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计算机辅助应用研究.doc
《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计算机辅助应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计算机辅助应用研究.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计算机辅助应用研究第一章 前 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问题21.3 研究的意义21.4 研究的方法2第二章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概述32.1 演示实验的基本问题32.11演示实验的定义32.12 演示实验的结构32.13 演示实验的分类42.2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52.23 培养物理思维52.24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规律52.3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要求62.32 演示实验教学过程要优化62.33 演示实验教学方式要多样化7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利弊73.1 计算机辅助的概述73.2 物理CAI辅
2、助中学物理实验的优势73.21 模拟一些难以操作的演示实验。83.22 模拟一些现实中不能直接再现的物理现象。83.23 模拟一些设备限制而无法进行的近代物理实验。93.3 CAI课件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局限性和困难93.31 CAI在课堂上的运用使实验教学效果适得其反93.32 CAI在课堂上的运用造成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分离。10第四章 案例分析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课堂演示实验104.1 实验过程及方法104.11 实验器材104.12实验目的104.13实验过程114.14 实验结果114.2 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优势11第五章 结 论14 第一章 前 言1.1 研究背景 1.1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
3、改革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的课程标准向社会正式公布后,标志着新一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纲领性的文本的形成,也反映国家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目标的确认。此次高中课程改革中。物理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和选择性、共性和个性。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占2个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共为必修模块,其他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必修模块后,可以获得4个学分。接着再学习一个模块,总共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学分以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今后职业需求学习若干选修模块。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共同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并列,作为内容标准的三大部分。在高中物
4、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物理实验占很重要的地位。在各个教学模块和内容中安排了各种类型的实验,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突出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的基本要求。这些都彰显了物理实验对物理课程的重要性,也呼吁着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12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现状简单分析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与教师能力的相关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受传统的用人制度、育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国内基础教育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潜能
5、的开发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不重视演示实验教学。经常以黑板演示和讲解实验替代实物演示以及学生探究,且忽略了课外活动,尤其在课外的物理演示实验投入太少。对演示实验在教学中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仅仅把物理实验作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没有认识到物理实验是教育的必有内容,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表现只强调直观观察或者单方面的追求现象刺激。从而忽视了每个实验在教学目标等质的方面的精心设计和深入探讨。1.2 研究问题 本论文研究基础教育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物理实验的计算机辅助研究,以高中物理新课程为蓝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课堂物理实验的计算机辅助研究,根据现行的教学资源的实
6、际,在计算机辅助下对演示过程、演示手段、演示效果等方面进行创新探讨,并关注演示实验教学的优化过程。本论文章目主要有:u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概述u 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演示实验教学的利弊u 案例分析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课堂演示实验1.3 研究的意义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实验方法、实验思想都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演示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实验教学的样版范例。物理学上许多重要的概念的定义、复杂规律的得出都直接来源于实验,演示实验作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中,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物理规律的掌握以及迁移问题。因此研究物理演示实验就是从整体上对
7、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对课堂演示实验革命的变化更加值得研究。演示实验教学的计算机辅助应用研究有助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对物理演示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要渠道,促进学生奠定科学知识基础,将能力提高以及方法获得融入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演示实验有助于提高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武装教师,克服当前普遍存在的“形式演示”、“过场演示”等,知道教师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1.4 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期刊、网路、书籍等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归纳,了解该课题研究现状,从中找出一些可能对当前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观点进行整合。本研究建立在广
8、泛细致的文献分析基础上,包括对学术期刊网近年来发表相关文献进行总体分析。行动研究法:本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参与、观摩物理课堂教学,与物理教师及其它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在计算机辅助技术下如何优化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育效果。访谈法: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的背景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以应当在当前新课程下,走进教学一线,通过访谈物理教师、学生的实际感受,了解计在算机辅助应用下物理演示实验的实际情况。第二章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概述2.1 演示实验的基本问题 2.11演示实验的定义物理演示实验主要是教师用物理仪器和实物进行的实
9、验演示,还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出示模具、实物;用投影教具进行的操作演示;物理录像片、电影片、幻灯片等声像教学片以。这是一种典型的实验定义,它明确规定了演示实验的主要操作对象是教师,是教师操作、学生观察,这很容易产生误解:演示实验仅就仅就是教师演示学生被动观摩;这种定义还把影、声、光、电以及仿真模拟的展示也纳入演示实验的范畴。有利于教师的思路拓展,综合的运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提高演示实验教学质量。新课标是以构建主义和多元智能为其理论根据,提倡学生主动构建学科知识。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演示实验,学生既是操作实验的主体,也是实验观察的主体。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由此可见,在教学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的推动下,
10、从关怀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出发,与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模式相比,演示实验从内容到手段都发生了变化。 2.12 演示实验的结构演示实验作为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有一定的结构的。其中实验装置、教师和学生为主要的元素构成了演示教学系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起到了创建教学情景的作用。教师起着引导和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及解释实验现象。可以说,教师的引导对激发学生的情感起了主导作用。从实验装置看,如图所示,演示实验的结构一般由四个单元组成:一是实验对象,指实验中被观察研究的主体,比如气体、液体、电荷、光线等等;二是实验现象监视器,包括各种测量仪器、声学以及光学元件等;三是实验动力源,包括光源、热源、电源等;四
11、是辅助调控装置。比如,测量电阻丝的阻值:电池是实验动力源;电阻丝是实验对象;电流表为现象监视器;电建等则是辅助调控装置。当然不是每个实验都包含四个单元。比如,平抛运动:小球是实验对象和现象监视器;地球吸引力是实验动力源。 2.13 演示实验的分类根据演示实验对学生认知过程的作用不同,将物理演示实验划分为认识型演示实验、巩固式演示实验和启发式演示实验。(1) 认识型演示实验,主要是运用实物、模型、挂图等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不断思考,通过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是学生知识得到巩固。(2) 巩固式演示实验,在讲解理论知识,合理运用演示实验,使理论和实践相统一。(3) 启
12、发式演示实验,是教师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就实验现象或者实验步骤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或者解决方法。根据演示实验目的及实验中对思维和技能要求的不同,将物理演示实验划分为应用性演示实验、探索性演示实验和验证性演示实验。(1) 应用性演示实验,一方面指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利用基本测量仪器测量物理量,另一方面指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下,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或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例如:测量小灯泡的伏安特性。(2) 探索性演示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原因,在自己本身认知的基础下进行大胆猜想、联想等,以探索该实验现象及变化的规律,从而形成新的认知
13、。这类实验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库仑定律的演示实验(3) 验证性演示实验,根据理论预言和物理规律,要求学生验证其现象、特征及变化是否存在,并通过分析解释原因,反过来证实物理理论、规律的正确性。例如:法拉利的电磁感应演示实验。2.2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2.21 树立示范作用 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基本实验技能的素养。怎样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实验仪器以及如何编制实验步骤并按步骤进行操作;怎样记录实验数据和读取读数;怎样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怎样分析实验实验误差等等,都需要教师长期指导和培养。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给学生正确示范。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向学生树
14、立科学严谨的操作榜样。 2.22 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演示实验进行物理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并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认知;演示实验创造理想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演示实验通过生动的、新奇的、刺激的、直观的现象,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 2.23 培养物理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运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揭示物理本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要的教学过程之一。用演示实验更有利于实验现象、揭示变化、启发学生思考、培养观察力、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通过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耳闻目睹、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物理 课堂 演示 实验 计算机辅助 应用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1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