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制度BasicsystemofEnvironmentallaw.ppt
《环境法律制度BasicsystemofEnvironmentalla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法律制度BasicsystemofEnvironmentallaw.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法律制度 Basic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law,Prof.Han Lilin,第六章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下),第一节 征收环境资源费(税)制度第二节 现场检查制度第三节 限期治理制度第四节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措施第五节 经济刺激制度,Prof.Han Lilin,第一节 征收环境资源费(税)制度,环境资源费(税)制度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筹集环境资源保护资金而对污染物排放者、环境资源开发利用者按照法定标准而征收一定费(税)的法律制度。,一、排污收费制度 the System of Pay fee for Pollution Discharge,作用:1 可促
2、使排污者进行技术改造,开展综合利用,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筹集环保资金的有效手段。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经济调节手段。,一、排污收费制度 the System of Pay fee for Pollution Discharge,(二)产生和发展过程1904年,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首先实行了排污收费制度,1976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废水收费法,专门规定了排污收费问题。,一、排污收费制度 the System of Pay fee for Pollution Discharge,(三)排污费的征收对象和范围 排污费的征收对象是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户(即排污者)。排污费的征收范围是
3、指征收排污费的污染物种类。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包括 废气、污水、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和超标噪声等。,一、排污收费制度the System of Pay fee for Pollution Discharge,排污费的征收依据和征收标准依据:排污者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核定)“排污者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并提供有关资料。”条例第6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的权限对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进行核定。,一、排污收费制度the System of Pay fee for Pollution Dis
4、charge,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及计算办法按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1.污水排污费2.废气排污费3.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排污费4.噪声超标排污费5.海洋排放污染物,排污费的征收依据,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大气、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加倍缴纳排污费。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没有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或者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者处置的设施、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按
5、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排污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依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产生环境噪声污染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标准的,按照排放噪声的超标声级缴纳排污费。,一、排污收费制度the System of Pay fee for Pollution Discharge,排污费的征收程序:公告 通知排污者(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物,一、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费的减缴、免缴和缓缴: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可以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一、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费的使用和管理重点污染源
6、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一、排污收费制度,违反排污收费制度的法律责任责任主体:排污者、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责任形式:行政责任: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直接责令排污者补缴排污费。刑事责任,案例,A公司在开发利用贮灰场和清运粉煤灰的过程中,对清运作业监督不力,致使10吨粉煤灰被倾倒入B河,造成水体污染。当地环保部门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和排污收费的规定,对该厂罚款5万元,同时征收排污费20万元。A厂不服,认为对于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环保部门不能在罚款的同时征收排污费,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对于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环保部门能
7、否在罚款的同时征收排污费?,二、征收自然资源费、生态税制度,(一)自然资源费制度是指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劳务时,为达到效率使用状态,有选择的对部分公共物品和劳务采取有偿提供的一种形式。,二、征收自然资源费、生态税制度,(一)自然资源费制度1.自然资源使用费2.自然资源补偿费:3.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费,二、征收自然资源费、生态税制度,(二)生态税制度生态税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人所开征的税。生态税的概念是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ArthurCPigou)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的。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税。广义的资源税包括土
8、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矿产资源税,第二节 现场检查制度 On sit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ystem,一、现场检查制度的概念及其作用现场检查制度,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环境监督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依法进入所管辖的排污单位现场,对其执行环境法的情况进行检查的环境行政监督制度。,第二节 现场检查制度 On sit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ystem,一、现场检查制度的概念及其作用主要特点:1.检查机关的特定性 2.检查过程的随机性 3.检查内容的法定性4.检查行为的强制性,第二节 现场检查制度 On site
9、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ystem,一、现场检查制度的作用1.有利于督促污染单位治理污染,及时消除污染事故隐患.2.有利于提高和增强排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律观念。3.有利于环保监督部门提高监督效率。,第二节 现场检查制度 On site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System,二、现场检查制度的内容(一)现场检查的机关及其权限和义务(二)现场检查的内容 三、违反现场检查制度的法律后果(一)现场检查机关违反该制度的法律责任(二)被检查单位违反现该制度的法律责任。,第三节 限期治理制度Completion by Set T
10、ime System,一、限期治理制度的概念和意义(一)概念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超标排放污染物并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者和在特殊保护区域内超标排污的已有设施,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环境法律制度。,第三节 限期治理制度Completion by Set Time System,限期治理制度的类型:点源污染的限期治理 行业污染的限期治理 区域及流域环境污染,第三节 限期治理制度 Completion by Set Time System,(二)限期治理制度的意义 1.可以推动污染源积极治理污染。2.可以有效控制污染,解决严重污染问题,使区域环境得到有效改善。3.
11、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4.有利于改善厂群关系和稳定社会,第三节 限期治理制度 Completion by Set Time System,二、限期治理制度的内容(一)限制治理的对象 限期治理对象有两类:1.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污染源。2.位于特别保护区内超标排污的污染源。,第三节 限期治理制度 Completion by Set Time System,限期治理的目标和期限限期治理的目标:达到的环境标准限期治理的期限:13年,但最长不得超过3年。,第三节 限期治理制度 Completion by Set Time System,(三)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1.中央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
12、辖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2.市、县、或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对于限期治理的决定权,我国现行立法趋势是:由人民政府决定向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转变。2004年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2008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已将限期治理的决定权赋予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第三节 限期治理制度 Completion by Set Time System,三、法律后果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第四节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措施及报告处理制度,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突发性蔓延性危害性极大时间持久 如:博帕尔农药泄露事件和切尔
13、诺贝利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措施及报告处理制度,二、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中有关环境主体的职责与义务(一)事故单位的义务(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职责与义务(三)人民政府的职责与义务,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措施及报告处理制度,三、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报告的规定四、违反环境污染破坏事故应急措施与报告处理制度的法律后果 补充:应急预案,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措施及报告处理制度,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分类:1.按类型分: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第四节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措施及报告处理制度,固体废物
14、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第四节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措施及报告处理制度,2.根据危害程度分,可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如下六个层次:一是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二是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
15、急预案。三是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制定的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四是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具体包括省级人民政府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基层政权组织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述预案在省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五是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应急预案。六是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因此,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中,除了国家突发环境
16、事件应急预案外,各地方和各部门也相应地制定有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的定义,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所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是指为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由政府事先编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方案及其应急机制,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17、启动该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等规范性措施的总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如下三大类:第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包括重点流域、敏感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重点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突发船舶污染事件等。第二,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指生物物种受到不当采集、猎杀、走私、非法携带出入境或合作交换、工程建设危害以及外来人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失和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和危害事件。第三,辐射环境污染事件。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辐射装置、放射性废物辐射污染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对突发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法律制度 BasicsystemofEnvironmentallaw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2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