、活检钳、细胞刷、必要的各种治疗器械、表面麻醉剂、各种急救药品(备用)以及内镜消毒设备。9 .技术准备(1)T解病史、检查目的、特殊要求、其他检
3、查情况、有无内镜检查禁忌证、有无药物过敏及急、慢性传染病等。(2)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3)木前禁食68hO已做铁餐检查者须待铁剂排空后再做胃镜检查。幽门梗阻患者应禁食必要时术前洗胃。最好排空大小便。(4)咽部麻醉:检查前15min用2%4%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喷雾或口含,也可含服麻醉祛泡糊剂、有麻醉药过敏史者可不用麻醉。(5)不必常规应用镇静剂、解瘗剂,对个别精神紧张或胃肠蠕动强者可在检查前15min肌内注射阿托品O.5mg或丁浪东黄蓉碱IOmg0或行清醒镇静麻醉&(6)术前常规检查各项器材是否齐备。【操作方法及程序】1.患者体位(1)患者取左侧卧位,头部略向前倾,双腿屈
4、曲.(2)如患者有活动假牙宜取出,松解领口和裤带,轻轻咬住牙垫。2 .插镜(1)单手法:术者面向患者,左手持内镜操纵部,右手在距离镜端20cm处持镜,使镜面对准患者舌根部,将镜端自牙垫中插至咽沿壁,左手调节旋钮方向,使之顺利到达咽喉部&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轻柔地插入食管。切忌用暴力硬插。(2)双手法:少数患者不能有效做吞咽动作,或单手法插镜困难时,可用双手法插镜。先将牙垫套于镜身,用左手示指试探患者咽喉部,右手持镜端送入口腔(务必使镜面方向或先端部弯曲弧度与舌根部相平行)。在左手示、中二指中间将镜插至咽喉部。如有阻力,应调整插镜方向,切忌强行通过。3 .胃镜检查次序插镜后,内镜直视下从食管上
5、端开始循腔进镜,依次观察食管、贲门、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在退镜时依次从十二指肠、胃窦、胃角(低位翻转)、胃体、胃底贲门(高位翻转)、食管退出,依次顺序全面观察,应用旋转镜身,屈曲镜端等方法,观察上消化道全部,如黏膜色泽、光滑度、黏液、蠕动及内腔的形状等,如发现病变应确定其性质、范围及部位,并详细记录。并进行摄影、活检及细胞学取材。4 .摄影摄影应在观察完毕、活检前进行,摄影时应保持视野清楚,注意将病变目标的特征从不同方向显示,并使病变得到可显示部位的标志背景的衬托。5 .活体组织检查良、恶性局灶性病变应取4块以上的黏膜,立即放入4%甲醛液(10%福尔马林)固定,并贴标签避免错误,弥散性
6、病变的黏膜应按食管、胃分瓶固定。须做快速尿素酶试验者应在幽门前区取1块以上标本,立即放入试剂盒内测试。6 .细胞学取材应在活检卮,检查结束前进行。移开活检钳阀门,换刷子阀门。经刷子阀门插入细胞刷,在病变及其周围轻轻擦拭。刷后应将刷子退至活检孔前端出口处,然后随内镜一同拔出。做24张涂片。涂片结束后立即放在95%乙醇中固定送检。检查结束前应抽吸胃内气体,同时退镜。【注意事项】1.检查结束后注意患者全身情况,尽管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是比较安全的,仍应仔细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2.书写或电脑打印报告,并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3.1h以后才允许进食。4 .活体组织检查一般1周后取报告。【并发症】1.咽部感染咽
7、部病变,可因咽部损伤继发感染,甚至发生咽部蜂窝织炎或咽后壁脓肿。应予休息及抗生素治疗。5 .食管穿孔为严重甚至致死性并发症,尤其并发纵隔炎者,须抗生素治疗、手术缝合或引流治疗。6 .胃穿孔不如食管穿孔严重,须抗生素及手术缝合治疗。7 .出血因黏膜损伤或活检时取组织太深、撕拉过度所致。出血量不多时,多能自行停止;如出血过多,应内镜下止血。8 .心血管意外可因咽喉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有个别心搏骤停病例。根据当时心脏情况,应予以相应的处理,包括吸氧、抗心律失常药物、复苏术等。9 .颗下颌关节脱位患者因用力咬牙垫而恶心时,易发生颗下颌关节异常运动引起脱位,可采用手法复位。第二节胶囊内镜检查小肠是消化道内
8、镜的盲区,应用常规检查手段,小肠疾病的诊断阳性率不高,胶囊内镜的发明和应用填补了全小肠直视下检查的空山。胶囊内镜大小为I1.mmX26mm,名为M2A,内置微型彩色照相机、电池、光源、影像捕捉系统和发送器。胶囊的外壳极其光滑而利于吞咽,且能防止肠内容在胶囊表面附着,以保证所获图像的清晰度。Given图像诊断系统由M2A胶囊内镜、数据记录仪套件和RAPID工作站组成。M2A胶囊是一种无线的、一次性便用的胶囊,可以借助肠道自身蠕动的动力,平滑地通过消化道,并自然排出体外。在穿行期间,胶囊将其所捕获图像的数字记录传输至贴附在患者身上的接收传感器上,每秒可捕捉2帧图像,摄像视角为140。,与普通内镜的
9、视角相似。图像能放大至8倍,以便于观察小肠绒毛的结构。电池可持续工作68h,整个检查过程可获取约50000帧图像资料。图像被保存在与传感器相连的数据记录仪中.检查时允许患者自由活动,无须住院。检查结束后,医师取下患者身上的传感器和记录仪,从记录仪中下载图像数据至RAPID工作站进行处理并观看。由于胶囊内镜本身无动力装置,在胃轻瘫和其他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中,胶囊在胃内或小肠近端的滞留时间可能延长;相反,活动性出血则可能导致胶囊通过加快。【适应证】1.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2 .其他检查提示小肠影像学异常;3 .慢性腹痛疑为小肠器质性疾病者;4 .慢性腹泻;5 .了解克罗恩病和乳糜泻累及的范围,观
10、察手术吻合情况;6 .监控小肠息肉病综合征的发展。【禁忌证】1.胃肠梗阻、无手术条件者以及拒绝接受任何外科手术者;2 .严重动力障碍者,包括未经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和胃轻瘫患者(除非先用胃镜将胶囊送入十二指肠);3 .患者体内有心脏起搏器或已置入其他电子医学仪器。【操作方法及程序】1 .检查前8h禁食、禁水。因胶囊可能滞留于胃肠道狭窄部而引起梗阻,术前患者应签署知情同意书。2 .将阵列传感器粘贴于患者腹部,并与数据记录仪连接,记录仪则挂在包绕、患者腰部的腰带上,然后嘱患者吞下被激活的M2A胶囊内镜。3 .吞服胶囊内镜后至少2h内不能进食和饮水,4h后可进少量饮食,检查全部结束后即可正常饮食。4
11、.从服用M2A胶囊内镜到排出前,患者应避免接近任何强力电磁源区域,如M2A或无线电台。检查期间应让患者每15min确认一次记录仪上部的绿灯是否闪烁,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如果绿灯停止闪烁,嘱患者记录下当时的时间并及时与医师联系。5 .8h后,首先断开传感器与记录仪间的连接口,然后连同数据记录仪和记录仪电池包一起卸下记录仪腰带和阵列传感器,再断开电池包与记录仪间的接头。6 .通过连接线下载储存在数据记录仪中的图像资料,送工作站观看、诊断并打印报告,下载过程需2.5h。在RAPID工作站视频区能够观看M2A胶遵内镜在检查期间所摄取的图像,可选择125帧A的播放速度。播放方式有自动、快进和慢进,此外还
12、有后退播放视频、暂停播放、图像捕捉和创建略图等功能。这些图片和短片可在普通电脑的Windows媒体播放器中播放,亦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进行远程会诊。【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是胶囊内镜滞留于消化道的狭窄近侧,有些狭窄可事先预测,有些则是无法估计到的。滞留率约为5%,滞留于狭窄近端的胶囊在该处不断翻滚,多数能自行通过狭窄处,仅不到1%的患者须通过外科手术取出。滞留主要发生于未经诊断的克罗恩病、非留体抗炎药(NSAIDs)所致的蹊以及缺血性狭窄等。胶囊内镜滞留往往不产生任何症状,只是在回放读片时被发现。这时如出现短暂腹痛往往提示胶囊内镜正通过狭窄段。数天后可经腹部平片了解胶囊内镜是否自行通过,如仍未通过
13、狭窄段,则应考虑外科手术取出胶囊内镜并切除病变肠段。第三节乙状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诊断乙状结肠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对原因不明的血便、黏液便、里急后重、粪便变细等,均应考虑做乙状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由于大肠疾病70%-80%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故本镜检查有较大价值,除非患者的情况很差,一般均能耐受检查。目前使用有硬管型乙状结肠镜及软式乙状结肠镜。前者一般检查距肛门30Cm以内直肠和远端乙状结肠,后者可检查全部乙状结肠,甚至降结肠远端。【适应证】1.反复大便带血(鲜红或暗红)、黏液便、黏液血便;7 .下腹部隐痛,腹胀,里急后重;8 .直肠指检触及肿块,指套有血;9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
14、0 癌高危人群普查;11 其他疑有直肠和乙状结肠远端病变者、【禁忌证】1.疑有结肠穿孔者;12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脑出血、昏迷和严重高血压者;13 肛门狭窄者;14 不能配合检查者。硬管型乙状结肠镜检查时,患者取胸膝位,如患者不能采取该体位,检查又不能合作,检查很难成功,可改用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术前准备】1.检查前对患者做好解释丁作,说明检查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取得患者配合。2 .收集病史,包括大便性质、形态,便血情况,有无家族性直肠癌和息肉病史。3 .术前晚服肠道清洗泻剂或检查前清洁灌肠1次。4 .检查各类器材,光源是否完好,相配。5 .准备好乙状结肠镜、冷光源、活检钳、细胞刷、润
15、滑油、干棉花球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胸膝位,将所有裤子脱至膝关节,完全暴露臀部,头可转向左侧。6 .先做肛门指检,检查肛门有无肛裂、皮赘、肛痿、外痔、直肠脱垂,有无肿块,注意病变范围、大小、部位,有无压痛等。7 .肛门口及镜身涂少许润滑油,将带有内芯的乙状结肠镜从肛门口缓慢插入3cm左右,然后拔除内芯,打开光源,改变方位找到肠腔,然后循膜缓慢进镜,直至将镜身全部插入。如有肠痉挛,或肠腔持续闭锁,可向肠腔内注气,使肠腔扩张,再循腔进镜。观察黏膜色泽,有无充血、水肿、肿块和溃疡,注意质地及出血情况。8 .见有病变,无论是良恶性均应取2块以上组织,立即放入4%甲醛(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16、,并贴上标签送活检。9 .有息肉者,要看清楚息肉大小,表面光滑情况,有否带蒂,如有蒂可做乙状结脑镜下息肉圈套术或电灼切除,将完整息肉送病理检查,并建议患者做全结肠镜检查,除外结肠其他部位息肉。10 若觅到直肠或乙状结肠远端肿瘤,要看清楚肿瘤大小,至肛门距离和占肠腔的范围,并应进行活组织检查。11 取活检组织后局部少许渗血,不须处理,如活动性出血较多,可用干棉球压迫止血3min以上,大量出血者,加用蘸有去甲肾上腺素凡士林纱布填塞,并适当补液,加用止血剂。12 检查结束后休息15mm左右,即可饮食,一般不影响正常工作。13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应取活检并做成印片检查。14 .必要时可取肠腔内黏液性分泌
17、物送细菌培养及涂片找阿米巴。【注意事项】1.检查结束后,询问患者有无明显腹痛、腹胀,硬管型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少数肠穿孔和出血的并发症,最常见又较严重的并发症是肠穿孔,发生率0.1%-0.2%,主要是操作者对解剖部位不熟悉,暴力插入,未按循腔进镜原则,故操作时禁忌盲目暴力插入,应严格按循腔进镜的原则进行。2 .一旦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并逐渐加重,应即行腹部透视检查,如见膈下游离气体,应谅立即手术修补。3 .注意,结肠癌和溃瘙性结肠炎重度活动期患者,会出现自发性肠穿孔。4 .给患者解释检查结果,但对于癌症患者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5 .指导患者检查和治疗后的饮食,有活检者一般1周后取病理报告。第四节
18、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大肠疾病的安全、有效、可靠、简便的方法之一,不但可明确钢剂灌肠X线检查未能明确的病变,而且能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并对某些大肠疾病进行治疗。广泛开展此项检查,可提高早期大肠癌的发现率,还能对癌前期病变和大肠息肉及时治疗。【适应证】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2 .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便秘、腹痛、腹胀;3 .铁剂灌肠发现有异常;4 .不能排除大肠或末端回肠的肿物;5 .原因不明的低位肠梗阻;6 .某些炎症性肠病须做鉴别和确定累及范围及程度;7 .大肠某些良性病变为除外恶性变;8 .大肠息肉和癌诊断已明确,为了除外其他部位有无伴发性病变;9 .行结肠镜下治疗;10 .大
19、肠某些疾病药物治疗的随访;11 .大肠癌手术后,大肠息肉摘除后随访;12.大肠肿瘤的普查。【禁忌证】1.疑有大肠穿孔、腹膜炎;2 .严重心、肺、肾、肝及精神疾病;3 .多次开腹手术或有肠粘连者,应慎行结肠镜检查;4 .妊娠期可能会导致流产或早产;5 .大肠炎症性疾病急性活动期为相对禁忌证;6 .高热、衰弱、严重腹痛、低血压者,最好待病情稳定后再行结踢镜检查;7 .不合作者及肠道准备不充分者为相对禁忌证。【术前准备】1.收集病史,介绍“患者须知”,争取患者配合;2 .检查前3d少渣饮食,检查前Id流质饮食,检查日上午禁食,检查前晚泻药清肠或清洁灌肠。现在有更简便的清肠方法,可根据不同要求按说明书
20、使用。3 .准备好结肠镜、冷光源、活检钳、注射针、圈套器、高频电发生器、细胞刷、吸引器、润滑油等。【操作方法及程序】分非透视下及透视引导下双人操作或单人操作法。1 .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做肛门指检,除外肛门狭窄和直肠肿物。2 .循腔进镜是结肠镜操作的基本原则,即视野中见到肠腔才能插镜,否则要退拉一下再找腔。3 .进镜中常有几个急弯肠段,如乙状结肠、降结肠交界处,脾曲、肝曲;找肠腔如有困难,可根据见到的肠腔走行方向行滑行插入,一般滑行插入20Cm左右即现肠腔;如滑进很长距离仍不见肠腔,应该退镜另找方向再插镜。4 .插镜口寸应该无明显阻力,若有剧烈疼痛,切忌盲目滑进和暴力插镜。5 .在通过急弯肠段
21、后,有时虽见到肠腔但仍不能进镜,相反有时会退镜,这时要退镜并钩拉取直镜身、缩短肠管,使结肠变直,锐角变钝角,再通过。若插入仍有困难,可改变患者体位或腹壁加压,避免传导支点和阻力的产生。6 .整个插入过程要尽量少注气多吸气。7 .一定要在视野中见到回盲瓣和阑尾口才能认为镜端已抵达盲肠,插入成功。8 .必要时可通过回盲瓣插入回肠末端20-40cmo9 .结肠镜观察和治疗应在插入内镜时就开始,但重点应在抵达盲肠后退镜时进行,应校先近端后远端的顺序进行。10 .见到阳性病变应取活检组织24块,立即放入4%甲醛(10%福尔马林溶液),并贴好标签。【注意事项】1.检查结束后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部压痛
22、,若无异常,IOmin后即可离去。2 .若有腹痛、腹胀、肝浊音界消失,应立即做腹部X线透视,如膈下有游离气体即为消化道穿孔,应立即外科手术。3 .书写报告单,应详细描述阳性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形状等,并解释检查结果。【并发症】1.穿孔发生率为0.11%0.26%,最常见为乙状结肠穿孔,结肠穿孔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腹腔外穿孔一般不须手术,予以禁食补液,抗感染治疗,12周后穿孔会自行愈合,腹膜后及皮下气肿可自行吸收。4 .出血发生率为0.07%,大部分经镜下止血和保守治疗可获痊愈。5 .浆膜撕裂也称不完全穿孔,较少见,一般不须特殊治疗,会自行愈合.6 .肠绞痛一般为检查剌激所致,无特殊意义,能
23、自行缓解。7 .心血管意外结肠镜检查对心血管影响极其轻微,原有严重冠心病或心律失常者应慎重施行。8 .啤吸抑制大部分与术前应用镇静或麻醉剂有关,一旦发生应立即复苏治疗。第五节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IangiopancreatographyTER-CP)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注入造影剂做X线胰胆管造影检查,是胰腺、胆道等疾病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适应证】1.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9 .怀疑为胰、胆及壶腹部恶性肿瘤者;10 疑为胆源性胰腺炎者;11 病因不明的复发性胰腺炎;12 胰胆系先天性异常,如胆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化 诊断 技术 操作 规范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