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ppt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ppt(2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4.2 正弦量的有效值 4.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4 正弦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4.5 正弦电路中的电感元件 4.6 正弦电路中的电容元件 4.7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4.8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 4.9 RLC串联电路 4.10 RLC并联电路 4.11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4.12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4.13 功率因数的提高 4.14 谐振,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4.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目的与要求,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重点与 难点,重点:三要素难点:波形图的画法,正弦交流电:电压、电流均随时间按正弦函数规律变化 1.振幅值(最大值)正弦量瞬时
2、值中的最大值,叫振幅值,也叫峰值。用大写字母带下标“m”表示,如Um、Im等。,4.1.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一),4.1.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二),2.角频率 角频率表示正弦量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弧度数,即,(4.2),4.1.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三),4.1.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四),图 4.2 初相不为零的正弦波形,3.初相,4.1.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五),图 4.2 初相不为零的正弦波形,4.1.1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六),相位:t+初相:t=0时的相位正弦量零值:负值向正值变化之间的零点 若零点在坐标原点左侧,0 若零点在坐标原点右侧,0,4.1.1 正弦交流电的
3、三要素(七),图4.3 几种不同计时起点的正弦电流波形,在选定的参考方向下,已知两正弦量的解析式为u=200sin(1000t+200)V,i=-5sin(314t+30)A,试求两个正弦量的三要素。解(1)u=200sin(1000t+200)=200sin(1000t-160)V所以电压的振幅值Um=200V,角频率=1000rad/s,初相u=-160。,例 4.2(一),例 4.2(二),(2)i=-5sin(314t+30)=5sin(314t+30+180)=5sin(314t-150)A 所以电流的振幅值Im=5A,角频率=314rad/s,初相i=-150。,已知选定参考方向下
4、正弦量的波形图如图4.4所示,试写出正弦量的解析式。解:,例 4.3(一),例 4.3(二),图 4.4 例 4.3 图,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用字母“”表示。设两正弦量:,4.1.2 相位差(一),4.1.2 相位差(二),12=1-20且|12|弧度U1达到振幅值后,U2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到达,U1越前于U2(2)12=1-20且|12|弧度U1滞后U2(3)12=1-2=0,称这两个正弦量同相(4)12=1-2=,称这两个正弦量反相(5)12=1-2=,称这两个正弦量正交,4.1.2 相位差(三),图4.5 同频率正弦量的几种相位关系,例 4.4(一),已知,求u和i的
5、初相及两者间的相位关系。,例 4.4(二),解,所以电压u的初相角为-125,电流i的初相角为45。,表明电压u滞后于电流i 170。,分别写出图4.6中各电流i1、i2的相位差,并说明i1 与i2的相位关系。,例 4.5(一),例 4.5(二),图4.6 例 4.5 图,例 4.5(三),解(a)由图知1=0,2=90,12=1-2=-90,表明i1滞后于i2 90。(b)由图知1=2,12=1-2=0,表明二者同相。,例 4.5(四),(c)由图知1-2=,表明二者反相。(d)由图知1=0,表明i1越前于。,已知,例4.6(一),试分析二者的相位关系。,例4.6(二),解 u1的初相为1=
6、120,u2的初相为2=-90,u1和u2的相位差为12=1-2=120-(-90)=210考虑到正弦量的一个周期为360,故可以将12=210表示为12=-1500,表明u1滞后于u2 150。,教学方法,结合数学中的正弦曲线来讲本节内容,思考题,1、已知 则Im=_A,=_rad/s,f=_Hz,T=_s,i=_弧度。2、一个工频正弦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在t=0时的值为220V,试求它的解析式。3、三个正弦量i1、i2和 i3的最大值分别为1A、2A和3A。若i3的初相角为60,i1较 i2超前30,较 i3滞后150,试分别写出这三个电流的解析式(设正弦量的角频率为)。,4.2 正弦
7、量的有效值,目的与要求,会计算正弦量的有效值,重点与 难点,重点:有效值难点:有效值,4.2.1 有效值的定义(一),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它的热效应确定的。交流电流i通过电阻R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热量和直流电流I通过同一电阻R在相同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相等,则这个直流电流I的数值叫做交流电流i的有效值,用大写字母表示,如I、U等。,4.2.1 有效值的定义(二),1、测量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仪表所指示的数字,电气设备铭牌上的额定值都指的有效值。2、定义交流电流I通过电阻R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的热量和 直流I通过同一电阻R在相同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相等,则这个直流电流I的数值叫做交流I的有效值,4.2
8、.1 有效值的定义(三),交流电通过同样的电阻R,在一个周期内所产生热量:,根据定义,这两个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应相等,即,一个周期内直流电通过电阻R所产生的热量为:,4.2.2 正弦量的有效值,例 4.7,电容器的耐压值为 250V,问能否用在220V的单相交流电源上?解:因为 220V的单相交流电源为正弦电压,其振幅值为311 V,大于其耐压值250V,电容可能被击穿,所以不能接在220 V的单相电源上。各种电器件和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耐压值),要按最大值考虑。,例 4.8,一正弦电压的初相为60,有效值为100V,试求它的解析式。解 因为U=100V,所以其最大值为 则电压的解析式为,教学方
9、法,1、以例题的错误解法加强学生对超前滞 后关系的正确判断方法。2、通过提问照明线路的有效值220V来加强学生对有效值的理解。,思考题,1、用电流表测得一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流为10A,则其最大值Im=_A。2、一正弦电压的初相为60,在t=T/2时的值为465.4V,试求它的有效值和解析式。,4.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目的与要求,会对正弦量进行相量表示,重点与难点,重点:相量表示难点:相量表示,4.3.1 复数及四则运算(一),1.复数,4.3.1 复数及四则运算(二),2.复数的四种形式复数的代数形式,(2)复数的三角形式,(3)复数的指数形式,(4)复数的极坐标形式,解 A1的模,(在第
10、四象限),辐角,(在第二象限),则A2的极坐标形式为,A2的模,例 4.9,则A1的极坐标形式为,辐角,写出复数A1=4-j3,A2=-3+j4的极坐标形式。,例 4.10,3.复数的四则运算(1)复数的加减法 设,则,4.3.1 复数及四则运算(三),图4.9 复数相加减矢量图,4.3.1 复数及四则运算(四),(2)复数的乘除法,例 4.11,图4.10 正弦量的复数表示,4.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例 4.12(一),已知同频率的正弦量的解析式分别为i=10sin(t+30),写出电流和电压的相量,并绘出相量图。解 由解析式可得,相量图如图4.11所示。,例 4.12(二),图 4.
11、11 例 4.12 图,例 4.13(一),已知工频条件下,两正弦量的相量分别为,试求两正弦电压的解析式。,解 由于,所以,例 4.13(二),教学方法,以复习数学中的有关知识来讲,思考题(一),1、写出下列各正弦量对应的向量,并绘出向量图。,思考题(二),2、写出下列向量对应的解析式(f=50Hz)。,思考题(三),3、已知 如图4.12所示,判断下列表达式的正误。,4.4 正弦电路中的电阻元件,目的与要求,会分析正弦电路中的电阻元件,重点与 难点,重点: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难点:电阻元件的相量关系,4.4.1 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一),图 4.13 纯电阻电路,电阻元件上电
12、流和电压之间的瞬时关系,4.4.1 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二),2)电阻元件上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大小关系若,其中,则,4.4.1 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三),3)电阻元件上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图4.14 电阻元件上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4.4.2 电阻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关联参考方向下,若,则,1、瞬时功率:交流电路中,任一瞬间,元件上电压的瞬时 值与电流的瞬时值的乘积叫做该元件的瞬时功率,用小写字母p表示,即,4.4.3 电阻元件的功率(一),2、平均功率:工程上都是计算瞬时功率的平均值,即平均功率,用大写字母P表示。周期性交流电路中的平均功率就是其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
13、内的平均值,即,4.4.3 电阻元件的功率(二),4.4.3 电阻元件的功率(三),功率的单位为瓦(W),工程上也常用千瓦(kW),即,例4.14(一),一电阻R=100,R两端的电压 求(1)通过电阻R的电流IR和iR。(2)电阻R接受的功率PR。(3)作 的相量图。,例4.14(二),所以,(3)相量图如图4.16所示。,解(1)因为,图 4.16 例 4.14 图,例4.14(三),一只额定电压为220V,功率为100W的电烙铁,误接在380V的交流电源上,问此时它接受的功率为多少?是否安全?若接到110V的交流电源上,它的功率又为多少?解 由电烙铁的额定值可得,当电源电压为 380V时
14、,电烙铁的功率为,此时不安全,电烙铁将被烧坏。当接到110 V的交流电源上,此时电烙铁的功率为,此时电烙铁达不到正常的使用温度。,例4.15(一),例4.15(二),解 由电烙铁的额定值可得,当电源电压为 380V时,电烙铁的功率为,此时不安全,电烙铁将被烧坏。,例4.15(三),当接到110 V的交流电源上,此时电烙铁的功率为,此时电烙铁达不到正常的使用温度。,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一),1、以知电阻R=10,关联参考方向下,通过电阻的电流i=1.41sin(t+60)A。求(1)uR及UR。(2)电阻接受的功率P。2、一电阻R接到f=50Hz,的电源上,接受的功率为200W。求(1)电
15、阻值R。(2)电流。(3)作电流、电压向量图。,3、在图4.17所示电路中,将R=100的电阻接到一正弦电源上,若端电压的最大值为311V。试求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图4.17 思考题 3 图,思考题(二),4.5 正弦电路中的电感元件,目的与要求,掌握正弦电路中电感元件上电压(电流)及功率的计算,重点与 难点,重点:电感元件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难点:电感元件的向量关系,4.5.1 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一),1、瞬时关系,4.5.1 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二),4.5.1 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三),XL称为感抗,当的单位为1/s,L的单位为H时,XC的单位为。,电感元件
16、上电压较电流超前90,图4.19 电感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图,3.相位关系,4.5.1 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四),4.5.2 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关系(一),关联参考下,图4.20 电感元件电流和电压的相量图,4.5.2 电感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关系(二),1、瞬时功率设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为,则,4.5.3 电感元件的功率(一),图 4.21 电感元件的功率曲线,4.5.3 电感元件的功率(二),2、平均功率,4.5.3 电感元件的功率(三),4.5.3 电感元件的功率(四),3、无功功率我们把电感元件上电压的有效值和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叫做电感元件的无功功率,用L表示。,QL
17、0,表明电感元件是接受无功功率的。无功功率的单位为“乏”(var),工程中也常用“千乏”(kvar)。1 kvar=1000 var,已知一个电感L=2H,接在的电源上,求(1)XL。(2)通过电感的电流iL。(3)电感上的无功功率QL。,(1),(2),(3),解,例 4.16,已知流过电感元件中的电流为 测得其无功功率QL=500var,求:(1)XL和L。(2)电感元件中储存的最大磁场能量WLm。,解(1),(2),例 4.17,教学方法,要多次强调电感元件上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关系,思考题(一),1、判断下列表达式的正()误():(选定电感元件的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1)uL=LI
18、L()(2)UL=LIL()(3)uL=LiL()(4)()2、已知 L=0.1H。试求XL 和 并绘出电压、电流向量图。,3、已知 f=50Hz,求XL和L。4、一电感L=0.127H,求(1)电流IL。(2)有功功率PL。(3)无功功率QL。,思考题(二),4.6 正弦电路中的电容元件,目的与要求,掌握正弦电路中电 容元件上电压(电流)及功率的计算,重点与 难点,重点:电容元件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难点:电容元件的向量关系,1、瞬时关系关联参考方向下,图 4.22 纯电容电路,4.6.1 电容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一),2、大小关系设,4.6.1 电容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二),4.6.
19、1 电容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三),其中,XC称为容抗,当的单位为1/s,C的单位为F时,XC的单位为,图4.23 电容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图,3、相位关系,4.6.1 电容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四),4.6.2 电容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图4.25 电容元件功率曲线,4.6.3 电容元件的功率(一),1、瞬时功率,2、平均功率,4.6.3 电容元件的功率(二),4.6.3 电容元件的功率(三),3、无功功率:我们把电容元件上电压的有效值与电流的有效值乘积的负值,称为电容元件的无功功率,用QC表示。即,QC0表示电容元件是发出无功功率的,QC和QL一样,单位也是乏(var)或千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正弦 交流电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2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