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作业管理——送货作业管理.ppt
《配送作业管理——送货作业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送作业管理——送货作业管理.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送货作业管理,本章内容,送货作业总体介绍第一节 配送线路优化设计第二节 车辆配载第三节 送货作业计划与调度,送货作业,送货作业是指把客户订购的物品从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或配送中心,通过配送车辆送到客户手中的过程。配送送货的特点是距离短、批量小、频率高。根据日本的配送送货经验,配送送货半径最好在50 公里以内,而中国国内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的配送有效距离大约在30 公里以内。送货的本质是一种服务客户的活动,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让客户满意是送货服务的目标,但是送货费用在配送成本中的比例也是最高的,约占配送总成本的35%-60%,降低送货费用对提高配送业务的总体效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客户
2、对送货服务满意与控制送货成本两者之间的均衡是送货作业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要组织好配送活动中的送货作业,必须解决好送货路线的优化设计、车辆货物的配载、送货作业计划及作业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调度等问题。PSS050001,送货作业总体展示视频,送货作业流程,案例引入,百胜物流是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连锁餐饮企业的物流配送提供商。对于连锁餐饮配送来说,由于原料特征及客户要求基本稳定,因此送货成本始终是企业降低成本的焦点。据百胜物流统计,在连锁餐饮企业的配送业务中,送货运输成本占到总体配送成本的60%左右,而在这60%中,有55%到60%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控制的。因此,该公司把降低成本的核心锁定在送货运输这
3、个核心环节。该公司采取的策略是:合理安排送货运输路程;减少不必要的送货作业;提高车辆利用率;尝试歇业时间送货。合理安排送货路程包括尽量使车辆满载,设计合理的送货路线使送货总里程最短或所需人员数、车辆班次最少;减少不必要送货作业是指与客户保持良好沟通联络,降低送货频率,提高送货效率;提高车辆利用率是从尽可能使用大型车辆、合理安排作业班次和增加每周运行天数等四个方面着手;尝试歇业时间送货是因为连锁餐厅大多处于繁华路段,利用深夜或凌晨等歇业时间送货可以使送货作业有较充裕的时间,提高车辆的利用率。思考讨论:送货作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案例小结,通过前面案例的内容可以看出,送货作业是配送作业流程的重要
4、环节,送货费用的高低对配送总成本的影响很大。送货作业是以短途汽车运输为主,压缩成本的选择范围相对较少,难度相对较大,案例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涉及到路线优化、车辆配载、送货作业计划及调度等三个方面,通过这些措施降低了配送的总成本,增加了利润。而路线优化、车辆配载、送货作业计划及调度这三个配送送货方面的核心作业这也正是本章要介绍的内容。,第一节 配送线路优化设计,技能目标能够在配送中心与单个客户之间的线路中选择最短(时间或里程或综合成本)线路;能够规划出单个配送中心向多个客户送货的优化路线 相关知识送路线确定的原则、配送路线约束条件、配送路线规划计算的主要方法(两点间最短路线法及节约里程法),配送线路
5、合理优化的意义,配送路线合理与否对配送速度、成本、效益影响很大,配送线路的优化设计对合理快速的配送起很关键的作用。资源,PSD050101,配送路线确定的原则,效益最高。这种目标是指以企业的利润值尽可能大为目标。选择以效益最高为目标主要考虑的是当前效益,同时也兼顾长远效益。由于效益是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单纯与配送路线建立联系并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对效益的确切影响,因此一般很少采用这一目标。成本最低。配送路线与配送成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计算配送路线的送货成本相对效益目标而言相对简化,具有可操作性,是比较实用且常用的选择目标。路程最短。吨公里最小。准时性最高。运力运用最合理。劳动消耗最低。,以
6、成本为中心确定配送路线,从以上几个目标来看,路程最短、吨公里最小、劳动消耗最低都直接与成本相关,而准时性最高、运力运用最合理两项也间接地与成本有联系,且由于成本的降低最终也影响到效益目标的实现,以成本为目标与以效益为目标上事实上是相辅相成的,成本控制在配送路线的选择与确定工作中,占有核心地位。资源,PSA050101,配送路线优化的约束条件,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以及数量的要求满足收货人对货物发到时间范围的要求在允许通行的时间内进行配送,各配送路线的货物量不得超过车辆容积和载重量的限制在已有送货运力资源允许的范围内。资源,PSD050102,配送线路优化方法,根据送货作业的实际情况,送
7、货业务中最多出现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从单个配送中心向单个客户往返送货及从单个配送中心向多个客户循环送货后返回。这两种情况的配送线路最短路线设计可以归结为两类问题,即两点间最短路问题和单起点多回路最短路线问题。,两点间最短路问题,实例资料,两点间最短路问题,上图是某配送中心与一个客户之间的公路网络示意图,O起点为配送中心所在位置,P终点为客户所在位置,其它A、B、C、D代表从O到P途中要经过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有线路连接,线路上标明了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以运行时间(分钟)表示(当然也可以用距离表示)。现在要在该图找出一条从配送中心(O起点)到客户(J终点)之间的最短路线。,两点间最短路问题,下面
8、使用计算表进行计算请同学们根据“配送路线优化设计实训”第一部分实训资料;使用实训动画同步进行自己的计算,资源,PSQ050102,两点间最短路问题计算(步骤一),两点间最短路问题计算(步骤二),两点间最短路问题计算(步骤三),两点间最短路问题计算(步骤四),两点间最短路问题计算(步骤五),最终计算结果(规划出的路线),同学们的结果应该如下,成本最小路线O-V1-V4-V3-V2-A,成本值为10,两点间最短路计算的方法,始发点作为已解点,计算从始发点开始。(1)第 n 次迭代的目标。寻求第 n 次最近始发点的节点,重复n1,2,直到最近的节点是终点为止。(2)第 n 次迭代的输入值。(n-1)
9、个最近始发点的节点是由以前的迭代根据离始发点最短路线和距离计算而得的。这些节点以及始发点称为己解的节点,其余的节点是尚未解的点。(3)第 n 次最近节点的候选点。每个己解的节点由线路分支通向一个或多个尚未解的节点,这些未解的节点中有一个以最短路线分支连接的是候选点。(4)第 n 个最近的节点的计算。将每个己解的节点及其候选点之间的距离和从始发点到该已解节点之间的距离加起来,总距离最短的候选点即是第 n 个最近的节点,也就是始发点到达该点最短距离的路径。资源,PSD050103,节约里程法,解决单起点多回路最短路线问题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节约里程法”,它是形成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单起点多回路最短路
10、线的基础。,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想,见下图:,O点为配送中心所在地,A 和 B 为客户所在地,三者相互间的道路距离分别为a、b、c。从配送中心 O 要运送货物给客户 A 和 B。第一条路线是从 O-A-O,然后再从 O-B-O,总距离为a+a+b+b=2a+2b,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路线,从 O-A-B-O。总距离为:a+b+c。结合客户综合考虑,在第二种方案下行驶路线的节约里程数是:(2a+2b)-(a+b+c)即:a+b-c 资源,PSD050104,节约里程法原理动画,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想,说明:因为三角形的两条边之和总是大于第三条的,因此,它从不为负,最小为零;将客户连接起来,增加了节约;
11、客户之间的距离越近,而且它们距离配送中心越远,那么节约就会越大;这个方法也可以用时间来代替距离计算,节约里程法的使用条件,适用于有稳定客户群的配送中心;各配送线路的负荷要尽量均衡;要考虑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即一条线路的送货总里程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向客户交货时间的准确性还要考虑货物总量不能超过车辆的额定载重量。,节约里程法实例,下图所示为某配送中心的配送网络,图中O点为配送中心,AJ 为配送客户,共有 8 位客户。括号内为配送货物重量(单位:吨),线路上的数字为道路距离(单位:公里)。配送中心有额定载重分别为2吨和4吨两种厢式货车可供送货(即每条线路每次送货总重量不能超过4吨),考虑到达客户后
12、装卸交付时间、送货路上时间、员工上下班时间等因素,每条线路送货总里程不能超过35公里。下面用节约里程法设计最佳送货路线。请同学们根据“配送路线优化设计实训”第二部分实训资料;使用实训动画同步进行自己的计算,节约里程法实例,节约里程法计算(步骤一),节约里程法计算(步骤二),根据最短路结果和节约里程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出各客户之间的节约里程。计算方法是:i,j是任意相邻两客户节点,Oi=a,Oj=b,ij=c,则 ij节约的里程为:a+b-c。例如:A,B两点的节约里程为,OA+OB-AB5+4-81。按照同样的算法,可求出任意两点的节约里程数,汇总结果如表所示。,节约里程法计算(步骤三),按节约
13、里程数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如下表所示,节约里程法计算(步骤四),初始方案从配送中心分别向各个客户节点进行配送,共有8条送货路线,总里程为148公里,需载重2吨的货车7辆,载重4吨的货车1辆。如图所示。,节约里程法计算(步骤五),按节约里程的大小顺序链接 F-H,E-H,同时取消路线O-H,形成巡回路线,如下图所示。这时配送路线共有 6条,总运行距离为104公里,需要载重2吨的货车5辆,4吨的货车 1 辆。由图可知,规划的送货路线 1,装载货物3.9吨,运行距离为 30 公里。,节约里程法计算(步骤六),按节约里程大小顺序,应该连接 E-F、F-G、G-H,E、F、H各点已在路线1中,实际可以连接
14、的是F-G,但考虑G点一旦连接到路线1中,则单车载重量将超过车辆最大载重量的限制。因此,送货路线 1 不再增加配送客户。接下来连接 B-D,组成送货路线2,如下图所示。其装载重量为2.4吨,运行距离30公里。此时,共有配送线路5条,总行程 96 公里,需载重2吨的货车3辆,4吨的货车 2辆。,节约里程法计算(步骤七),下面的节约里程顺序是 C-E、C-H,但连接后C客户就要并入送货路线1中,由于送货路线1受车辆最大载重量限制,该路线不能再扩充客户,故不连接C-E、C-H;接下来是C-D,连接C-D并入送路线2中,并取消路线O-D,此时送货路线共有4条,如下图所示。路线2的装载量为3.9吨,运行
15、距离为35公里,总运行距离为89公里,需载重 2吨的货车 2 辆,4吨的货车 2 辆。,节约里程法计算(步骤七),按节约行程顺序,接下来应该是连接 C-F,但C、F已分别包含在送货路线1或2中,不能再组合成新的线路。再下来是A-D,但连接后A客户将并入路线2中,由于送货路线2受车辆最大载重量及送货路线最长距离(不超过35公里)的限制,该路线不能再扩充客户,故不连接A-D。接下来是A-G,连接A-G后组成路线3,如下图所示。线路3的装载量为2吨,运行距离为20公里。此时,形成最终方案,共有3条送货路线,总行程为85公里,需载重2吨货车1辆,4吨的货车2辆。,最终的规划结果,送货路线分别为:送货路
16、线1,即 O-E-H-F-O,需1辆载重4吨的货车;送货路线2,即 O-B-D-C-O,需1辆载重4吨的货车;送货路线3,即 O-A-G-O,需1辆载重2吨的货车。资源PSD050105,节约里程法解算过程动画,同学们的结果应该如下,共有三条配送线路,总成本为 80,需载重 2吨的货车 1辆,4吨的货车 2 辆。配送线路为:线路 1,即 O-J-A-B-C-O 需 1 辆载重 4吨的货车;线路 2,即 O-D-E-F-G-O需 1 辆载重 4吨的货车;线路 3,即 O-H-I-O 需 1 辆载重 2吨的货车。,第二节 车辆配载,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客户要求、车辆及货物的具体特征设计车辆的配载方案
17、相关知识车辆配载的意义,车辆配载的原则及注意事项;车辆配载的常用方法(经验法、容重法),配载计算的简单模型及公式,车辆配载的意义,通过上一节的内容,我们可以将送货的线路确定下来,线路的确定意味着送货次序的确定也意味着货物装车的顺序的确定。一般情况,知道了客户的送货次序之后,只要将货物依“后送先装”的顺序装车即可。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简单,由于配送的货物属于不同性质、不同种类,对装卸、受力、防振等有不同要求,而且其比重、体积以及包装形式各异。因此,在装车时,需要合理安排,科学装车,既要考虑车辆的载重量,又要考虑车辆的容积,使车辆的载重量和容积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又便于装卸,不会损坏货物。车辆配
18、载就是要在充分保证货物质量和数量完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车辆在容积和载重量两方面的利用率,以充分发挥运能、节省运力、降低配送费用。资源PSD050201,车辆配载必要性动画,车辆配载的原则(1),车辆的配载要解决的是如何将货物装车,按什么次序装车的问题。为了有效利用车辆的容积和载重量,还要考虑货物的性质、形状、重量和体积等因素进行具体安排,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尽可能多地装入货物,充分利用车辆的有效容积和载重量;资源,PST050201装入货物的总体积不超过车辆的有效容积;装入货物的总重量不超过车辆额定载重量;,车辆配载的原则(2),重不压轻,大不压小。轻货应放在重货上面,包装强度差的应放在包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送 作业 管理 送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30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