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3).doc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3).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N 氮肥氮肥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植物缺氮,具体表现就是叶片退绿,颜色越来越淡,植物生长弱小。 p是磷 P是植物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促进跟根的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 k 是钾 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
2、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更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
3、,生成灰色固体Al2O3。 碳在氧气中燃烧,有耀眼的黄色火焰,生成CO2硫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蓝紫色火焰,生成SO2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生成P2O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
4、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制取二氧化碳?首先说碳酸钠,因为碳酸钠是粉末,反应会太快,不便于操作,且可能导致反应容器爆炸什么的,所以用碳酸钙。再说硫酸,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质,会附着在碳酸钙固体表面使反应发生钝化。用浓
5、硫酸更加危险硝酸有挥发性,且不稳定,会增加制成的CO2中的杂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氢气化学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氢气的物理性质: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水 。氮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单质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1.25gdm-3,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6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氮气在水里溶解度很小,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只溶解0.02体积的氮气
6、。它是个难于液化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283K时,一体积水约可溶解0.02体积的N2。氮气在极低温下会液化成白色液体,进一步降低温度时,更会形成白色晶状固体。 化学性质氮气分子的分子轨道式为 ,对成键有贡献的是 三对电子,即形成两个键和一个键。 对成键没有贡献,成键与反键能量近似抵消,它们相当于孤电子对。由于N2分子中存在叁键NN,所以N2分子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将它分解为原子需要吸收941.69kJ/mol的能量。N2分子是已知的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加压降温情况下会变成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能直接汽化。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既不可燃
7、也不助燃;能溶于水生成碳酸;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具有这些性质,所以可用做致冷剂、灭火等用途,也可做鉴别试剂用。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8、 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
9、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
10、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3 初中化学 知识点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