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中国现代史,过渡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12),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1953.1-1956.1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196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改革开放)时期(1978.10-),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曲折发展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可国民党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如何收拾这个残局?
2、如何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党开始领导了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哪些重大的成就,产生哪些严重的失误?给我们的建设留下怎样的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生产力领域的革命),1、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政权逐渐得到巩固;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外交上一边倒,与苏联结盟,得到经济援助,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内容:“一化三改”,特点: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一化与三改造的关系:二者同时并举,都是为了建成社会主义;一化是中心,三改造为一化服务。,中共中央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采取了什么措施?又取得了哪些重要
3、成果?,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一五计划”的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宝成铁路筒车,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方式,项目,目的,意义,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策略是?形式有?和平赎买政策和国家资本主义(创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三大改造的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目的:,
4、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毛泽东接受工商界代表的报喜信,有一位资本家,在被问到为什么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他历述作为一个爱国的资本家,如何梦想兴办工业,救国富强;可是在旧社会却尽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勒索。然后他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面兴建了许多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有今天?,中共“八大”关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论断的?依据是什么?这一矛
5、盾的实质是什么?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其基本依据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58年八届二次)“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 必修 经济 18 中国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 曲折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31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