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校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学会的历史使命.ppt
《推动学校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学会的历史使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学校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学会的历史使命.ppt(1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动学校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学会的历史使命,前 言,一个小插曲,张艺谋导演知识改变命运,4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物,以亲身经历阐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陈凯歌导演橘子,西北农村女孩告别乡亲去城里读书,临走前,父亲送她一个橘子,握着饱含亲情的橘子,女孩对父亲的背影依依不舍。这时画面打出字幕:“一个橘子有多重?”几年后,女孩报考美院,在考场门口遇到了一位卖橘子的老人,在她走进考场前,一场大雨从天而降,女孩赶去用一把伞为老人和两筐橘子挡住风雨,而自己却在那场决定前途的考试中迟到了。这时画面出现了“两筐橘子有多要紧?”的字幕。多年后,女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带领孩子们到野外写生,学生将一幅稚嫩的画
2、递到她的面前,画的是一棵结满果实的橘子树,女教师欣慰地笑了。广告片最后的主题词是:“教育不仅仅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是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传统教育主题的一次大胆质疑。,国家正在制定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广泛征求意见,社会各界参与讨论,形成了关注教育问题的热潮。,教育事业成为今年两会议案的第一热点,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广泛关注,展开热烈的讨论,发表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充满对教育改革前景的关切,也反映出看法的多元化。,面对教育的诸多问题,需要加强教育研究,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教育学会应当承担起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的任务。,(一)指导现在,探索未来。加强教育研究,推动科学发展。(
3、二)建设团队,增强实力。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三)提高技术,增强效能。加强技术改进,推动科学发展。,(一)指导现在,探索未来。加强教育研究,推动科学发展。,世界上没有理想的教育,但是有教育的理想。教育科学的任务是通过认识过去,指导现在,探索未来,从而勾画教育的理想,并探索实现教育理想的规律。,指导现实与探索未来是教育学会进行群众性教育科研的双重任务。以清醒面对现实,以激情追寻梦想,是教育学会的天职。,(1)发展中的教育科学。(2)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1)发展中的教育科学。,“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教育是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孕育在哲学或者政治伦理思想之中的古代中国、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思想。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教育学科形成独立学科。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逐步与其他学科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学科,同时,本身又分化成许多相互联系的不同教育学科。,教育哲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 教育未来学教育史 教育经济学教育卫生学 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学 教育统计学,教育工艺学 教学法,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因此,它既和生产力,生产关系,政
5、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各项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又受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科学的时空观 广阔的空间,连绵的时间;教育科学的整体观 内部和外部的广泛联系;教育科学的动态观 与时俱进的持续发展。,教育的蝴蝶效应教育科学的发展受着太多因素的关联。,发展与投入公平与选择普及与提高规范与创新,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不断动摇着已知规律的应用,也动摇着已知规律的本身。,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进行。我国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基础教育课程的价值变迁史。,新中国成立前基础教育课程的6次改革,(一
6、)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新教育”,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开办洋学堂,派遣留学生。引进西方的教学管理制度,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二)1903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第一次确定了“五四五制”学制,初小五年,高小四年,中学五年,开设外语、法律和理财等课程。(三)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并给予女子受教育的权利。(四)1923年,民国政府公布“新学制体系”,第一次将中国学制定位于美式“六三三”制,实行学分制。(五)1927年之后,民国政府强化国民党的党化教育政策。在这一阶段,改革没有明显进展。(六)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在革命根据地
7、的学校课程。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政权,陕甘宁边区政府推行以“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突出了鲜明的革命性、科学性、实用性特点。,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二)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三)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四)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五)19781980年的第五次课程改革(六)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七)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程改革(八)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关于基于脑科学的教育学的发展和基于基因科学的教育学的躁动;,关于教育的有限效能的提出和对教育负效能的关注;,关于西方国
8、家对价值相对主义的反思。,新西兰重塑价值观教育的启示,反省了价值相对主义:个人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的源泉,个人也是道德价值标准的创造者和评判者,不存在凌驾于个体之上的价值标准。对于学校而言,没有责任和必要对个体施加价值观影响;对于个体而言,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每个个体应根据自己的生存境遇与价值志趣选择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生存方式。价值相对主义给新西兰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虽然新西兰GDP增长了一倍,政府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投入也有了显著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新西兰的犯罪率增加了4倍,青少年自杀率增加了4倍,30%的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从2006年7月31日,新西兰教育部颁
9、布了2007年课程草案,特别强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必须将基础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基础价值观教育计划明确指出,新西兰的学校应教育学生具有以下八种价值观,分别是:追求卓越、创新与好奇、多样化、尊重他人、公正、团结合作、关心环境、诚实正直。,澳大利亚的四年价值观教育计划,从2004年到2008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四年的价值观教育计划。与以往否定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不同,此次价值观教育计划明确认同:学校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还能教给学生进入社会所需要的品质。通过价值观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乐观地进行自我实现,并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大多数家长也期望学校能
10、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发展他们的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是:(1)关心和同情;(2)尽心竭力;(3)公正;(4)民主自由;(5)诚实;(6)正直;(7)尊重;(8)责任;(9)理解、宽容。,由于科学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加速,加快了教育科学的发展步伐,产生了当前教育科学研究,学派纷呈,百花竞放的局面。,同时,由于相关因素过多,也形成了许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及由此形成的教育政策,生命力的短暂性和局限性。,这种形势为教育学会群众性教育科研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教育学会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指导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已经决策的教育法律、政策、改革方案的落实;指导
11、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研究,解决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近期可以解决的问题。,策划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影响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前瞻性问题,对未来教育决策提出建议。,教育学会开展教育研究的方法论。,1、系统思维与整体优化,世界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是复杂的;越来越多的信息、强烈的相互依存性、无休止的变化,表明世界的复杂性越来越大。,我们通过将整体分裂为部分使复杂性看起来更容易掌控。这使理解整体成为非常不可能的事,因为整体的一个基本特质相互关联性被剔除,所以,我们无法评估各种行动产生的后果。,我们只能形成有界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是局部性、暂时性的。我们需要通过最切合实际的合理的界限判断
12、,确定将界限划在哪里。,我们要重视界内整体的关联性研究,使结论更能提供全面与真实的依据,使决策有利于实现整体优化。,要在加强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对相关因素,特别是对干扰因素及可能产生的非期望后果给以充分的说明。,特殊教育的主流化与非特殊教育的特殊化现象;,关于农村办学条件的改善及城市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禹居镇中学,关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禹居镇 延川县 延安市 西安市,2、“一切通过实验”。,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创立了实验教育学,提出教育学应是记载和说明教育事实的科学,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活动中儿童的身心状态,在教育学研究方法上拓展了向科学化
13、发展的新领域。,认真调查 不以演绎取代对实际状况的准确把握;不因对现实状况的把握忽视对历史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不以调查单纯作为验证主观定论的工具。,深入实际For schools,by schools.For teachers,by teachers.,坚持实验 教育决策要坚持“一切通过实验”的原则。专家的参与与引领是保证决策科学性的重要条件。专家认同的结论没有通过实验仍然不能作为决策的最终依据。,(3)提倡“精益”文化。,教育研究要倡导“精益”文化,不要为烦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動”与“働”,(4)倡导张弛有度。,警惕”快文化”对教育科研领域的干扰。,有序研究 教育需要跨越式发展,但跨越是为
14、了发展,不能盲目追求快,要合乎事物发展的节奏。追求教育面貌的日新月异,不等于追求教育政策的日新月异。,科学研究 坚持尊重科学,求真求实,是科研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防止虚假成果的出现。,有效研究加强对教育科研效能的评估研究。,教育学会要坚持科学方法论,树立优良的学术风气,为教育科学研究作出有效的贡献。,(二)建设团队,增强实力。加强队伍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教师专业情意状况 根据北京市中学各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调研报告。,教师的职业认同感。44.3%主动选择了这个职业,所以非常喜爱;23.1%
15、毕业分配到这个职业,现在越来越喜欢;12.9%毕业分配到这个职业,现在不喜欢;19.7%别无选择,不喜欢教师职业也得干。,市区级骨干教师中有23.2%的人表示不喜欢教师职业,比1999年上升了18.5个百分点。教龄在11到20年的教师中“无奈”做教师的比例较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教师的工作情绪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依次是: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其他待遇与付出不符;教师工作业绩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教师不易从学生身上获得成就感。,教师的价值取向。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对自身发展的期望;学生家长及社会期望;现行评价制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更多来自内部动因,21年教龄以上的教师的专业发展
16、更多来自外部需求的驱动。,教师的责任感与效能感。605%的教师具有比较高的工作效能感。,对不能达到教育目标的归因,7.5%的教师认为应该从自己的工作中找原因,绝大多数教师把原因归结为外部条件,如:学生厌学,提出的目标过高,学校资源、设备等条件不足。,“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1、教师教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结构性矛盾有待改善。,3、教师资格制度有待完善。,4、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依然偏低。,1、教师教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
17、未真正落实。见物不见人,重硬件、轻软件这种不正确的政绩观还有相当的市场。,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形成。非师范院校对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考虑得还不多,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脱节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任务仍然艰巨。,教师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不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实习缺乏有力的制度保证,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形成。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等学校举办教师教育动力不足,教师主动学习进修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教育的能力建设需要加强。师范院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需要加强,要改变“由从没有教过书的人来教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动 学校 教育 科学 发展 学会 历史使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1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