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共同理想__.ppt
《我们的共同理想__.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共同理想__.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我们的共同理想,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社会,礼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为摆脱剥削和压迫,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始终不渝。,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理想社会,最初、最低阶段,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
2、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是一个过程。在不同时期,我们有为实现最高理想的具体理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
3、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在现阶段,我们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理想,1、最高理想,2、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二者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P110112,一、走进共同理想,我国实现共同理想的“三步走”战略部署,知识回顾P8889,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
4、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1、历史性的跨越,二、同绘小康蓝图,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我们现阶段的小康水平的现状,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我国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所谓“不全面”,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
5、高等教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还很大。,针对上面这些问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到20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六个更加),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
6、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 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步走”战略、与共同理想的关系:,2020年,21世纪中叶,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我国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共同理想实现),5、当代青年如何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 共同 理想 _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513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