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我们的大中国,经过了一次次的风吹雨打、血与火的洗礼,形成了今天偌大的一个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既有统一的隋唐社会的高度繁荣、文明和富庶,也有宋、辽、金、夏等民族并立时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多元文明碰撞和交融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北宋、辽、西夏分别是由何民族、何人、在何时建立起来的?它们之间是在怎样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北方广大地区,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强大的王朝。与此同时,南方各地又陆续并存过九个较小的割据政权,即: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
2、平及闽等九国;北方河东地区则有北汉势力。史称:“五代十国”。,史事链接,后周国势在五代中最强。周世宗注重发展生产,又整顿军队、南征北伐,希图统一全国,惜未能完成而病逝于军中。其子恭帝即位,年方七岁,由太后临朝。这种孤儿寡妇的局面自能维持多久,史事链接,周世宗,陈桥,以图述史,叙述或编演图中的历史故事,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宋太祖赵匡胤,凭借兵权夺得政权。,陈桥驿兵变:,限制武将权力,转向文治,大大加强了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杯酒释兵权”:,发源辽河流域,传说钩史,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
3、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风俗叙史,契丹族杰出的政治家;统一了契丹各部,提倡农业;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他在位期间,契丹创制文字。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大辽王朝最强盛时期,曾经雄霸中国半壁江山,疆域北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一线,东临库页岛,西跨阿尔泰山,南抵河北和山西北部,可谓气壮山河。,耶律阿保机,1、契丹族原居辽河上游,游牧;后学农耕定居2、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4、时间:916年5、定都:上京,返回,宋辽和战,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幽云往事,幽云
4、十六洲示意图,澶渊之盟:1005年主要战场:澶州人物:寇准、宋真宗结果:澶渊之盟 1、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2、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 为“岁币”。影响:1、加重北宋人民的负担 2、保持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3、南北贯通,互市不绝,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宋辽和战,寇 准,宋真宗,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北宋与辽的关系:,北宋由主动进攻到消极防御,守内虚外,1004年澶州战役,1005年澶渊之盟,战,和,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岁币”是北宋每年送给辽的银绢,而不是一次性的赔款)。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下册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34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