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编版.doc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编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一、A型题1. 世界上第一个在显微镜下看到活细胞的人是 A. Robert Hooke B、 Leeuwenhoek C、 Mendel D、 Golgi E、 Brown2. 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3. 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A、中心法则 B、基因学说 C、半保留复制 D、细胞学说 E、DNA双螺旋结构模型4. 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 A、 Robert Hooke和Leeuwenhoek; B、 Crick和Watson; C、 Schleiden和Schwann; D、
2、Sichold和Virchow; E、以上都不是二、X型题1. 当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热点集中在_等方面A、细胞信号转导 B、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调控C、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D、干细胞及其应用E、细胞的衰老与死亡2. _促使细胞学发展为分子细胞生物学A、细胞显微结构的研究 B、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C、细胞工程学的发展 D、分子生物学的发展E、克隆技术的发展 三、判断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2.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3.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4.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5.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
3、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四、填空题 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 1838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细胞 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第二章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一、A型题1. 由非细胞原始生命演化为细胞生物的转变中首先出现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器; D、核仁; E、内质网2. 在分类学上,病毒属于 A、原核细胞 B、真核细胞 C、多种细胞生物 D、共生生物 E、非细胞结构生物3. 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细
4、胞是 A、细菌 B、双线菌 C、支原体 D、绿藻 E、立克次氏体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5.一个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含有 A、一条DNA并与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B、一条DNA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C、一条DNA不与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D、一条以上裸露的DNA; E、一条以上裸露的DNA与RNA结合在一起6.关于真核细胞,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有真正的细胞核; B、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大; C、有多条DNA分子并与组蛋白结合构成染色质; D、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同时进行; E、膜性细胞器发达7.下面
5、那种生物体属于真核细胞A、酵母 B、蓝藻 C、病毒 D、类病毒 E、支原体8.下列哪种细胞属于原核生物A、精子细胞 B、红细胞 C、细菌细胞 D、裂殖酵母 E、绿藻 9.原核细胞的mRNA转录与蛋白质翻译A、同时进行; B、均在细胞核中进行;C、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进行; D、必须先对RNA进行加工;E、翻译在粗面内质网上进行10.细菌胞质内含有DNA以外的遗传物质,能复制的环状结构称为A、基粒; B、质粒; C、基质颗粒;D、中间体; E、小核11.关于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下列哪项叙述有误A、常为一条线性的DNA分子 B、分布在核区 C、 DNA裸露而无组蛋白结合 D、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
6、同时进行 E、控制细胞的代谢、生长和繁殖二、X型题1.下列哪些结构属于膜相结构 A、核糖体; B、溶酶体; C、中心体;D、线粒体; E、高尔基复合体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特征是 A、具有核物质并能进行增殖; B、具有典型的细胞膜;C、具有蛋白质合成系统; D、能单独生活在周围的环境;E、具有一条染色体3.原核细胞所具有的结构A、中间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4.原核细胞特征是A、DNA分子裸露而无组蛋白结合 B、有内膜系统 C、DNA分子为环状 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E、有细胞骨架5.常见的原核生物有A、细菌; B、支原体; C、蕨类;D、放线菌
7、和蓝绿藻; E、酵母菌6.细菌是原核生物的典型代表,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分布广泛; B、体积较小; C、外表面有细胞壁; D、RNA是其遗传物质; E、进化谱系上比古细菌更接近真核生物三、判断题1.细菌的基因组主要是由一个环状DNA分子盘绕而成,特称为核区或拟核。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原核细胞内没有细胞器。3.所有的细胞均具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4.核糖体仅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而在原核细胞没有。四、填空题1.真核细胞中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核,另外还有各种细胞器,它们将细胞进行分区,为各种代谢活动提供固定的场所,而细胞骨架的存在为细胞提供了结构框架,决定了细
8、胞形状和细胞的大致结构。简答1.细胞学说的内容。P3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P14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内容。P214.DNA与RNA在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上的异同。P205.DNA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21细胞骨架习题 微管不构成下列哪种结构:D 纤毛; 纺锤体; 鞭毛; 染色体; 中心粒 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分裂停止在 C 间期; 分裂前期; 分裂中期; 分裂后期; 分裂末期 MF的主要成分是 B 微管蛋白; 肌动蛋白; 脂蛋白; 糖蛋白; 载体蛋白 由二联管构成的结构是 A 纤毛; 纺锤体; 基毛; 微绒毛; 中心粒 组成微丝的基本单位是 C 结合蛋白; 肌球蛋
9、白; 肌动蛋白; 角蛋白; 结蛋白 鞭毛和纤毛轴部横切面结构是 C 九组单管环列; 九组二联管环列; 九组二联管环列,两条中央管; 九组三联管环列; 九组三联管环列,两条中央管 哪种结构不是由MT构成 C 中心粒; 纺锤丝; 分裂沟; 鞭毛; 纤毛 可被细胞松弛素B破坏的结构是 C 核骨架; MT; MF; IF; ER 以下关于中间纤维的描述哪条不正确?B 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 直径略小于微丝; 具有组织特异性; 肿瘤细胞转移后仍保留源细胞的IF 杆状区序列高度保守 为纤毛运动提供动力的蛋白是 A 动力蛋白; 驱动蛋白; 肌动蛋白; 管家蛋白; 肌钙蛋白 微管由几条微管蛋白原纤维围成 C
10、 8 9 13 15 18 下列不能构成中间纤维的成分是 D 角蛋白; 结蛋白; 波形蛋白; 肌球蛋白; 神经元纤维蛋白 中间纤维参与的细胞活动是 B 胞质分裂; 维持细胞机械强度; 肌肉收缩; 纺锤体形成; 染色体分离 微管的组装不包括哪个时期 C 成核期; 延迟期; 渗入期; 稳定期; 聚合期 多选题 微管组织中心 ABCD 是细胞内富含微管的部位; 是细胞内装配微管的部位; 具有微管球蛋白; 包括中心体和纤毛基体 包括纤毛和鞭毛轴体 肌动蛋白结合的核苷酸可以是 AB ATP; ADP; GTP; GDP; TDP 细胞骨架成分参与了下列哪些细胞结构或细胞活动 ABCDE 细胞内信号转导过
11、程; 转运膜泡运输过程; 核纤层; 有被小泡形成过程; 粘着带 微管的功能包括: ABDE 支持和维持细胞的形态; 参与中心粒、纤毛和鞭毛的形成; 在细胞分裂时参与胞质收缩; 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下列哪些细胞器具有极性 ABD 微管; 微丝; 中间纤维; 高尔基复合体; 线粒体 抑制微管聚合的药物是 CD 细胞松弛素B; 鬼笔环肽; 秋水仙素; 长春碱; SDS 下列哪些器不具备膜性结构 ABCD 中心体; 染色体; 核糖体; 纺锤体; 溶酶体 影响微管组装的因素有 ABCDE pH值; 温度; 镁离子; GTP; 长春碱 在细胞内运输物质时,驱动蛋白运输的方向是: B
12、沿微管由正端向负端运输; 沿微管由负端向正端运输; 沿微管双向运输; 沿微丝由正端向负端运输; 沿微丝由负端向正端运输; 细胞中的微管可以三种形式存在:单管、二联管和三联管。 胞质分裂中起主要作用的特殊结构是收缩环,它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 细胞松弛素B可与微丝的亚单位肌动蛋白结合,从而破坏微丝,改变细胞的形状。 肌动蛋白是组成微丝的基本单位,其存在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球状肌动蛋白、纤维状肌动蛋白。 微管的组装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成核期、聚合期和稳定期。 细胞骨架的三种类型包括: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秋水仙素可抑制染色体的分离是因为它能破坏微管。 细胞的变形运动与骨架成分微丝有关。 应
13、力纤维是细胞骨架的微丝构成的。 细胞骨架的三种类型中,没有极性的是中间纤维。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组成的中空圆柱状结构。 微管装配的起始点是微管组织中心。 微管装配需GTP供能,而微丝装配则需ATP供能。 细胞骨架三种成分中,最粗的为微管,微丝直径最细,而中间纤维的直径介于前两者之间。 微管组装的限速期是成核期 微丝组装的限速期是成核期 细胞骨架成分中,微管参与中心粒的形成,微丝参与小肠上皮微绒毛的形成,中间纤维则参与核纤层形成。 中间纤维蛋白单体由头、尾和杆状区三部分组成。 细胞骨架三种成分中,最稳定的结构是中间纤维,有极性的结构是微管和微丝。 简答题 1. 简述微管的功能 P15
14、0-152:6点蓝色字 2. 简述微丝的功能 P157-159:6点蓝色字 3. 简述中间纤维的功能P162-163:6点蓝色字 名词解释 1. 细胞骨架P146前言1-2行 2. 微管组织中心P148(一)1-3行 第八章 细胞核选择题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 E A、是细胞遗传物质储存场所B、是最大的细胞器 C、是转录的场所D、是脱氧核糖核酸复制的场所 E、以上都是 核被膜的哪一部分上具有核糖体 BA、内核膜 B、外核膜 C、核周隙 D、核孔 E、核纤层 核孔复合体不具有的是 CA、胞质环 B、核质环 C、基质环 D、中央栓 E、辐 下列何种结构可介导细胞核内外的大分子物质转运 CA、核仁 B、
15、外核膜 C、核孔 D、核基质 E、核间隙 组成染色质非组蛋白的特征是 E A、酸性蛋白 B、数量少、种类多 C、维持染色质的高级结构 D、调节遗传信息的表达与复制 E、以上都是 常染色质的特征是 BA、螺旋化程度高 B、有转录活性 C、 DNA复制较晚 D、易与核基质区分 E、易被碱性染料着色(染色深) 哪种组蛋白不是核小体核心颗粒的成分 AA、H1 B、H2A C、H2B D、H3 E、H4 染色质基本组成单位是 DA、核糖体 B、核孔复合体 C、染色体 D、核小体 E、中心体 染色质的三级结构可能是 EA、染色单体 B、核小体 C、螺线管 D 、DNA双螺旋 E、袢环 能保持染色质高级结构
16、和保护核心颗粒上的DNA碱基对不被核酸酶消化的是AA、H1 B、H2A C、H2B D、H3 E、H4 下列哪一项不是组装成核小体八聚体核心的组蛋白是 AA、H1 B、H2A C、H2B D、H3 E、H4 关于常染色质的描述, 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DA、结构松散 B、螺旋化程度低 C、着色较浅 D、转录不活跃 E、均匀分布在核内;位于中央 关于异染色质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D A、结构紧密 B、着色较深 C、螺旋化程度高D、是有功能的,可活跃地进行复制和转录 E、位于核的边缘,部分与核仁结合 结构异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期位于 EA、整条常染色体上 B、整条X染色体上 C、整条Y染色体 D、性染
17、色体长臂上 E、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区 没有参与染色质组成的是 B DNA; 糖脂; 组蛋白; 非组蛋白; RNA 中期染色体 AA、每条包括两条染色单体 B、与染色质的化学成分有严格的区别C、每条染色体都有次缢痕和随体 D、不是每个染色体都有着丝粒E、与纺锤体的纺锤丝在端粒处相连 随体位于下列哪种染色体上 CA、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B、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C、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D、端着丝粒染色体E、性染色体 人类核型的表示方法为 AA、正常男性为46,XY;正常女性为46,XX B、正常男性为46,XX;正常女性为46,XYC、正常男性为23,XY;正常女性为23,XXD、正常男性为23,XX;
18、正常女性为23,XYE、正常男性为常染色体23+XY;正常女性为常染色体23+XX 端粒DNA富含 DA、A B、T C、U D、G E、C 染色体末端具有的能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是 CA、着丝粒 B、动粒 C、端粒 D、随体 E、副缢痕 核纤层不具有的是 DA、中间纤维蛋白 B、网络结构 C、与染色质特殊位点结合 D、附有RiE、磷酸化解体去组装致核膜破裂 下列哪项描述与核纤层的功能无关 CA、为核被膜提供支架 B、有丝分裂过程中参与核被膜的崩解和重新形成 C、参与RNA的加工、合成与装备 D、参与间期染色质的核周锚定与构造E、参与DNA的复制与基因表达 rRNA是由_转录而来。 AA、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细胞 生物 学期末 复习资料 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2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