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栽培技术.pptx
《双孢菇栽培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孢菇栽培技术.pptx(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孢菇栽培技术,主要内容 一.双孢菇生产基础 二.双孢菇栽培管理技术 三.异常现象及防治措施,1.认识双孢菇2.栽培现状3.双孢菇需要的营养4.适于双孢菇生长的条件,一.双孢菇生产基础,1.认识双孢菇,(1)双孢菇的形态结构,双孢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营养器官,相当于小麦或玉米等植物的根、茎、叶,主要功能是分解、吸收、贮藏和运输营养。也用于菌种生产。菌丝没有锁状联合。生长速度特别慢。双孢菇菌丝是由管状细胞连接而成的丝状物,菌丝分解、利用营养物质,将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后供出菇需要。所以,培养健壮的菌丝体是获得优质高产栽培的基础。菌丝分为绒毛状菌丝、线状菌丝和索状菌丝。,菌丝体
2、,菌丝体类型,根据菌丝体生长状态可以将双孢菇分成3大类:1.气生型(优质型):气生菌丝旺盛,基内菌丝较少。产量低,抗逆性弱。但质量优。2.匍匐型(高产型):气生菌丝弱,基内菌丝旺盛。产量高,抗逆性强,质量差。S-176 3.杂交型(半气生半匍匐型):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均旺盛,产量高,抗逆型强,质量高。是目前栽培的主要类型。荷兰主栽品种为HorstU1、U3,国内主要为As2796。,子实体-双孢菇,子实体:繁殖器官,相当于小麦或玉米等植物的果实,是栽培的主要产品。主要功能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双孢子实体由菌盖和菌柄两部分组成。伞状,白色。肥厚。双孢菇在子实体未完全成熟时采收,否则开伞后形成红褐色
3、的孢子,失去或降低商品价值。,出菇,双孢菇栽培模型,双孢菇栽培模型,双孢菇的生活史,属特征:菌盖肥厚,菌柄粗壮,双孢蘑菇(白色品系),双孢蘑菇(棕色品系),双孢菇子实体,担子及担孢子,(2)营养药用价值 双孢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100克干品中含水9.0克,蛋白质36.1克,脂肪3.6克,碳水化合物31.2克,粗纤维6.0克,灰分14.2克,热量1264焦耳(杨庆尧,1983)。双孢菇的蛋白质消化率高,一般为7080。双孢菇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食用菌品种。双孢菇中含有的酪氨酸酶具有降血压的功效,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健肝片”、“百宝多糖片”就是用双孢菇的浸出液浓缩制成的,对于肝病、白细胞和血小板
4、减少症、消化功能障碍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另外,双孢菇多糖具有提高机提免疫功能、防癌抗癌的功效。,全球双孢菇产量,1.美国 38.6364万吨2.比、荷、卢 28万吨3.波兰 23万吨4.中国 22万吨5.法国 13.5万吨6.西班牙 11.5万吨7.加拿大 10万吨 8.爱尔兰、意大利、德国,欧洲各国双孢菇产量,比、荷、卢,欧洲各国双孢菇产量,2.栽培现状,双孢菇是世界第一大菇,是中国出口食用菌主要品种(2亿美元),全国年产133万吨。1)夏邑双孢菇成产业 车站镇程大庄西村程丕七带领乡亲们种植蘑菇,现在程大庄西村年人均收入超过9000元。夏邑县中州食用菌发展有限公司4000多户双孢菇种植户的双孢
5、菇喜获丰收在程大庄西村菇农的带领下,目前夏邑县双孢菇种植超过320万平方米,种植其他食用菌1500万袋,实现销售收入达1.5亿元,同时建立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21家,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德国、罗马尼亚等40个国家和地区。,2)封丘县双孢菇为农民开辟致富路 封丘县是全国贫困县,为了实现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00年以来发展双孢菇产业,利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玉米芯和棉籽壳等原料栽培双孢菇,栽培面积5万平方米,计划近年发展10万平方米。现在产量20斤/平方米。以2元/斤保护价回收,每平方米产值40元,而每平方米投资不足10元,栽培1平方米净收入30元。利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以8x
6、40米的大棚计算,可以栽培320 x80%=250平方米,净利润7500元。按照一个大棚每年栽培两个周期,年收入可达15000元。在温室中搭建3层床架,栽培面积可提高1倍,年生产期9个月,收入可达3万元。,3)产品销路 市场鲜销:新乡市牧野市场日销售1000斤以上,郑州刘庄市场日销售5吨以上,北京、福建等收购商在我省大量收购。加工产品:开封维康冻干食品厂 周口润鹏食品有限公司 自行盐渍,批量销售,3.双孢菇需要的营养,双孢菇生产要想获得优质、高产、高效,必需满足其对营养的要求。双孢菇是一种草腐菌,是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完全依赖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些营养物质包括:(
7、1)碳源 双孢菇能够利用的碳源非常广泛,单糖、双糖、树胶、果胶、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泥碳等均可利用。这些碳源主要存在于玉米秸、麦秸、稻草、豆秸、玉米芯等农作物秸秆之中,研究发现,双孢菇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消耗培养料中的木质素,而出菇阶段主要是消耗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两个阶段对碳源的要求完全不同。碳源主要由稻草、麦秸、玉米秸、玉米芯或棉籽壳提供。,(2)氮源 双孢菇生长能够利用多种氮源,能够利用铵态氮及多种有机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双孢菇更适于利用有机氮,其原因可能是有机氮中的碳可以转化为碳源,从而促进了营养平衡。堆肥中施用尿素,不但可以促使秸秆软化,促进微生物群体的活性,而且可以转化为菌
8、体蛋白供双孢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发育时利用。但是,尿素的添加量不可过高,使用过量反而有害,而且应在建堆发酵时即加入,这样有利于氨气转化为有机氮,防止氨气对菌丝的毒害。生产中在培养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尿素、铵盐、多种畜禽粪便、饼肥及麦麸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补充氮素营养。氮源主要由牛粪、鸡粪、尿素、饼肥提供。,(3)碳氮比(C/N)研究表明,培养料发酵前其碳氮比应为30-331,经过堆制发酵后其碳氮比达17-181,正好满足双孢菇菌丝生长的要求。堆制前培养料的含氮量应该在1.5%-1.7%之间,二次发酵后1.8%-2.2%。因此,双孢菇培养料中粪草的配比以及添加化肥的数量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如果氮肥不足
9、,就会明显影响双孢菇的质量和产量,若氮肥过多会造成菌丝徒长,同时也是无谓的浪费。,(4)矿质营养 双孢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矿质营养主要有钙、磷、钾、硫、镁、铁、锌、铜等,其中以钙、磷、钾、硫、镁、铁最为重要。按照干培养料的百分比含量,氮、磷、钾的含量分别以1.98%、0.62%、1.5%为宜。在生产中常用石膏、碳酸钙和生石灰等作为钙肥,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和磷酸二氢钾等作为磷肥。由于各种秸秆中含有丰富的钾肥,所以不必另外添加。(5)生长素 生长素包括维生素、核酸及多种激素。维生素对双孢菇的生长非常重要,双孢菇自身不能合成,但可以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由多种微生物的代谢中获得,如腐殖霉合成B族维生素,
10、嗜热性放线菌产生生物素(H)、硫胺素等。多种激素和营养素如三十烷醇、萘乙酸、吲哚乙酸、蘑菇健壮素等,对双孢菇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1)温度 双孢菇为低温、恒温出菇型菇类,出菇不需要温差刺激。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3,5以下菌丝体生长极其缓慢,33以上菌丝体基本停止生长。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双孢菇出菇的温度范围是4-23,最适温度为15-16左右。高于19子实体生长速度快,菌柄细长,肉质疏松,品质低劣,并易开伞。低于12生长速度慢,出菇稀少,菇大而肥厚,组织致密,单菇虽重而产量降低。而且,子实体形成到采收期间,温度只能下降
11、,不可回升,否则将会造成营养倒流,菇蕾大量死亡。,4.适于双孢菇生长的条件,(2)水分和湿度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应保持在65%左右,空气湿度70%-75%之间。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保持65%左右,空气湿度提高到90%左右。覆土层应经常保持湿润,含水量保持1820%,以满足子实体生长对水分的需要。(3)光线 光线对双孢菇的生长无直接作用,菌丝能够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微弱的光线有利于蘑菇的形成。光线对双孢菇有些间接作用,可使菇床温度上升,引起子实体徒长。光线过强,会使菇体表面干燥变黄,导致品质下降。在较暗的环境下,菇体矮肥健壮,品质优。,(4)空气 双孢菇是好气性菌
12、类,发菌期、出菇期都要求良好的通风。(5)酸碱度 双孢菇菌丝体在pH5.5-8.5之间均可生长,最适pH为7-7.5。所以播种时培养料的pH应在7.5左右,覆土的酸碱度可调节在7.5-8之间。,二、双孢菇的栽培方式,1.双孢菇整体床架式栽培2.双孢菇块式栽培3.双孢菇袋式栽培4.双孢菇托盘式栽培,1.双孢菇整体床架式栽培,1.双孢菇整体床架式栽培,1.双孢菇整体床架式栽培,1.双孢菇整体床架式栽培,1.双孢菇整体床架式栽培,2.双孢菇块式栽培,2.双孢菇块式栽培,3.双孢菇袋式栽培,(1)方便搬运,上下料容易些,且不必购买昂贵的上下料机械设备,投资较少;(2)出菇环境相对灵活,可以空调房栽培,
13、大棚栽培亦或山洞栽培等;(3)对个别病害区菌袋可以进行挑选控制,并可陆续覆土控制出菇时间。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双孢菇袋栽模式的基础是建立在必须拥有完善的二次发酵隧道作料,离开这一点就不会有袋栽的优势。,3.双孢菇袋式栽培,三.双孢菇栽培管理技术,1.双孢菇生产工艺过程 双孢菇栽培主要包括建堆、前发酵、后发酵、接种、菌丝培养、覆土、出菇管理等步骤,图示如下:粪草收集、贮藏-预湿(粪7-10天,草3天)-建堆-前发酵(12-15天,60-70)-翻堆-进棚-后发酵(60-62,6-8小时;48-52,5-7天)-铺床-接种-菌丝培养-覆土-调水-出菇管理-采收-采后管理(二次发酵,适于早秋栽培),双
14、孢菇生产工艺过程 双孢菇栽培主要包括建堆、发酵、接种、菌丝培养、覆土、出菇管理等步骤,图示如下:粪草收集、贮藏-预湿(粪7-10天,草3天)-建堆-发酵(25天,60-70)-翻堆-进料-铺床-接种-发菌管理-覆土-调水-出菇管理-采收-挑根、补土、喷水-采后管理(一次发酵,适于冬季栽培),2.技术关键(1)栽培场所 1)标准菇房架式栽培 标准菇房能满足双孢菇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特别是通气、控温、保湿以及卫生条件、水源、交通运输等方面,为双孢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2)日光温室保温栽培 在北方地区,为保证冬季能正常出菇,利用日光温室进行生产效果较好。
15、3)塑料大棚栽培 为降低建造成本,可以建造塑料大棚。4)室外小拱棚简易栽培 可以大田或树林(或果园)内搭建小拱棚进行栽培,成本低,效益高。,(2)生产周期安排1)首轮栽培(秋栽):麦秸稻草二次发酵层架薄料短周期栽培。生产时间安排:8.18.58.209.19.2010.1012.20预湿 前发酵后发酵接种 覆土 出菇 结束 生产特点:1)薄料:利于散热,营养利用充分。料厚1518厘米,每平方米用湿料50千克,折合干料18千克。由于发酵消耗干物质30%,所以初始干料应为每平方米36千克。2)进行二次发酵:由于气温较高,容易进行二次发酵,减少病虫害,提高栽培效益。为提高菇房利用率及降低发酵成本,多
16、进行层架栽培。前发酵1215天,后发酵 3)周期短:从接种到出菇结束共110天。4)产量较低:8-10千克/平方米。,2)二轮栽培(冬栽):玉米秸一次发酵厚料长周期栽培。生产时间安排:10.1511.2012.201.203.16.1预湿 一次发酵 接种 覆土 出菇 结束 生产特点:1)厚料:利于保温,营养充足,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料厚2025厘米,每平方米用湿料80千克,折合干料28千克。由于前发酵消耗干物质30%,后发酵消耗20%,所以初始干料应为每平方米56千克。2)一次发酵:气温低时很难进行二次发酵,而且低温季节杂菌、害虫活动较少、所以一般采用一次长发酵(2528天)。如果添加增温
17、发酵剂效果更好。3)周期长:从接种到出菇结束共160天。4)产量较高:1012千克/平方米。另外,第二轮双孢菇栽培结束后,可以进行毛木耳、草菇或大肥菇(四孢蘑菇)的栽培,达到一年三收,提高效益。,(3)培养料及其堆制 配方一:稻草、麦草(干)50%猪、牛粪50%饼肥(干)2%-3%石膏 1%-2%过磷酸钙 0.5%-1%石灰 1%-2%配方二:适于早秋栽培 1 稻草或麦草 2000公斤 干牛粪 1000公斤 干鸡粪 200公斤 菜籽饼 150公斤 尿 素 30公斤 过磷酸钙 15公斤 石 灰 60公斤 配方三:适于冬季栽培 玉米秸或稻草 2000公斤 干牛粪 1500公斤 尿素 35公斤 过磷
18、酸钙 18公斤 石膏 35公斤 石灰 70公斤 配方四(福建漳州)稻草4500斤,干牛粪2500斤,过磷酸钙100斤,碳酸氢钙50斤,石灰100斤。石灰太少会引起绿霉,太多将来菇盖很脆,很容易断头。过磷酸钙是加快腐熟草料,碳酸氢钙是用来中和氨气的。,主要原料稻草,主要原料牛粪,(4)预湿 将玉米秸、稻草或麦草碾压破碎,建堆前在石灰水中浸泡,吸足水后捞出堆积在一块,预湿3天。粪肥、饼肥打碎加水预湿,含水量50%左右,干粪、饼肥预湿7天。粪要晒干后打碎。(5)建堆 建堆一般在室外进行。堆料场应选择地势高,靠近水源和菇房的地方,土地要平整、坚实,防止泥块进入培养料中。料堆周围要开好排水沟。料堆要求南
19、北方向。如果东西方向建堆,则南北两面干湿不匀,温度高低相差甚大,易造成发酵不均的现象。建堆时,先在地上铺一层约1.8-2米宽、30厘米左右厚的稻草、麦草或玉米秸(约4方),草上再铺一层厚牛粪(约1.2方),尿素、石膏、过磷酸钙同时加入。粪草要铺平,这样一层草,一层粪,层层踏实,以利升温,粪、草各5层,堆高1.5米左右,顶部盖草。要求四边上下基本垂直,堆顶呈龟背形。第1层一般不需浇水,从第2层开始,越往上浇水越多,水要浇到草上。四周挖蓄水坑,及时将流出的水回浇到草堆上。,发酵模式图,冷却层,厌氧发酵层,好氧发酵层,翻堆是为了调换培养料内外的位置,改善堆内的通气条件,散发废气,调节水分,促进微生物
20、快速生长、繁殖,使培养料发酵均匀。方法是:建堆4-5天后,当料温升至60-70左右时,将下面的培养料翻到上面,四边的料翻到中间;干的、生的翻到中间,湿的、熟的翻到外面;粪草要充分抖松,促进料堆发酵均匀一致。翻堆时应适时调节水分,调水时应先重后轻,堆形先大后小,翻堆间隔时间应先长后短;为增加透气性,防止厌氧发酵,后期翻堆后,应打通气孔。前发酵一般持续12-15天,共翻堆3次,翻堆间隔时间分别为5天、4天、3天。由于微生物活动,培养料的pH值可能会下降,翻堆时要及时用石灰水调节。“一翻”的重点是调足水分,可在翻堆前一天向堆上撒水,翻堆时再浇足水分,以堆边仍有少量水渗出为宜。发现偏酸使两驾石灰。“二
21、翻“的重点仍是调节水分,由于培养料逐渐腐熟软化,其吸水性迅速提高,切忌浇水过重,以手紧握料能滴下4-5滴水为宜。翻堆时应将料堆缩小,缩至宽2米左右,高度降至1.3米左右。翻堆时粪草要充分混合。“三翻”不加物,主要是使发酵均匀。,(6)翻堆,(7)前发酵结束后优质培养料的标准 培养料呈深咖啡色,不酸、不臭、不粘;生熟度适中,草柔软而有弹性,有韧性,不易拉断;培养料含水量适中,含水量在68%-70%;总氮1.5%-1.8%左右,氨0.04%0.05%,pH8.0。如发现料过湿,可加入少量石灰水浸透的碎草;偏酸时加石灰;发黑或发粘可加入少量石膏粉。由于还要进行后发酵,培养料不宜过熟。,(8)进料 生
22、产上多采用室内后发酵,所以,前发酵结束后,应趁热迅速将培养料运进菇房(棚)。如果是畦床栽培,将培养料堆成宽1米、高0.50.6米的条垄状;若为层架栽培,将料堆积在中间的几层床架上,这样铺料厚,温度差异小,水分蒸发均匀,后发酵效果好。然后开始后发酵。如果是层架栽培,一定要堆在中间几层。上层过湿,下层温度偏低。,(9)后发酵 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是70年代后期从国外引入的培养料处理新技术。由于后发酵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后发酵第一阶段培养料中的绝大多数杂菌、害虫都可以被杀死;第二阶段由于放线菌及其它微生物活动,培养料的营养物质进一步转化,游离氨被吸收,形成了适于双孢菇菌丝生长的选择性培养基。
23、所以,严格进行培养料后发酵是保证双孢菇稳产、高产的关键。培养料运进菇房(棚)后,不要急于加温,先使培养料继续发酵,约24小时后,当料温不再继续升高时开始加温。加温方法有火炉加温和蒸汽加温两种。,(9)后发酵(续)第一阶段:逐渐加温,使温度升至62左右,维持24小时。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巴斯德消毒的原理,将料内的杂菌、害虫杀死。第二阶段:高温处理后,进行通风降温,使料温维持在50左右,保持4-6天。在此期间,对双孢菇生长有益的腐质霉、链霉菌等微生物类群大量繁殖,培养料被进一步降解并成为更有利于双孢菇生长利用的基质。到达预定时间后,使温度慢慢降低,降到45时,打开门窗使料温迅速降低。后发酵进行过程中
24、,通风也非常重要,每隔3-4小时,需开地窗通风一次。用火炉加温时,通风尤为重要,在每次加煤的同时就进行通风。若培养料偏干,在后发酵期间最好在火炉上烧水,以增加菇房内的湿度,减少料内水分蒸发。,后发酵结束后的标准 培养料黑褐色;手握培养料柔软而有弹性,有韧性而不沾手,轻拉即断;有香味而无氨味、臭味;含水量65%左右,pH7.0-7.5。氨气含量0.04%以下。,(10)接种 后发酵结束,当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铺料接种。接种时,将培养料铺到畦内或床架上,料厚20-25厘米。适当压实后,在表面撒一瓶菌种,要撒均匀,轻轻抖动培养料,使菌种与上层培养料混匀,再用一瓶菌种均匀地撒在表层,适当压实,使菌
25、种与培养料结合紧密。在床面上铺报纸,用2%甲醛喷洒消毒。也可直接用薄膜盖严。一般每平方米用2瓶菌种。,(11)发菌管理 在适宜条件下,播种后24小时菌种开始萌发,2-3天后开始吃料。为保温保湿,在播种后的3-5天内要密闭薄膜发菌,5天后开始小通风,促进料表干燥,促使菌丝向料内深入蔓延。如棚内温度超过25,要加强通风,料温严禁超过28。发菌期应避光培养,一般播种后15-20天,当菌丝布满料面,并深入到料层2/3处时,就要及时覆土。,发菌管理,发菌管理,(12)覆土管理 覆土的主要目的是刺激子实体形成。优质覆土应具有如下特征:较疏松的结构、良好的持水性、无病虫害,pH7.2-7.5,含水量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孢菇 栽培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489696.html