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 第七章食品的辐射保藏.ppt
《食品工艺学 第七章食品的辐射保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艺学 第七章食品的辐射保藏.ppt(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工艺学,第七章 食品的辐射保藏,第七章 食品的辐射保藏,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辐照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食品辐照保藏原理 第四节 辐照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第五节辐照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第六节 食品辐照的安全与法规思考题:,思考题,辐射有哪些化学效应及生物学效应?辐射保藏食品的原理,从辐射效应对微生物、酶、病虫害、果蔬等的影响角度回答。放射性同位素发射的射线种类、产生的条件及各自的特点。辐射量、吸收剂量、吸收剂量速率及相应的单位。食品辐射常用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辐射食品卫生安全性如何?何谓感生放射性?辐射杀菌的三种方式是什么?,第一节 概述,一、食品辐射保藏的定义及其特点二、辐射保藏的进展,一、食
2、品辐射保藏的定义及其特点,食品辐射保藏定义特点:辐照技术较其他保藏方法的优越性。穿透力强带来的好处缺点,缺点与局限性,投资大,及专门设备来产生辐射线(辐射源),安全防护并需要提供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辐射线不泄露;对不同产品及不同辐照目的要选择控制好合适的辐照剂量,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高剂量下的感观性状变化接受性由于各国的历史、生活习惯及法规差异,目前世界各国允许辐照的食品种类仍差别较大,多数国家要求辐照食品在标签上要加以特别标注。,穿透力强,辐照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射线(如射线)的穿透力强,可以在包装下及不解冻情况下辐照食品,可杀灭深藏在食品内部的害虫、寄生虫和微生物。正因为此,
3、它被大量应用于海关对进口物品(食物、衣物等用品)的防疫处理,以确保进口物品不携带有害生物进入国门。还可与冷冻保藏技术等配合使用,使食品保藏更加完善,这是其他保藏方法所不可比拟的。,定义,食品辐射保藏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照射食品或原材料,进行杀菌、杀虫、消毒、防霉等加工处理,抑制根类食物的发芽和延迟新鲜食物生理过程的成熟发展,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藏期的方法和技术。这种技术又称为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n)技术。辐照食品经辐照技术处理后的食品。在我国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附则中定义:辐照食品是指用钴60、铯137产生的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照射加工保藏的食品。,
4、食品辐射的较其他方法的优越性,非热作用,食品内部温度不会增加或变化很小,故有“冷杀菌”之称,而且辐照可以在常温或低温下进行,因此经适当辐照处理的食品可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和质构,有利于维持食品的质量;节能与冷冻保藏等相比,能节约能源。据(IAEA)报告,冷藏耗能324MJ/t,巴氏消毒能耗828MJ/t,热杀菌能耗1080MJ/t,辐照灭菌只需要22.68MJ/t,辐照巴氏灭菌能耗仅为2.74MJ/t。冷藏法保藏马铃薯(防止发芽)300d,能耗l080MJ/t;而马铃薯经辐照后常温保存,能耗为67.4MJ/t,仅为冷藏的6。无残留物:与化学保藏法相比,辐照过的食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是一个物理
5、加工过程,而传统的化学防腐保藏技术面临着残留物及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二、辐照保藏的进展,食品辐照历史相关国际组织受研究的食品种类涉及的研究范围我国的发展情形,相关国际组织,1970年FAOIAEA)WHO的专家在日内瓦会议上确立食品辐照领域的国际计划(IFIP)认定五种产品为安全1979年国际食品法规委员会(CAC-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推荐用于食品辐照的设备操作规范,1983年形成食品辐照加工的国际标准规定食品辐照加工的平均吸收剂量不得超过10kGy。1980年FAO/IAEA/WHO的会议也认为,受辐照食品平均吸收剂量达到10kGy,没有毒性危害,不存
6、在特别的营养和微生物问题,无必要再进行毒性试验。1984 年FAO/IAEA核技术在食品与农业中的应用委员会下成立了食品辐照的国际咨询小组(ICGFI),该组织是由专家、政府代表等组成的国际组织,其主要功能是对食品辐照的发展作总的评论,给成员国和组织提供食品辐照应用的咨询,通过FAO/IAEA/WHO专家委员会(JECFI)、CAC提供发布食品辐照信息。1998 ICGFI提出突破10kGy应用剂量限制的建议,并得到其他组织的认可。,我国的发展情形,58年开始70年代后,进入新的研究阶段,研究的对象种类:粮食,肉类,水产品,水果,蔬菜,蛋类等。我国批准的辐照食品,涉及的研究范围,辐照机理,灭菌
7、原理,辐照食品工艺,辐射食品化学,营养,微生物学,毒理学,剂量学等。(有人认为,这方面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有“辐射”两字),受研究的食品种类,粮食及制品,水果,蔬菜,肉类及制品,禽类,水产品,香料,饲料等,食品辐照历史,1895伦琴发现X射线1896,mink发现 X射线可杀菌。以后研究多,应用少。二战时:美MIT的罗克多用来处理汉堡包应用开始50年代起,美国、加拿大、前苏联、欧、日等 30多国家60年代 第三世界 共20多国家,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对辐照食品研究最深的国家之一。50年代,大量的辐照食品报告来自美国政府。53 美国总统提出原子能和平利用。57 陆军司
8、令部特种部队负责组织,90个大学、政府与工业部门参加的一项为期5年的辐照食品研究计划,实验室超过77个,每年资助600万美元。60,已有辐照食品在军队试用,并对辐照食品进行了长达 10年的安全性试验。63,美军方Natick实验室举行首次辐照食品国际会议,,加拿大,1960年允许60Co(0.1kGy)用于抑制马铃薯发芽。1965年就建立起世界最大的马铃薯辐照工厂。是60Co辐照装置输出的强国,,前苏联,最早允许60Co用于抑制马铃薯发芽(0.1kGy)、谷类杀菌(0.3kGy);,第二节 辐照的基本概念,一、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 二、辐照量单位与剂量测量三、辐射源与食品辐照装置,一、放射性同位
9、素与辐射,同位素不稳定(放射性)同位素辐射辐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如钴60,钯137)、电子加速器。主要射线:射线 射线 射线 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的强度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等射线辐射的结果能使被辐射(辐照)物质产生电离作用,因此常称为电离辐射。,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强度,是表示元素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次数来表示。单位:贝克Bq,每秒中有一个原子核衰变为1贝克。居里Ci,1Ci=3.71010Bq,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是放射性同位数放出射线的过程是放射性同位数强度由强变弱的过程过程与外界的温度、压力等因素无关,取决于原子核性质按负指数规律衰变半衰期,t时刻的强度,t0时
10、刻的强度,衰变常数,时间(年),半衰期,放射性强度减少到原来一半(即I0.5I0),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该给定同位素的半衰期,并用t0.5表示钴-60的半衰期=5.27年,钯137的半衰期=30.1年,射线,也称粒子,是从原子核中射出带正电的高速粒子流(带正电荷原子核)射线的动能可达几兆电子伏特以上。但由于粒子质量比电子大得多,通过物质时极容易使其中原子电离而损失能量,所以它穿透物质的能力很小,易为薄层物质(如一片纸)所阻挡;,射线,本质是高速电子流能量可达几兆电子伏特(MVe)以上。穿透物质的本领比射线强得多.可由放射性同位素产生也可由电子加速器产生,射线,是波长非常短(波长0.0011.000
11、nm)的电磁波束(或称光子流),由原子核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放射出。能量可高达几十万电子伏特以上,穿透物质的能力很强但其电离能力较、射线小。,辐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各种辐射线过程加速器产生高能射线的过程,不稳定(放射性)同位素,质子数和中子数差异较大其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指数规律)衰变自然界存在天然的不稳定同位素(如铀等)也可利用原子反应堆或粒子加速器人工制造(如钴60等),同位素,电子壳,中子(不同)质子(同),二、辐照量单位与剂量测量,(一)放射性强度(二)照射量(三)吸收剂量,(一)放射性强度,放射性强度,也称放射性活度,是度量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单位居里(Ci)放
12、射性同位素每秒有3.71010次核衰变,则它的放射性强度为1Ci。贝可(Bq)法定的放射性强度单位,1Bq表示放射性同位素1s有1个原子核衰变Ci 与Bq关系1Ci=3.71010Bq1Bq=2.703 10-11Ci,(二)照射量,照射量(exposure)是用来度量X射线或射线在空气中电离能力的物理量,单位:(旧)伦琴(R),(法定)库仑千克(C/kg),两者关系 1R2.5810-4C/kg。,伦琴(Roentgen,简写R),在标准状态下(1.013105Pa,0),1cm3的干燥空气(0.001293g)在X射线下或射线照射下,生成正负离子电荷分别为1静电单位(e.s.u)时的照射量
13、即为1R。一个单一电荷离子的电量为4.8010-10e.s.u,所以1R能使1cm3的空气产生2.08109离子对。,(三)吸收剂量,1吸收剂量单位 2吸收剂量测量,1吸收剂量单位,在辐射源的辐射场内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所吸收的射线的能量称为吸收剂量,单位(旧)拉德(rad):1g任何物质若吸收射线的能量为100erg或6.241013eV,则吸收剂量为l rad,(法定)戈瑞(Gray,简称Gy)1Gy=1J/kg戈瑞与拉德的关系:1Gy=100rad剂量率单位质量被照射物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能量(Gy/s)。,2吸收剂量测量,测量原理:将剂量计暴露于辐射线之下进行测量,根据剂量计体系(通过照射
14、后的化学量或物理量变化)所示的吸收剂量来计算被食品所吸收的剂量。常用剂量测量体系:量热计 液体或固体化学剂量计 目视剂量标签各种剂量计的特性见表72。测量体系,剂量测量体系,保证食品辐照过程获得均匀的定量的辐照剂量(吸收剂量),便于对食品辐照装置系统进行准确可靠的剂量监测,确保全国吸收剂量量值准确一致,需要不同层次的剂量测量体系。(1)国家基准(2)国家传递标准剂量测量体系(3)常规剂量计,(3)常规剂量计,这类剂量计属相对测量剂量计,必须经国家基准或传递标准剂量计进行校准,主要用于食品辐照处理现场辐照物品的日常剂量监测。主要是一些无色与染色塑料薄膜,利用其辐照后变色(着色剂)的性能测定剂量,
15、如无色透明或红色有机玻璃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醋酸纤维素以及基质为尼龙或PVC的含有隐色染料的辐照显色薄膜等。此外,也有人试用生物剂量测定法,根据细菌等培养物的辐照损伤(杀菌效果)求出吸收剂量。,(2)国家传递标准剂量测量体系,是指能在国家计量实验室和用户之间可靠地传递吸收剂量量值,便于邮寄比对,校准常规剂量计和刻度辐射场,并易于被国家基准校准的测量体系。该体系有明确的辐射反应机制,稳定性能良好,有较高的复现性和准确度,剂量范围宽;其响应与能量、剂量率和环境条件无关;其辐照能量吸收特性与水等效,系统不确定度可以修正。常用的有:丙氨酸ESR剂量计(属自由基型固体剂量计),硫酸铈一亚铈剂量计,
16、重铬酸钾(银)一高氯酸剂量计,重铬酸银剂量计等。,(1)国家基准,主要用于校准的吸收剂量测量的国家基准采用Fricke(即硫酸亚铁)剂量计。目前直接复现水中电离辐射吸收剂量单位(Gy)最有效的绝对测量方法。原联邦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等亦用它作为国家基准。原理:辐射电离作用硫酸亚铁溶液的亚铁离子(Fe2-)被氧化为高铁离子(Fe3-)引起溶液(在305nm附近)吸光度增加。比较溶液吸光度变化,可计算出剂量计中吸收的剂量。我国已有0.010.40kGy范围的系列基准剂量计。,三、辐射源与食品辐照装置,(一)辐射源(二)防护设备(三)输送与安全系统,食品的辐照装
17、置包括辐射源、防护设备、输送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与安全系统。,(一)辐射源,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源电子加速器,食品辐照处理的核心部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和电子加速器。可用于辐照的射线来自60Co 或137Cs的射线,X射线(能级5MeV)加速电子(能级10MeV)。,1.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源,食品辐照处理上用得最多的是60Co射线源,也有采用137Cs辐射源的。(l)钴-60(60Co)辐射源 自然界中不存在,是人工制备的 同位素源。半衰期为5.25年,衰变后变成稳定同位素镍。钴源装置(2)铯-137(137Cs)也由工人制备。半衰期30年。但其射线能量为0.66MeV,比60Co弱,因此,欲达到60Co
18、相同的功率,需要的贝可数为60Co的4倍。尽管是废物利用,但分离麻烦,且安全防护困难,装置投资费用高,因此应用远不如60Co的辐射源广泛。,137Cs辐射源的制备,由核燃料的渣滓中抽提制得。一般137Cs中都含有一定量的134Cs,并用稳定铯作载体制成硫酸铯-137或氯化铯-137。为了提高它的放射性活度,往往把粉末状137Cs加压压成小弹丸,再装人不锈钢套管内双层封焊。,60Co辐射源的人工制备方法,将自然界存在的稳定同位素59Co金属根据使用需要制成不同形状(如棒形、长方形、薄片形、颗粒形、圆筒形),置于反应堆活性区,经一定时间的中子照射,少量59Co原子吸收一个光子后即生成60Co辐射源
19、,其核反应是:,2电子加速器,电子加速器电子射线X射线,电子射线,电子射线又称电子流、电子束,其能量越高,穿透能力就越强。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流强度大,剂量率高,聚焦性能好,并且可以调节和定向控制,便于改变穿透距离、方向和剂量率。加速器可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启动与停机,停机后即不再产生辐射,又无放射性沾污,便于检修,但加速器装置造价高。电子加速器的电子密度大,(由于能量有限制不超过10MeV)电子束(射线)射程短,穿透能力差,一般适用于食品表层的辐照。,X射线,快速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减速时会产生连续能谱的X射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打击在重金属靶子上同样会产生能量从零到入射电子能量的X射线(食品
20、辐射应用多指这种形式的X射线)在入射电子能量低时,产生的X射线向四面八方发射(发散)。随能量增大,逐渐倾向前方,在有效地利用或屏蔽X射线时必须注意这一特点。X射线穿透力强(如射线一样),电子加速器作X射线源效率低,能量中已含大量低能部分,难以均匀地照射大体积样品,故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趋势:钴源的价格,技术的发展,有可以得到启用,电子加速器,电子加速器(简称加速器)是用电磁场使电子获得较高能量,将电能转变成射线(高能电子射线,X射线)的装置。加速器的类型和加速原理有多种。电子加速器可以作为电子射线和X射线的两用辐射源。用于辐照保藏食品时,为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电子加速器的能量多数是用5MeV,个别
21、用10MeV。将电子射线转换为X射线使用时,X射线的能量不得超过5MeV。,用于食品辐照处理的加速器,主要有静电加速器(范德格拉夫电子加速器)、高频高压加速器(地那米加速器)、绝缘磁芯变压器、微波电子直线加速器、高压倍加器、脉冲电子加速器等。,(二)防护设备,辐射装置对人体的危害途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辐射源的防护措施辐照室,辐照室,是照射样品的场所,其防护墙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设计,不仅要满足食品辐照条件的要求,还要有利于射线的散射,使铁门外的剂量达到自然本底。辐照室空气氧经60Co射线照射后会产生臭氧(O3),臭氧生成的浓度大小与使用的辐射源强度成正比例关系,为防止其对照射样品质量的影响及保
22、护工作人员健康,在辐照室内需有送排(通风)设备。,辐射源的防护措施,为了防止射线伤害辐射源附近的工作人员和其他生物,必须对辐射源和射线进行严格的屏蔽,如图7-2的各种安全结构。铅的密度大(11.34g/cm3),屏蔽性能好,铅容器可以用来贮存辐射源。钢材在加工较大的容器和设备中常需用作结构骨架。铁用于制作防护门、铁钩和盖板等。水屏蔽的优点是具有可见性和可入性,常用深水井贮存辐射源(如60Co、137Cs等)。混凝土墙,既是建筑结构又是屏蔽物,混凝土中含有水可以较好地屏蔽中子。各种屏蔽材料的厚度必须大于射线所能穿透的厚度,屏蔽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空洞及缝隙过大等问题,防止射线泄漏。,电离辐
23、射对人体的作用,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效应短期受大剂量辐射会产生急性放射病长期受小剂量辐射会产生慢性病人体对辐射有一定适应能力和抵御能力,规定的允许值:510-2Sv(=J/kg)/(年全身)(0.00lSv周)。,辐射装置对人体的危害途径,辐射对人体危害的两种途径外照射,即辐射源在人体外部照射内照射,放射性物质通过呼吸道、食道、皮肤或伤口侵入人体,射线在人体内照射。食品辐照一般使用的是严格密封在不锈钢中的60Co辐射源和电子加速器,辐照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外辐射造成的。,(三)输送与安全系统,工业用食品辐照装置是以辐射源为核心,并配有严格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自动输送、排风系统。食品辐照采用的设备应
24、有权威管理部门审批,符合安全、卫生、有效的要求,符合国际操作规范(CAC/RCP19 一106rev.l一1983)。所有的运转设备、自动控制、报警与安全系统必须组合得极其严密联动系统。只有在完成这些安全操作手续,确保辐照室不再有任何射线时,工作人员才能进人辐照室。,第三节 食品辐照保藏原理,一、食品辐照的物理学效应 二、食品辐照的化学效应 三、食品辐照的生物学效应,辐照保藏食品的原理与射线照射时引起食品及食品中的微生物、昆虫等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有关,这些反应称为辐照效应,主要有物理学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学效应。,一、食品辐照的物理学效应,(一)原子能射线与物质的作用(二)电子射线的作用,
25、(一)原子能射线与物质的作用,原子能射线(射线)都是高能电磁辐射线“光子”,与被照射物原子相遇,会产生不同的效应。电离作用康普顿散射湮没辐射(电子对效应)感生放射,感生放射,射线能量大于某一阈值,射线对某些原子核作用会射出中子或其他粒子,因而使被照射物产生了放射性(radioactivity),称为感生放射性。能否产生感生放射性,取决于射线的能量和被辐照射物质的性质,如 10.5MeV的射线对14N照射可使其射出中子,并产生N的放射性同位素;18.8MeV的射线对12C照射,可诱发产生放射线;15.5MeV 的射线对16O照射,下可产生放射线。因此,为了引起感生放射作用。食品辐照源的能量水平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工艺学 第七章 食品的辐射保藏 食品 工艺学 第七 辐射 保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3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