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煤气安全培训.ppt
《课件:煤气安全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煤气安全培训.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煤气安全培训,2,煤气安全 易毒性、已燃性、易爆性,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等行业四类重点高危作业:煤气作业、高温熔融金属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粉尘作业根据近年冶金工贸行业发生的各类事故的统计分析,煤气事故成为造成人员伤亡的重大危险因素。主要原因:1、正常生产与建设施工或检修之间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下,未对生产区域与施工区域实施有效的煤气隔断措施。2、交叉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职责不落实。3、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4、盲目组织施救等问题。,3,一、近年主要煤气事故,(1)2004年9月23日,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煤气发电厂在新建的燃气锅炉点火调试过程中发生煤气爆炸,造成13人死亡,8人受伤。(2)
2、2005年10月26日,首钢一露天煤气水封煤气泄漏,造成9人死亡。(3)2008年10月18日,鄂钢公司能源动力厂热力车间煤气防护班4名工作人员在操作眼镜阀切断煤气作业时导致煤气大量泄漏,14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另有10人轻度中毒。,4,2008年10月18日事故,5,近年主要煤气事故,(4)2008年12月24日河北遵化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顶部泄爆板爆裂造成煤气泄漏共造成44人中毒,其中17人死亡。(5)2010年1月18日上午8点半左右,河北邢台市内丘县顺达冶炼公司2号高炉在维修过程中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6名在场施工人员中毒,经抢救无效全部死亡。,6,近年主要煤气事故,(
3、6)2010年1月4日上午11点45分,河北武安普阳钢铁有限公司南平炼钢分厂转炉发生煤气泄漏中毒事故,造成死亡21人、伤9人。(7)2011年7月28日广西贵港钢铁公司发生煤气泄漏,造成部分民工及附近居民共114人煤气中毒。(8)2012年2月23日上海梅山(南京)钢铁公司8万立方米转炉煤气柜检修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6人死亡、7人中毒。,7,大连特钢中毒窒息事故,2010年1月4日16时45分,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为东北特钢集团独立法人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特钢)第一炼钢厂电渣车间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死亡8人。,8,9,济南市和平路煤气泄漏爆炸事故,1995年1月3日17时50分,济南市
4、从羊头峪东沟路由南向北至和平路分别由北向西接连越2.6公里的电缆地沟全部因煤气爆炸掀开,爆炸现场景象及其残酷:20余米宽的马路被厚厚的瓦碩和玻璃碎片覆盖;11辆面的、1辆卡车被炸的四脚朝天;3辆摩托飞挂到3米高的房顶;济南市和平路东起山大路、西至历山路、北起羊头峪东沟街北端、南至和平路变电站大爆炸导致人员伤亡61人,其中死亡13人;直接经济损失429.1万元。,10,山东章丘居民楼煤气爆炸事故,2003年1月27日6时44分,山东省济南市下属的章丘市市区明水镇一座居民楼发生管道煤气爆炸事件,五层高的大楼东侧整个单元整体坍塌,全单元10户居民除个别人外,造成至少24人伤亡,其中死亡人数接近20人
5、。,11,南京燃气泄漏爆炸事故,2010年7月28日上午10时05分,南京第四塑料厂厂区丙烯管道泄漏,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10人死亡,伤120人。,12,二、煤 气 安 全 基 础 知 识煤气成分,13,煤气理化性质,焦炉煤气(净化后)是无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340.42,热值16800-18900KJ/m3,着火温度550-650,爆炸极限4.5%-38%,理论燃烧温度2150左右。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高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0.99-1.1,热值3349-4187 KJ/m3,理论燃烧温度1500左右,着火温度700左右,爆炸极限30%-89%,含N2和CO2之和近
6、70%,会致人喘息(因氧含量很低)和窒息。,14,煤气理化性质,转炉煤气是无色、无味、高毒的易燃易爆气体,比重1.05,热值6800-10000 KJ/m3,着火温度530,爆炸极限18%-83%。转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比高炉煤气高。净化后的发生炉煤气是无色的,有焦炉煤气味道的可燃气体。CO含量在20%时,发热量为9001500kCal/Nm,着火点在650700,理论燃烧温度为1300;爆炸极限21.567.5%.,15,煤气中单一气体理化性质 煤气、空气、氮气、氧气,任何一种煤气都是由一些单一气体混合而成,其中可燃气体成分有CO、H2、CH4、H2S和碳氢化合物CmHn,不可燃气体成分有C
7、O2、N2和少量的O2,此外还含有粉尘微粒及微量杂质。(1)一氧化碳(CO):无色、无臭,分子量28.01,密度1.25kg/m3,相对密度0.97,自燃点608.89,遇明火或热会爆炸,毒性极强。(2)二氧化碳(CO2):无色、无臭、不可燃,大气中含有0.03%,能溶于水(生成碳酸H2CO3),分子量44,密度1.977kg/m3,高浓度时会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呼吸加快、困难,并有窒息、中毒的危险。(3)氢气(H2):无色、无臭,分子量2.016,密度0.0899kg/m3,难溶于水,着火温度580590。,16,煤气中单一气体理化性质,(4)氮气(N2):无色、无臭,分子量28,密度1.25
8、kg/m3,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烧,空气中含量增加时会造成缺氧窒息。(5)氧气(O2):无色、无味、助燃,空气中含有21%,分子量32,密度1.429kg/m3。(6)甲烷(CH4):无色、有微量葱臭味,分子量16.04,密度0.715kg/m3,难溶于水,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气体,着火温度650750,火焰为微弱亮光,空气中浓度达25%30%时易中毒。(7)硫化氢(H2S):无色、有恶臭味、可燃,分子量34.08,密度1.539kg/m3,相对密度1.189,能溶于水和乙醇,自燃点260,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毒性极强。,17,三、煤气安全相关主要法规、规范和标准,1、GB 6222-2
9、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2、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3、安监总管四20106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冶金企业煤气安全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4、鲁安监发2011141号关于印发山东省冶金煤气安全生产重点措施的通知5、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煤气),18,四、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即是一氧化碳中毒,而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气体。它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不易分解,更不易排出体外,分解时却慢3000倍。故使体内的血红蛋白便失去与氧结合能力,即携氧能力,因
10、而造成急性组织的缺氧。CO中毒后,受损最严重的是对缺氧最敏感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19,煤气中毒事故抢救,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与一般事故发生后的现场不同,爆炸、坍塌、机械事故等发生后现场不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而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一般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所以,进行中毒事故现场抢救时,救护人员首先应做好个人自身的防护。(1)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2)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3)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煤气防护站
11、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抢救。(5)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6)有条件的企业应设高压氧仓,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20,六、煤气着火,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有可燃物质,如木材、汽油、煤气等。有助燃物质,如空气中的氧或纯氧,或其他氧化剂。有点火源,有一定的热能量,达到可燃物质的燃点。上述三个条件在燃烧过程中缺一不可,统称燃烧三要素。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发生燃烧。,21,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一、煤气着
12、火事故预防(1)保证煤气设施的严密性,发现煤气泄漏及时处理。(2)煤气设施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对接地线要定期检查测试。(3)严格执行煤气设施和煤气区域动火作业的管理制度,应事先办理动火证,应有防火措施,并经安全部门检查确认,按规定的要求、时间、地点动火。(4)应尽量避免带煤气作业,如必须进行则应在降低压力的状况下进行,并必须使用铜制工具。(5)带煤气作业地点附近的裸露高温管道,应做绝热处理。(6)煤气设施附近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二、煤气着火事故处理 煤气设施着火时,处理正确,能迅速灭火;若处理错误,则可能造成爆炸事故。灭火时,应设法降低煤气压力或局部停止使用煤气;往着火的设施内通入大量的蒸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煤气 安全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2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