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doc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李龙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3感情背诵本诗。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1 感情诵读,理清诗歌思路,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2 研读诗歌,品味语言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授课方式诵读教学法联想想象欣赏法研讨点拨法教师活动教师修改学生活
2、动时控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导语设计1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2一千多年前,爱国诗人陆游临死因不见王师北定中原,悲愤地写示儿: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千多年后,爱国诗人戴望舒身陷囹圄,受伤
3、致残,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民族气节。铁窗下,诗人用“残损的手掌”,贴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全部的力量贯注于残掌,一寸一寸地抚摸被侵略者蹂躏的国土。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蒙难的土地,飞到了志士流血的疆场。让我们的目光追随诗人“残损的手掌”,感受他胸中拳拳的爱国之心!二、资料助读 (投影)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1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祖籍南京。其代表诗作还有雨巷、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桂冠。他是新诗的探索者之一,是象征派现代诗人。2 写作背景 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
4、终没有屈服。我用残损的手掌就作于那个时候。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投影锦幛zhng 荇xng藻 蓬蒿ho 蝼lu蚁 憔悴qio灰烬jn 锦幛精美的幛子。比喻美丽或美好。荇藻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蝼蚁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苏生苏醒。彻骨透到骨头里,喻程度深。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理请思路 体会诗人的情感。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见幻灯)
5、思路: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2)诗人的手掌是如何摸索的?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3)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1)摸索这一角那一角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那辽远的一角 。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
6、远的一角。(3)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诗歌以这两行开头,有什么作用?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什么?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由此产生了怎样的
7、表达效果?(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残损 手掌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3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