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评鉴作业细则.docx
《医院评鉴作业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评鉴作业细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时持续质量改善2-1节节节节节草一二三四五章二第第第第第三节节节节节章一二三四五章四第第第第第五第第医院评鉴人力编组2-1检讨因应法令及评鉴标准之变更2-3评量项目分工、资料准备及检核作业2-3评鉴陈列资料及各项质量指标资料之准备2-4质量改善作业2-5医院评鉴实地评鉴前的准备3-1第一节实地评鉴准备作业之时程规划3-1第二节标杆医院学习3-1第三节病房自评表之准备3-1第四节评鉴基本资料表之前期准备3-2第五节各组评鉴准备3-3第六节评鉴共同项目准备3-5第七节各组自评及简报预报3-6第八节全院预评3-7第九节实地评鉴会场之安排3-8第十节各组陪检人员之安排3-8实地评鉴之准备4-1申请参
2、加评鉴4-1实地评鉴日期确认后之配合作业4-1实地评鉴之庶务准备4-2实地评鉴作业4-4总评事项之处理4-5评鉴后之检讨改善5-1第一节评鉴业务之检讨5-1第二节追踪辅导访查之准备5-2附件附件二评鉴重要事项查核表B-2附件三医院评鉴PDCA范例B-4附件四评鉴作业注意事项B-5附件五评鉴委员询问问题提报表B-9附件六医院评鉴信息中心事件处理联系单B-IO第一章总则1.1.依据本作业细则依据医院评鉴作业准则办理。12名词定义:(1)评鉴各组负责人为各组评鉴准备作业之召集人,负责该组医疗专业事务之准备,并且担任实地评鉴作业对外之代表人。评鉴各组行政负责人协助各组负责人,总揽全组评鉴准备作业及行政
3、、协调作业。(3)各组联系人负责评量项目准备、填写各组评鉴相关表单,及评鉴相关事务之联络、跟催等作业。陪检人员系指必须全程陪同评鉴委员现场访视,参加评鉴综合讨论,并于院长简报前陪同院长迎接评鉴委员之各组核心人员。(5)陪同人员系指不须参加综合讨论,但必须在各组资料陈列地点备询,或实地访查时陪同到各现场单位协助应询之人员。第二章平时持续质量改善第一节医院评鉴人力编组2.1.1 成立评鉴准备小组(1)各医院医政组应规划组成(教学)医院评鉴准备小组,平时负责推动评鉴相关标准之搜集、资料准备、品管指标之监控、作业流程改善等作业,实地评鉴时则配合评鉴各项规定,督导、办理评鉴资料之填报、现场呈现及陪同解说
4、等作业。医院医政组应就医院评鉴之组别拟定各组负责人、行政负责人及联络人名单,呈请院长核可。各组行政负责人应办理下列事项:A.负责该组评鉴标准之搜集、检讨与因应。B.评鉴必须呈现资料之系统性准备。C.评鉴必须呈现之品管指标及监控改善作业。D.提报评鉴委员询问问题与建议事项之检讨改善。E.行政负责人于平时之主管会或周会、晨会,应辅助各组负责人了解、报告评鉴作业之最新进度与准备情形。F.督导该组之联系人,办理评鉴事务之联络、准备、跟催业务。G.实地评鉴时协同各组负责人处理有关评鉴之行政业务,负责该组之行政责任,并协调跨组间之业务。H.协同各组负责人并列为该组评鉴资料之填表人。1 .协同各组负责人定期
5、就评量项目办理自主检核及外部稽核。各组联系人负责评量项目准备、填写各组评鉴相关表单,及评鉴相关事务之联络、跟催等作业。(5)医院应依照2.1.2条2.1.3条之规定遴选各组行政负责主管与联络人。(6)各组的负责人、行政负责人与联络人应该协同进行下列事项:A.深入了解医院评鉴标准、评分说明之详细内容,以及实际准备作业的进度与应该再改善的事项。B.增进本院医疗照护过程中病患的安全,建立防范医疗差错的机制。C.增进本院医疗照护的可近性、完整性、适切性、持续性与病患的参与性与安全性。加强对医学伦理、病患权益以及病患卫教相关作业。D.评鉴标杆医院之观摩学习。E.实地评鉴作业准备。2.1.2 评鉴各组负责
6、人及行政负责人之遴选依医院评鉴作业准则之规定办理。2.1.3 遴选评鉴各组联络人各组联络人应由熟悉该组相关业务实务作业人员担任。(2)各组联络人得请下列人员担任,如另有更适当人选,得请该人员担任。教学组:科教处专员管理组:医政处专员医疗组:经营管理组科务专员护理组:护理部主任指定之督导2.1.4 医政组人力安排医政组为医院评鉴作业之协调中心,本组组长为评鉴事务作业之总负责人。在医院评鉴准备之各阶段,均应妥为规划安排处内同仁分工合作进行相关准备作业。医政组之工作可分为八大类:A.整合检讨有关医院宗旨、愿景、目标、阶段性发展计划,以及年度计戈I、年度预算等之一贯性,并倡导全院同仁周知、配合。可依医
7、院之特性与发展阶段而定义本院之目标。B.协调联络医政组应设联络专人负责评鉴对外联络以及院内各组之协调联络事务,其主要工作项目如下:a.与医院评鉴机构有关评鉴业务之联系。b.安排评鉴准备小组之工作检讨会议。C.规划实地评鉴各阶段准备作业之时程,制作评鉴准备作业时程表(附件一)与评鉴重要事项查核表(附件二)并监控评鉴准备事务之进度。d.向医院评鉴机构申请评鉴之相关作业。e.评鉴基本资料表填报。f.各组填报资料之汇整与检查。c医政组评鉴准备:准备评量项目相关资料,并拟定因应处理对策。填写医政组评鉴资料表并制作简报与海报。D.综合检查各组填表资料之正确性与一致性。E.制作院长简报。F.实地评鉴庶务协调
8、。G.院内网页医院评鉴信息资料维护。H.跟催各组负责人定期就评量项目办理自主检核及外部稽核。2.1.5 支持人力之安排(1)各组负责人、行政负责人及联系人须依照评鉴项目及资料表之内容,确认评鉴相关业务部门,并邀请其主管或指定人员参与医院评鉴准备工作。参加各组评鉴准备检讨会之人员应尽量维持全程同一人,且应是未来实地评鉴时之陪检人员或陪同人员,以确保对评鉴作业有一贯之了解。对于需要其他医院人员支持之事项以及人员,应及早洽有关医院提供资料并确定支持人选,并邀请支持人员参加评鉴准备会议,或提供各次会议之纪录供参考。医政组应参考新制评鉴各组所负责之评鉴项目,协调各组支持人力,各组并应以病人就医之流程,及
9、病人为中心的思维,整合各部门准备评鉴作业。第二节检讨因应法令及评鉴标准之变更2.2.1搜集评鉴基准及评分说明医政处每年应查询卫生主管机关和医院评鉴机构网站搜集最新评鉴相关法令规定,并取得相关表件电子档,含基本资料表、各组资料表及评分说明等。应了解评鉴标准可能变更重点内容。例如评鉴必要项目或新增评鉴范畴、合并评鉴之共同评分项目及个别评分项目之分类、计分方式与及格标准等。参考申请表件内容确认下列事项:A.本院所申请评鉴层级之资格规定及评鉴标准内容。B.评鉴项目、评鉴成绩核算方式、评鉴合格基准。C.了解基本资料表异动内容并检讨因应方案。D.评鉴申请程序或评鉴结果与医保部门给付之相关规定。(4)若经比
10、对确认医院评鉴标准变更,则应提报其不同处以及对本院之影响,再知会有关部门及早因应。(5)应随时更新院内网页医院评鉴资讯开放性资料。2.2.2自评表及填报表内容比对检讨医政处应将各组之自评表及资料表电子档案分送给各组行政负责人及联络人,各组联系人负责与前次评鉴之内容逐项比对,其差异部分与本院须再加强之项目应报告该组负责人,检讨提报因应对策。必要时各组负责人及联络人应召集组内成员检讨因应。第三节评量项目分工、资料准备及检核作业2.3.1 评量项目分工(1)新制评鉴重视以病人为中心,强调跨部门之整合,其评量项目不再单纯为单一部门之业务,故各评量项目应设定主要负责部门及相关协同部门。(2)行政中心各机
11、能组应就业务机能所辖评量项目,于平时即督导医院落实执行,并定期检核,使日常作业即符合评鉴标准之需求。(3)医疗组评量项目,大多涵盖医疗相关专科,或强调各部门、职类人员整合,应呈请院长指定人员协调整合。2.3.2 各评量项目之准备应以PDCA格式(如附件三)呈现资料。(1)医政处应召集评鉴各组负责人,参考评鉴要求及医院目标,检讨评定各评量项目之达成程度。各组应平时即完整搜集保存统计、分析、检讨与改善过程,以及改善成效追踪之资料,以符合医院评鉴A或B之标准。除纯属结构面之评量项目外,应尽量以PDCA格式汇整呈现各评量项目之自评得分依据。(4)各评量项目之主要负责部门应协调整合协同部门准备评鉴作业及
12、陈列资料,依照评量项目细项编号,分别建立资料夹,资料夹内应有目录、PDCA表及佐证资料。各陈列卷宗之目录及资料排列顺序,应考虑评鉴委员立场及查核之方便性,让评鉴委员迅速读到可以支持本院自评之内容,以较结构化方式,有条不紊呈现给委员。医院若自评为A,则优先呈现A的评量内容,其次才呈现B及C的项次,且目录应分层次予以缩排。2.3.3 评鉴准备作业之检核医政组负责检核(预评)书面资料,检核结果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A.各部门负责及实际完成评核之评鉴项数及检核结果(AE)统计。B.将各部门检核评分等级换算评分,并与评鉴各组自评分数比较。C.各评鉴项目之检核意见及检核结果重点摘要。第四节评鉴陈列资料及各项
13、质量指标资料之准备2.4.1 评鉴应填报、陈列资料系统性搜集与准备评鉴各组对于实地评鉴时必须呈现之书面资料,若属须长期整理、统计之资料、统计图表,如会议纪录、教育训练时数、训练纪录、指标性手术、医务专科手术别疾病别排名等,必须设计系统性之搜集、整理、呈现方式,方便随时提供最新之趋势资料,并检讨改以院内网络及计算机资料库管理或于HIS系统统计监测之功能。2.4.2 共通性资料列入EIS系统对于属院长简报、基本资料表以及每季向卫生主管机关填报之相关共通性统计资料,应检讨列入EIS主管决策系统,以维持各组资料之一致性。2.4.3 医院发展计划及评鉴各项作业指标及其目标值之检讨医政组研拟医院发展计划并
14、检讨设定评鉴各项作业指标及其目标值时,应经过院长会同各主要一级主管讨论形成共识。2.4.4 申请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鉴,应落实六大任务之准备:(1)提供重、难症医疗服务,并具持续性质量改善成效。担任全国医疗水平提升与带动小区医疗任务并具有其医疗特色。(3)落实全人照护之医学教育与研究任务。(4)肩负社会责任,并能积极配合卫生医疗政策。(5)创新研发,带动医疗健康产业之发展。(6)在国际间能持续提升其医疗成就地位,并积极参与国际卫生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国际医疗援助。第五节质量改善作业2.5.1建立评鉴相关质量指标及监控改善对于评鉴基准内属必须持续监控之重要项目,应依照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管理作业制度,建
15、立全院性、部门或委员会质量指标,并持续监控改善服务质量。2.5.2服务质量查核医政处应依照质量管理办法规定之应查核事项,督促权责部门确实执行查核作业,以发现务质量的异常点并立即导正偏差,检讨不符实际需要的作业标准并及时更新。2.5.3病历书写质量之查核(1)病历室每年应依病历审查作业准则规定执行病历审查计划。医疗组、教学组应就评鉴要求重点及评鉴建议之病历书写应改善事项,检讨具体有效之改善方案并持续查核检讨实施成效。2.5.4检讨与改善事项之纪录各类监控指标之所有异常项目均应有检讨,改善措施及其执行情形之跟催皆须有报告呈报主管核签,档案必须妥善保存。第三章医院评鉴实地评鉴前的准备第一节实地评鉴准
16、备作业之时程规划3.1.1 评鉴准备作业之时程规划医政处在医院评鉴效期届满年前一年之一月,应参考本院评鉴准备作业时程表,规划本院准备实地评鉴之进度,呈请院长核可,据以执行并跟催各部门依进度准备。第二节标杆医院学习3.1.2 观摩他院之实地评鉴(1)医院评鉴标准有大幅变更时,医政处应协调安排各组负责人、行政负责人及联系人观摩其他相同评鉴等级医院之评鉴实务。(2)观摩他院评鉴实务时,应注意事项如附件四之(二)。(3)各组观摩后须于一周内检讨提报观摩心得。(4)若未派员观摩他院之评鉴,医政处联络专人应向受评医院洽商取得评鉴汇整之资料,提供各组参考。3.1.3 .观摩标杆医院对于前次评鉴本院不合格或评
17、分较差之项目,该组负责人及行政负责人、联络人等,应主动前往评鉴成绩优良之标杆医院观摩,了解其优点及评鉴高分之原因,检讨本院该组应改善方案,观摩后并应召开检讨会,向院长报告各组观摩心得。3.1.4 参考本院担任医院评鉴委员之意见(1)医政处应查明本院同仁近年曾经担任医院评鉴委员之名单,提供各组负责人及行政负责人咨询参考。各组负责人应向担任评鉴委员之同仁咨询评鉴有关之规定与应注意事项,以及评鉴其他医院时发现值得本院借鉴事项,以利及早准备。第三节病房自评表之准备3.3.1 病房自评作业(1)医院应以病房为单位(含一般病房及特殊病房),由各病房主任及护理长于实地评鉴年前一年之六月底前,依照病房自评表内
18、容,基于以病人为中心之医疗照护,包含临床医疗服务、临床护理照护以及临床教学等活动,自我评量并据实填写后,留存各单位以供实地评鉴时评鉴委员随机抽样查核。(2)各病房自评时应同时搜集评鉴基准相关书面资料,以供实地评鉴时于各病房陈列说明。3.3.2 各病房对于评量结果为表现不佳或尚待改进之项目,除应反馈负责部门外,并应提病房委员会检讨改善。3.3.3 病房自评表之复评规划病房自评表之复评计划医政处应呈请院长指定病房自评表复评小组召集人,或请医院病房管理委员会主席,规划病房自评表之复评计划,分组分梯次进行病房自评表复评,安排病房委员会委员及护理部相关主管,依照病房自评表到病房实地办理委员复评。(2)复
19、评结果检讨病房复评小组应于实地评鉴年前一年八月底前完成复评作业。对各病房之受评事项应做具体的评论或改进之建议。病房委员会应汇整提报委员评分与病房自评分数及其差异,于病房委员会检讨。复评检讨之结果应做成书面报告呈报院长。第四节评鉴基本资料表之前期准备3.4.1 提前准备基本资料表所需资料基本资料表与评鉴各组填报资料之定义与内容必须有一致性。若是资料之定义或内容有不一致者,会遭评鉴委员质疑资料之真实性。(2)各类医事证照人员应配置人数,大部分系依据基本资料表中之病床数为基准计算,而药师应配置人数亦依照门、急、住诊业务量计算,故必须提前准备基本资料表相关资料。实地评鉴年前一年七月起,即应着手准备评鉴
20、基本资料表所需之相关资料。A.医政处平时即应正确掌握全院各类从业人员人数,统计各部门编制人数、执照登录人数、约聘人数、考勤实际支薪人员数等,检讨了解各资料源资料差异原因,并依年度汇总说明备查。B.有关医事人员证照资料须于实地评鉴年前一年六月开始核对,预先确认各类人员数量。业务量资料系以一年为期,但应于实地评鉴年前一年七月先完成上半年业务量之统计资料。3.4.2 医事执业人数之统计与证照核对医院各类医事人员必须确实依规定及时向各有关机关办理登录或撤销。填报评鉴资料表之资料时,必须与本院之执照档、人资处保管证照实体以及卫生局资料等事先核对,并且妥为沟通。(2)医院评鉴所需详细病床、诊疗科别、医事人
21、员及其名册等明细资料,评鉴单位会与卫生主管机关之登录资料检验,如有不符将被列入缺点。(3)证照管理单位(人资处)于实地评鉴之前,应依下列规定确认本院执照档之正确性:A.于实地评鉴年前一年六月,人资处应完成查对人资处所保管之证照数量内容与本院HIS执照档之内容一致性。B.人资处应洽请医院辖区卫生局提供医事证照人员资料文件,比对如有差异,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且更正之。C.对于已离职但其证照仍留存于本院或未注销之人员,应予统计提报处理,并适时与辖区卫生局沟通说明。按:离职人员其证照仍留存于本院者,本院可代为注销其在本院之执业登录。对于证照已领回但未注销执业登记者,宜列册先向卫生局沟通。(4)医政处于人资
22、处确认证照核对完成后,应自HIS人事操作系统下载各类证照人员数,通知各有关单位确认其证照人员资料之正确性:A.医院登记执业科别之各专科至少应有一张医师执业执照,尤其是医师人数较少之专科应特别注意。B.基本资料表之医院人员归类统计方式若有变更时,医政处应洽人资处检讨人员归类原则之正确性,确保与评鉴标准之定义相符合。C评鉴各组与各部门应确实了解具有相关证照却不在其本部门服务之人员资料,按部门别列计此类人员数,并厘清证照数差异之原因,研拟妥善运用之方案以及该类证照人员管理运用之理由,以备在医院评鉴时向评鉴委员说明。3.4.3 各类医事证照人员比之检讨因应医政处应依照医疗机构设置标准及医院评鉴标准计算
23、本院各类人员之应配置人数及人床比,并制作医事人力比较表。填表时对于各类人员之应配置人数、实际配置人数及其差异,应详细记载人数计算之过程说明。不符医疗机构设置标准或评鉴标准之各类人员资料应呈报院长核阅,并请各相关单位提报因应方案。3.4.4 预填基本资料表资料预填基本资料表应符合附件四之(三)之要求。3.4.5 资料提供各组参考、比较医政处应于实地评鉴年前一年七月底将填列之基本资料表、医事人力t徽表分送给各组参考(基本资料表应注明版本、日期)。第五节各组评鉴准备3.5.1 学习以往的评鉴经验各组负责人、行政负责人及联系人均须事先阅读各组前次评鉴自评说明内容、评鉴填报资料以及评鉴委员质询之问题。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评鉴 作业 细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6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