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外科乳房手术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整形外科乳房手术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形外科乳房手术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整形外科乳房手术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乳房再造术第二节乳房增大成形术一、假体置入法隆乳术二、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第三节乳房过大缩小术第四节乳房下垂矫正术第五节乳头缩小术第六节乳头内陷矫正术第七节乳头乳晕重建术第一节乳房再造术【适应证】1.乳房先天性发育不良或未发育者,如PO1.and综合征。2 .乳房良性肿瘤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后。3 .幼儿期乳腺组织因感染、烧伤、X线照射、肿瘤切除术后造成的一侧或双侧乳房缺失。1.1 期、I1.期乳腺癌手术,迫切要求即时再造乳房者。5 .乳癌根治术后完成放化疗年,病情稳定、无复发迹象者。6 .患者要求迫切,身体主要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7 .各种手术方法的适应证(1)局
2、部皮瓣推进加乳房假体置入法,适用于乳房单纯切除术后、胸大肌完整、局部可利用的软组织较充裕者。即:患者坐位标记健侧与患侧乳房下皱裳。从锁骨中点经乳头至乳房下皱裳,两侧相差约从胸骨中线经乳头平面至腋前线,健、患侧相差约3cm者。(2)背阔肌肌皮瓣法锁骨中点经乳头至乳房下皱裳的距离,健、患侧相差约7cm;胸骨中线经乳头至腋前线的距离,健、患侧相差约7cm者,适合应用背阔肌肌皮瓣法。以前曾行腹部手术限制了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简称TRAM瓣)转移者。下腹部软组织量有限者。健侧乳房体积中等大小者。乳房再造术后仍希望妊娠者。应用TRAM瓣乳房重建术失败者。一侧乳腺癌切除后用TRAM瓣重建,另一侧又发生乳腺癌再
3、次要求再造者。部分乳房切除或I、I1.期乳腺癌行放射治疗后引起局部乳房变形者。(3)腹直肌肌皮瓣法从锁骨中点经乳头至乳房下皱缝线健、患侧相差约5cm,从胸骨中线经乳头至腋前线健、患侧相差约7cm者适合应用腹直肌肌皮瓣法。乳腺癌根治术后其胸壁塌陷,应用外置假体效果不满意,又不愿意接受乳房假体植入者,如果健康状况良好,又能接受术后供区存在的缺陷,则TRAM瓣是最好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的方法。胸壁曾行放射治疗,应用假体植入将会增加纤维囊挛缩的可能性的患者。上腹部有瘢痕的患者则不能行TRAM瓣带蒂转移,町选用游离的TRAM瓣(以腹壁下动脉为蒂)。(4)肌皮瓣或皮瓣游离移植法具有乳房再造的适应证。供受区具
4、有肌皮瓣或皮瓣游离移植的条件,手术者具有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难以应用肌皮瓣或皮瓣带蒂移植乳房再造者。【禁忌证】1.重要脏器有器质性疾患,或患有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2 .有凝血机制障碍者。3 .患严重糖尿病者。4 .未成年患者。5 .有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者。6 .对手术效果有不切实际要求者。7 .精神病患者或情绪不稳定者。8 .各种手术方法的禁忌证(1)局部皮瓣推进加乳房假体植入法,乳房再造术前放疗是局部皮瓣推进加乳房假体植入法的禁忌;准备在乳房再造术后进行放疗的病人,此法不应作为首选。(2)背阔肌肌皮瓣法行乳腺癌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时胸背血管和胸背神经已损伤者。曾行膝关节融合术或因创伤、
5、脊髓灰质炎造成下肢力量减弱的病人,如果再切取背阔肌可能造成半侧骨盆抬高而影响其步态者。背阔肌在轮椅使用上起协同作用,它的丧失将对截瘫病人的轮椅活动带来不便,对这类患者应该考虑选用其他组织瓣代替。曾有开胸手术造成胸后部外侧瘢痕,预示肌肉血供受到损害者。(3)腹直肌肌皮瓣法消瘦或未生育过的患者。没有足够腹壁组织的患者。曾行腹部手术,胸廓内动脉或腹壁上动脉进入TRAM瓣的血供受阻断者。肋缘下和旁正中切口是带蒂TRAM瓣转移的禁忌证。阑尾切除术切口、下腹横行切口或腹股沟部的手术为游离的TRAM瓣禁忌证。曾行下腹部脂肪抽吸术者,应慎用。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患(包括哮喘),无法控制的高血压,病理性肥
6、胖,1型糖尿病,吸烟,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型糖尿病有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危险,但不是绝对禁忌证。(4)肌皮瓣或皮瓣游离移植法乳腺癌根治术后,胸背动静脉已被结扎。乳腺癌放射治疗后,胸背动静脉已被损坏。纵隔放射治疗后,胸廓内动静脉已被损坏。具有显微外科的其他禁忌证。【操作方法及程序】1.局部皮瓣推进加乳房假体置入法(1)术前按健侧乳房下皱裳的位置,在患侧相应位置标出乳房下皱裳线,在其下方约2-3cm处画第2条线,即为剥离的下界。腔隙的剥离范围要足够大。(2)一般选择原乳房切除术时的切口,掀起皮瓣,找到胸大肌外缘,进入胸肌下间隙,剥离达术前所标记的范围。剥离应在胸大肌下以及前锯肌、腹外斜肌、腹直肌筋膜下
7、,使假体完全位于肌肉下。(3)假体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假体。解剖形假体可使术后乳房形态更自然。健侧乳房较小而又没有下垂者,解剖形假体并不太合适,可酌情应用圆形假体。(4)腔隙剥离完成后,置入合适大小的假体,分层关闭切口。2 .局部皮肤扩张加乳房假体置入法(1)如果乳房切除术后局部皮肤质量良好但数量不足时,可先应用软组织扩张器,使局部组织扩张至足够的面积时再置入乳房假体。(2)手术设计与乳房假体置入法相同。可在乳房下皱裳或原手术瘢痕处做切口,进入胸大肌下进行剥离。(3)扩张器的大小应根据拟再造乳房的大小和扩张器的直径而定,而不应简单地根据扩张器的容积来选择。最好选用等于或大于乳房基底直径
8、的扩张器。(4)术中可立即注水扩张使扩张器底部变平,但不能使皮瓣和切口有张力。术后12周开始注水扩张,至所需皮肤组织量。(5)取出扩张器,去除或松解其周围的包膜,重建乳房下皱裳并置入乳房假体。3 .背阔肌肌皮瓣法(1)术前根据乳房切除术时所采用的切口和患者的愿望,站立位设计背阔肌肌皮瓣及其胸部切口。(2)侧卧位解剖皮瓣,从远端向近端掀起肌皮瓣,经腋部皮下隧道将肌皮瓣转移至前胸部创面。缝合供瓣区并放置负压引流。(3)仰卧位再造乳房,剥离胸大肌下腔隙,将肌皮瓣肌肉上缘与胸大肌缝合,肌肉下置入假体,重建乳房下皱裳,调整皮岛的位置,关闭切口并放置负压引流。4 .腹直肌肌皮瓣法(1)肌皮瓣设计:临床应用
9、时一般是用对侧腹直肌携带脐以下的横形下腹部皮瓣,以腹壁上动静脉为血供来源,为防止血管蒂受损,须将腹直肌与腹壁上、下动静脉共同构成皮瓣的蒂。腹直肌肌皮瓣带蒂移植时可形成单蒂、双蒂,也可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血管蒂行游离移植。(2)手术设计:肌皮瓣的上缘一般位于脐水平,也可在脐上约两侧达骼前上棘,下缘在耻骨联合上、腹壁下皱褶处,或者根据再造乳房所需组织量决定皮瓣下缘的位置。(3)手术方法:切开皮瓣上缘,自外向内掀起皮瓣达腹直肌外缘,切开腹直肌鞘,经腹直肌深面解剖。达腹直肌内侧,找到腹壁下血管并予以结扎。从远端切断肌肉,从腹直肌深面和腹直肌后鞘之间解剖腹直肌蒂达肋缘下。在肋缘下与胸壁创面间形成一皮下隧道,
10、将皮瓣引入胸部,塑形、缝合、固定。关闭腹壁各层,放置引流。5 .肌皮瓣或皮瓣游离移植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肌皮瓣或皮瓣游离移植进行乳房再造,难度较大。有多种游离的肌皮瓣或皮瓣可供选择,常用的有:(1)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以腹壁下动、静脉为血管蒂,血管直径在1.52.0mm以上,有丰富的皮下组织便于再造乳房的塑形。(2)臀大肌肌皮瓣游离移植:有臀大肌上部肌皮瓣及臀大肌下部肌皮瓣两种,分别以臀上动脉、臀下动脉及伴行静脉为蒂。切取臀大肌肌皮瓣后,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3)骼腹股沟皮瓣游离移植法:骼腹股沟皮瓣可提供较多的组织用于乳房再造,主要适用于骼部脂肪堆积及皮肤松弛者。【注意事项】1.再造的
11、乳房力求同对侧乳房在形态、大小及位置等方面基本对称。2 .要重视乳房下皱裳和腋前皱裳的重建。3 .乳房再造特别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时尽可能选用自体组织。4 .应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时应特别重视腹壁及腹直肌前鞘的修补,以免发生腹壁疝。5 .乳房再造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并做好输血或输自身血的准备。6 .再造的乳房只是乳房形态上的模仿,没有功能,必要时还要再次手术进行调整,这些情况应在术前向患者说明。第二节乳房增大成形术乳房增大成形术,又称隆乳术,它是通过置入乳房假体或移植自身组织,使乳房体积扩大、形态丰满匀称,改善女性体形,恢复女性所特有的曲线美。隆乳术可分为医用材料隆乳术
12、和自身组织隆乳术两大类型。在医用材料隆乳术中广泛采用的方法是置入硅凝胶乳房假体。将乳房假体植入体内,术后的乳房与自然乳房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差异。一、假体置入法隆乳术【适应证】1.先天性小乳症及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或未发育。7 .妊娠或哺育后乳房萎缩或因体重骤减而体形消瘦、乳房缩小者。8 .青春发育期前乳腺组织病变(如感染),外伤、烧伤或手术致乳房发育不良或不发育。9 .保留乳头乳晕的单纯乳腺切除术后乳房再造。10 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或早期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再造。11 先天性乳房缺如或发育不良,如PO1.and综合征。12 乳房大小基本正常,患者要求增大乳房的愿望十分强烈。13 乳房大小基本正常
13、或稍偏小,但两侧乳房大小不对称,或轻度的乳头内陷。14 乳房大小基本正常或稍偏小,伴有轻度下垂,除有矫正下垂的要求外,还有增大乳房体积的愿望。15 .因隆乳手术导致的严重变形后的假体置换。I1.男性要求行“变性术”者。【禁忌证】1.乳房组织有炎症及手术切口邻近部位有炎症者。机体其他部位;有活动性感染病灶者。2 .乳房内有异常包块或腋窝淋巴结肿大者。3 .重要脏器有病变或糖尿病不能耐受手术者。4 .患免疫系统或造血系统疾病者。5 .瘢痕体质或异常体质、过敏体质者。6 .妊娠期或哺乳期。7 .乳癌术后复发或有转移倾向者。8 .乳房下垂明显者。9 .心理准备不足或有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者。10 .精神疾
14、病患者。I1.未成年女性,不宜手术。【操作方法及程序】1.术前准备(1)评估乳房现状:了解乳房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乳头乳晕的大小,观察两侧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是否有弹性。了解胸大肌发育状况。(2)乳房假体的选择:乳房假体的大小依患者的身高、胸围、乳房体积及患者的要求决定,也存在着地区、文化、种族差异。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患者要求术后乳房尽量大些,术者不可无原则地迁就患者;较好的方法是让患者用胸罩试带假体,或在患者的胸罩内放一圆形扩张器,通过注水来确定假体的大小。要选择高质量乳房假体。11 手术操作(1)采用神经阻滞、局麻或全麻。(2)切口腋部切口。乳房下皱裳切口。乳晕切口。腋部切口+乳房下皱
15、裳或乳晕内小切口(双切口)。(3)乳房假体置入层次的选择乳腺后间隙。胸大肌后间隙。双平面,即假体同时位于胸大肌后间隙和乳腺后间隙。(4)假体置入腔穴的分离:根据置入间隙的不同,钝性分离进入相应的间隙。用乳房剥离铲和手指完成腔穴的分离,两侧分离完毕后,要检查两侧分离是否充分及对称。要着重分离胸大肌内下方起点处及胸大肌与腹直肌、前锯肌交接处。检查有无出血,并进行相应的处理。(5)置入乳房假体:先对假体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发现有破损,及时更换。摆放好假体后,从各方向观察两侧是否对称、外形是否满意,必要时进行调整。置入假体时动作应轻柔。(6)引流:可酌情放置负压引流。(7)缝合:分层缝合肌层、皮下及皮肤
16、切口。12 术后处理(1)术后酌情给予抗生素及止血药。(2)注意观察负压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物的颜色及量的多少,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待引流液少于20m1.,呈淡黄色时可拔除引流管。(3)术后710d拆线。(4)可酌情应用抑制瘢痕增生的药物。【注意事项】1.重视术前检查。2 .术后早期如发现乳房形态不满意,可及时调整。3 .乳房假体隆乳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纤维囊性包膜挛缩:重在预防,尽可能消除引起包膜挛缩的因素。(2)血肿:分离假体植入腔穴时掌握好层次及术中彻底止血是防止血肿形成的主要措施,术前术后可给予止血药进行预防。如术后发现有血肿存在,应及时处理。(3)感染:较为少见。(4)疼痛:术
17、后23d术区疼痛较常见,可以对症处理。如有剧烈疼痛,应严密观察是否有血肿发生。(5)假体破裂及渗漏:术中应注意检查假体,如有质量问题,及时更换。手术操作时应注意保护好假体。术后如发现假体破裂、渗漏,应尽早取出,更换新的、质量好的假体。(6)假体移位或位置不佳,根据情况尽早调整。(7)乳头乳晕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在隆乳术后,乳头感觉异常。一般在半年左右自行恢复。二、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适应证】1 .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或哺乳后乳房萎缩,但又不愿意接受乳房假体隆乳木者。2 .双侧乳房体积偏小,只是希望术后乳房体积有所增大者。3 .两侧乳房大小不对称,要求增大较小一侧的乳房者。4 .轻度乳房下垂,但又不
18、愿意接受乳房下垂矫正术或隆乳术者。5 .因体重骤减而体形消瘦、乳房缩小,要求恢复乳房体积者。【禁忌证】基本与本节“假体置入法隆乳术”相同。【操作方法及程序】1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麻药配方及抽吸用具。2 .供区及受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单。3 .在预先划定的供脂区内注射麻药供脂区多选在腹部、臀部、腿部及腰部。4 .将注射器针头插入皮下脂肪层内,固抽针芯并固定好,使针管内形成负压。5 .左手按压皮肤以感觉针头深度,右手持针管反复抽动,即可吸得脂肪。6 .将吸满的针管垂直放置片刻,将沉积在下方的水分挤出,针管内的脂肪即可供注射移植用。7 .注射进针点选在乳房下皱裳正中,皮肤内注射少量麻药。8 .用左手将
19、整个乳房提起,注射针头自进针点刺入后向乳房与胸大肌间隙行进。左手松开乳房,改为固定针头与针管连接处,右手均匀用力推动针芯,缓缓注入脂肪。注射时要扇形变换针头方向,使注入的脂肪不过多地集中于一处。9 .注射完毕,稍候片刻,用双手轻柔按摩乳房,至刚注射时的硬节消失。10 .供脂区加压包扎。【注意事项】1.抽吸的脂肪颗粒要避免夹杂太多的血块,否则会影响顺利地注射脂肪,并且会增加术后移植脂肪的吸收率。2.宜使用一次性的塑料注射器及锐性针头,且注射用的针头应略粗于抽吸针头。3,每支注射器不要抽取过多的脂肪,应多备几支注射器.如有血块要及时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使其变成浅黄色纯脂肪后放置待用。4 .在进行脂
20、肪抽吸时,要计划好需要的脂肪量与供区的比例。对于供脂医域有限的患者尤其应该计划好每次脂肪抽吸的区域。5 .注射脂肪时宜均匀用力,缓慢注入,不要粗暴用力,否则会损伤脂肪细胞,易形成局部突起或脂肪溢出。注射时如阻力较大,应注意检查注射器是否被纤维结缔组织堵塞。6 .脂肪注射隆乳术应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在术前应向患者讲明有关情况。第三节乳房过大缩小术【适应证】1.乳房过大(巨乳症)患者。7 .乳房体积明显偏大,为改善体形愿意接受乳房缩小整形木,且身体健康者。8 .两侧乳房明显不对称,一侧体积基本正常,另一侧明显肥大者。9 .单侧乳房再造的乳房缺损患者,如对侧乳房较大,可对其进行缩小整形术,以达到两侧乳
21、房对称。【禁忌证】1.重要脏器有器质性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10 有凝血机制障碍者。11 糖尿病、垂体功能障碍、严重贫血者。12 乳腺有炎症、疼痛或有异常分泌物者。13 乳腺有异常肿块。14 妊娠期或哺乳期。15 精神病患者。【操作方法及程序】乳房缩小整形手术术式很多,常用的手术方法有水平双蒂法、垂直双蒂法、单蒂法、双环形切口法,可酌情选用。本节仅介绍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及以此术式为基础的真皮帽技术和内置式乳覃技术。1.双环形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1)估计需要切除的乳房组织量应用“乳房体积=250+50X胸围差+20X超重体重”公式计算出患者的实际乳房体积。应用乳房体积与身高、体重相关的方程
22、式,计算符合患者体型特点的理想乳房体积,即:乳房体积=2145.32-11.41X身高(标准体重者)乳房体积=1874.27-9.25X身高(超重者)乳房体积=9.07X体重-134.18实际乳房体积与理塌乳房体积之差即为需要切除的乳房组织量。(2)切口设计 在乳晕周围设计两个相嵌的环彤切口,内环以乳头为中心,直径34cm,外环远离内环23cm,根据乳房肥大和下垂的具体情况可以灵活设计成圆形、Iffi圆形等不同形状。在外环外侧设计一条弧形切口并延伸至腋中线附近。此切口外侧最高点与外环高点平齐,中间最低点与乳头平齐,内侧向上与外环相延续。(3)手术操作真皮环的形成:沿双环形切口线切开皮肤,去除两
23、个环形切口之间的表皮,形成真皮环,以保证乳头乳晕复合组织的血液供应。 皮肤与腺体间适当剥离:沿乳房外侧弧形切口线及外环切口线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在皮下组织和乳腺包膜之间进行剥离,内、外、上三个方向均剥离至腺体边缘,下方准备保留的腺体与皮肤间不进行剥离。圆锥形剩余腺体的形成:从真皮环的内、外、上三个方向切除多余的腺体,保留乳房基底部中下部的腺体组织,使秉J余腺体成圆锥形。将剩余腺体向上提起,摆放在胸壁正常位置,用20丝线将其与胸大肌缝合固定。皮肤乳罩的再形成:将切口上缘皮瓣向内下方旋转,下缘皮瓣向外上方推进,切除下缘皮瓣多余皮肤后,按皮下、皮肤两层关闭皮肤切口,并放置负压引流营。乳头乳晕位置的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形外科 乳房 手术 技术 操作 规范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5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