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室肺部及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技术操作规范.docx
《核磁室肺部及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磁室肺部及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技术操作规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核磁室肺部及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肺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肺部良、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 .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和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 .肺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 .胸部手术后疗效的评价。【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
2、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自胸廓人口到肺下界。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AWhT.W1.,冠状面或矢状面T.WI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对于血管癖、肿物、淋巴结的鉴别可使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成像野(FOV):35-40cmo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 成像层厚:5s1.0mm0矩阵:128X256或256X512等。其他:根据所使用全身磁共振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2 .增强扫描(D)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
3、IW1.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1.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二、心脏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心脏肿瘤。3 .先天性心脏病。4 .心肌病。5 .冠心病。6 .瓣膜病。【操作方法及程序】7 .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线
4、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心底及大血管根部到心尖部。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适宜的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1.wI、冠状面或斜状面TIW1.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3540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层厚:5s1.0mm0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矩阵:128X256或256X512等。根据所使用全身磁共振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8 .增强扫描(1
5、)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3W1。三、心脏电影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先天性心脏病。2 .瓣膜病。3 .冠心病。4 .心肌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磁室 肺部 心脏 血管 磁共振 检查 技术 操作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