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论文案例金鑫.doc
《[法学]论文案例金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论文案例金鑫.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题目:产业结构调整对石景山区地税影响分析姓 名: 金 鑫 学 号: 0305334209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指 导 教 师: 协助指导教师: 2007年5月31日- 18 -北京联合大学 毕业论文摘 要本论文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产业发展状况与石景山区地税税收结构变化为研究对象,理清了石景山地税税收及税收结构的基本情况,并对石景山区地税税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系统的搜集、整理相关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比较分析,认识石景山区地税近几年的税收及税收结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石景山区经济结构变化,特别是首钢搬迁和发展新型经济对地税的影响。论文的重点落脚
2、于影响石景山区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的分析上和石景山地税培植新财源、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问题上。发现机会与问题,制定正确改革措施。关键词:石景山 地方税务 产业结构调整AbstractThe thesis writ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of Shijingshan District in Peking City,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local tax revenue after Shougang Group movement. The urgent task of the Governme
3、nt of Shijingshan District is how to create new points of economic growth so as to enhance its competitiveness and realize the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Key Words: Shijingshan District Local Taxation Structure Adjustment 目 录摘 要.Abstract.引 言.11石景山财政收入现状及特点. .21.1现状21.2特点32影响石景
4、山区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分析 72.1产业结构因素 72.2首钢因素影响 . . 72.3经济发展因素 82.4财税体制因素 92.4.1分税制体制不完善的影响92.4.2税收体制结构性改革的影响93培植新财源、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113.1调整产业结构 113.2抓住首钢涉钢产业搬迁的机遇 123.3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企业活力 123.4优化税源结构 13结 论15注 释16参考文献 .17致 谢18引 言地方财政收入是衡量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体现了地区的财政实力。经济的发展规模与质量制约着财政收入的发展规模与质量,同时地方财政收入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石景山区通
5、过几十年特别近十几年的努力,区域经济得到强劲发展,但经济支柱单一、收入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计划正式启动后所带来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石景山区财政收入增长乏力。财政收入的水平与规模,将关系到政府在履行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等方面的相关投入,也将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对近年来石景山区财政收入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从提高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角度出发,就培植新税源、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新机制做初步探讨。1.石景山财政收入现状及特点1.1现状从税收的角度,一个地区的财政收入主要由该地区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构成,非税收入包括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
6、费收入,以及政府转移支付的款项,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1.1.1 国税收入的构成 国税局税收收入由增值税、消费税、内资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储蓄利息个人所得税)五个税种组成。表1 国税收入构成1税种名称税收类型区级分成增值税中央、地方共享税12.5%消费税纯中央级收入0%内资企业所得税中央、地方共享税20%外资企业所得税中央、地方共享税20%个人所得税纯中央级收入0%1.1.2 区地税收入构成区地税局全部收入由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契税、罚没收入、场地使用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
7、入、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城市集体服务事业费、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18种税费组成。表2 区地税收入构成2税种名称税收类型区级分成营业税、土地使用税、场地使用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土地增值税市、区共享税50%城市维护建设税市、区共享税42.5%企业所得税中央级、市级、区级共享税20%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纯区级收入100%城市集体服务事业费、耕地占用税纯区级收入100%契税、罚没收入纯市级收入0%个人所得税中央级和市级共享税0%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按照属地原则征税,税收按照属地分别归中央和市级所有0%目前石景山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税种是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房产税
8、,仅从2005年来看,这四项税种占据该区全部财政收入的79.2%3。图1 2005年石景山区财政收入支柱税种结构表1.2特点:1.2.1 总量小,增速慢,与其他城区的差距逐渐增大由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及可利用资源的局限性,石景山区地区生产总值绝对值在城八区处于落后位置。2004-2005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均为第七,仅高于崇文区。而在城市功能拓展区中,总量绝对值与其他三个城区的差距较2004年进一步拉大,这对财政收入造成了一定影响。从全市而言,十五期间石景山区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3.4%,远远低于全市平均增速。财力平均增长17.6%,低于全市20%的增速2.4个百分点4。无论从财政收入还是从总财
9、力,该区均低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同时由于财政收入基数相对其他城区较小,增幅又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与其他城区的差距存在进一步扩大的危险。表3 2004-2005年城八区财政收入与GDP比较5: 城 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200520042005年为2004年%200520042005年为2004年%首都功能核心区东 城 区517.9489.5105.838.034.5110.1西 城 区864.8744.5116.246.138.8118.8崇 文 区107.993.1115.911.39.1124.2宣 武 区219.1206.5106.125.223.0109.6城市功能拓展区
10、朝 阳 区1553.41118.5138.985.368.5124.5丰 台 区368.7332.8110.818.015.0120.0石景山区197.3181.8108.510.39.0114.4海 淀 区1331.21144.2116.370.857.9122.32006年上半年,石景山区虽已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5亿元,做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是从总量上分析,区财政收入同比下降0.5%,较同期GDP增长率低4.4个百分点。在1-6月城八区中居末位,与排名第一位的朝阳区相差近10倍,且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城区,这也是该区财政收入近几年来第一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按照110150
11、万元的年预算数,下半年的财政收入要保持在月均增幅15%(月均9136万元)的水平才能实现全年目标6。 图2 2006年上半年城八区财政收入完成及增长情况1.2.2 依赖以首钢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但首钢对财政贡献率已开始下滑石景山区二产与三产增加值基本保持在7:3的比例,导致区财政收入对第二产业存在明显的依赖性,更以首钢为石景山区的税源大户。以2005年增值税入库情况为例,第二产业(工业)入库218669万元,占增值税入库的93%,制造业入库189313万元,占第二产业(工业)入库的87%,首钢集团(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入库174943万元,占制造业入库的92%,占第二产业(工业)入库的80
12、%。但这一主导地位从今年开始动摇,首钢涉钢产业搬迁的负面影响已日渐凸现,首钢对该区财政收入的贡献下降幅度较大。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首钢上缴区级税收同比减少3900余万元,对区财政收入影响度为负7.1%,首钢占全区GDP的比重下降为45%,占区级税收比重下降为36%。71.2.3 第三产业对石景山区财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非公经济的作用逐渐显现十五期间,石景山区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达到12.3%,高于全市9.3个百分点。在地税局提供的三次产业占该区财政收入比重数据中表明,2003-2005年间第三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逐步提高,从2004年开始,第三产业入库税额已逐渐占到财政收入的一半以
13、上8。 表4 2003年-2005年三次产业占区财政收入比重情况单位:万元2003年所占比重2004年所占比重2005年所占比重第一产业300302270第二产业5761652%7210449%7929245%第三产业5404348%7529851%9587555%第三产尤其是服务业贡献率上升。石景山区三产主要以房地产业和服务业为主,房地产业曾一度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近年来该区房地产业的财政贡献率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房产税到2005年占财政收入比重已经不足8%。而该区的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石景山区经济增长、就业富民、地方税收的重要力量和渠道。“十五”期间,石景山区服务业增加值
14、年均增长21.6%,但从总体上来看,石景山区服务业的发展还未形成规模,处于初级阶段,对该区经济和财政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有很大的空间,是石景山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非公有制经济对区财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成为拉动石景山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2005年全区地税总收入175437万元,其中非公经济50154万元,占全区总量的29%,是2001年非公经济收入17287万元的2.9倍。另外,2005年石景山区非公经济交纳国税96599万元(含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较2004年增加13255万元,增长16%。今年上半年非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商业企业实现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7%;上缴税金5200万
15、元,同比增长20%,为石景山区实现时间过半财政收入任务完成过半作出了积极贡献。91.2.4 增值税为财政收入主要税种来源,各项重要税种所占比例基本稳定按照市与区县分税制管理体制中有关分成比例要求,区财政收入的重要税种来源为增值税,其次为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增值税在十五期间一直是石景山区财政收入的支柱税种,所占比例基本保持在32%左右。同时主要的五项税种基本呈现稳定发展状态,比例保持在3:2:1:1:0.8。而到2005年,增值税出现微降态势,营业税则比上年增长近7个百分点。由于首钢涉钢产业搬迁调整,预测增值税在“十一五”期间甚至更长时间内会大幅下降。若要保证财政收入稳
16、定增长,必须有增值税之外的支柱税种大幅上涨。改善税源结构,培植新财源的任务迫在眉睫。101.2.5.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 财政理论认为,财政依存度(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既可反映财政收入的质量,也可用来衡量经济运行的质量。近年来我国的财政依存度基本保持在16%以上,2005年北京市财政依存度也达到了14.6%。而石景山区财政依存度排名在城八区里处于落后位置(2004-2005年两年仅高于丰台区,位居第七)。十五期间石景山区的财政依存度基本在5%左右徘徊,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并未随我区GDP的增长而呈现增长势头。2、影响石景山区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分析2.1产业结构
17、因素第二产业支撑财政收入,贡献率却在降低;第三产业发展尚不具规模,未能填补二产骤降带来的财政空缺。石景山区长期凭借二产支撑财政收入,冶金、电力、机械等传统重工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0%,这些重工业又以首钢为主,占全区现价工业总产值的90%。2003年以来,第二产业增加值逐年提高,其比重基本保持在70%,而对石景山区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却由2003年的92.6%下降到2005年的51.8%,降幅明显,在拉动财政收入增长方面贡献逐渐减小。 表5 2003年以来三次产业比重及贡献率变化情况112003年比重(%)贡献率(%)2004年比重(%)贡献率(%)2005年比重(%)贡献率(%)第一产业122
18、00-0.500-0.3000第二产业97736768.492.6131701772.486.9139713770.851.8第三产业44856531.67.950095327.613.457556829.248.2GDP142715218179701972705过去的五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第二产业11.6个百分点,到2005年其产业贡献率已经接近二产贡献率水平,体现出确立“现代、绿色、文明”三区定位以来,区委区政府重视发展第三产业的决策所取得的可喜成绩。但三产绝对值在全区GDP中所占比重仍较小,2005年石景山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6亿元,仅占全部GDP的29.2%。现代高科技制造业
19、、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而其他第三产业如现代流通业、文化创意类产业等类型行业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跟进,都不足以弥补首钢涉钢产业搬迁给石景山区地方财政收入带来的影响。2.2首钢因素影响首钢涉钢产业搬迁对石景山区财政收入影响巨大,与钢产业相关联的非钢产业亦将受到波及,对区财政贡献呈现下降趋势。由于首钢在石景山区的特殊地位,它的压产搬迁给该区财政收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涉钢产业搬迁,直接导致首钢的收入减少,进而影响石景山区财政收入;二是首钢压产搬迁产生大量富余人员,其再就业工作需要财政支持;三是首钢集团和石景山区规模较大的围绕钢铁的配套服务产业链,受涉钢产业逐步停产波及会
20、逐渐萎缩。使与钢产业相关联的非钢产业对石景山区财政的贡献也受到波及,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首钢搬迁后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将作为石景山区新的主导产业,其发展也需要财政大力扶持。根据石景山区地税部门提供材料,以2005年度首钢集团纳税基础为参考,可以初步估算首钢涉钢系统搬迁后对石景山区财政收入的直接影响。2007年底压产400万吨产能后,每年将影响石景山区财政收入减少1.6亿元,到2010年全部搬迁完成后,每年将影响石景山区财政收入减少3.25亿元。首钢集团的钢铁配套服务产业链萎缩给税收收入的影响也是相当大。2005年首钢集团统计单位销售收入836亿元,其中钢铁业销售收入占42.34%,非钢产业统计销
21、售收入57.66%。而在非钢铁产业销售收入中,60%业务与钢铁产业密切相关。一旦钢铁系统搬迁后,这类非钢产业的整个链条都将逐渐萎缩,这部分企业的税源将逐渐随之枯竭。可见,首钢的发展成为影响石景山区财政收入的最显著因素。122.3经济发展因素石景山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尚待提升的经济运行质量制约财政收入。石景山区产业结构单一,地区生产总值在城八区排名落后,经济增长速度自2001年以来四年平均增速为14.4%,比全市平均水平仅高出2.5个百分点,而如发展速度较快的东城区等城区,年均增速已经高过全市平均水平14.7个百分点。这种经济发展态势也影响和制约了财政收入水平的提高。2001年以来石景山区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学 论文 案例 金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