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尚志赵银峰).doc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尚志赵银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尚志赵银峰).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希望中学 赵银峰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作用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七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以后学习解直角三角形奠定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二)、教学目标(八年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动手,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计算和运用;(2)通
2、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过程,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感受数学之美,探究之趣。(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突出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对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3、力,培养其逻辑思维意识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为学生在今后解决有关线段的问题奠定数学模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运用【教学难点】用面积法和拼图法等方法证明勾股定理二、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到深,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紧随新课改理念,也反映了时代精神。基本的教学程序包含“提出问题-实验操作 -归纳验证-解决问题-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个环节。三、学法指导新课标明确
4、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一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流程图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实验操作获取新知归纳验证完善新知解决问题应用新知课堂小结巩固新知推荐作业拓展新知(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去年10月份的一次强台风把小明家门前的一棵8米高的大树从3米处折断了,折断的树枝会不会打到停在大树旁3.5米处的小轿车呢?为什么?2、2002年国际数学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它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数学科学学术会议,被誉于数学的“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勾股定理 教学 设计 尚志 赵银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3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