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升入二年级时,已经认识近1000字,对汉字的特点有了比较切实的感性认识,并且已经掌握了30个左右常用偏旁部首,还掌握了至少三种独立认字的方法。二、教材简介 本册教材还是延续一年级教材的思路,全书共十六个主题单元,其中包括三个 集中识字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和一个开放单元书的世界。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一共27篇主体课文,读背古诗7首,自读短文12篇。集中识字单元需要学习25个部首:第二单元学习6个部首,第一篇看图识字,从北京的一些着名的建筑引入。后面分三部分,学宝盖(宀)头、穴字头、广
2、字头、厂字头还有门字框和户字头这6个部首,都是和建筑有关的部首。第七单元学9个部首,学和身体各部位有关的一些名称,和人体有关的9个部首,通过这9个部首来识字。第十二单元又安排了10个部首的学习,先学的是山、土、石这些偏旁的生字,由丁丁、冬冬对话:山上有什么?有岩石有土,引出和山石土有关的一些生字;地上有什么?有金属矿藏、宝石,引出了金、玉这些偏旁的生字;水中有什么?有鱼、有贝,就引出了带鱼字旁、贝字旁和贝字底的生字;最后是和厨房有关的皿字底、刀字旁、立刀旁等等。按照山上、地下、水中、厨房中的这个排序,选择了相关的部首进行识字,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识字有兴趣,并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三、教学目的
3、和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2.认字475个,学习偏旁部首累计至70个左右。学习利用汉字的规律,重点是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个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 3.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
4、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 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能综合运用所学认字方法,在阅读时能独立认字。四、教学重难点:1、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注意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体会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之美。实现认字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2、 形成能力。3、 要正确处理认字、识字能力
5、、文字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认字量”是形成认字能力的基础,文字知识是为多认字、快认字和培养识字能力服务的。4、 利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法实现部分认字与写字的合流。学生学习字理的过程,学习练习分析字型,既是“认字”,也是“写字”的步骤。五、教学措施1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识字。重视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写字的技能。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3充分利用插图,各种文字材料,各项作业,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借助字典独立识
6、字、阅读的能力。 5知道学生用好课外阅读补充材料等课外书籍,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不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6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写话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坚持写日记,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基础。 教 学 进 度 表周次起 止月 日计 划 进 度课时数备注单元(课)节教学内容1 9、1 2第一单元秋天425 9第一、二单元自立7312 16第二、三单元自立6419 23第三、四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752630第四单元祖国7610.8-14第五单元好奇7714 21第五、六单元诚实7824 28第六、七单元画7931 11.4第七、八单元书的世界71011、711
7、第八、九单元合作71114 18第九、十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71221 25十、十一单元努力71328 12.2十一、二单元考验71412.59第十二单元考验71512 16第十三单元风和水71619 23第十四单元玩具和游戏71726 30第十五单元岁月7181.2 5总复习6191、8结束总复习6第 一单元秋天 ? 秋天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难点:“转
8、”“黄”的写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图片、音乐磁带。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些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板书课题)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吗?2、 展示:师生展示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资料,学生说说秋天的特点,教师总结。(二)、进行新课1、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2、正音,自主学习课文生字。(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的预习情况。(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读错,如:平翘舌、鼻边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可以组什么词;什么结构;什么偏旁)(2)、课堂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抽学生教读、教学生书空,教师指导,板书重点。易错音的字:多
9、音字:“转”zhuan (转凉转换转化) zhuan(转动转圈) ?翘舌音字:爽收霜边音字:凉?三拼音字:转凉爽霜降香黄后鼻音字:丰?v去掉两点的规律:菊?易错形的字:转排(注意笔顺)?课堂组词(开火车形式进行),说结构、偏旁教师简要板书。(3)、学生自由书空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巩固。3、 再读课文思考: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三)、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生字(2)、给课文生字组词(3)、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 抽认课文生字,听写部分生词。2、 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秋天有哪些特点?板书:八月秋天到九月秋收忙十月寒霜降(二)、学习新课1、 抽生读
10、课文第一节读懂了些什么?重点了解:天气变化(天转凉、风变爽);有关蟋蟀秋天活动的只是。你还知道秋天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吗?还有其他的一些动物他们在秋天干什么呢? 你喜欢秋天这样的天气吗?谁来读出喜爱的感情来。教师通过让学生体会重读部分表现特点的词语的方法读出感情。2、 秋天到了,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看书上插图,学生回答。齐读课文第二节,思考: “秋收”什么意思?农民伯伯秋天都收了些什么呢? “田野翻金浪”指的是什么? 农民伯伯丰收了,他们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指导朗读,着重从快慢、轻重上进行指导。3、 在秋天,同学们喜欢什么景物呢?同桌交流收集的关于秋天景物的资料,说说为什么喜欢他。自由读课
11、文第三节,这一节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大雁排成行,去干什么呢?喜欢吗?读一读。(三)、拓展升华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后,知道了些什么?你喜欢上秋天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如:画一画秋天的景物;写一些关于秋天的句子;读一读描写秋天的文章。(四)、指导诵读1、 总结课文,理清这首诗歌的顺序,感知文章写法。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按照板书总结回答)2、 按节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背诵。(五)、布置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课文2、 画一幅秋天的画或者抄一段描写秋天的文章,用来办教室墙报。(纸张大小教师统一,对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附:板书设计:八
12、月秋天到(天转凉风变爽蟋蟀把歌唱)?九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十月寒霜降(枫叶红菊花黄大雁排成行)? ?火红的枫叶?教材简介: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通过“我”在树林里寻找火红的枫叶,给老师做贺卡的行为,抒发了小学生对大自然和老师的热爱。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学生对大自然和对老师的热爱,激发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老师的美好情感。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枫叶形状的生字卡片。2、学生自备一套生字卡片,
13、以及做贺卡的材料、工具等。教学课时:两课时? ?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生字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你们为老师准备了什么样的礼物呢?2、 展示:学生展示送给教师的礼物,并告诉老师和同学你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3、 引入课题: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后告诉老师,课文的小作者给老师送的是什么样的礼物呢?板书课题:用“火红的枫叶”作成的贺卡(二)、自主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方法同前(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文理解赏析诵读教学设计:(一)、复习检查:同学们,学习了第一节课知道了些什么?检查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二)、进行新课:1、 数一数课
14、文有多少个自然段?2、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为我们讲了些什么?时间地点谁干什么3、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读懂了些什么?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枫叶很红,一片比一片红)作者的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从快慢、轻重上加以指导)4、 作者找呀找,找到了最红的枫叶了吗?哪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谁来读这一段?其它同学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作者是怎样写出枫叶的红的?把写枫叶红的句子用“”划出来,读一读。请同学们仿照课文“比还,比还”说一句话。这一段除了写枫叶的颜色“红”以外,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请用“”把它划出来,读一读。枫叶的形状像什么?这种像的写法,我们叫它比喻,这样的句子,我们叫
15、它比喻句。仿说比喻句。指导学生读、背喜欢的句子。5、 作者找来这火红的枫叶干什么呢?课文哪些段告诉了我们?抽生回答。讨论:作者为什么给老师送枫叶而不送其它礼物呢?(学生自由回答,自己亲手做的礼物最有意义;老师像枫叶火红火红的,装点着祖国的教育大花园)比一比:作者的礼物和你送给老师的礼物,谁的更好?说出理由。(三)、拓展升华:你认为老师最需要学生的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礼物献给老师呢?在丰收的秋天里,除了教师的节日外,还有些什么节日,准备为他们送什么礼物呢?请同学们下来准备。(四)、作业布置附:板书设计寻找红枫叶走来走去总以为终于颜色:比还,比还火红的枫叶找到红枫叶形状:像做枫叶贺卡送给老师 语
16、文天地一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体会识字方法。2、区别多音字的读音;练习搭配词语;学习叠词。3、尝试自我学习、学习向父母提出请求的方法。4、背诵古诗、自读诗歌;了解学习留心观察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交换部首复习生字;区别多音字的读音。2、搭配词语,练背诗歌。教具准备:卡片、图画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描一描,写一写1、讨论: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同桌互相说怎样写才好看?3、生独立书写。4、小组内评评谁的字最漂亮。5、选几份全班欣赏。二、变换部首复习生字1、教师出示“十”和“一”,问:这是什么符号?2、生答,师小结。加号表示加上一部分,减号表示减去一部分。师表演小魔术
17、。出示:娃女+ (洼)+虫(蛙)(娃娃)(山洼)(青蛙)3、学生自己变魔术。三、区别多音字的读音1、出示句子让学生区分。(卡片)2、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判断。3、学生自由发言。4、师小结、点拨。5、小组内练习用号一种读音说话。四、说一说,填一填1、小组内练说。2、学生汇报。3、拓展,拔高。碧绿的宽阔的伤心地悄悄地五、照样子,写词语1、出示例子:许多许许多多2、同桌交流两个词语的异同,练习说话。3、自己练习,小组内订正、评议。4、发散思维:口头练说,看谁说得多。第二课时一、怎样提要求1、谈话导入:同学们,美丽多姿的秋天已经来到,你一定希望你的爸爸、妈妈能够带你走出户外,观赏秋景。那么,你如何向爸爸
18、、妈妈提出请求呢?2、小组讨论,排演小品。(三人一组,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自己)3、分小组汇报。4、讨论如何设计观察方案。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眼中的秋天记下来。(或者画画、或者列表、或者写几句话等)二、读背古诗山行1、出示诗歌。2、范读,画出节奏。3、生自由练读。4、小组交流、感悟。5、练习背诵。三、读一读1、生很快默读,大体感知文意。2、小组内赛读,师巡视指正。3、选派代表读、评议、提高。4、在生读的基础上,师指点朗读技巧。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四、思维拓展同学们,绚丽多姿的秋天是异常的迷人,让我们课余一起走入秋姑娘的怀抱,赏秋、说秋吧!(注意用眼去看,用心去想,用脑去记,你就会发现,到处
19、都是秋天。)展示平台,评出小小观察家。(任选一种)1、用你的五彩笔描画出秋天。2、用你的神笔写出秋天。3、用你的歌喉唱出秋天。第二单元 ?自立妈妈,不要送伞来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识字9个,写字8个。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自力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二、过程与方法:1.注重学生识字的过程,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看拼音、问别人、联系上下文猜字、查字典)。2.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的感悟。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立的愿望。2.增强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3.体会孩子与母亲间的爱。4.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2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