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书正文.doc
《[理学]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书正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书正文.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一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痕量铜一、目的要求1. 了解SOLAAR-SS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2. 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痕量铜的方法二、方法原理利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发出被测元素的特征光谱辐射,被火焰原子化器产生的样品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通过测量特征辐射被吸收的大小,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三、仪器与试剂仪器:SOLAAR-SS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美国热电公司);空气压缩机;铜空心阴极灯;乙炔钢瓶。试剂:金属铜99.9%以上;硝酸,优级纯;乙炔气,高纯。铜标准溶液:由100g/mL1%HNO3的溶液稀释而成四、实验步骤1. 配制标准溶液分别
2、移取上述标准溶液0.0,1.0,2.0,3.0,4.0,5.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1%HNO3的溶液稀释至刻度,其浓度分别为0、1、2、3、4、5g/mL。2. 仪器调节(1)打开稳压电源,然后打开主机电源开关,等待批示灯亮。(2)打开PC进入SOLAAR软件(3)打开空心阴极灯(4)打开“显示方法” 窗口,分别对概述、序列、光谱仪、火焰、校正进行操作,这几步操作完成后回到概述进行保存,调出方法用“载入”。(5)调整光路,打开“光谱仪状态”窗口看调整结果,若不理想再自动调一次零。(6)点火:打开乙炔气0.65Kg,打开空气2.1Kg,等仪器前面的指示灯闪光后,按下此键数秒点火。(7)打
3、开“分析”,按提示依次标准溶液和未知样品进行测定。打开“结果”窗口可看到分析结果,打开“校正”窗口可看到工作曲线和相关系。3. 关机(1)关掉乙炔高压阀等火焰自动熄灭(2)关掉空气压缩机,并放气、放水。(3)关元素灯,退回软件。(4)关主机电源。(5)关开稳压电源。五、结果处理取未知样品溶液经2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出该溶液中铜的含量。六、注意事项1. 乙炔为易燃、易爆气体,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在点燃乙炔火焰之前,应先开空气,然后开乙炔气;结束或暂停实验时,应先关乙炔气,再关空气。必须切记,以保安全。2. 乙炔气钢瓶为左旋开启,开瓶时,必须慢慢开启,否则冲出气流会使温度过高
4、,易引起燃烧或爆炸。七、思考题 1. 为什么要用空白液调零?2. 为什么点燃火焰前,必须先开助燃气,后开燃气;而在结束时,要先关燃气,后关助燃气?3. 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为什么要用待测元素的空心阴极灯作光源?能否用氘灯或钨灯代替?为什么?实验二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一、目的要求学习在紫外光谱区同时测定双组分体系一维生素C和维生素E。二、方法原理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生育酚)起抗氧剂作用,即它们在一定时间内能防止油脂变酪。两者结合在一起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更佳。因为它们在抗氧剂性能方面是“协同的”。因此,它们作为一种有用的组合试剂用于各种食品中。 抗坏血酸是水溶性的,-
5、生育酚是酯溶性,但它们都能溶于无水乙醇,因此,能用在同一溶液中测定双组分的原理来测定它们。三、仪器与试剂仪器:Cintra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比色皿2只;50mL容量瓶9只;10mL吸量管2只。试剂:7.5010-5molL-1抗坏血酸(称0.0132 g抗坏血酸,溶于无水乙醇中,并用无水乙醇定容于1000mL);1.1310-4molL-1-生育酚(称0.0488g -生育酚溶于无水乙醇中,并用无水乙醇定容于1000mL);无水乙醇。四、实验步骤1. 配制标准溶液(1)分别取抗坏血酸贮备液4.00、6.00、8.00、10.00mL于4只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6、。(2)分别取-生育酷贮备液4.00、6.00、8.00、10.00mL于4只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2. 绘制吸收光谱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320 220nm范围测绘出抗坏血酸和-生育酚吸收光谱,并确定1和2。3. 绘制标准曲线以无水乙醇为参比,在波长1和2分别测定步骤1配制的8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4. 未知液的测定取未知液5.0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播匀。在1和2分别测其吸光度。五、结果处理1. 绘制抗坏血酸和-生育酚的吸收光谱,确定1和2。2. 分别绘制抗坏血酸和-生育酚在1和2时的4条标准曲线,求出4条直线的斜率,即、和。3. 计算未知液中
7、抗坏血酸和。-生育酚的浓度。六、注意事项抗坏血酸会缓慢地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所以必须每次实验时配制新鲜溶液。七、思考题1. 写出抗坏血酸和-生育酚的结构式,并解释一个是“水溶性”,一个是“酯溶性”的原因。2. 使用本方法测定抗坏血酸和-生育酚是否灵敏?解释其原因。附 Cintra 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使用说明1、打开仪器、计算机、显示器和打印机电源2、点开显示器上“紫外光谱”图标,进入“Spectral”软件操作系统3、待仪器自检结束,点击OK,进入操作主页面4、吸收光谱测量(1)点开“Online:GBCUV INSTRUMENT”(2)狭缝宽度“slit width”设置1.5
8、nm(3)在操作模式“Operation Mode”中有以下3种,选择波长扫描波长扫描“wavelength scan” 时间扫描“Time Scan” 固定波长“Fixed Wavelength”(4)光度测定模式“photometric mode”有以下4种,选择吸光度 吸光度“Absorbance” 百分比透过率 “%Transmittance” 反射率“Reflectance” 透过率“Transmittance”(5)波长扫描参数“Wavelength scan parameters”设置 扫描范围“Scan range”:输入感兴趣的波长范围 扫描速度“Scan speed”:70
9、005nm/min一般选1000nm/min 数据间隔点“Date interval”:根据不同的扫描速度,数据间隔点以小为好(6)在“File”中 点击“Select” 选择储存结果文件的路径, 例如:C:ProgramSpectralspdata Name::输入结果文件名 Text:输入需要的注释文件 (7)做基线“Baseline” 把空白液注入两个比色皿内,并分别放入参比光路和样品光路,点击“Baseline”开始进行基线扫描(8)将盛有样品的比色皿放入样品光路,点击“Scan”开始扫描5、结果处理(1)十字法线“cursor”:以手动方式显示出光谱图上任一点的X、Y坐标值。点击光谱
10、图工具栏中“cursor”即成十字法线,将十字法线移至感兴趣处即可读出X、Y坐标值(2)检出峰表“peak table”:通过定义阈值及噪音值,让软件自动将扫描出的峰及谷检测出来,通过点击Store按键可将峰及谷标注在光谱图上,通过点击report按键可将峰及谷报告出来 (3)重叠“Joinvisible”:点击光谱图工具栏中“Joinvisible”可将多个单独图形合并成一张图形。(4)分开“Split”:点击光谱图工具栏中“Split”可将合并在一张图形中的多个图形分开成单个的图形实验三 荧光分析法测定铝(以8-羟基喹啉为络合剂)一、目的要求1. 掌握铝的荧光测定方法,以及荧光测量、萃取等
11、基本操作。2. 了解930型荧光光度计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二、方法原理铝离子能与许多有机试剂形成会发光的荧光络合物,其中8-羟基喹啉是较常用的试剂,它与铝离子所生成的络合物能被氯仿萃取,萃取液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会产生荧光,峰值波长在530nm处,以此建立铝的荧光测定方法。其测定范围为0.0020.24 gmL-1Al。Ga3+及In3+会与该试剂形成会发光的荧光络合物,应加以校正。存在大量的Fe3+、Ti4+、VO3-会使荧光强度降低,应加以分离。实验使用标准硫酸奎宁溶液作为荧光强度的基准。三、仪器与试剂仪器:930型荧光光度计(附液槽一对、滤光片一盒);玻璃器皿一套。试剂:1.00
12、0 gL-1铝标准储备液(溶解17.57g硫酸铝钾Al2(SO4)3K2SO424H2O于水中,滴加11硫酸至溶液清澈,移至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00 gmL-1铝标准工作液(取2.00mL铝的储备液于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 8-羟基喹啉溶液(溶解2g 8-羟基喹啉于6mL冰醋酸中,用水稀释至100mL。);缓冲溶液(每升含NH4Ac200g及浓NH3H2O 70mL);50.0gmL-1标准奎宁溶液(0.500g奎宁硫酸盐溶解在1L 2 molL-1硫酸中,再取此溶液10mL,用2 molL-1硫酸稀释到100mL)。四、实验步骤1. 系列标准溶液的配
13、制取6个125mL分液漏斗,各加入40 50mL水,分别加入0,1.00,2.00,3.00,4.00及5.00mL2.00 molL-1铝的工作标准液。沿壁加入2mL2% 8-羟基喹啉溶液和2mL缓冲溶液至以上各分液漏斗中。每个溶液均用20mL氯仿萃取2次。萃取氯仿溶液通过脱脂棉滤人5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氯仿洗涤脱脂棉,用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2. 荧光强度的测量选择合适的激发滤光片及荧光滤光片,用标准奎宁溶液调节荧光强度读数为100,然后在930型荧光光度计上分别测量系列标准溶液各自的荧光强度。3. 未知试液的测定取一定体积未知试液,按步骤1、2方法处理并测量。五、结果处理1. 记录系
14、列标准溶液的荧光强度,并绘出标准曲线。2. 记录未知试样的荧光强度,由标准曲线求得未知试样的铝浓度。六、思考题标准奎宁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如不用标准奎宁溶液,测量应如何进行?附 荧光分光光度计说明荧光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激发单色器、样品池、发射单色器、检测系统及信号显示系统六个部分组成,仪器的结构框图见下图。光源用来激发试样;激发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复合光色散成单色光组成的光谱带,并分离出所需的单色激发光;发射单色器则是用来将试样发出的多波长光色散成光谱带,并滤出所需检测的单色光。光源样品池激发单色器 发射单色器信号显示检测器1. 光源要求发射强度大、波长范围宽。常用高压汞灯和氙弧灯。高压汞灯发
15、射的365、405、436nm三条谱线是荧光分析中常用的。氙弧灯发射连续光在200700nm波长范围。高功率连续可调染料激光光源是一种单色性好、强度大的新型光源。因脉冲激光的光照时间短,避免被照物质分解。但其设备复杂,应用不广。2. 滤光片和分光器用滤光片为单色器时,干涉滤光片性能最好,精密的荧光光度计均用分光器作单色器。分光器多采用光栅。3. 检测器简单的荧光计用目视或硒光电池作检测器。精密的荧光光度计则采用光电倍增管。实验四 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固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一、 目的要求1. 掌握用压片法制备固体试样的方法2. 学习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3. 熟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工
16、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二、 方法原理红外吸收光谱图中的吸收峰的数目及所对应的波数是由吸光物质分子结构所决定的,是分子结构的特性反映。因此,可根据吸收光谱图的特征吸收峰,对吸光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试样的制备技术又直接影响到谱带的波数、数目和强度,物质不同的聚集状态(气、液、固三种状态),其吸收谱图也有所差异,测定时应加以注意。红外吸收光谱压片法测定固体试样是将试样与稀释剂KBr混合(试样含量范围一般为0.1%2%)并研细,然后置压片机上压成透明薄片,置试样薄片于光路中进行测定。根据绘制谱图,查出特征吸收峰的波数并推断其官能团的归属,从而进行定性和结构分析。由苯甲酸分子结构可知,分
17、子中各原子基团的基频峰的频率在4000650 cm-1 范围内有:原子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基频峰的频率/ cm-1=CH(Ar上)3077,3012C=C(Ar上)1600,1582,1495,1450=CH(Ar上邻接五氢)715,690OH(形成氢键二聚体)30002500(多重峰)OH935C=O1400COH(面内弯曲振动)1250本实验用溴化钾晶体稀释苯甲酸试样,研磨均匀后,压制成晶片,以纯溴化钾晶片作参比,测绘其红外吸收光谱,对照上述的各原子基团基频峰的频率及其峰的强度,是否一致。三、仪器1. AVATAR 37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2. 压片机及模具一套3. 玛瑙研钵4. 红外干
18、燥灯四、试剂1. 苯甲酸 溴化钾 均为优级纯2. 无水乙醇五、实验步骤1. 开启空调,使室内温度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60%。2. 开启位于仪器背面的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进入相应软件(EZ OMNIC),设置好采集条件。仪器需预热30min。3. 苯甲酸试样和纯溴化钾晶片的制作:取预先烘干的KBr粉末150200mg,置于洁净的玛瑙研钵中,在红外干燥灯下研匀成细小颗粒,然后转移到压片模具上,置压片机中加压,当压力达到27MPa时保持12 min,按压片机使用方法取出压好的直径为13mm,厚度约为1 mm透明的KBr晶片,保存在干燥器内。另取一份相同量的干燥KBr粉末,置于洁净的玛瑙研钵中,再
19、在其中加入0.52 mg优级纯苯甲酸,同上操作研磨均匀、压片并保存在干燥器内。4. 按设定好的采集顺序取出晶片,置于夹持器中,打开位于仪器顶部的样品仓门,将夹持器插入仪器的样品架中并随手关上仓门后即可按红外软件的操作步骤进行红外吸收光谱的测绘。测绘结束后,关闭计算机及红外仪电源开关。取出夹持器,回收晶片。模具、玛瑙研钵及夹持器擦净收好。六、结果处理1. 记录实验条件2. 在苯甲酸试样红外吸收光谱图上标出各特征吸收峰的波数,并确定其归属。七、注意事项1. KBr及固体试样在研磨过程中会吸水,应在红外干燥灯下操作2. 制得的晶片应完全耏明,无裂缝,局部无发白现象。3. 取放晶片时,样品仓门应及时关
20、闭,同时应稍屏住呼吸,以保持样品仓内CO2及H2O的相对稳定。4. 多组分试样,应预先分离成各单组分试样后才可用红外光谱法进行结构分析。 八、思考题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对固体试样的制片有何要求2. 红外光谱实验室为什么对温度和相对湿度要维持一定的指标3. 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4. 固体试样与KBr研磨后颗粒直径为什么不能大于2m5. 试样含有水份对红外谱图解释有何影响6. 如何着手进行红外吸收光谱的定性分析附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简称FT-IR)主要由光学检测和计算机两大系统组成。光学检测系统的主要元件是迈克尔逊干涉仪。干涉光 1. 仪器构成方块示
21、意图 光源记录仪计算机FT干涉图样品干涉仪 2 . 工作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该干涉仪是由互相垂直排列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动镜D,定镜C)和分别与两镜成45角的分束器B组成的。动镜D可沿镜轴方向前后移动,而分束器B是由一片合适的透光材料的平面上涂以特殊材料的半透膜做成。红外辐射照在上面时,50%发生反射,50%透过。自辐射源发出的红外光,在分束器上被分为两束,一束被反射至D上,又被D反射至B,并在B上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透射部分照向样品方向。另一束光透过分束器B射向定镜C,并被C反射回B,在分束器B上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反射部分也照向样品方向。由于动镜D的移动,使得这两束光产生
22、光程差,于是它们的复合光变为相干光。相干光通过样品,被样品吸收,产生了样品的红外光干涉图,此图是所有频率的总和,但光强I是光程X的函数,无法认别。此干涉图至检测器变为电讯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傅里叶变换,即从干涉图中分出单个频率的数学处理,把干涉图变为可以识别的频率函数的红外光谱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是第三代红外光谱仪,它的优点在于:(1)扫描过程的每一瞬间测量都包括了分子振动的全部信息,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利于动态过程和瞬间变化的研究。(2)分辨率高,波数精度达0.01 cm-1(3)测量范围宽(10410 cm-1)附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试样的制备 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试样的制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学 仪器 分析 实验 指导书 正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