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诊疗规范2022版.docx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诊疗规范202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诊疗规范2022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诊疗规范2022版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b1.oodgroupincompatib1.ehemo1.yticdiseaseofthenewbom)又称新生儿溶血病(hemo1.yticdiseaseofthenewbom,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仅见于胎儿和新生儿期,是新生儿期黄疸和贫血的重要原因。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血型抗原恰为母亲所缺少时,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或母亲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输血)接触到此类抗原后,可使母体产生对胎儿红细胞抗原相应的抗体,此抗体(IgG)又经胎盘循环抵达胎儿循环,作用于胎儿红细胞使其致敏并导致溶血,这是新生儿溶血病发病
2、的基本原理。在我国以ABO血型系统母婴不合引起溶血者最为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其他如Ke1.1.、Duffy、Kidd、MNSS等抗原性较弱的血型系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极为少见。【发病机制】胎儿红细胞在妊娠30多天时即具有ABO和Rh系统抗原。母胎间的血-胎盘屏障并不完善,妊娠早期即可发生母亲至胎儿及胎儿至母亲的输血。妊娠3个月时在母体血液中可检测到胎儿红细胞。1.Rh血型不合溶血病Rh血型不合溶血病(Rhb1.OOdtypeincompatib1.ehemo1.yticdisease)在第一-胎发病率很低(1%左右)。Rh血型系统共有5种抗原,即D、C、c、E、eoD抗原的免疫源性最
3、强,含有该抗原者称为Rh阳性血型,不含该抗原者称为Rh阴性血型。RhD溶血病主要发生在Rh阴性母亲和Rh阳性的胎儿;也可发生于母婴均为Rh阳性时,其中以抗E较为多见,我国汉族人群中无E抗原者几占半数,其他如抗C或抗e、抗C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Rh阴性的频率在白种人群中约15%,维吾尔族占5%以上,但在汉族人群中仅占034%o2.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C)b1.oodtypeincompatib1.ehemo1.yticdisease)是指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常发生于第一胎(40%-50%),多见于0型母亲所生的A或B型胎儿(新生儿),而罕见A型母亲所生的
4、B型胎儿(新生儿)或B型母亲所生的A型胎儿(新生儿)。A型或B型母亲所生的B型或A型新生儿发生的溶血病不足ABo溶血病的5%。【临床表现】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可以轻重不一,Rh溶血病和ABO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比较见表16-2-1.O-1.o一般而言,在ABO溶血病中,新生儿A型血型者较B型者多见,但B型者病情较A型者重。表16-2101Rh溶血病和ABO溶血病的比较比较项目Rh溶血病ABO溶血临床特点频率不常见常见苍白显著轻水肿较常见罕见黄疸重度轻中度肝脾大显著较轻第一胎受累很少约半教下一胎更严重大多数不一定晚期贫血可发生很少发生实验室特点母血型Rhdse、O(多数)婴儿血型RhD、A或B贫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母婴 血型 不合 溶血 诊疗 规范 202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