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年产30万吨乳聚丁苯橡胶工艺.doc
《[工学]年产30万吨乳聚丁苯橡胶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年产30万吨乳聚丁苯橡胶工艺.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陕西理工学院课程设计30万吨/年乳聚丁苯橡胶聚合车间的工艺设计 韩裕明 祝骞 王金娟(0814054-325 333 254 )(陕西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082班)指导老师:袁新强 目录1产品及原料说明1.1丁苯橡胶的发展史 41.2丁苯橡胶的中国发展史 41.3丁苯橡胶的生产技术概况 51.4丁苯橡胶市场前景分析 62生产方法与工艺流程2.1 原料及产品结构与性能 72.2 工艺方案选择依据 7 2.3 生产工艺原理 9 2.4 生产工艺流程 10 2.4 主要设备控制方案 133物料衡算以及热量横算 3.1计算依据 14 3.2反应釜的物料及热量恒算 154 设备工艺计算 4.
2、1釜体的设计 22 4.2搅拌器的确定 23 4.3各物料进出管口直径确定 24 4.4轴密封形式 25 4.5流体输送机械的选型设计25 4.6调节釜的设计 26 4.7过滤器的设计 265 厂址车间、安全防护及三废处理设计 5.1厂址及车间设置 26 5.2安全防护设计 28 5.3三废处理设计 316参考文献前 言丁苯橡胶(SBR)是由丁二烯和苯乙烯经过乳液或溶液聚合制得的共聚物,丁苯橡胶再配以增塑剂、稳定剂、高分子改性剂、填料、偶联剂和加工助剂,经过提炼、塑化、成型加工成各种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SBR的生产和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关注!当前,S
3、BR生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比如:生态环境的保护,潜在替代品的市场竞争,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能量的合理充分利用,生产过程的优化和高效率化,生产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应用技术和市场开拓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SBR的进一步发展,在上述问题上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对生态环境安全的配套助剂,环境保护技术(包括SBR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和处理)等方面,更需要花大力气加以研究。本设计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单体为原料,对年产能力为30万吨的SBR生产工艺的初步设计,收集有关的化工设计资料作参考,按课程设计大纲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本设计的内容是在简要介绍丁苯橡胶发展状况及其性质,用途,工艺方法选择的基础上,重点
4、介绍了采用低温乳液聚合法生产SBR及其干燥的工艺过程,产量为年产30万吨。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产品及原材料说明;2.生产方案的比较与选择;3.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4.主要设备的计算与选型; 5.厂址选择及车间设置6.安全防火设计;7.三废处理。设计图纸包括1张PID图;1张PFD图。 本设计旨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熟悉工艺流程、生产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型等,掌握工艺设计中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的计算、选型,对参考文献的查阅与学习等的方法。由于设计者的理论知识有限,设计经验的缺乏,在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足和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指评指正。1.产品及原料说明1.1丁苯橡胶的
5、发展史 1912年,得过Bayer公司发表了丁二烯乳液聚合制取聚丁二烯橡胶的第一篇专利,20世纪20年代,该国为改进乳聚丁二烯的性能,选用苯乙烯为第二单体,制的了乳聚丁苯橡胶,并将其命名为Buua-S。德国IG Farben公司于1933年发表了Buna-S的第一篇专利,而且于1935年在Schkopau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个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与1937年建成投产。1943年,得过Buna-S的产量112kt。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始于德国,而取得迅速发展则是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因获得价格低廉的天然橡胶满足通用制品的要求,故未重视Buna-S橡胶,而是致力于特种橡胶的开发。直到第二次世
6、界大战爆发,一是作为战略物资的橡胶需求量急增;二是天然橡胶的来源被切断,因而通用合成橡胶逐渐受到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在美国Rubber Reserve公司统筹下,迅速开展了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建立了5个制造和成橡胶所需要的单体和聚合物工厂,这些工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继投入生产。开始阶段,主要利用德国的Buna-S技术进行生产,以后改进了聚合配方,开发了称为GR-S乳聚丁苯橡胶的新技术。1942年,美国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能力为37kt,1943年增长到182.3kt,到1944年已达673kt。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德国和美国都是采用热法(50)乳液聚合工艺生产丁苯橡胶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聚合配方的出现,美国首先采用冷法(5)乳液聚合工艺,使乳聚丁苯橡胶得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因而在大宗用途方面已逐渐为冷法乳聚丁苯橡胶所取代。但是由于热法乳聚丁苯橡胶也具有独特的性能和一定的应用领域,所以至今仍有少量生产。1948年,前苏联在沃龙尼什建立了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装置,采用热法间歇聚合生产丁苯橡胶,后来又开发了冷法连续聚合的生产技术。其他国家的乳聚丁苯橡胶则发展较晚,包括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实现工业生产的,而且多数是引进美国的生产技术。其中日本发展速度很快,自1996年投产后,到1997年乳聚丁苯橡胶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并先后
8、把技术出售给韩国、伊朗和中国。从过硫酸盐引发系统的热法聚合转向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得冷法聚合,是生产乳聚丁苯橡胶聚合工艺的突破。目前,聚合工艺和聚合配方基本定型,单体转化率已从60%提高至70%,甚至更高。为加速聚合反应,减少冷剂消耗,聚合温度也有所提高。聚合设备趋向大型化,连续聚合已使用3045m3的聚合釜 。在凝聚和后处理方面,以高分子絮凝剂代替氯化钠,大大减少了氯化钠的消耗量。聚合工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改善了产品质量。充油母炼胶、充炭黑母炼胶、充油充炭黑母炼胶的出现也使乳聚丁苯橡胶品种大大增加。1.2丁苯橡胶中国发展史中国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始于1960年从前苏联引进技术在兰州投产的第一套生产
9、装置(生产能力13.5kt)。该装置以前联邦德国Farben公司技术为基础,采用拉开粉为乳化剂,对苯二酚-亚硫酸钠为引发体系的热法聚合工艺生产高门尼黏度丁苯橡胶。为改造落后的聚合工艺,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在1963-1965年间完成了松香歧化及冷法聚合配方的研究。该配方以歧化松香皂为乳化剂,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铁盐-乙二胺四乙酸钠-甲醛次硫酸钠为还原系统。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采用此项技术完成了由热法乳液聚合到冷法乳液聚合的转变。此后又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使生产能力达到50kt/a,并且既可以生产普通乳聚丁苯橡胶,又可生产充油乳聚丁苯橡胶。该公司石油化工研究所自行开发的经(102)
10、h聚合使单体转化率达(702)%的技术也已投入工业应用。兰州石化公司还计划将乳聚丁苯橡胶生产能力扩大至160kt/a。为满足中国对乳聚丁苯橡胶的需求,吉林石化公司和齐鲁石化公司先后从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和瑞翁公司各引进一套80kt/a的乳聚丁苯橡胶装置,分别于1982年和1987年建成投产。经过几年的改造,两公司的生产能力已达到130kt/a。1998年,中国台湾合成橡胶公司在江苏南通合资建成的100kt/a的乳聚丁苯橡胶装置(申花化工公司)投产,经改造,到2005年末,产能已达到170kt/a。中国台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国外技术开始生产乳聚丁苯橡胶,至21世纪初其生产能力已达100kt/
11、a。1.3 SBR生产技术概况SBR的生产技术在20年代后期逐渐成熟,此后对工艺又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并朝着装置大型化方向发展,自动化控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己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ESBR在提高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解决ESBR滚动阻力与抗湿滑性能矛盾问题,优化产品性能,适应市场需求等方面也得到了突破性进展。美国Goodyear轮胎与橡胶公司不使用溶剂,用含有抗降解剂、金属失活剂,光敏剂,增效剂,颜料,催化剂和/或促进剂的官能化苯乙烯与含有2%-3%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平共处0%-70%增塑剂的丁二烯在0-25下进行乳液共聚,制得含有酰氨基的官能化ESBR。日本
12、Zeon公司通过引入第三单体,开发出一种生热低且耐磨、可填充SiO2或炭黑、门尼粘度为10-200的ESBR。日本JSR公司发明了一种用两步法聚合工艺生产中苯乙烯含量的ESBR新方法15。美国Xerox公司通过将单体加入聚合釜,引发聚合,反应放热后用惰性气体净化反应器,并将聚合温度升到规定值的方法,制取了残余单体含量低的ESBR。日本三菱化成公司用自由基引发剂和常规乳液聚合助剂,用两步聚合工艺制成了结合苯乙烯含量分布范围宽、耐磨性和抗湿滑性比常规的ESBR好的新型ESBR。日本Lion公司用二元酸双酯作ESBR的软化剂,以改善胶料的低温抓着性。日本住友橡胶工业公司将接枝有硅烷偶联剂的SBR胶乳
13、与一种化合物(如四乙氧基硅烷)混合,通过溶胶凝胶化反应而制成一种高强度、高回弹率、低能耗的原位增强ESBR。1.4 国内需求量和年均增长率我国丁苯橡胶的研究开发始于20 世纪50 年中期, 自2003 年我国对原产于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的丁苯橡胶进行反倾销取得胜利以来, 国内有多套丁苯橡胶新建或扩建项目建成投产。截止到2006 年底, 我国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7 家, 总生产能力为65.5 万t/a, 其中乳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以及江苏南通申华化工公司4家, 生产能力合计为49.5 万t/a, 约占我国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7
14、5.57%; 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厂家有中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和中石化高桥石油化工公司3 家, 生产能力合计为16.0 万t/a, 约占我国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24.43%。其中江苏南通申华化工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丁苯橡胶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约占全国丁苯橡胶总生产能力的25.95%; 其次是中石油吉林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1.37%; 再次是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9.85%。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 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也不断增加。1999 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只有29.32 万t, 2001 年增加到34.87 万t。
15、2003 年由于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和反倾销的实施, 抑制了俄罗斯及日本、韩国等国家资源的进口, 全国丁苯橡胶的产量首次突破40 万t, 达到40.79 万t, 比2002 年增长15.6%。2005 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进一步增加到51.42 万t, 比2004 年增长约9.64%。2006 年我国丁苯橡胶的产量约为54.00 万t, 同比增长约5.02% , 2001 - 2006 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14%。近年来我国丁苯橡胶产品品种牌号不断增加,尤其是充油产品的产量不断提高。目前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中石油兰州石油化工公司、申华化工公司和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的装置都可以生产充油
16、产品。中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开发的充油丁苯橡胶是含苯乙烯40%、充高芳烃油37.5 份, 特别适合用作轮胎的胎面胶和三角胶, 其各项性能指标与国外产品基本一致。2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2.1 原料及产品的结构与性能2.1.1 产品结构及其性能名称:乳聚丁苯橡胶,简称ESBR (styrene-butadiene rubber)分子式: 其中n为平均聚合度,一般为35010000 由于乳聚丁苯橡胶中丁二烯和苯乙烯两种单体链节在共聚物大分子中呈无规分布,又由于丁二烯的加成反应约80%发生在1,4位置,约20%发生在1,2位置,而在1,4位置上的链节又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区别,所以乳聚丁苯橡胶大分子内存在如
17、下的微观结构。 此外,亦有少量支化和交联结构存在,冷法聚合的乳聚丁苯橡胶中丁二烯链的主要微观结构单元70%为反式-1,4-结构。丁苯橡胶的性能表 1 乳聚丁苯橡胶的基本性能参数性 能参 数密度,g/cm3比热容, J/(kg.)线膨胀系数, 10-4-1Tg以下Tg以上折射率nD20电导率50HZ106HZ介电强度,Kv/mm玻璃化温度Tg(DSC法),平均分子量 Mn0.910.96182019200.80.92.32.51.53452.6 2.65 (60)2.35 2.65 (60)2436-55(1126)104丁苯橡胶的用途乳聚丁苯橡胶具有多方面的较好特性,在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
18、制品使用性能方面十分接近于天然橡胶,尤其是耐磨、耐热、耐老化、永久变形和硫化速度方面还优于天然橡胶,并且还可以与天然橡胶及多种橡胶材料并用或改性,这就使其应用范围得以扩广,获得广泛用途。几乎所有统计资料显示乳聚丁苯橡胶的60%以上是用来生产制造轮胎用,其余的主要用途是制作胶管、胶带、胶板、胶辊、胶鞋、密封件多种橡胶制品,亦有一定量的电绝缘材料,医疗用品和其他工艺制品和民用小制品。近两年在世界丁苯橡胶消费结构中,用于生产轮胎及汽车制品用橡胶零部件对丁苯橡胶的需求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4.0%,非汽车用橡胶制品约占总消费量的12.5%,制鞋等其他方面约占总消费量的33.5%。2.1.2原料的结构与性能
19、单体丁二烯 分子式 C4H6 结构式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特殊气味,有麻醉性,特别刺激粘膜,容易液化,易溶于有机溶剂;性质活泼,易发生自聚反应,因此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要加入阻聚剂。苯乙烯 分子式 C8H8 结构式 苯乙烯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受热、曝光、遇到过氧化物极易自聚、引发和聚合。苯乙烯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1.1%6.6%(体积),处理苯乙烯时应避免明火、摩擦和静电。2.2工艺方案选择依据2.2.1 工艺流程方面 就以上四种聚合工艺而言,本体法工艺流程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同时基本上无废液排放,排气可达到最低程度,环境污染少,而且产品质量好、纯度高,特别使用透明包装材
20、料和电缆料。悬浮法是一种相对最成熟的工艺,在目前世界上聚氯乙烯生产中占有绝对的分额,且产品转化率最高,产品品种最多,容易适应市场。乳液法是生产糊树脂的方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树脂质量较差。而微悬浮法也是生产糊树脂的方法,但仅用于特殊用途。2.2.2 反应速率 控制方对于本体聚合,当自由基聚合进行到一定转化率后,体系黏度增大,自动加速效应显著,散热困难。大规模生产时,即使降低引发剂浓度以减慢速率,有时还是不能很好的控制。改用溶液聚合可以克服这一困难,但聚合速率和产物分子量均有所降低;此外,脱除溶剂困难,成本较高。而悬浮聚合可以克服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的上述缺点。2.2.3 经济方面 从经济角度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学 年产 30 万吨乳聚 丁苯橡胶 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32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