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ppt
《第6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应用广泛的微量金属元素的首选测定方法(非金属元素可采用间接法测量)。(1)头发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微量元素与健康关系;(2)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环境中重金属污染;,(3)水果、蔬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4)矿物、合金及各种材料中微量元素的测定;(5)各种生物试样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原子吸收法基本原理,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试样的原子蒸气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谱线产生共振吸收。2.其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3.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2、当适当波长的光通过含有基态原子的蒸气时,其中某些波长的光可使基态原子激发而本身被吸收,从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谱线的产生,共振线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产生共振吸收线 吸收光谱激发态基态,发射出一定频率的辐射。产生共振发射线 发射光谱,E,基态,第一激发态,热能,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原子吸收光谱线并不是严格地几何意义上的线,而是有相当窄的频率或波长范围,即有一定的宽度。一束不同频率强度为I0的平行光通过厚度为l的原子蒸气,一部分光被吸收,透过光的强度Iv服从吸收定律 Iv=I0exp(-kvl)(6.1)式中k是基态原子对频率为的光的吸收系数。不同元素原子吸收不同频
3、率的光.,Iv与v 的关系 原子吸收光谱轮廓图,谱线轮廓左图:吸收线强度I大小随频率变化。在中心频率0处有最大吸收;右图:以K-作图,得吸收线轮廓。在中心频率0处有最大的中心吸收系数从图中可知,无论是原子发射线或吸收线,谱线都有一定宽度(以半宽度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原子的性质及其外界因素引起的。,谱线宽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1)自然宽度 没有外界影响,谱线仍有一定的宽度称为自然宽度。它与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有关,平均寿命愈长,谱线宽度愈窄。不同谱线有不同的自然宽度,在多数情况下约为10-5nm数量级。,(2)Doppler(多普勒)变宽,Doppler宽度是由于原子热运动引起的,又称为热变宽
4、。通常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条件下,Doppler变宽是影响原子吸收光谱线宽度的主要因素。从物理学中可知,无规则热运动的发光的原子运动方向背离检测器,则检测器接收到的光的频率较静止原子所发的光的频率低;反之,发光原子向着检测器运动,检测器接受光的频率较静止原子发的光频率高,这就是Doppler效应。,(3)压力变宽,当原子吸收区气体压力变大时,相互碰撞引起的变宽是不可忽略的。原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导致激发态原子平均寿命缩短,引起谱线变宽。根据与其碰撞的原子不同,又可分为Lorentz变宽及Holtsmark变宽两种。Lorentz(劳伦茨)变宽:是指被测元素原子和其它种粒子碰撞引起的变宽,它随原子区
5、内气体压力增大和温度升高而增大。Holtsmark(赫鲁兹马克)变宽:是指和同种原子碰撞而引起的变宽,也称为共振变宽。,(4)自吸变宽,由自吸现象而引起的谱线变宽称为自吸变宽。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产生自吸现象,从而使谱线变宽。灯电流愈大,自吸变宽愈严重。,(5)场致变宽,此外,由于外界电场或带电粒子、离子形成的电场及磁场的作用,使谱线变宽称为场致变宽。这种变宽影响不大。,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1)积分吸收 在吸收线轮廓内,吸收系数的积分称为积分吸收系数,简称为积分吸收,它表示吸收的全部能量。从理论上可以得出,积分吸收与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原子数成正比。数学表达式为
6、(6.3)式中,e为电子电荷;m为电子质量;c为光速;N0为单位体积内基态原子数;f为振子强度,即能被入射辐射激发的每个原子的平均电子数,它正比于原子对特定波长辐射的吸收几率。,(2)锐线光源(峰值吸收),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v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一定的K0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见图6.1。,2.峰值吸收与浓度关系成立的条件,能级变宽小,能级变宽较大,AAS的定量依据: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
7、需要特殊的锐线光源,所谓的锐线光源:发射 吸收 0-发射=0-吸收,0.010.1,0.0050.0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器、检测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基本构造见图6.2,组成框图,火焰原子化器,光源,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光源的基本要求:1.发射的共振辐射的半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 的半宽度;2.辐射强度大;3.背景低,低于特征共振辐射强度的1%;4.稳定性好,30min之内漂移不超过1。,空心阴极灯放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低压辉光放电,放电集中于阴极空腔内。正离子从电场获得动能。如果正离子的动能足以克服金属阴极表面的晶格能,当其撞击在阴极表
8、面时,就可以将原子从晶格中溅射出来。除溅射作用之外,阴极受热也要导致阴极表面元素的热蒸发。溅射与蒸发出来的原子进入空腔内,再与电子、原子、离子等发生第二类碰撞而受到激发,发射出相应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空心阴极灯,1构造,光源(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钨棒作成圆筒形筒内熔入被测元素阳 极:钨棒装有钛、锆,钽金属作成的阳极管内充气:氩或氖 133.3266.6Pa工作电压:150300伏启动电压:300500伏 要求稳流电源供电。,2.锐线光产生原理,在高压电场下,阴极电子向阳极高速飞溅放电,并与载气原子碰撞,使之电离放出二次电子,而使场内正离子和电子增加以维持电流。载气阳离子在电场中大大加速,
9、轰击阴极表面时可将被测元素的原子从晶格中轰击出来,即溅射。溅射出的原子大量聚集在空心阴极内,经与其它粒子碰撞而被激发,发射出相应元素的特征谱线-共振谱线。,即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光源.,Hollow Cathode Lamp-HCL,原子化器,原子化器的功能: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关键环节。实现原子化的方法,最常用有两种:一种是火焰原子化法,是原子光谱分析中最早使用的原子化方法,至今仍在广泛地被应用;另一种是非火焰原子化法,其中应用最广的是石墨炉电热原子化法。,火焰原子化,石墨炉(电热)原子化,ICP原子化氢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6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 吸收光谱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2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