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ADVERSEREACTIONDURG.ppt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ADVERSEREACTIONDURG.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ADVERSEREACTIONDURG.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ADVERSE REACTION&DURG INDUCED DISEASES,2,简 介,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指病人用药后所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反应,是药物固有的作用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3,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s)指药物所引起的疾病,它既是医源性疾病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延伸。,4,第一节 药物不良反应,Chapter OneAdverse Reaction,5,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一)A型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与药物的剂量有直接关系,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加重。一般可以预
2、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例如,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不良反应就属于A型不良反应。,6,(二)B型不良反应(质变性异常)与药物剂量无关,分为药物异常性与病人异常性两种。药物异常性包括药物有效成分的降解产物、杂质、添加剂、脱色剂、增溶剂、稳定剂、赋形剂、防腐剂等所引起的异常作用。,7,病人异常性包括高敏性体质、特异性遗传体质,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等。此外,药物的过敏反应、致癌作用和致畸作用也属于B型不量反应。其特点是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难以预测,用一般的毒理学筛选难以发现。,8,二、药物不良反应的构成,(一)副作用(side effect)(二)毒性反应
3、(toxic reaction)(三)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四)特殊反应(unusual effect)(五)依赖性(dependence)(六)特殊毒性,9,(一)副作用(side effect)是药物固有的作用,是在药物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为可恢复的功能性变化。,10,(二)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多数药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用药后中毒反应。剂量过大引起的毒性反应称急性中毒(acute toxicity),长期应用引起的毒性反应称慢性中毒(chronic toxicity)。,11,(三)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4、)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治疗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有些后遗效应是短暂的(如巴比妥类催眠药在次晨引起的宿醉现象),但有些后遗效应是持久的(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停药后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2,(四)特殊反应(unusual effect)与药理作用无关的,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根据其发生机制可分为基因缺陷引起的特殊反应和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变态反应(allergy)。,13,(五)依赖性(dependence)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停药时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不适,从而病人要求继续服药,这种现象称依赖性。精神依赖性为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停药后强烈要求继续服药,以达到精神上欣快感。,14,身体依赖性为
5、反复使用某种药停后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而产生的戒断症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中枢性镇痛药、中枢兴奋药等可引起依赖性。,15,(六)特殊毒性 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和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是药物引起的三种特殊毒性。,16,妊娠二周到三个月为胚胎发育最活跃时期,在此期间用药容易引起胎儿畸形。致癌因子可分为遗传因子和环境因子,有人认为90%以上为环境因子所致,如放射线、病毒感染和化学物质等。,17,已确定的有致癌作用物质为砷化合物、氯霉素、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氮芥、己烯雌酚、康复龙、非那西汀、苯妥英等。另外某些化学
6、、物理因素和生物因子也可使遗传因子DNA产生突变及染色体异常。突变与癌变有密切关系。已知的突变物中,90%有致癌性。,18,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一)A型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 药动学原因 靶器官的敏感性增强(二)B型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 药物异常性 病人异常性,19,(一)A型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1.药动学原因(1)药物的吸收 大多数药物口服后在小肠被吸收。非脂溶性药物在小肠吸收不完全,个体差异大,如用药不当可引起A型不良反应。,20,例如胍乙啶治疗高血压时的剂量范围可从10-50mg/d,但吸收率可从3%27%不等。影响吸收的因素也较多,如药物的制剂、胃肠内容物、胃肠运动、药物的相互作用
7、及首过消除等。,21,(2)药物的分布 局部组织的血流量和药物的穿透力,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循环中的量和分布范围。,22,例如在肝代谢的利多卡因,主要受肝血流量的影响。当心衰、大量出血或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时,由于肝血流量减少,利多卡因的消除率也降低,血浆半衰期延长,可引起A型不良反应。,23,(3)血浆蛋白结合率 多数药物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其结合率多少,对药效与不良反应有重要的影响。如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减少或机体缺乏白蛋白时,药物的游离浓度增高,使药效增强,甚至产生A型不良反应。,24,(4)药物与组织结合 氯喹对黑色素具有非常大的亲和力,可在含黑色素的眼组织中大量分布而引起视网膜变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不良反应 性疾病 ADVERSEREACTIONDURG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2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