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的课本与母爱主题.docx
《小学语文的课本与母爱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的课本与母爱主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本与母爱主题 小学语文课本与母爱主题不久前先在读写月报新教育上以专辑形式发表,又在网络发帖,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随后南方人物周刊、浙江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钱江晚报、中国青年报接着跟进,影响越来越大,形成了继十几年前关于中学语文教学讨论后首次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聚焦。用童蓓蓓“代序”中的话说,“这是民间第一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性梳理,从母爱这个特定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材品质,同时也彰显了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力量。”“母爱”是我们常用的字眼,但仔细一想,对它的丰富、复杂含义却好像从不曾认真探究。母爱是人的天性之一,必然有其超越种族、地域、时代、阶级的自然而永恒的性
2、质,可对于生活于时代转换时期的国人而言,自幼接受的母爱教育却恰恰非常“现实”和意识形态化,难得超越,也就是所谓“红色经典”如高尔基的母亲、王愿坚的党费、峻青的黎明的河边或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推崇的“自我牺牲式”母爱,郭沫若的剧本蔡文姬所写不也是一个“舍子归汉”的母亲吗?而民国新文学作家冰心寄小读者张扬的自然母爱,却被贴上了“资产阶级”的标签广受诋毁。或许,从具体的社会条件出发,自然母爱的实现与发扬真的困难重重,否则那些众多“岳母刺字”、“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故事何以成为国人标榜大义的佳话?然而自然母爱的理想、伟大与不得实现之间,正彰显了人类所面对若干困境之一种,存在着人类命运与生俱来
3、的残酷,艺术家、文学家若非刻意回避这种困境,就该用心思考、着力表现导致这种困境和残酷的社会原因,而绝不可顺应某种狭隘的社会需求,关闭了自己的理性、良知,去肆意扭曲、改造甚至取消人类的自然情感,具体到母爱也就是绝不可动摇母爱的自然基础。回到了母爱的自然基础,对于一切以母爱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容易评估其隐含的母爱价值观了。小学阶段的儿童正是领受母爱最敏感的时期,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接受母爱教育、理解母爱内涵也是儿童情感教育的重要渠道。根据这本“批判”的统计,无论“人教版”、“苏教版”还是“北师版”小学语文课本选入的母爱主题课文篇目都不少,可知编写者对这一主题的重视,只可惜在母爱价值观、儿童教
4、育观方面存在盲区,导致了本书编者所批评的“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是呵,置身于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基本原则的现代社会,对母爱的理解却仍旧停留在儒家道统或新极权主义的层面,又怎么可能编写出、选出真正体现现代价值观的母爱课文来呢?令我钦佩的是,郭初阳和他的朋友们显然站在了较教材编写者高得多的位置,而且以集体的力量振臂高呼了,又以极为细致的工作逐篇对三种教材的课文作了评估,作为替代性课文,他们还以“附录”形式新列举了16篇“母爱经典佳作”推荐给读者。这样一份工作,在目前也该算得上负责任的启蒙总动员了,这实在是小学语文教育不幸中之大幸。我觉得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课本 母爱 主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1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