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
《[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构建和实施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思考汪永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510665)摘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是喜悦与忧虑同伴、机遇与挑战同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学习中央文件会议精神,深感要破解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难题需要谋划“大德育”的建设框架、营造“大德育”的环境条件、建立“大德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是:明确一个育人目标、把握二个育人基点、树立三个育人观念、落实四个育人环节、统筹五个育人关系、加强六个育人建设。关键词:中职学校;立德育人;系统工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作者简介:汪永智(1963),男,河南禹州市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广东省中等职
2、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提出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提出了“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思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曾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习中央文件会议精神,深感
3、要破解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难题,需要谋划“大德育”的建设框架、营造“大德育”的环境条件、建立“大德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是明确一个育人目标、把握二个育人基点、树立三个育人观念、落实四个育人环节、统筹五个育人关系、加强六个育人建设。一、明确一个育人目标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从职业院校走出的学生应该是德技双高、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从社会上对人才需求的现实情况看,“有德有才重点用,有德无才培育用,无德无才弃之不用。这代表了很多企业的用人理念。”1从中国教学传统来看,正如陶行知所言:“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
4、之道。”2从国家教育政策要求来看,教育部长袁贵仁最近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职业教育要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3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落实在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中就是坚持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第一要义、为根本目标,坚决摒弃单纯注重技能教育而忽视或轻视德育的狭隘发展观念,使职业院校学生德技双高、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是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成效的主要标尺,也是职业院校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所在。只有这样,职业院校德育及各项工作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职
5、业院校才可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职业院校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二、把握二个育人基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区别于其它学校办学要求的育人基点。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作为职业院校,就是要围绕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这个中心环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加强学校的各项建设,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作为教职员工,就是要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特点,加强人文关怀和服务照顾,努力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面对学生,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
6、学生人生路上思想启蒙者、行为引领者、心灵抚慰者、困难帮助者。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基于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现状,职业院校学生中的很大比例将直接走向社会、走进企业及其它用人单位,成为产业大军的一员,成为经济社会的建设者。因此,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就是要围绕学生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努力创业、成就事业,并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形成健全人格,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顺心、让家长放心,让用人单位和社会满意。三、树立三个育人观念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要在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等理念的基础上,结合
7、学生和学校的实际,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强化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践育人观、和谐法治观,用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带动中职德育工作的大发展、大跨越。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行业无贵贱,职业无尊卑”。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人对职业教育有不正确的看法。可以说,目前影响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影响广大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很关键因素就是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不公正、不客观,甚至是错误的评价。这种学生观没有很好地把握职业教育和学生的规律与特点,还是用应试教育单一评价观和传统人才观、教育观等去评价学生,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和管理学生。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不解决,整个职业教育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因此,当
8、前和今后摆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把握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充分认识职业院校学生昂扬奋进的喜人气象和令人担忧的现实问题,辩证地去看待学生,树立包括多元化人才观、差异性评价观、发展性教育观、人性化服务观等在内的正确学生观,从而更好地去认识、去教育、去培养学生,更好地尊重他们的人格,关爱他们的心灵,挖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正确而有效的指引和服务。正如一个学生所言“职校,在很多人眼里曾是普高落榜生的归宿;职校生,在很多人眼里曾是“恨铁不成钢”的孩子。可是,当我们成为职校生,真正走进了职校的校园,我们发现了另一片属于
9、我们的天地。我们不是“应试”高手,而是技能冠军、运动场上的佼佼者。我们有更多的潜力等待发挥。” 42、树立实践育人观。当代教育者的最大困境其实就在于“摁着牛头吃草”,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岂不知“吃草”是它的本能。这样强硬和机械训练的结果是“牛”很累,教育者也很累,教学的效能却很低。过去几十年,教育者长期执著于为孩子设计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对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人为控制。变“被动教”为孩子的“主动学”是当前教育超出困境的唯一通途。5职业院校学生很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喜爱活动、乐于活动。这就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特点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体育活动去教育和
10、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真正调动起学生作为自身道德发展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在各种实践和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3、树立和谐法治观。“让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一生幸福,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重要目标”。6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面临的不仅是生理的、知识的和技能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成熟,包括道德、价值观、情感和信仰等的发展”。7因此,温家宝在视察学校时明确指出:“我们既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还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8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要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必须认识和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树立正确的职
11、业教育理念。”9一方面加强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环境教育、和谐教育等,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幸福地成长,在和谐的环境中增强创造和谐、珍爱和谐意识,增强拥有和珍惜爱与幸福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民主法治教育,特别是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理念,强化规范管理,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学法、守法、用法,让学生在民主法治、和谐幸福的环境中文明有序地学习和生活、成长和发展。四、落实四个育人环节学习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深感其精髓在于构建“大德育”的指导思想,跳出了过去那种仅仅把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教育看作是学校的事,学校又视为是专职德育人员的事这一思想认识,
12、而是把学生德育工作提到了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高度,放到了全社会的大背景下和学校整体工作的大局中来认识、来要求、来部署,从而努力构建合力机制、追求综合效应,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营造大德育工作氛围,实现大德育工作效果。1、“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都负有育人职责。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德育工作主体人员的育人职责、学生各职能部门的育人职责、全体教师的育人职责。2、“全程育人”。是指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中都要加强德育工作。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从课内教育教学到课外实习实训、实践活动等过程中逐步成长的基本规律,精心规划和实施不同阶段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职业院校 树人 系统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