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万鸣1文档资料.ppt
《股骨粗隆间骨折万鸣1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粗隆间骨折万鸣1文档资料.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中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混用,意义完全一致。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一词中译即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搜索近十年的中华骨科杂志无一篇文章用股骨粗隆间一词;解剖学上只有大转子、小转子。为了交流、检索的统一,避免混乱,建议统一用股骨转子间骨折一词。,Concept,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四版),2007;1179,Incidence,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率与种族、性别、地区有关,20世纪80年代美国资料显示女性为63/(10万年),男性为34/(10万年)。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四版),2007;1179老年人常
2、见损伤,患者平均年龄70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6岁。由于转子间血运丰富,不愈合发生少,但甚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病死率为15%20%。胥少汀,实用骨科学(第三版)2005.3;708,应用解剖,Ward三角:在股骨颈交叉的中心区形成一个三角形脆弱区域,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时,该处仅有脂肪填充。股骨距:位于小转子深部股骨颈、体连接部的内后方的致密骨板,是股骨体后内侧皮质向松质内的延伸。是股骨上端偏心性受载的着力点。,Singh指数,Singh和同事认为,这些初级及次级骨小梁结构的存在与否是判断骨质缺乏的标准,他们调查了35例患者的髋部X线片和髂骨活检的组织切片。从这些评估里
3、,Singh根据没有骨折的髋部正位片把骨质疏松分为6个等级。级,级是指所有的5组骨小梁结构都存在,级是指严重的骨质丢失切有证据表明所有的骨小梁组均有丢失,包括一部分初级压力骨小梁组。以后的研究发现,骨折稳定的失败与低Singh指数分级之间有联系。骨与关节损伤上有讲到其中3级和4级之间过渡很重要,因为主要抗张力骨小梁的不连续使得内固定的效应大为降低,有人用尸体试验并通过临床证明:骨的机械强度在4级以上者,内固定成功率为80%,3级以下者则为20%。因此手术前拍摄质量合乎要求的正位X片,对骨小梁的分布进行分析,是有临床实际意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髋部骨小梁分级图,股骨近端的机械强度分级(1)6
4、级;(2)5级;(3)4级;(4)3级;(5)2级(6)1级,Mechanism of injury,年轻患者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如交通伤、坠落伤。老年人骨质疏松,多为生活伤,如床上滑落、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或使大结节直接触地致伤。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身体扭转,髋部受到内翻和向前成角的应力作用,小转子为支点,受到强烈挤压同时抑或有髂腰肌牵拉作用,形成蝶形骨块,大转子因受臀中肌的强烈牵拉亦可形成分离骨块。王亦璁根据216例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原始正侧位X线片分析,9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向前成角,他认为,转子间骨折主要是间接暴力形成。,Classification,Boyd and Griffins
5、 classification(1949)Evans classification(1949)Ramadiers classification(1956)Decoulx Evans-Jensens classification.AO,任何骨折分型必须应用简便,并能指导治疗,同时提示预后才能具有临床意义。就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而言,能够对于骨折的稳定性及复位、固定之后骨折部位能否耐受生理应力做出判断尤为重要。,Boyd and Griffins 分型包括了从股骨颈的关节囊以外部分至小转子下方5 cm的所有骨折。型:由大转子至小转子、沿着转子间线所发生的骨折,稳定无移位,没有粉碎,复位简单且易维持,
6、结果通常令人满意(占21)。型:为粉碎性骨折,主要骨折位于转子间线,伴有骨皮质的多处骨折,有移位,复位较困难,一旦复位可获得稳定。其中有一种特殊类型骨折-转子间前后线型骨折,正位片上出现类似型的前后线性转子间骨折,但其为假象,在冠状位(侧位)像上另外骨折可被发现(占36)。型:基本属于转子下骨折,至少有一骨折线横过近端股骨干小转子或其稍远部位,有大的后内侧粉碎区域,并且不稳定,复位比较困难,手术期、恢复期并发症较多(占28)。型:转子区和近端股骨干至少两个平面出现骨折,股骨干多呈螺旋形、斜形或蝶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时,应行两平面的固定。(占15)比较简单的分型,使用较少,Evans 分型I型
7、为顺转子间型 其中型1度和型2度属于稳定型占72,型3度、型4度和型属于不稳定型占28。Evans观察到稳定复位的关键是修复股骨转子区后内侧皮质的连续性,简单而实用,并有助于我们理解稳定性复位的特点,准确的预见股骨转子间骨折解剖复位和穿钉后继发骨折移位的可能性。型为反转子间型,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远端向内侧移位。,Evans分型定义了稳定骨折与不稳定骨折。,Evans-Jensen分型,Jensen对于Evans分型进行了改进,基于大小转子是否受累及复位后骨折是否稳定而分为五型。与Evans比去除了反转子间型,将失去后外侧及内侧支持的骨折类型(大、小转子和股骨距骨折)定义为不稳定骨折。型:2
8、骨折片段,骨折无移位。型:2骨折片段,骨折有移位。型:3骨折片段,因为移位的大转子片段而缺乏后外侧支持。型:3骨折片段,由于小转子或股骨矩骨折缺乏内侧支持。型:3骨折片段,缺乏内侧和外侧的支持,为型和型的结合。,Jensen研究发现、型骨折94复位后稳定;型骨折33复位后稳定;型骨折21复位后稳定;型骨折8复位后稳定。Jensen指出大小转子的粉碎程度与复位后骨折的稳定性成反比。Jensen等在Evans分型的基础上改良,应用更广,研究表明,Jensen等改良的Evans分型为判断复位后的稳定性和骨折再次移位的风险提供了最为可靠的预测。Jensen JS,Michaelsen M.Trocha
9、nteric femoral fracture treated with Mclaughlin osteosynthesisJ.Acta Orthop Scand,1975,46(5):795 803.Jensen JS.Classification of trochanteric fractureJ.Acta Orthop Scand,1980,51(5):803 810.,AO分型A1型:经转子的简单两部分骨折,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支撑,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1、沿转子间线;2、通过大转子;3、通过小转子。A2型:经转子的粉碎骨折,内侧皮质在2个平面上骨折,但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1、有一内侧
10、骨折块;2、有数块内侧骨折块;3、在小转子下延伸超过1 cm。A3型:反转子间骨折,外侧皮质也有骨折。1、斜形;2、横形;3、粉碎。通常A1.1到A2.1被认为是稳定,A2.2到A3.3被认为是不稳定。AO分型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既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形态学描述,又可对于预后作出判断。同时在内固定物的选择方面也可出建议。,Lorich DG,Geller DS,Nielson JH.Osteoporotic p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s:management and current controversies.Instr Course Lect.2004;53:
11、441-54,AO 分型稳定性的阐述不足,AO临床资料统计结果股骨近端骨折发生率为1.22.0;股骨近端骨折中:转子间骨折 35.7%(31-A1/A2)转子间反向骨折 7.3%(31-A3)转子下骨折 3.2%,Presentation&Diagnosis,1、外伤史;2、肿胀、瘀斑、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外旋短缩畸形、肿胀、压痛及叩击痛、骨擦音/感;3、X 光片可明确骨折的分型。与股骨颈骨折相似,鉴别诊断:1、囊外骨折,没有关节囊制约,外旋短缩畸形比股骨颈骨折更明显;2、局部血肿相对严重,可有较广泛的皮下淤血。3、压痛点。,对于急性髋部疼痛而疑有骨折时,骨扫描和MRI对鉴别损伤非常敏感。Qu
12、inn和McCarthy的研究表明,对于X线上诊断不明确的患者,MRI的T1加权扫描敏感度达100%。SF Quinn and JL McCarthy,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ip fracture and indeterminate radiographs:Use of T1-weighted MR images.Radiology,187(1993),pp.469471传统理论认为,骨折后的最初4872h,骨扫描结果是不可靠的。Holder等的一项研究表明,不管骨折后时间多久,包括最初的24h在内,骨扫描敏感度达
13、93%。L E Holder,C Schwarz,P G Wernicke and R H Michael,Radionuclide bone imaging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femur(hip):multifactorial analysis.Radiology,174(1990),509-515,治疗方法,一、非手术治疗(牵引治疗)二、手术治疗(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基本已被放弃。仅步行障碍、疼痛不大和预期寿较短的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且需要特别加强护理。在20世纪60年代,horo
14、witz报到转子间骨折采用牵引治疗病死率达34.6%,而采用内固定治疗病死率仅为17.5%。坎贝尔骨科手术学-11版2009.12(第3卷)2538应将转子间骨折的坚强内固定和患者早期活动作为标准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目的,获得坚强而稳定的内固定,恢复股骨距的连续性,矫正髋内翻畸形,允许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下床活动,至少患侧髋关节部分负重。早期活动有利于预防肺部并发症、静脉栓塞、压疮或一般情况变差等并发症。,治疗方法,Kaufer、Matthew和Sonstegard列出影响内固定系统强度的因素:1、Bone quality 骨的质量 2、Fragment geometry 骨折块几何形状 3、
15、The quality of reduction 复位情况 4、The choice of implant 内置物的选择 5、The placement of the implant 内置物的植入位置 Kaufer H.,Matthews L.S.and Sonstegard D.“Stable fixation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J Bone Jt Surg”1974,56A:899-907.,治疗方法,复位(切开/闭合)复位标准:前后位X线可见到内侧皮质骨接触良好,侧位X线显示后侧皮质接触良好。复位方法:先试行手法复位,麻醉后,在牵引床上,下肢通
16、过足部支架牢牢固定,稍外展位沿下肢长轴方向牵引。如果内侧或后侧有裂纹或重叠,可进一步调整牵引或内外旋患肢位置达到标准复位。对于粉碎骨折,远折端后倾,有时复位较困难,必要时切开复位,使用持骨器上提骨折远端纠正。,治疗方法,内置物的植入位置选择股骨头颈骨质量最好的部位进行内固定至为重要内固定物应该位于股骨头颈的中央或稍偏下方股骨头颈的前上方为骨质最差的部位,内置物的植入位置,股骨头颈中央 或稍偏下方避免置于后上方,Baumgaertner提出TAD(Tip-Apex Distance)即尖顶距,是内固定物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正侧位X片上拉力螺钉尖至股骨头-颈中轴线与股骨头关节面交点的距离经校正放
17、大率后,两数值之和。Baumgaertner MR,Curtin SL,Lindskog DM,Keggi JM.The value of the tip-apex distance in predicting failure of fixation of 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J Bone Joint Surg Am.1995;77:1059.,尖顶距(TAD)计算公式:1、没有校正X线放大率时:TAD=(XapDtrueDap)+(XlatDtrueDlat)公式中Xap指在正位X线上所测的从拉力螺钉尖到股骨头顶点的距离;Dtrue指拉
18、力螺钉本身的直径(多家公司的拉力螺钉直径均为8mm);Dap指正位X线片上所测拉力螺钉直径;DtrueDap 即正位X线上需校正的放大倍数;Xlat在侧位X线片上所测的从拉力螺钉尖到股骨头顶点的距离;Dlat指在侧位X线上所测的拉力螺钉直径;DtrueDlat即侧位X线片上需校正的放大倍数。,尖顶距(TAD)计算公式:2、校正X线放大率后计算公式:TAD=Xap+Xlat。,螺钉脱落的概率和TAD值呈正比。当平均TAD值从25mm降低至20mm时,螺钉脱落引起的固定失败率从8%降低到0。研究者鼓励在术中常规测量TAD值,如果导针位置表明TAD值大于25mm,他们建议重新复位并重新植入导针。,C
19、UT OUT,内固定物的设计,理想器械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优点:1、更坚强稳定的固定,以利于早起负重功能锻炼;2、更低的股骨头切割、内固定物松动和其他器械相关并发症;3、更容易的植入技术;4、加压技术,促进骨折更快愈合;5、可微创操作,以减少手术期间并发症;6、费用低廉。,近年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不断发展更新,其中常用的内固定物分为以下几类:简单固定类:包括外固定架、多根空心螺丝钉等。髓外钉板系统:Jewett钉板、DHS、DCS、PCCP、解剖型锁定钢板 等。髓内固定系统:Gamma钉、PFN、PFNA、TFN 等。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物的选择,内固定物的选择,髓内?,髓外?,治疗方
20、法,?,简单固定类:包括外固定架、多根空心螺丝钉(空心钉)等。,此类固定的优点是创伤小,费用较低。采用外固定架的缺点是固定强度有限,可用于稳定性骨折,如Evansa、b,患者带架期间活动不方便,影响生活质量,需要针道护理,有一定的针道感染率。采用空心钉治疗(3枚6.4mm空心螺钉),只适用于高龄、身体状态差,难以耐受麻醉或较长时间手术从操作者。此法的固定强度较低。,髓外钉板系统:Jewett钉板、DHS、DCS、PCCP、解剖型锁定钢板 等。典型代表为Jewett钉板及动力加压螺钉。,Jewett钉板,钢板与钉结合一起,有固定颈干角(90135),此固定钉及板一体,抗弯强度大。不足:a.当股骨
21、内侧皮质粉碎不稳定时,应力集中于钉板结合部,长时间疲劳易发生钢板折弯或折断;b.骨折愈合中,骨折端嵌插时,因无静力或动力加压作用,钉尖穿破股骨头,或者松动,髋内翻;c.因颈干角固定,操作上有一定困难,70年代之前风靡一时,DHS出现后退出历史舞台,动力加压螺钉,动力加压螺钉主要指以Richard钉为代表的加压髋螺钉,它是Pohl于1951年设计,由Schumpelik于1955年开始应用,1970年起在世界范围普遍开展。该钉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允许近端粉碎骨折块压缩,使骨折端自动靠拢得到稳定,可早期活动和负重,后经AO/ASIF系统改进称之为动力髋螺钉(DHS)。,DHSDynamic H
22、ip Screw 动力髋螺钉,以一根粗大宽螺纹的拉力螺钉与套管钢板及加压螺钉连接。拉力螺钉的近端为粗螺纹,远端有滑动槽,侧钢板改为带套筒钢板,粗螺钉可在套筒上滑动。在复位及骨折愈合过程中可使两骨折端靠拢,产生静力加压作用。对于顺转子间骨折线骨折可获得动力加压作用,当局部肌肉收缩或下肢负重时,钉远端可在套筒的滑动槽内后退,使骨折断端之间出现压应力,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DHS,主要特点为:(1)螺钉在股骨头内固定作用强,即使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亦能有效固定;(2)套简内滑行机制可避免钉端穿透股骨头或髋臼,负重的压力可直接传导至骨,而非内固定物;(3)保持骨折端复位并嵌紧,减少 不愈合。,DHS,缺
23、点:(1)存在相对不稳定,抗旋转能力弱;(2)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有一定螺钉切除率,尤其是当拉力螺钉位置偏上时;(3)因钢板位于负重力线外侧,固定力臂较大,不适用与逆转子骨折。另外,由于此类器材不分左右侧,而股骨颈存在前倾角,容易出现钢板前缘贴附不佳,在使用较长钢板时更为突出。,DHS,适应症:A1型骨折用DHS内固定是治疗的金标准;A2.1、A2.2型可选用DHS;A2.3型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合并大转子部冠状面骨折者,DHS进针处皮质不完整,无法达到坚强固定,宜选用髓内固定。,DHS,DHS成功的保证:(1)理解DHS的器械特点,能滑动加压。(2)选择骨折类型,稳定骨折并发症较少。(3)因为主钉
24、能滑动,故外侧壁要完整。(4)张力侧髓外固定,要求内侧压力侧有支撑。(5)微创置入保护血供能提供更好地骨愈合,DHS,DHS失败原因:1、不适合的骨折类型,如不稳定骨折、反斜骨折;2、复位较差,内侧没有bone-to-bone contact;3、负重过早;4、骨质疏松,骨质量欠佳不能提供螺钉把持力。,DHS,应对措施:合理的病例选择;加强型的DHS设计,如DHS+TSP,MSP;内侧支持骨块准确复位,TSP或重建外侧壁;使用骨水泥加强螺钉把持力;钉尖距关节软骨小于10mm;尽可能小的TAD值,10-15mm;术后指导锻炼。,DHS+TSP(trochanteric stabilization
25、 plate即股骨转子稳定钢板)适用于大转子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切口在DHS手术切口向上延长,充分显露大转子,股骨颈拉力螺钉固定后,大转子复位,行螺钉或钢丝捆扎TSP钢板固定大转子,TSP钢板下端与DHS套筒 钢板一起用加压螺 钉固定于股骨上。,MSP 针对伴有严重转子下骨折的转子间骨折,Medoff对标准的髋加压螺钉进行改进:套筒内仍使用传统的近端螺钉,侧方钢板改由远、近两部分组成,套筒及近端钢板可在远端钢板的滑槽中滑动。远端钢板用斜形打入的螺钉固定在股骨上。,DCSDynamic condylar screw动力髁螺钉,DCS,DCS倒打普及,效果确切,便宜。主钉位置上移,可视为重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股骨 粗隆间 骨折 文档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9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