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料]关于船舶留置权法律问题.doc
《[法律资料]关于船舶留置权法律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资料]关于船舶留置权法律问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船舶留置权法律问题1 船舶留置权的概念船舶留置权在有关国际公约中被称为right of retention 0f vessel,而在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编制的海运立法指南中,则被称为possessory lien on vessel。我国海商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前款所称船舶留置权,是指造船人、修船人在合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时,可以留置所占有的船舶,以保证造船费用或者修船费用得以偿还的权利。船舶留置权在造船人、修船人不再占有所造或者所修的船舶时消灭”。有学者认为,船舶留置权实际仅有造船人留置权和修船人留置权两种。其实,海商法第25条规定的船舶留置权仅具特定含义,可认为是狭义的船舶留置
2、权,而并非船舶留置权的一般概念。如在海商法第161条亦有类似的规定:“被拖方未按照约定支付拖航费和其他合理费用的,承拖方对被拖物有留置权。”从现代各国有关留置权的法律规定来看,不仅两大法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即使是同属大陆法系的国家相互之问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就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对留置权的规定而言,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留置权的性质,二是留置权的权利内容。我国民法通则颁布后,留置权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在我国被正式确立下来。民法通则第89条第4款及担保法第82条对留置权作了规定。担保法第82条规定:“本法所称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84条的规定,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债务人不按
3、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可见,依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留置权的发生应具备三要件:合同债权已届清偿期;债权人因产生债权的合同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合同债权与债权人占有的财产之间存在牵连关系。较之于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上述法律所规定的留置权适用范围较窄,限于债权人因合同关系(主要是保管、运输、加工承揽合同)而占有对方财产的情形。我国现行法将留置权限于合同之债颇值商榷。有学者认为,留置权构成要件中的债权与留置物有牵连并不限于合同之债,无因管理关系中,管理人已占有本人动产的,在本人未给付管理人所支出的合理费用时,管理人得行使
4、留置权。笔者对此观点持相同意见,留置权制度的功能在于债权人得以占有债务人的财产而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将留置权限于合同关系不利于充分发挥留置权制度的作用,作为债权担保的留置权也不应因债权发生原因的不同而异。以民法留置权的一般概念为基础考察船舶留置权并不意味着船舶留置权应局限于我国现行法留置权概念的框架之中。海商法已突破我国民法留置权限于合同之债的规定,该法第188条第3款规定:“在未根据救助人的要求对获救的船舶或者其他财产提供满意的担保以前,未经救助方同意,不得将获救的船舶和其他财产从救助作业完成后最初到达的港口或者地点移走。”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广义的船舶留置权可定义为:“海事请求权人非因侵
5、权行为而占有他人船舶时,在同该船有关联的债权获得清偿前,依法对该船享有扣留并置于其控制之下的权利。”以下笔者仅讨论我国海商法第25条第2款所定义的狭义的船舶留置权。2 船舶留置权的性质和特点关于留置权的性质,即使是在大陆法系国家也没有得到统一。但就我国民法通则,特别是我国担保法对留置权的规定来看,我国民法规定的留置权应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除了担保物权的从属性、不可分性等一般特征外,其还具有所谓“二次效力”等特征。船舶留置权作为我国民法特别法的海商法所规定的以船舶为客体的留置权,是船舶担保物权的一种。这决定了船舶留置权不仅具备民法留置权的一般特征,而且还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概括如下:(1)
6、以根据造船合同或修船而占有船舶的造船人和修船人为权利主体。就海商法调整的关系而言,能够根据合同占有他人船舶的债权人,主要为船舶建造人、船舶修理人、船舶拖带合同中的拖带人、船舶救助人以及沉船起浮或打捞人等。但我国海商法及有关国际公约均没有把船舶留置权的权利主体扩大到造船人和修船人以外的人。主要是为了尽量减少排在船舶抵押权之前优先受偿的船舶担保物权的数量,以提高船舶抵押权人(如商业银行)的优先受偿机会,进而达到鼓励航运投资的目的。(2)以根据造船合同或修船合同而占有的船舶为客体。这点包含两重含义:一是非因造船合同或修船合同而占有船舶,不产生船舶留置权;二是作为某一船舶留置权客体的船舶,须是特定合同
7、项下的船舶,或称当事船舶,而不包括其他船舶。(3)作为留置权的船舶不必须是债务人享有所有权的船舶。我国海商法第25条的规定仅使用了(造船人或修船人)“所占有的船舶”,而没有使用诸如“债务人的船舶”或“债务人所有的船舶”等措辞。据此应该认为,作为船舶留置权客体的船舶,并不必须是“合同另一方”享有所有权的船舶,即造船人或修船人对其根据造船合同或修船合同所占有的船舶或“合同另一方”交付建造或修理的船舶得主张船舶留置权。(4)一般须通过法院拍卖实现二次效力。留置权的二次效力,是指当债务人于履行期满超过一定期限后仍不履行债务时,留置权人得依法处分留置权,以其变价优先受偿的效力。根据民法的一般规定,对于留
8、置权的处分,并不一定必须有法院的介入,并可使用“折价”、“拍卖”和“变卖”的方式。然而,对于以船舶为客体的留置权来说,由于船舶虽属动产,但其价值往往超过许多不动产,再者,由于船舶优先权的存在,非经法院拍卖,船舶的变价很难实现。3 修船时行使船舶留置权的几个法律问题在实践中,一些修船厂往往对经修理而未支付修理费的船舶采取了留置措施。但是,在实践运用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笔者就以下问题进行探讨。3.1 在修船舶留置权的行使是否应事先在合同中约定当船厂在船东所委修的船舶一经修理完工而不按合同规定的期限、数额支付修船费用,拟留置该船舶时,不少船东则以在双方所签订的船舶修理合同中没有这方面的约定为由进行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资料 法律 资料 关于 船舶 留置权 法律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