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经济法).pptx
《第一章总论(经济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总论(经济法).pptx(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法基础,考情简介与分析1、考试时长:1.5小时,2、考试大纲概况,3、学习方法 经济法知识零碎且全面,需要全面学习。,紧跟课堂节奏,把握重点,听课,通过做题巩固知识,加强记忆,考试就是车轮战。,做题,课后总结,把课堂知识按照自己易理解的方式总结归纳,总结,4、大纲要求【掌握】【熟悉】【了解】,第一章 总论,3、法律责任,2、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1、法律基础,【重点】,考情分析:以往平均分值10分左右;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主。,第一节 法律基础,一、法和法律【掌握】1、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法
2、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会指定的规范性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所有的规范性文件。,第一节 法律基础,2、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1)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3、法的特征,课堂练习,【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特征的有()A.国家强制性 B.利导性C.规范性 D.国家意志性,【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
3、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ACD,ABCD,课堂练习,【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规范基本特征的有()。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B、国家制定或认可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取得社会公众认可,ABC,二、法律关系【掌握】概念:法律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如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法律关系3要素:主体+客体+内容,1、法律主体种类,1、主体的行为能力(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1、主体的行为能力(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注意】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定主要看两个因素:(1)年龄;(2)精神状态。与肢体是否残缺、智力高
4、低等无关。2、民法上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含本数;“不满”“超过”“以外”不包含本数。,【案例1】小张今年3周岁,智力超常:只要年龄不满8周岁,即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智力是否超常无关,因此,小张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案例2】小王今年20周岁,先天腿部残疾,但精神状态正常:(1)年龄已经超过18周岁;(2)精神状态正常;因此,小王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先天腿部残疾”并不影响小王的行为能力。【案例3】小李今年17周岁,仍依靠父母供养在大学就读:由于小李不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虽然年龄处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区间,但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案例4】小
5、赵今年17周岁,已经在汽车修理厂工作,以自己的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1)年龄处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区间;(2)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小赵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案例分析:以下属于哪类民事行为能力人,1、主体,(2)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新增】,2、内容权利和义务,(1)权利是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如财产所有权人可以自 主占有或处置,债权人有权请求债务人还债。(2)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如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如不得毁坏公共财物),3、客体指向的对象,课堂练习,【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公民B、企业 C、物 D、非物质财富【例题
6、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AB,BCD,课堂练习,【例题3.单选题】.张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价款为10万元的电脑买 卖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于4月10日交货,张某于甲公司交货后的5日内付清全部价款。根据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是()。A.电脑B.张某和甲公司C.张某要求甲公司4月10日交货的权利D.甲公司要求张某按时付清全部价款,B,三、法律事实【掌握】,法律事实:法律关系产生的具体条件、直接原因。,课堂练习,【例题1单选题】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法律行为可以分为()。A.单方行为和多方
7、行为B.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C.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D.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例题2多选题】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A.订立合同B.发生海啸C.销售货物D.签发支票,C,ACD,【例题3单选题】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A.买卖房屋B.订立遗嘱C.台风登陆D.租赁设备,C,4.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A.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B.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C.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D.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C,四、法的形式和分类法的形式,四、法的形式和分类,2、法律效力等级及其适用规则 即法律条文之间出现冲突的解决方法
8、。法律效力等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及下级部门规章适用规则:(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即效力高的优于效力低的(2)变通规定优先,适用于自治地区。(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4)新法和旧的特别法产生冲突。同一机关制定,由制定机关裁决,不同机关制定,由上级机关裁决。,课堂练习,【例题1单选题】对下列规范性文件所作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旅馆业管理办法属于地方性法规B.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行政法规C.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发布的西藏自治区立法条例属于自治法规D.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例题2单选题】下列法
9、的形式中,效力层级最低的是()。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宪法,A,C,课堂练习,【例题3.多选题】下列选项中那些不是我国法的主要形式包括()。A、判例 B、宪法 C、法律 D、裁定书,【例题4判断题】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AD,四、法的形式和分类,3、法的分类【了解】,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熟悉】,(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指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等都属于行政法的范围。(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2、民商法;3
10、、行政法;4、经济法;5、社会法;6、刑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我国的诉讼制度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熟悉】,【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A、行政法 B.合同法 C.仲裁法 D.民事诉讼法【2.多选题】我国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基本法律部门A、行政法规 B、民商法 C、宪法 D、刑法,A,BCD,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一、经济纠纷的概念和解决途径概念:经济纠纷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包括民与民之间,民与官之间的纠纷。解决途径:,二、仲裁,二、仲裁,仲裁协议样本,仲裁流程,仲裁流
11、程,4.和解:申请仲裁后可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5.调解: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先行调解。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6.裁决:(1)仲裁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先多数决,后首席决)(2)裁决书自作出(而非签收或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样本,【1单选题】甲公司长期拖欠乙公司货款,双方发生纠纷,期间一直未约定纠纷的解决方式,为解决该纠纷,乙公司可采取的法律途径是()。A.提起行政诉讼B.提请仲裁C.提起民事诉讼D.申请行政
12、复议,课堂练习,C,课堂练习,【2多选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一裁终局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B.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可就同一纠纷向原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C.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可就同一纠纷向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复议D.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AD,课堂练习,【1.单选题】下列纠纷中,可以适用仲裁法解决的是()A、甲乙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B、甲乙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C、甲乙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 D、甲乙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3.多选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
13、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2.多选题】下列纠纷不适用仲裁方式解决的有()A、合同纠纷 B、企业之间的财产产权纠纷 C、婚姻纠纷 D、企业对环保局的处罚不服的纠纷,B,CD,BCD,三、民事诉讼,三、民事诉讼,三、民事诉讼,3、诉讼管辖原则(有利于法院办案和最终的执行,节约诉讼成本和时间),(1)级别管辖:大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人民法院管辖,(2)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普通管辖):A.通常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
14、住地法院管,三、民事诉讼,3、诉讼管辖原则,B.下列民事诉讼案件实行“被告就原告”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不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民事诉讼;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民事诉讼;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或者被监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诉讼。,三、民事诉讼,3、诉讼管辖,特殊地域管辖(特别管辖)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法律事实所在地为标准确定管辖法院。十种属于特殊地域管辖的诉讼的情形。(p19-p20),专属管辖,三、民事诉讼,3、诉讼管辖,协议管辖: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管辖的法院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共同管辖)
15、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选择管辖);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课堂练习,例题1单选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法院中,对因票据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享有管辖权的是()。A.出票人住所地法院B.持票人住所地法院C.票据出票地法院D.票据支付地法院,D,【2判断题】如果两个以上的法院对某一民事诉讼案件均有管辖权,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辖。(),课堂练习,【例题3多选题】甲企业得知竞争对手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策略将会进行重大调整,于是到乙企业设在N地的分部窃取到乙企业内部机密文件,随之采取相应
16、对策,给乙企业在M地的营销造成重大损失,乙企业经过调查掌握了甲企业的侵权证据,拟向法院提起诉讼,其可以选择提起诉讼的法院有()A.甲企业住所地法院 B.乙企业住所地法院C.M地法院 D.N地法院,ACD,课堂练习,【4.单选】小王和小张婚后因性格不合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在离婚问题上产生了纠纷。小王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受理了该案。下列关于该案是否公 开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该案件应当公开审理 B.该案件不应当公开审理 C.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后决定是否公开审理 D.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D,4、诉讼时效(诉讼的有效期),概念:诉讼时效是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总论 经济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4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