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2、分析和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以及它们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它们的区位特征。3、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理解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分析地图和联系当地实际,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及其积聚而成的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观点;2、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821“城市
2、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内容,思考:(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2)什么是集聚效应?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3)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4)随着城市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分化?不同等级住宅区有何差异?(5)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6)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其有何功能?(7)工业区是怎么形成的?其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读图思考,1、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功能分区:,(1)形成:,不同
3、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2)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1)住宅区,(2)商业区,(3)工业区,集聚效应,文化和高科技园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尖沙咀和中环。,商业区外围主要是混合土地利用带。,高级住宅区和工业区的分布不相邻。因为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而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优美。,活动探究,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4、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即可),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经济因素(地租):,主要因素,距市中心的远近,交通便捷程度(交通通达度),最高,最高,较高,较高,较低,较低,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经济因素(地租):,主要因素,(2)其他因素:,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2.1 城市 内部空间 结构 课件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3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