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11级新生手册课程简介.doc
《[教育学]11级新生手册课程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11级新生手册课程简介.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程课程介绍2011年9月电信系简介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始建于1960年,创立之初为华中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后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2000年5月合校后为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设有2个本科专业即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本系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二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同名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 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技术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电信系现有教师155人,其中教授29人(博导20人),副教授44人。电信系学生人数众
2、多,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有多名学子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 经过长期努力建设,我系现拥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光通信与智能网络研究部、下一代网络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无线接入、融合接入和仿真试验等3个研究室、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基地、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智能互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探测技术研究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基地和教学实验中心。目前,电信系正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按照“承接大项目、形成大团队、建设大基地、完成大成果”的思路,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深入开展教育改革和科技 创新,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持续推进院系
3、发展。全系上下满怀“责任、激情、团结、谋略”的工作理念,为建设一流电信学科而努力奋斗。前 言首先祝贺各位新生加入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这个大家庭,预祝各位大学生活过的精彩!本课程介绍手册中搜罗了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几乎所有的基础课程(部分通识教育基础课未包括在内),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介绍,旨在让2011级新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大学学习、更多地了解今后将要学习的课程,以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实质上的准备,为更好得将自己的专业完成、进行深造而服务。众所周知,电信系的课程有如下几个特点:课程多、难度高、涉及面广、实践要求高等。在学习每一门课程之前都应对其有所
4、了解,不要求深入,但必须对这门课程学什么、怎样学、有哪些需要先学的课程、将来可以在哪些方面运用这门课程的知识点等有所了解。对于新生同学来说,可以早做大学四年的规划,提早做好准备,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切合自己兴趣的课程,从而避免盲目跟从他人选课。本手册由电信系团学联提议,学术部进行制作,由于时间仓促,若有不周之处敬请原谅!电信系学术部2011年9月制作组制 作 人:邵晓康材料收集(姓名按拼音顺序排列):马渊 邵晓康 汪帅 王闻多 张成微积分课程简介:微积分在电信专业的应用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广泛,其涵盖了许多重要领域,如通信技术、电气工程、自动控制以及网络技术等,将现代电信与现代数学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
5、,而微积分是现代数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本课程强化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递,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计算和解题能力。主要内容为: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级数、空间解析几何、偏导数与全微分、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常微分方程等。其中极限的思想、微分中值定理及应用、重积分的计算以及级数理论等是微积分的重点与难点。该课程为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字信号处理等后续课程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程分两学期完成,每学期学分:5.5 每学期学时:88参考教材:微积分(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线性代数课程简介:线性代数是讨论矩阵理论、与矩阵结合的有限维向量空
6、间及其线性变换理论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行列式、矩阵、向量组的相关性、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相似矩阵与二次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线性代数在许多学科中有重要应用,与一些信息类课程如电路理论等有密切关系。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密码学、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理论、算法的基础。学分:2.5 学时40参考教材:线性代数(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简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操作系统基础、办公应用软件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基础、计算机安全、多媒体基础和
7、程序设计基础学分:2 学时:32工程制图课程简介:该课程是研究工程图样的绘制和阅读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用投影法(可参见画法几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几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对三维形状及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以及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学分2.5 学时:40参考教材:工程制图(第二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导论课程简介:信息技术导论课程主要是对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相关的专业、技术以及产业进行梳理,介绍专业、产业、就业领域和发展,使学生了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相关专业、学科与产业的发展历史
8、、现状,以及今后的可能技术发展走向。利用专业介绍向学生讲解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帮助学生了解各专业的业务领域,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制订大学四年学习规划,自主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习。简而言之,信息技术导论可认为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绪论课程,该课程主要帮助大家知其然,而后续专业课程则帮助大家知其所以然。本课程为信息学院(包括电信系、光电学院、电子系、控制系、计算机系)内部统一课程,由上述所列院系的教授为学生介绍相关学科的特色,有大类内转专业意向的同学可趁此机会多了解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简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数学学科,她是工程数学的重要分支,是一
9、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具体说来,概率论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定量地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而数理统计旨在处理随机数据,选取有效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或推断。学分:2.5 学时:40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综合应用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等重要基础课程并演绎成独具特色地处理随机现象的理论体系和应用方法。 自然地,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成为学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必备理论基础。另外,她不同于前两者作为纯粹意义上的数学学科,需要学生形成从确定性思维到随机性思维的科学思想的转变,并且学会从反映自然和社会的客观实际到建立抽象概念又回归实际应用的哲学思辨。参考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路理论课程介绍:
10、电路理论是所有电学课程的基础,后续电学课程主要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等等。电路理论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普通物理。电路理论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路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电路理论重点、难点内容有:有向图的矩阵表示,含受控源电路入端电阻的计算,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电路定理的综合应用,动态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和初始条件的求解,一阶、二阶电路各种响应的时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用相量(图)法进行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三相电路的计算,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非正弦周期电路的计算以及二端口网络的分析。学分
11、:5.5 学时:88参考教材电路原理上、下册 汪建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学物理课程简介: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涉及电信、通信专业的各门后续专业课程,如电路原理、电磁场理论、模拟和数字电路等等。其特点是应用面广,学以致用。难点是点多面广,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应用微积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本课程分两学期完成,每学期学分3.5 学时:56参考教材:采用本校教材,一套三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物理实验课是单独开设的一门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内容有测量与不确定度,以及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方面的内容。一般要求一学期完成6个物理实验,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目录可以任意七个项目完成。请同学注意这门课
12、要求提前在相关网站进行预约,上课地点不固定,主要在科技楼和东七楼。每学期学分:2 每学期学时:32参考教材大学物理实验 科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也是学习其它相关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编程、软件课程设计等)的基础,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同学们在掌握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认真而扎实地进行实战训练,培养动手设计、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学分:3.5 学时:56参考教材:标准C语言程序设计及应用 周纯杰等标准C语言程序设计及应用上机实践训练教程 张惕远等C+程序设计教程第二版 钱能复变函数
13、与积分变换课程简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由复变函数和积分变换两门课程精简整合而成的一门工科数学基础课。复变函数理论对数学领域的许多分支的发展都很有影响,它已经深入到微分方程、积分方程、概率论和数论等多个学科。 一般而言积分变换是通过积分变换把一个函数变成另一个函数的变换。人们在处理与分析工程实际中的一些问题时,常常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进行转换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处理与分析,这就是所谓的变换。课程中主要学习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以其完美的理论与精湛的技巧成为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了许多学科的发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中也是强有力的工具,它的基础内容已成为理工科很多专业的
14、必修课程学分:2.5,学时:40参考教材: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介:模拟电子技术是电信系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电路与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电路的过渡过程、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等。学分:3.5 学时:56课程内容: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理解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元件理解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集成运放的组成部分及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理解各种反馈的概念及判断方法;学会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分析掌握运
15、算电路的特征理解正弦波振荡的条件、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互补功率放大电路理解各种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理解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参考教材:Microelectronics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 (Third Edition) 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模拟电子技术 (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即为英文教材的中文译本)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第五版 康华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数据结构课程简介:数据结构是设计与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多媒体信息处理,数字图象处理及其它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是介于数学,计
16、算机硬件,软件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软件设计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以及相应的存储结构和实现算法,介绍了常用的多种查找和排序技术,并对进行性能分析和比较。学分:3.5 学时:56课程概要:以C语言为基础,重点介绍线性表、栈、对列、树和二叉树等基本数据结构和相关算法、各种检索和排序算法。概要介绍图结构和相关算法。除详细讲授数据基本概念和具体算法外,对每种数据结构给出其C语言实现,并给出定性或定量的算法分析。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参考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信号与系统课程简介: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光电工程、计算机工程、
17、自动控制、电子科学技术、生物电子工程等弱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为实际应用中的“信号、系统”提供数学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基础;为连续信号的抽样、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提供数学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基础。其后续课程有:电子线路原理、通信原理、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象处理、数字语音处理、控制原理等。本课程主要研究确定信号的特性、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性质、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响应以及由此引出的信号与线性系统理论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重点是通过对某些典型信号、典型系统及响应进行深入讨论,是读者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学习的难点在于如何正确地分析信号的特性、如何求解
18、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所得结果给予适当的物理解释。本课程是电信系专业课的核心课程。学分:4 学时:6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电路基本理论。参考教材:本系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美国奥本海母主编的原文教材,学习过程中建议搭配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刘树棠老师翻译的中文教材对照学习。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课程简介:通过方程可以描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面对复杂的物理现象时,引入数学物理方程进行描述。本课程内容就是针对各种有代表性的物理现象(如电场、力与工等)提出相应模型和方程,并给出有代表性的特殊方程的解。本课程较为注重对方程代表的物理模型的理解以及方程求解技巧的掌握。是后续课程如电磁场
19、等的基础。学分:2.5 学时:40参考教材:本系使用的教材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编写的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随机过程课程简介:随机过程是数学类专业应用性课程,是概率论的延续和应用,是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对随机过程的各种模型和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和应用。课程侧重对理论的分析和理解,以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在后续课程中。学分:3 学时:48参考教材:课程使用由刘次华老师编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四版的教材。数字电路课程简介:本门课程主要讲述电子线路中的数字技术部分。通过讲述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以及常用器件等内容,使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掌握分析方
20、法和设计方法,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分:3.5 学时:56参考教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曹汉房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五版;电子技术基础 康华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课程简介: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课程包括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分为基础性、应用电路设计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对模拟及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基础这样具有很强工程特点和实践性的课程,进行工程训练,特别是技能的培养。课程按照“实验基础知识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Verilog HDL与可编程器件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体
21、系安排。本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每个学期学分:2 学时:32参考教材: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四版)罗杰、谢自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电工实习课程简介:电工实习是信息电子类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中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它是一门工艺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实习包括锡焊基本技能、通用的EDA软件protel的使用、元器件测试以及贴装工艺几个部分。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电子工艺的基本基础,学会处理简单的电路故障,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产品的流程,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学分:2 学时:32通信电子电路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信息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联系基础
22、课和专业课的桥梁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最新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及其在现代通信中的典型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及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学分:4 学时:64主要内容:LC谐振电路、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谐振动率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基本要求:掌握振荡器、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电路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估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现代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简介
23、: 现代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是教学环节中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掌握实验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必备素质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电子电路实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能根据实验结果,利用所学理论,通过分析找出内在联系,从而对电子电路参数进行调整,使之符合性能要求,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基本电子测量实验、电路基本规律的实验研究、电路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正弦交流电及耦合变压器实验、三相电路及电动机实验,以及二端口网络实验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简介:本课程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11 级新生 手册 课程 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