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兴趣情趣乐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讲座一、什么是艺术艺术,顾名思义,就是“技艺”“技能”,一般指的是艺术家、作家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不同手段构成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意识形态。也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地工作方式和方法。我的理解:那些让人看起来、听起来、感觉起来舒畅的、感官愉悦的东西就是艺术。二、什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就是教师熟练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科学的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地教学实践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话这样说“你将在自己整个的教育生活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这句话道出了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
2、求,那就是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还应具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更要做一名“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的教育者。那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三、讲求课堂教学艺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一)教师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掌握了教学语言的艺术,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给学生学习语言提供示范,而且使师生关系更为和
3、谐。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科学,严谨,准确;自然,简洁,明了;生动,富有感染力;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应用和实践意识。1、准确明晰,具有科学性。教学语言要准确无误,不违反科学性。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彻的正确认识。如果辞不达意、模糊不清,或用语含混,模棱两可,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如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漏了一个“以”字,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又如,有人认为自然数既然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那么“奇数或偶数的个数当然都比自然数的个数少”、“奇数和偶数各占自
4、然数的一半”。其实,这两句话都违反了科学性,因而都是错误的。因为,在有限的情况下成立的结论,在无限的情况下不一定成立。自然数、奇数、偶数都有无限多个,因而,不存在谁多谁少的问题,也不存在谁是谁的一半的问题。再比如,教师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分之几”时,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学校合唱队共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30人。(1)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3)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教师设计这一组问题的意图旨在让学生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算法。但细细读一读这一组问题,就可以发现其中第三个问题的表述不够准确。这是因为求两个数
5、相比的比率,笼统地讲都可以表述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但这其中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两个相比的数量有“部分”和“整体”的关系,通常用“占”做比较动词,可以说成“谁占谁的几分之几”,二是两个相比的数量是相对独立的关系,通常用“相当于”做比较动词,说成“谁相当于谁的几分之几”。上面的案例中,前两个问题显然属于第一种情况,表述没有什么问题,而第三个问题则属于第二种情况,应该表述为“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更合适。 数学是严谨的,数学教学同样应注意严谨。教师通过严谨的问题设计、准确地语言表达,指导学生严密地进行思考、规范地书写解题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帮助学生
6、学好数学,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简洁练达,具有逻辑性。教学语言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不罗嗦重复,要言简而意明、意赅、意丰,学生既容易接受,又便于记忆。教学语言更要逻辑严密,句句连贯,环环紧扣,层次分明,切忌颠三倒四,前后矛盾。如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不要随意改为“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改动一字,犯了违反逻辑性的大错误:循环定义。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说“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缺少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一重要的前提,就违反了逻辑规则中的“充足理由律”。3、点拨引导,具有启发性。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7、。数学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处于“愤徘”之时,用启发性的语言给予恰当的点拨引导,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解决疑难的途径。如求1/6+1/12+1/20+1/30+1/42=?,运用常规方法进行通分,十分繁琐,正当学生面有难色之时,教师指点迷津:观察一下,分母有什么特点?能否变形一下,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老师点拨下,学生观察出分母都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并联想1/21/3=1/6,1/31/4=1/12,1/41/5=1/20,1/51/6=1/30,1/61/7=1/42,很快算出原式等于1/21/7=5/14。这里,教师用启发式的语言既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心扉,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联想的能
8、力。4、激活思维,具有思考性。教师的语言如果都是直通通一听见底的话,或者平淡得象一杯白开水,对学生的思维很难产生撞击作用,也难以使学生爆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运用富含哲理和情理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疑难铺路搭桥。课堂教学中,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和规律的探求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展开,认识逐步深化。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让学生复习旧知识1025 125,然后过渡到1025125,再设问:(1)这两题有什么不同?(思维转折处)(2)你怎么把它变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知识关键处)(3)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么办,根据
9、什么?(规律探求处)(4)完整归纳一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如何计算?(理解疑难处)。5、风趣幽默,具有生动性。这是要求教师上课,用语要鲜明活泼,形象生动,在保证课堂庄重严肃、富有教育性的前提下,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适时插入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幽默逗人的比喻,发人深思的典故、成语、箴言等,使讲课富有趣味性,使课堂充满幽默感和笑声,使单调艰苦的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欢声笑语中到达知识的彼岸。如在一节应用题课上,有一题问从甲地走到乙地要用多少时间,一位学生误把“5小时”答成“5时间”,教师没有进行絮絮叨叨的说教,也没有板起脸孔指责批评学生,而是
10、做了如下诙谐有趣的调节:好,问题问用多少时间?答用5时间;那如果问教室有多大?则答48大;小芳有多重?答42重;山坡上有几头牛?答8牛。在学生轰堂大笑中,教师再作讲解和订正,不但调节出情趣与气氛,而且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事实表明,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耐人导味的语言对学生最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当然,讲求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风趣幽默,要注意到课堂是庄重严肃的育人场所,要注意语言的纯净化,做到生动有度,活泼有格。6、通俗易懂,具有形象性。使用贴近小学生的儿童化语言,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明白流畅,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如果课堂教学语言过度艰深,充满了抽象的
11、名词、概念、术语,晦涩难懂,学生就会如堕云里雾中,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小学课堂教学语言还要避免成人化、土语化、杜绝语病,注意规范化和示范性,如3728不能读成“三七二八”,应读成“三千七百二十八”。要充分发挥教师语言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7、欣赏教师语言魅力。面对同样的教学问题,换一种说法,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语言艺术,更体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赢得学生的喜欢。因此,教师应熟练驾驭自己的教学语言,优化和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使之富有亲和力,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感染中受到熏陶、激励和鼓舞;教师通过自己“艺术化”的语言在课堂上尽情挥洒,点石成
12、金,教得轻松而自信,学生在课堂上引耳倾听,学习、顿悟、提高,最终也能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二)课堂导入艺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数学课,通常都会遇到如何巧妙地导入新课这样一个问题。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引人入胜的一段课堂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导入时精心设计的开场白也能够起到渗透主题,交代背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教学情境的作用。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呢?首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新颖新原则、趣味性原则和简洁性原则。其次,要掌握课堂导入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常见的课堂导入有如下形式:1、开门见山式教师在授课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的课题
13、,指明学习活动的方向,这样能使学生情绪很快安静下来,既起到组织教学的目的,又为后面的巩固练习留下了充足的时间。【片断1】王俊“圆的面积”的教学师:猜一猜今天要学习什么。生:圆的面积。师:怎么知道的?生:因为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圆的周长,所以我猜接下来应该学习圆的面积。师:不错,合理的猜测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生:因为今天老师请大家带了圆,还带了剪刀,所以我想今天要学圆的面积。师:从不同角度来推测从而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样推测出来的结果会更加可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面积。【评析】王俊老师“圆的面积”一课导入开门见山,询问学生本节课学习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后,王老师给予很高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学
14、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2创设情境式【片断2】许卫兵“24时记时法”的教学师:(课件出示一条小河)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生答略)师:是啊,美丽的田野边,一条小河在静静地向前流动着。其实啊,在我们身边,也有一条看不见的小河在静静地向前流动着,一去不复返,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却是那么珍贵。你知道它是什么吗?生:时间。师:是呀,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如果我用这条线代表向前流动的时间,那么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可以看成时间长河中的一小段儿。孩子们,你们知道一天有多长吗?生:一天有24小时。师:为什么一天是24小时呢?这里面可有学问来了。请看(以下略)评析:许老师
15、采用情境导入,通过课件展示了一条美丽的小河,然后告诉学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也有一条看不见的小河在静静地向前流动着,一去不复返”学生马上想到了“时间”和“一天24小时”,这样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手段,创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片断3】华应龙“角的度量”师:孩子们,请看屏幕。玩过吗?生:玩过。师:地球人都玩过。想玩哪个?师:有人笑了,笑什么?生:第3个
16、太斜了。生:第3个太陡了。师:这三个滑梯的不同之处在哪儿呀?生:三个滑梯有高有矮。生:有胖有瘦。生:有宽有窄。师:你们说出的这些都有些像。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之处,需要有数学的眼睛才能看得出来。生:角度!师:厉害!是不是这样啊?(抽象出三个角)师:最主要的是它们的角度不同。(隐去两个角,留下第2个滑梯的角)那么滑梯的角多大才算合适呢?这就需要量角的大小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评析】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在这节课中,华应龙老师别出心裁的情境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的兴趣。“三个滑梯”的创设,使学生的思维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冲突,强烈地感受
17、到角的大小是影响下滑速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渗透了重要的函数思想:当滑梯角度越大时,下滑的速度越快,即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在变化中感受角的大小的作用。3.故事导入式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片断4】在教学“可能与一定”是,我就巧妙地利用了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新课。师:这节数学课,我们研究“可能与一定”。老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古老王国的监狱里关着一位犯人,这个犯人即将被执行死刑。这个国家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法律规定:在每个犯人被执
18、行死刑之前都会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抽签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在装签的盒子里有两种纸条,一张写着“生”,一张写着“死“,请同学们猜一猜他可能摸到哪一张?生:摸到“生”。生:摸到“死”。师:是啊,犯人摸到“生”就被释放,摸到“死”就被杀头,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都有。但是很可惜,这个犯人有个仇人,这个仇人想要他死掉,于是偷偷地把“生”这张纸条换成了“死”,结果两种纸条上都写着“死”。那么,犯人不管摸到哪一张,他的死是“可能”还是“一定”?生:“一定”是“死”。师:但是这个犯人很聪明,他没有把纸条打开,而是一下子把纸条吞到肚子里。因为剩下的那张纸条上写着“死”,所以法官推断,犯人吃下的纸条上面写的一定是“生”
19、。于是犯人当场被释放。【评析】有趣的小故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不仅以极强的趣味性在开课伊始就深深吸引了学生,而且其中包含了明确的数学教学内容事物的不确定性和特定条件下的确定性,使学生从故事中悟出了数学道理。4师生游戏式游戏导入,往往能变枯燥的学习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中、低年级。【片断5】钱守旺 “循环小数” 教学师:(板书 )这个节奏你们能拍出来吗?师:你们拍的节奏为什么这么整齐?生:我们都是按照先拍一下、后拍两下这样相同的节奏拍的。师:如果老师让你们按照这样的节奏,不断重复地一直拍下去,不叫停,想一想,你们要拍多少次
20、?生:要拍很多很多次。生:要拍无数次。师:像这样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生:是无限的。【评析】在这里,老师巧妙地利用了音乐课中的节拍导入新课,直观形象,引人入胜,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学习的境地,也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循环”、“无限”等概念。5温故知新式“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系统性强的学科。”数学知识就好象由无数知识点串联起来的“大网”,前后知识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新知识前,先复习旧知识,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不断加深加宽学习的内容。 【片断6】“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师:这是某轮胎厂第一季度生产的轮胎产量表。请同学们帮忙判断,每月生产的轮胎装配新车是否合适?生
21、:摩托车轮胎,个位是6、4、0都是2的倍数,所以合适。生:小汽车轮胎,各位是5、0都是5的倍数,所以合适。师:谁来检查三轮车轮胎的数量?(有的同学摇头,有的同学拿出计算器)为什么不容易判断呢?生:不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师:是啊,如果找到了3的倍数的特征,就容易了。这节课我们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看看能不能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评析】: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本节课开始时,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先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而导入新课。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将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便于循序渐进地开展课堂教学。但另一方面,如果旧知与新知没有关联甚至可能对新知产生干扰作用,那么复习导
22、入的效果常常会打折扣。如这节内容,2、5的倍数特征都是看个位上的数字,学生可能就会想到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是不是也是3的倍数呢?复习导入就会产生负迁移。所以通常老师上这节课时都不采用复习2、5的倍数特征,而大多采用学生报数老师判断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片段7】“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师:今天研究的内容是有关乘法的内容。大脑搜索一下,关于乘法我们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乘法口诀、口算、估算、笔算。 师:最小三位数乘最小两位数,积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师:10010这道口算题其实可以帮我们解决好几道估算题,比如101111000.你还能联想到哪题?(
23、启发学生发现10312、10113等算式都可以用整百数乘整十数进行估算。)师:关于笔算,我们已经学会了哪些?【评析】北师大版教材,计算教学一般都是在情境教学中完成的,但是这节课通过“今天研究的内容是有关乘法的内容。大脑搜索一下,关于乘法我们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发散性思考切入,把学生置身于乘法整个板块的梳理起点;接着从口算到估算,从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衍伸到三位数乘两位数,融复习回忆、新知引入为一体,别具匠心,自然流畅。6设疑导入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其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
24、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上。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打破平衡,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的导入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课始,吴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创设情境:“分桃子”,而且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得的桃子数量。“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几个?”“啪一啪!”学生用两声掌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啪!”掌握依然响亮。最后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表示。这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