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1课孔子与老子.ppt
《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1课孔子与老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文化第1课孔子与老子.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学习提示:1、两条线索:一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2、分析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善于分析思想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导 言,孔子画像,老子雕像,第1课 孔子与老子,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简介:,孔子:名丘,
2、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时代背景,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土地私有。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一、孔子的学说:,1.伦理观:提出“仁”和“礼”,“仁”,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统治者要体察民情;,“仁者爱人”,“礼”,提出“正名”
3、主张,克己复礼,同情他人、关心他人;,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有哪些影响?,“仁”的思想体现出孔子对一般民众的关注和爱护,这种民本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人本理念也有借鉴作用;,“仁”和“礼”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形成谦恭、内敛的性格特征;“克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限制了创新、开拓精神。,“礼”的思想承认社会等级和阶级压迫,带有消极性和保守性;但另一方面,重视“礼”即是重视社会秩序、重视道德修养,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孔子还把“仁”看成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情操,培养了中国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传统;
4、,一、孔子的学说:,1.伦理观:提出“仁”和“礼”,孔子的这些思想在当时行得通吗?,“仁”,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统治者要体察民情;,“仁者爱人”,“礼”,提出“正名”主张,克己复礼,同情他人、关心他人;,问题探究,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2.政治观:提倡“为政以德”(民本思想),主张以德治民,以德教化百姓,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
5、主张,没有人接受。他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这些国家的国君都没有用他。有一回,孔子在陈、蔡一带,楚昭王打发人请他。陈、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国,对他们不利,发兵在半路上把孔子截住。孔子被围困在那里,断了粮,几天都没吃上饭。后来,楚国派兵来,才给他解了围。孔子在列国奔波了十四年,碰了许多钉子,年纪也老了。末了,他还是回到鲁国,把精力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面。,孔子周游列国,问题:1.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主张,为何没有人接受?2.当时各国的国君没有采纳孔子的主张,但为何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春秋时期社会混乱、礼崩乐坏,孔子的思想不符合诸侯的
6、需要,因而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这也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孔子“仁礼德”的思想本身有进步性的一面,后经发展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问题: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提出“仁、礼、德”的思想?),奴隶社会阶级剥削、压迫沉重;春秋末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百姓遭难,人与人之间重名利、轻人情 提出“仁”“德”;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 提出“礼”;鲁国的文化传统,为孔子创立儒学提供了条件。,一、孔子的学说:,A.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B.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C.子曰:“学而时习
7、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D.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E.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要学思结合;学习要温习、有恒心;学习要实事求是;鼓励独立思考、坚持真理,3.天命观:,重人道,轻天道;怀疑鬼神的存在,4.教育思想:,1.伦理观:,2.政治观:,提出“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天命:上天的意志,泛指命运:天命难违任凭天命。指自然界的一种必然规律:制天命而用之。,问题:孔子的贡献有哪些?,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文化遗产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乐(佚失),当仁不
8、让,创立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兴办私学,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中华帝国”领导人最强大阵容,国家主席:李世民 全国人大委员长:孙中山 国务院总理:诸葛亮 政协主席:魏孝文帝 军委主席:毛泽东 国防部长:成吉思汗 纪委书记:魏征 全国妇联主任:武则天 外交部长:周恩来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包公 环保总局局长:老子 商务部长:胡雪岩 教育部长:孔子 国土资源部长:徐霞客 水利部长:大禹 地质部长:张衡 卫生部长:华佗 农业部长:贾思勰 建设部长:秦始皇 公安部长:展昭 发改委主任:商鞅 新闻出版署署长:纪晓岚,5.孔子思想的影响:,在当时未受重视,后经发扬和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
9、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世界文化影响至深;,孔子被推崇为圣人。,问题:孔子为何能成为圣人?,他提出了“仁”“德”和“礼”,不仅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而且因他的人本思想而得到广大民众的信仰;,后代儒家学者在发扬儒学中提出了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需要的主张,不断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了重视。(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
10、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孔子拜谒老子,道德经石刻书法,二、老子的学说,老子:也称老聃 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道路、途径,规律、方法、原则,世界的本原,事物的发展规律,修养的最高境界,道 是 万 物 本 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效法地的法则,地要效法天的法则,天要效法道的法则,道效法自然规律,而只有道是自在的,本源的。,1.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原;,二、老子的学说,提出“天道自然无为”;(“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指事物自己如此而没有外力强迫的状态;“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强作妄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必修 文化 孔子 老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3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