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知识课件.ppt
《安全评价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知识课件.ppt(1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评价,第一章 概论,本章主要内容:1.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2.安全评价的分类3.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4.安全评价的法律依据5.安全评价师简介,参考书目,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安全评价常用法律法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编.安全评价,煤炭工业出版社。,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什么叫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
2、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既需要安全评价理论的支撑,又需要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安全评价的目的-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通过安全
3、评价,系统地从工程、系统设计、建设、运行等过程对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事故和事故隐患发生的各种可能原因事件和条件,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特别是从设计上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或设备故障,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也不会因此导致重大事故发生。,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设计之后进行的评价,可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预防措施。系统建成以后运行阶段进行的系统安全评价,可了解系
4、统的现实危险性,为进一步采取降低危险性的措施提供依据。,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安全评价,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数目,预测事故的概率,事故严重度,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等,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安
5、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论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6、 安全评价工作,特别是安全预评价,将有效地提高工程安全设计的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可靠程度;投产时的安全验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设备、设施和系统进行符合性评价,提高安全达标水平;系统运转阶段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安全现状评价,可客观地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水平作出结论,使生产经营单位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同时也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实施宏观控制提供基础资料。,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安全评价不仅能确认系统的危险性,而且还能进一步考虑危险住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造成损失的严
7、重程度,进而计算事故造成的危害,即风险率,并以此说明系统危险可能造成负效益的大小,以便合理地选择控制、消除事故发生的措施,确定安全措施投资的多少,从而使安全投入和可能减少的负效益达到合理的平衡。,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的“事后过程”。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别系统的危险进,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地评价系统及名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
8、意义,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时空的系统化管理。系统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仅凭经验、主观意志和思想意识随行安全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目标;而安全评价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指标要求,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1.1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意义,(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安全预评价,可减少项目建成后由于达不到安全的要求而引起的调整和返工建设;安全验收评价,可将一些潜在事故隐患在设施开工运行阶段
9、消除;安全现综合评价,可使生产经营单位较好地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无疑可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1.2 安全评价的分类,-目前,国内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将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等四类。,1.2 安全评价的分类,(1)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2 安全评价的分类,通过安全预评价形成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将作为项目报批的文件之一,向政府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的同时,也提供给建设
10、单位、设计单位、业主,作为项目最终设计的重要依据文件之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业主在项目设计阶段、建设阶段和运营时期,必须落实安全预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1.2 安全评价的分类,(2)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2 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存
11、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查,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从而作出评价结论并提出补救或补偿措施,以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1.2 安全评价的分类,工业项目建设程序介绍:可研报告(含市场、经济效益、产业政策符合性等)立项批复-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申报(登记)表-申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书申报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申领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租赁-申报建筑设计方案审查-申报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预评价建设施工-申报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验收-试生产-安全验收评价三同时竣工验收-正式投产-两年一次
12、现状评价(剧毒品一年一次),1.2 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验收评价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在安全验收评价中要查看安全预评价提出的安全措施在设计中是否得到落实、初步设计中的各项安全设施是否在项目建设中得到落实还要查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记录,安全设施调试、运行和检测情况,以及隐蔽工程等的安全设施落实情况。,1.2 安全评价的分类,(3)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评价。通过安全现状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随着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13、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不断问世,它们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或产品出现在生产、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经营过程中。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例如,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造成30多人死亡,迫使20余万人紧急疏散;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使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盐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受伤且其中大多数人双目失明致残,67万人受残留毒气的影响。,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1993年8月5日中国深圳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10
14、0多人受伤,损失2亿多元;1997年6月27日中国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2001年11月1日中国洛阳发生l1吨氰化钠溶液泄漏事故;近两年我国发生了多次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爆炸事故。,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这些危险化学品事故,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特征:它们是偶然事件,会造成工厂内外大量人员伤亡,或是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即重大事故。这些灾难性事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工业国和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制订有关法规、标准和公约,旨在强化化学品的管理,其中包括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评价的规定。,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
15、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1.欧共体(现欧盟)欧共体于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82501EEC),即塞维索法令。该法令列出了180种危险化学品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1996年12月欧共体对82501EEC进行了修订,通过了塞维索法令二(9682EC)。,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为实施塞维索法令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程,要求对工厂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计划,并向主管当局提交详细描述重大危险源状况的安全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工厂说明
16、、相关安全设施说明、物质的危险性鉴别、工艺安全性分析、防止事故的措施、事故影响分析和应急计划等。,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政府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安全报告进行审查。对报告的内容产生疑问时,企业必须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必要时到现场核查。目前,欧盟国家对化学品,特别是新化学品的控制十分严格。欧盟国家要求对化学品进行危害性鉴定、分类和评价。一种新化学品在成为商品投放到市场销售之前,必须进行危害性鉴定、分类和评价,测定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危险特性、环境数据、毒性和作业场所的健康危害数据。所有数据的测定必须由有资质的机构完成(其中环境数据、毒性和健康危害要到指定机构测定
17、)。为此企业将支付10-50万美元的费用。,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2.美国199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标准(PSM)该标准定义的处理过程是指涉及一种或一种以上高危险化学物品的使用、贮存、制造、处理、搬运等任何一种活动,或这些活动的结合。在标准中提出了130多种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估计符合标准要求的重大危险源达10万个左右,要求企业必须完成对上述规定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1.3 国际劳工组织(ILO)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
18、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国家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ILO于1991年1月在曼谷召开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区域性讨论会。在ILO支持下,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建立了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ILO将来的重点是,进一步支持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第一步是在确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表的基础上,辨识重大危险设施和装置,然后逐渐实施企业危险评价、整改措施和应急计划。,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曾于1987年发布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简称“87”条例),但
19、该条例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局限性,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发布与实施为当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它集中体现了国际社会有关化学品安全管理的170号公约。新条例共七章、七十四条,它确立了1项公告制度、2项备案制度和10项审查、审批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确定将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提到了议事日程。安全评价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有三个条款规定了安全评价。其中第九条和第十一条是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的审批前安全评价的规定。,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
20、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该课题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思想和评价方法,为我国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依托。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了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出发点仍旧采用了物质的危险性及其数量。该标准提供了爆炸性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依然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和毒性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4个表格。,1.3 安全评价的发展历程-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重大危险源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
21、施之“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评价技术研究,提出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它是在大量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中毒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入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条件,评价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和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该方法能较准确地评价出系统内危险物质、工艺过程的危险程度、危险性等级,计算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危险区域范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出了工艺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安全管理缺陷三方面的10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集。,1.4安全评价工作及安全评价的法律依据,原劳动部发布的第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
22、监察规定、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正式提出开展“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并规定了预评价的目的、作用、要求和预评价单位的资质管理,从政策上为“预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文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等对安全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1.4安全评价工作及安全评价的法律依据,原劳动部发布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验收办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对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进行资格认可的通知国家
2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安监管办字(2001)39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等。,安全评价具有强制性的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
24、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安全评价具有强制性的依据,发改投资20031346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矿山建设项目和生产、储存危险物品、使用危险化学品等高危险行业的建设项目以及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应对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专门论证,委托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进行安全生产评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 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
25、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报告应当对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安全评价中发现生产、储存装置存在现实危险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换或者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安全评价报告应当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工作的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二条 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二条 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安全生产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评价 知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1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