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审计抽样.ppt
《第六章审计抽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审计抽样.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审计抽样,本章主要内容: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第1节 审计抽样概述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的方法 审计抽样的步骤 样本设计阶段第2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选取样本阶段 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记录抽样程序 非统计抽样方法第3节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应用 统计抽样方法,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一、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选取测试项目帮助审计师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 考虑2个因素来决定3种选取测试项目方法的选取:与所测试认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效率的要求 选取全部项目 选取特定项目 审计抽样,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选取全部项目的测试方法 适合于细节测试,不适合于控
2、制测试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3.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选取特定项目的测试方法 适用于针对性测试 不是审计抽样1.大额或关键项目;2.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3.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4.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审计抽样 对总体缺乏特别的了解,随机选样基本特征:(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适用范围:
3、(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审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实施控制测试应关注信赖过度风险,信赖不足风险 实施细节测试应关注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就总会存在 扩大样本规模可以降低抽样风险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均可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非抽样风险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审计师得出 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可能导致非抽样风
4、险的原因:1.审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2.审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3.审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4.审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5.其他原因。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 以下措施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与复核 对审计实务的适当改进,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三、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审计抽样 统计抽样同时具备两个特征 非统计抽样不同时具备两个特征 两个特征 随机选取样本 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数学基础统计抽样的理论依据 健全的内
5、部控制制度 合理的经济依据,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比较,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四、统计抽样的方法,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五、审计抽样的步骤,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1.随机数选样 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2.系统选样(等距选样)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 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随机起点个数3.随意选样(任意选样)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不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 说明:1.三种基本方法均可选出代表性样本 2.
6、随机数选样和系统选样属于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即对总体的所有项目按 随机规则选取样本,因而既可以在统计抽样中使用,也可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3.随意选样属于非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因而只能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推断总体误差:1.实施控制测试无需推断总体误差率样本的误差率就是整个总体的推断误差率(审计师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但须考虑抽样风险。2.实施细节测试应当根据样本中发现的误差金额推断总体误差金额,并考虑推断误差对特定审计目标及审计的其他方面的影响。形成审计结论: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样本结果,以确定对总体相关特征的评估是否得到证实或需要修正。,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控制测试中
7、的样本结果评价,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细节测试中的样本结果评价,第二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控制测试的工作步骤:1.确定测试的目标;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3.分层;4.定义误差构成条件;5.确定信赖过度风险、可容忍偏差率和预计总体偏差率;6.确定样本规模;7.选取样本;8.测试选取的样本;9.评价样本结果;10.记录抽样程序。,第二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一、样本设计阶段1确定测试的目标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控制运行是否有效的审计证据,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 总体适当性,完整性 抽样单元能够提供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 文件资料、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 3.定
8、义偏差根据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确定哪些特征能够显示所测试控制的运行情况,然后据此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4.定义测试期间期中实施控制测试,如何获取关于剩余期间的证据(1)将总体定义为整个被审计期间的交易 初始测试 估计总体(2)将总体定义为从年初到期中测试日为止的交易,第二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二、选取样本阶段1.确定样本规模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可容忍偏差率 预计总体偏差率 总体规模可容忍偏差率和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样本规模的确定实施控制测试时的抽样方法统计抽样方法,非统计抽样方法 固定样本量抽样 统计抽样的抽样方法 停走
9、抽样 发现抽样使用样本量表确定样本规模2.选取样本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3.实施审计程序(1)无效单据(2)未使用或不适用的单据(3)对总体的估计出现错误(4)在结束之前停止测试(5)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查,第二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三、评价样本结果阶段1.计算总体偏差率 总体偏差率=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样本规模 使用统计公式评价样本结果 总体偏差率上限(MDR)=R/n=风险系数/样本量 2.考虑抽样风险 使用样本结果评价表 使用计算机程序评价样本结果3.分析偏差的性质和原因,第二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四、记录抽样程序 1.对所测试的设定控制的描述;
10、2.抽样的目标,包括与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关系;3.对总体和抽样单元的定义,包括注册会计师如何考虑总体的完整性;4.对偏差的构成条件的定义;5.信赖过度风险,可容忍偏差率以及在抽样中使用的预计总体偏差率;6.确定样本规模的方法;7.选样方法;8.对如何实施抽样程序的描述,以及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清单;9.对样本的评价及总体结论摘要。,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应用,一、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一)样本设计阶段 1.确定测试目标确定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2.定义总体 考虑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识别个别重大项目 3.定义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个记录(如销售
11、发票中的单个项目),甚至是每个货币单位 根据审计目标和所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考虑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或替代程序的难易程度 4.界定错报,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应用,(二)选取样本阶段1.确定样本规模 总体的变异性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可容忍错报 预计总体错报 总体规模 样本规模的确定 利用样本规模表 利用模型确定 使用样本规模表时的职业判断:确定可容忍错报;估计预计总体错报;量化可接受的误受风险水平;剔除百分之百检查的项目后估计总体金额;调整确定样本规模。,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应用,样本规模计算模型: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使用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审计 抽样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2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