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料]巨炉奥秘.doc
《[法律资料]巨炉奥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资料]巨炉奥秘.doc(2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巨炉奥秘在曹妃甸人工岛上,除了华润电厂、京唐自备电站和焦化厂的4座高耸入云的烟囱之外,排第四位的最高建筑就是京唐公司两座128米高的5500立方米级巨型高炉了,它们也是曹妃甸人工岛区域南端海天一线之间最壮观的标志性建筑。比起距离不太远、但是灰色基调只刷几道红圈的焦化厂和自备电厂水泥烟囱,它俩的颜色靓丽,上半截极为醒目,从中部垂直向上和从炉顶斜下的5根粗大的棕红色煤气管道,与绿色的钢制框架、灰白色的上料皮带通廊,相互映衬,是国内少见的。据说有一位俄罗斯的炼铁专家见过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大高炉,曾经在京唐公司的巨型高炉投产后来参观,留影时称赞说它们是最漂亮的。在京唐公司2007年以后的建设高峰期里,我
2、一直想来而没有机会来现场,直到巨型高炉建成之后,这样的赞誉我很快就在媒体上见到了,却只能看它们在图册和网络照片里留下的身影。8月份第三次来曹妃甸,我清晨站在厂前宿舍南侧,隔着内海眺望近5公里远的巨型高炉,内心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那就是我们首钢引以为豪的大家伙啊!高炉历来是钢铁厂的标志性建筑和最大的单体设备,在北京石景山狭小拥挤的8平方公里多的老厂区里,树荫遮蔽着密集布局的5座高炉,主干道路弯曲迂回,进厂后要到群明湖开阔的水面才能瞧见它们。而如今在京唐公司开阔的厂区里,巨型高炉顶天立地,感觉特别突出,在厂区道路上开车即使不熟悉路线,只要在经一路以东,无论你怎么转,总能望见高炉。京唐公司一期工
3、程建设的这两座有效容积为5500立方米级别的高炉(下面都省略立方米,简称京唐公司5500高炉),1号高炉是2009年5月投产,2号高炉于2010年7月投产,实际有效容积都是5576立方米,设计日产量均为12650吨生铁(年产量449万吨),设计寿命(一代炉役周期)为25年。这是中国国有钢铁企业里目前最大的两座高炉,它从宝钢2008年扩容到4966立方米的1号高炉上面“越顶而过”,一举进入世界5000立方米以上级别大高炉的阵营。不过京唐这个“中国第一高炉”的帽子只戴了4个月,就被张家港那里沈文荣的民营企业沙钢超过了,一些难以述说的因素促使沙钢成心要搞一座更大的高炉,下死决心要超过首钢京唐公司,同
4、时也要超过还在计划中、没有影子的宝钢湛江新基地和武钢防城港新基地的4座5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结果沈文荣如愿夺冠,建造了年产500万吨、目前在中国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5860立方米特大高炉沙钢华盛炼铁厂2号高炉。它只比京唐的大高炉多284立方米容积,而且是在比京唐公司1号高炉晚开工达一年之久的情况下,愣是急起直追,只晚4个月投产!京唐1号、沙钢2号两座5000立方米以上高炉的先后投产,2009年轰动了整个中国钢铁业界。BEIST图片:首钢自己设计的京唐钢铁公司5576立方米容积1号高炉,2009年5月21日投产2011年8月18日距离5公里远摄:2010年7月投产的京唐2号高炉,它刚刚度过4
5、月份的设备事故2011年8月18日距离5公里远摄:从厂前宿舍眺望京唐公司炼铁分厂两座5576立方米高炉说句笑话,要是在二十年前,对于这种有意无意“赛过首钢”赢得冠军的行为,首钢人会恨得牙根疼。从先后顺序来看,首钢京唐曾经建成中国“第一高炉”毕竟远在之前一年多,沙钢还是跟着屁股后面跑的,没有京唐高炉的震慑影响,哪会有沙钢的第一,国内的专业设计院很可能宁愿沿用宝钢积累下来的4000立方米高炉参数,做个稳妥设计。要知道两者之间有284立方米的容积差异,差不多也就是相当于一座300立方米等级的小型高炉,这真是只有“一点点”差异!在小高炉遍地的时期,其产量、数量和技术程度都是不被看好的,国家甚至在产业政
6、策中明令先淘汰这个等级的高炉。而如今284立方米这个数字差异所代表的,不完全是产能谁大一些,却是技术上更大的难度,首钢人怎能藐视它呢。如今,谁都不能再小看民营钢铁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日益快步的技术发展,沙钢大高炉的建成不仅激励了首钢人,而且同期全国有两座迄今最先进的特大高炉投产,也给全国同行、特别是建设新厂筹备中的武钢和宝钢,得到了从两家企业的大高炉操作运行实际经验里对照、学习的难得机会。沙钢集团投资18亿元由武汉钢铁研究院设计、十三冶承建的华盛炼铁厂5860立方米高炉,2009年10月21日出铁三到曹妃甸之前,我通过首钢总公司机动部向京唐公司设备部提出一份参观项目清单,其中第一个就是想看一
7、座5500高炉,特别列举要看高炉主控室、上料、出铁和“一包到底”的铁水运输。然而到达后在厂前宿舍餐厅的饭桌上,设备部领导以很婉转的口气对我说,对不起教授,我们京唐近期因为高炉事故以后正在调整恢复期,参观不太方便,而且您要看的地方都是需要提前很多天以前就通知安排的,现在来不及,所以我们明天只能在外面看看,不能上炉台和控制室去。我知道就在8月17日到曹妃甸的当天,朱继民等首钢领导恰好都来曹妃甸开会了,一是京唐公司召开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大会,北科大、宝钢、迁安矿山、迁钢都有人来参会,二是领导们要在厂区指挥中心研究有关“开滦进、唐钢出”的重要事情。但是我不知道为期3天的“2011年高炉生产技术委员会
8、会议”也正在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内容涉及到2号高炉4月份发生布料溜槽脱落事故后的经验总结,而且到达当天正是该会议的最后一天。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京唐公司职能管理部门不想18日这一天在高炉这个地方出什么岔子,所以我就答应按照接待方的安排行事,没有登高炉,只是在参观途中拍摄了一些照片。首钢京唐公司最核心的地标工程是两座巨型高炉(左2号,右1号)在首钢最初十几年里,我对轧钢生产比较了解,对炼铁和炼钢都不熟悉,自1987年从基层厂奉调到董事会研究与开发中心举办的“改革与管理理论研修班”学习期间,第一次听首钢著名的炼铁专家刘云彩讲课,才开始对高炉感兴趣,当年还有机会亲自到一座高炉“蹲”了一个星
9、期之久,对高炉日常操作维护、材料消耗和炉前工的情况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在此后接手的中国钢铁企业设备大型化调研、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的接触、追踪国际钢铁业界的情报资料、以及首钢竞争力国际比较等研究课题当中,不断丰富了我对高炉炼铁的认识。我多次看过首钢老厂的几座高炉,还有首秦公司和外地几家大钢厂的高炉,总体概念还是有的。张家港我没有去过,所以还没有一次能够很近距离地细看特大型高炉的机会。尽管京唐的大高炉没有能进门,但是现有的资料和图片十分丰富,我们完全可以好好认识一下身边这两座5500立方米高炉具体是“高”在哪里。如同我在Custeel、CRS、CRN以及LGMI工作期间,有机会把钢铁的基本知识又传
10、播给近千名新人一样,在这里,更多地是说明和展示京唐公司巨大高炉的全景,普及一些行业知识的概念,使朋友们更好地认识这道工序,至于很纯粹的技术问题我不涉及。高炉(Blast Furnace,简写BF)是冶炼生铁的专用竖炉,是钢铁企业最重要的大型设备之一。竖炉炼铁的方法,古已有之,比较接近现代炉型的竖炉至少使用有600多年了,但那时还主要是用木炭或原煤的炼铁方法。直到十八世纪初(1709年)英国人德比(A.Darby)发明了主要采用焦炭的新型炼铁法,不再使用木炭或原煤,近300年来它的基本原理一直没有改变。这种“现代炼铁法”是基于炼焦技术发展的结果,但是依旧没有脱离人类在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原料(
11、煤、石油)的、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说明这一点,也是无奈的现实,全世界如今还没有找到既能够适合大规模生产、又能不再使用或减少使用化石原料的新方法彻底取代高炉,人类还在原有的工艺框架中寻求突破,所以目前的高炉与300年前德比改用焦炭时相比,并没有很大的本质变化。高炉炼铁工艺流程简图老式料车和料钟装料的炼铁高炉工序立体图高炉炼铁的原理说来也很简单,就是把矿石原料(烧结矿和球团)、焦炭、石灰石等原料投入高炉内熔炼,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终生成炽热的液态铁水。液态铁水就是钢厂里通常说的“生铁”,是供给后面的炼钢工序使用的中间原料,而不是由市面经销商卖的那种铸造好的、冷固态的“生铁块”商品。由于高炉位
12、居钢铁联合企业主流程“铁、钢、材”的三大工序之首,冶炼的铁水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生产钢材质量,高炉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集中体现了每家钢铁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所以高炉又有钢铁生产的“龙头”之称。铁元素在地球自然环境中都是以含铁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所谓炼铁,就是把金属铁从含铁矿物(主要为铁的氧化物)中提炼出来的工艺过程,常用“高炉法”冶炼。近年的新技术主要是各种“直接还原铁”法,产出的是固态海绵铁,也有出产液态铁的熔融还原法等。高炉每冶炼1吨铁大约需要23吨原料,其中有1.51.8吨矿石原料(多不过2吨),即烧结矿、球团矿,它是铁元素的来源;需要250Kg500Kg左右焦炭,它起着燃料、还原剂、高炉
13、料柱骨架三个作用。另要消耗200400Kg不等的“助熔剂”类辅助原料,简称“熔剂”,即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等,它们促使矿石原料里含的有害杂质(例如硫S等)吸附到流动性良好的液态炉渣里去除。有的高炉为了节省焦炭还采用喷煤助燃技术,每炼1吨铁要用去100250Kg煤粉。首钢是中国高炉喷煤技术的发明者,从1963年就开始对喷煤技术进行研究试验,1964年成功应用,1966年开始在全首钢高炉上推广,当年平均喷煤量就达到159Kg吨,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目前首钢高炉的最大喷煤量可达到250Kg吨(京唐公司的大高炉设计喷煤为200Kg吨)。左图为无料钟高炉五段主要结构;右图为宝钢原1号高炉(料钟式)框架
14、高炉是一个竖式的圆筒形炉子,其本体包括炉壳、炉衬、冷却设备和炉基、高炉框架等,高炉内部的工作空间叫炉型,一般分为五段,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炉缸部分有风口、渣口和铁口。炉顶上部有装料设备,过去中小型高炉用料钟,现在大型高炉都改用“无料钟炉顶”装置。竖炉炼铁与烧煤的铁皮炉一样,都是从上面加料,下面进气,热力(火)朝上走,还原生铁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因此还要给高炉“鼓风”,空气通过高炉鼓风机加压,如同给灶台拉风箱一样,要从附属的几座“热风炉”里持续不断地给高炉送进11001350的热风。鼓风带入高炉的物理热占整个高炉总热量的20左右,每炼1吨铁要鼓风17002200Nm3(Nm3为“标准立
15、方米”)。有的喷煤高炉在鼓风时还要加入一些氧气,俗称富氧鼓风,用以提高风口的燃烧温度。高炉冶炼生铁示意图高炉冶炼时内部的各区域状态高炉生产是连续进行的。一代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更换耐火砖为一代)能连续生产几年到十几年。炼铁时从炉顶不断地装入铁矿石原料(烧结矿、球团)、焦炭、熔剂,从高炉下部的风口吹进10001300的热风,为了减少焦炭用量还可以喷入重油、煤或天然气等燃料(我国采用喷煤)。在炉内高温下,焦炭和喷吹物里的碳,以及碳燃烧所生成的一氧化碳,将会把铁矿石原料中的氧元素“夺取”出来,得到液态的铁水,这个过程叫做“还原”(我们学化学时,不是都学过“氧化还原反应”么,高炉炼铁的主要过程就是还
16、原反应)。铁水是含碳量在24.3的液体状“铁碳合金”,并不是纯的金属铁,通常叫做“生铁”,从高炉的出铁口放出,出铁温度一般在14501550左右。日本JFE钢铁(原川崎制铁)千叶厂1号高炉模型剖析日本JFE钢铁(原川崎制铁)千叶厂1号高炉冶炼模型,下面出铁场有4个铁水罐大型高炉每天出铁12次以上,对于设计4个出铁口的超大型高炉,通常是用“对角线出铁”的原则操作,即按1、3、2、4号铁口顺序开铁口,高炉始终有一个铁口在出铁。京唐公司的高炉也是有4个出铁口的,操作方法类似。过去高炉出铁时,熔融铁水从出铁口流出,沿着出铁沟缓缓进入铁水罐,热浪飞滚,烟气重重铁水流入高炉下的铁水包,通常是用火车运到炼钢
17、厂去首钢石景山老厂一座具有环形封闭式出铁场的大型高炉在出铁,热浪烟尘全部被隔绝,环保效果最佳液态生铁一般都是下一道转炉炼钢工序的原料,要通过厂内铁路把铁水罐或“鱼雷罐”热送过去。有些中小型高炉还把少量铁水铸造成生铁块出售,卖给那些没有高炉的电炉钢厂使用,或给铸造厂生产铸铁产品。铁矿石中的脉石、焦炭及喷吹物中的灰分、与加入炉内的石灰石等熔剂反应,生成炉渣,每炼1吨铁会排出0.3吨1吨炉渣,如果用的矿石品位(含铁量)越低,排渣量就越大。高炉渣经过处理之后,可以生产水泥、铺设道路、制作楼板、矿渣棉等综合利用产品。每炼1吨铁会产出18002000立方米煤气。高炉煤气是“铁前”三大工序(铁、烧、焦)的污
18、染源之一,所以必须把高炉煤气从炉顶导出,除去灰尘后只作为工业用煤气使用。现代化高炉还能利用炉顶的高压,用导出的一部分煤气发电(就是前面介绍过的TRT发电)。每炼1吨铁大约产出“含铁炉尘”20100Kg,一部分回收给烧结厂做配料,一部分做副产品。比较高炉的大小,世界各国都是用“有效容积”来描述,数量单位是“立方米”。业内习惯把描述某座高炉容积的“立方米”三个字省略,直接呼唤数字,例如3200立方米高炉,简称3200高炉。北京石景山的老首钢有五座高炉,按15号炉顺序排列,有效容积分别是2536、1726、2536、2100、1036立方米;而迁钢公司的13号高炉分别是2650、2650、4000立
19、方米;京唐公司1号和2号高炉都是5576立方米。谁大谁小,一目了然。我从此处开始,下面凡是写到高炉具体容积的地方都这样简写。谈到高炉的效率,这里要用到一个“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的概念,简称“利用系数”,高炉利用系数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一昼夜(24小时)平均产出生铁的吨数,单位是“tm3d”(即“吨立方米天”),它是衡量高炉生产效率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高炉生产顺利时,日夜三班出铁都很正常,矿石、焦炭、喷煤、热风、加氧的各种“进量”都维持恒定,铁水、炉渣、煤气等“出量”也保持不变,这时的利用系数一定高。如果生产不顺,前面供应缺料或炉料质量差、操作不当导致炉况不稳定、后面炼钢设备故障暂停送铁水等,
20、都将使连续24小时的出铁量减少,利用系数就降低了,甚至可能达不到高炉设计值,直接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我国高炉利用系数一般水平是(1.82.3)tm3d,高的超过3.0以上。凡是炉型采用所谓“矮胖型”的,相对利用系数都比较高。首钢老厂停炉前连续多年4座高炉(不含2005年最先停炉的5号高炉)的利用系数平均为2.15。在建设京唐公司高炉之前的2007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高炉利用系数为2.677吨立方米天,已经相当高了。当然高炉越大不见得利用系数也会更大,一些发达国家的特大型高炉也才达到2.2,京唐公司5576高炉的利用系数设计在2.3左右。京唐公司1号高炉试生产以后,日产铁水很快就超过1.3万吨
21、以上,以世界第五的有效容积创造了世界第一的产能。也正是由于高炉冶炼的原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一百多年来的现代高炉炼铁工艺也就越来越倚重“自我修炼”式的改造道路,除了采用各种技术参数调整、提高原料强度、电脑化操作等外行很难看懂的细节之外,最直观的变化只剩一个,那就是眼见各国高炉的日益大型化。面对京唐公司、也是全国的第一座5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我发觉自己陷入一个困境,很难用通常意思为“大”的某种词汇来描述它。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在近百年来人类对于“机器大型化”始终缺乏足够的超前想象,出于认知和眼界所限,往往把评价谁“大”谁“小”的数据界限定得比较低,所以通常很早就把某个数字定作为“大”,结
22、果越到后来越发觉自己陷入窘境,几乎无法再去描述被人类陆续创造出来的巨大机器。前面说到称呼火力发电机组的所谓“临界”、“超临界”乃至“超超临界”,就是如此,今后超过1000MW以上的发电机难道要说“超超超临界”?在国内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把15002500立方米的高炉定义为“大型高炉”了,80年代又把大于3000立方米的高炉称为“超大型高炉”。也许与那个年代正好美国“超人”被追捧有关,全球把什么时髦、特殊的东西都要冠以“Super”(超)字,否则就不舒服。中国也赶了一把时髦,如今却把自己逼进了死角。对于90年代以后更多涌现出来的4000立方米、5000立方米以上高炉,竟然不知该怎么称呼了,如果用
23、“超超大”,并且今后继续叠加用字,那就如同儿戏。在我印象中首钢是不爱用“超大”字样的,但是总使用“特大”二字,在国内大高炉平均容积还停留在1000多立方米时,首钢把改造的2000多立方米高炉就称为上了一个等级的“特大高炉”。2009年某次开会时遇到一位业内专家,他称京唐公司的高炉为“巨型高炉”,他说你们首钢总是与众不同,从老周的时代就爱用“特大”两个字,幸亏1995年以后刹了一下车,要不然如今自己就没词儿描述了。我放声大笑,认为的确如此。到2010年为止,首钢除去曹妃甸,虽然只在迁钢建设了一座4000立方米级的高炉,好歹与国内另外十几座高炉是同一个数量级的,而且阵容足够强大,给它们集体冠称“特
24、大”还行。然而面对京唐公司第一座5000立方米以上高炉,我很难用词汇来描述,看到首钢BSIET在文献中是用“新一代特大型高炉”,我看还是借鉴那位专家的叫法简称为“巨型高炉”吧,免得以后技术上再“新”一把怎么办?由于预测今后世界上不大可能出现6000立方米以上高炉,所以我认为“巨型”二字比较适用,大不了就再加字成为“巨大型”,反正总比再叫“超超超大”要好。有资料显示,最近20年来在世界上仍在使用的高炉当中,日本的数量由65座下降到28座,平均容积却从1558立方米上升到4157立方米,欧盟地区由92座下降到58座,平均容积也从1690立方米上升到2063立方米,呈现明显的大型化现象。仅从不完全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资料 法律 资料 奥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