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知识讲座.ppt
《现代物理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理知识讲座.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物理知识讲座,第一讲相对论,爱因斯坦:Einstein现代时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的哥白尼,18791955,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两层楼),有一个故事说:一群大学生说说笑笑,跑去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什么是相对论?,他回答说:,“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小时,觉得只过了分钟;如果你挨着个火炉,只坐了分钟,却觉得过了小时。这就是相对论。”,一个宇航员乘着以0.9998c的宇宙飞船去旅行,他临走的时候有父母妻子和五岁的小女儿。当他遨游太空一年后又回到地球,他的父母去世了,迎接他的只有他的妻子和女儿,妻子已是78岁的老太太,女儿也有55岁了。,这种事是可能的吗?按照相对论
2、,这是可能的。不过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从地球上的人看,飞船上的一年相当于地球上的50年;可是,从飞船上的人看来,地球上的一年也相当于飞船上的50年。宇航员回来,到底是宇航员显得年轻呢,还是地球上的人显得年轻呢?,狭义相对论:,研究惯性参考系即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进行的现象,广义相对论:,研究在任何参考系中,进行的现象,狭义相对论基础,1力学相对性原理和伽利略变换,一 力学相对性原理,伽利略的描述,1632年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对关闭的船舱内发生的力学现象有过一段生动的描述。“只要运动是匀速的,也不忽左忽右地摆动。你将无法从其中任何一个现象来确定,船是在运动还是停着不动。即使船运动得相当快
3、,在跳跃时,你将和以前一样,在船板上跳过相同的距离,你跳向船尾也不会比跳向船头来得远。你把不论什么东西扔给你的同伴时,不论他是在船头还是在船尾,只要你自己站在对面,,你也不需要用更多的力。水滴象先前一样,滴进下面的罐子,一滴也不会滴向船尾,虽然水滴在空中时,船已行使了许多柞。”,伽利略的描述清楚的表明,在关闭的船仓内作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确定船是相对地面静止呢,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结论叫力学相对性原理或牛顿相对性原理。无独有偶,这种关于相对性原理的思想,在我国古籍中也有记述,成书于西汉时代(比伽利略要早1700年)的尚书纬考灵曜 中有这样的记述:“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
4、而坐,舟行也不觉也。”,在任何一惯性参照系中,都不可能通过任何力学实验,来确定这参照系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力学定律在所有的惯性参照系中都是等价的,具有相同的形式。),二 伽利略变换,设惯性系S 和相对于S沿X轴方向以速率u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S,或,如果P点的质量和它所受的相互作用力不因所在的惯性参照系而异(即与运动无关),那么根据伽利略变换,牛顿运动定律在不同的惯性系中就有相同的形式。如牛顿第二定律,既然f=f,m=m,a=a,在惯性参照系S,f=ma;在惯性参照系S,f=ma。,质量以及相互作用力与运动无关(f=f,m=m,)正是经典力学的基本观点。既然伽利略变换保持经典力
5、学的形式不变,也就满足力学相对性原理的要求,所以它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变换关系。,速度变换与加速度变换,正,逆,两个都是惯性系,是恒量,到此为止,似乎一切都是非常自然,非常圆满,仿佛我们已经达到了绝对真理,真理的顶峰了。但是,且慢!我们还是再听一听实践的呼声!,1.伽利略变换的困难,19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实验的发展,人们对电磁现象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864年,麦克斯韦总结了电磁现象和电磁运动规律,得到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概括了库仑定律等一系列经,1)电磁场理论不服从伽利略变换,验定律,完整的反映了宏观电磁场运动的规律性,并且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23年以后,电磁波得到了实践的证实
6、。随着电磁运动普遍规律的建立,很自然地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规律是否也象牛顿运动定律一样在不同的惯性系中保持着相同的形式呢?或它们只适用于某一个特定的惯性参照系,而在另外的惯性参照系中要改变它们的形式呢?一句话,电磁现象是否遵从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呢?我们也可以具体一点说,在“伽利略的船”上,如果进行电磁学实验,能否决定船是静止还是作匀速直线运动呢?,两个点电荷的例子:,在静止的船中,由伽利略变换,为,轴上的单位矢量,(1),(1),这就是说,静止航船中的观察者对一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测量的结果,将发现它们仍然遵从库仑定律。,在运动的船中,如果船以匀速u沿x(x)方向航行,那么q1、q2对地面
7、参照系s的速度为:vx=u,vy=vz=0,这时,船中的观察者测量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应该有多大呢?因为在S的规律还是未知的,我们只能先在S系中按“通常的”电磁定律分析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然后在按伽利略变换变到S系中去。,从S系看来,除了q1在q2处激发电场E1,使q2受到电力fe的作用外,还由于运动电荷q1在q2处激发磁场B1,使运动电荷q2受到磁力fm的作用。按库仑定律和洛伦兹公式,所以,q1作用在 q2上的总电磁力为,按伽利略变换,仍有y2=y2,ry=ry故运动的航船上的观察者将发现,一对静电荷(对他来说是静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为,(2),(2),显然不要忘记,在伽利略变换的条件下,在不
8、同的惯性系中加速度是相同的。因此,用力学的方法完全有可能发现(1)和(2)的差别,也就是说,可以从中揭露矛盾。,显然,这与库仑定律不同,相差一个与相对速度u有关的因子。,(2),(1),两种可能性,一个最直觉的想法是:“通常的”电磁定律在“伽利略航船中”并不成立,进而还会想到,只要进行实验去测出一对静电荷的真实作用力f动,并与库仑定律所确定的,值f静相比较,也就可以确定航船的“绝对”速度。果真如此的话,相对性原理就不适合电磁现象了。因为,电磁学实验似乎能够发现一个惯性系的“绝对运动”。,但是,上述分析还不无疑问,因为上面我们暂时假定了地面参照系中“通常的”电磁定律准确成立,这实质上是假定地球处
9、于一种“绝对静止”的特殊地位,而其它一切惯性系则作“绝对运动”。这样假定显然带有人为的性质。例如,我们可以同样假定在太阳系中麦克斯韦方程组成立,那么同上面一样的分析,它在地面实验室中就不再成立了。,并且,根据如点电荷的相互作用力等电磁学实验,我们就能够确定地球的“绝对运动”速度。,在电磁学的发展史上,物理学家们曾经假定存在一种电磁介质叫做“以太”,它无所不在,充满了包括“真空”在内的整个空间,是电磁场的载体。于是很自然会假定,以太参照系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准确成立的参照系。在其它惯性系中,电磁现象的规律会偏离麦克斯韦方程组。用实验来测出这种偏离,就能够确定某一惯性系,例如地球,,相对于以太的“绝
10、对运动”。或者按当时流行的说法,就是能够测出以太在地面实验室中的“漂移”。仅仅当人们能够以某种方式探知了这种“以太漂移”时,才能证据确凿地说,电磁现象不满足相对性原理。,反过来说,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就是:相对性原理仍然成立,但伽利略变换不适用于电磁定律。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要求人们找出一个替代的变换规律,它能够保持电磁定律在所有惯性系中有相同的形式,又同经典力学已经确立的事实不相矛盾。,历史证明,后面这一条才是正确的道路。但是,在当时看来,伽利略变换仿佛是那么自然,它的基础又好象是那么不证自明,以致很难对它有怀疑的余地。于是,人们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的集中在“以太漂移”上。为了探知“以太漂移”,
11、进行了一系列徒劳然而并非无意的尝试。,2)光速C,迈克耳逊-莫雷的 0 结果,v是地球对以太的运动速度,利用二项式定理,代入上式,略去,等高次项即得,(证明仿上),t-t,从干涉花纹的,变化可以推算出t-t,代入上式就可算出,是地球对,以太的运动速度,知道地球对于“以太”怎样运动,“绝对”参照系也就找到了。,在麦克尔逊莫雷的实验中,使用有效长度大约为10米,使用的波长大约是5000。因此,当仪器转过900时,预期引起的条纹移动数为,这样大的条纹移动数目是容易观察到的,因为麦克尔逊莫雷期待能够用实验直接证明以太的存在。,麦克尔逊莫雷的实验的结果却使当时每一个人都感到惊奇,因为在实验误差的范围外,
12、竟然完全没有发现条纹的移动!这个实验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地点多次重复过,结果总是一样:没有检测到以太的存在。,麦克尔逊莫雷的实验结果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困惑,似乎相对性原理只适用于牛顿定律,而不能用于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看来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在物理观念上来个变革,这时许多物理学家都预感到一个新的基本理论即将产生。在洛仑兹等人为探求新,理论所做的先期工作的基础上,一位具有变革思想的青年学者爱因斯坦于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为物理学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2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爱因斯坦坚信世界的统一性和合理性,他在深入研究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相对性原理具有普适性
13、,无论是对牛顿力学或者是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皆如此。此外,他还认为相对于以太的绝对运动是不存在的。光速是一个常量,他,与惯性系的选择无关。1905年,爱因斯坦在一篇论文中,摒弃了以太假说和绝对参照系的假设,提出了两条相对论的基本原理:,一 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物理定律在所有的惯性系中都具有相同的表达形式,即所有的惯性参照系对运动的描述都是等效的。这就是说,不论在那一个惯性系中作实验都不能确定该惯性系的运动。换言之,对运动的描述只有相对意义,绝对静止的参照系是不存在的。,或者说,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是自然界一条普遍原理。在所有惯性系里,不但力学定律同样成立,而且电磁定律、光的定律、原子物理定律和
14、其它物理定律都应当同样成立。,举例来说,我们做一个电磁实验,研究电流对附近磁针的作用规律,在地面上做这个实验有什么结果,把仪器搬到匀速运动的火车上去做,或搬到匀速运动的飞船上去做,也应当有同样的结果,所得到的规律是一样的。,二 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是常量,它与光源或观测者的运动无关,即不依赖惯性系的选择,例如,在地面上测的真空里的光沿各个方向速度值是30万公里/秒,那么,在高速运动的列车上,不论沿列车前进方向,还是逆着列车前进方向,测得光速都应当是30万公里/秒(不计空气影响)。在一切惯性系里所测得光的速度值是相同的。,这两条原理,爱因斯坦最初是当作科学的假设提出来的,由于从它们出发所得
15、到的一切推论,以后都出色的被实验证实了,因而就成了举世公认的科学原理。,3同时性的相对性,爱因斯坦对物理规律和参照系的关系进行考察时,不仅注意到物理规律的具体形式,而且注意到了更根本更普遍的问题-关于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问题,首先是时间的概念.他对牛顿的绝对时间概念提出了怀疑,并且,据他说,从十六岁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经过十年的,思考,终于得到了他的义乎寻常的结论:时间的量度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参照系,同样的先后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不同的.,爱因斯坦的论述是从讨论“同时性”概念开始的。在1905年,他写到:,如果我们要描述一个质点的运动,我们就以时间的函数来给出它的坐标值。现在我们必须记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物理 知识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20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